最新桥教案幼儿园 桥教案第二课时(八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桥教案幼儿园 桥教案第二课时篇一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正确读记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3、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小桥流水人家的美好景色及生活。

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1、看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课题,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

我想到了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居住的地方

我想,应该是个美丽的地方,像仙境一样的地方。

我知道这是一首元曲中的一句话。

2、出示《天净沙·秋思》,全班齐读。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思乡的佳作。这课文以诗句作题目,到底写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1、自学生字,理解词语。

(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自主学习。

(3)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自主学习,共同研究。

3、生相互交流自学情况

(1)正字正音。

(2)理解词语。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

2、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家乡景色?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向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清新而明快的家乡美景以及小桥流水人家的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

从中,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情感?(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爱恋和思念。)

1、默读课文,想象文章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边读边在文旁作批注。

2、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

3、交流探究,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举例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爱恋家乡的情感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文中的语句。)

(1)“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段话运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溪边飘动的柳枝、水鸟的叫声、溪水流动的'声音,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景物的喜爱与赞美。)

(2)“一条小小的木桥,横跨在溪上。我喜欢过桥,更高兴把采来的野花丢在桥下,让流水把它们送到远方。”

(这段话先写了桥的样子,再描绘“我”在小桥上丢花的情景,给人以诗情画意之感,令人神往。)

(3)“大家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守望相助’的太平生活。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这句话用三个成语概括了农村日常生活的特点,“深深地印在”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留恋和热爱。)

同学们体会得真好。作者或直接、或间接地抒发了对家乡深深的爱。我们只要细细品味,都会感受到。

读出作者家乡的美及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打开“基础训练-《小桥流水人家》”,一起来闯关吧!

桥教案幼儿园 桥教案第二课时篇二

1、能快乐地演唱歌曲。

2、和谐地与同学合作演唱二声部合唱。

3、根据歌曲创编舞蹈动作。

1、在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桥承载着人类的智慧,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是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缩影、人类文明的象征。今天我们开始学习“桥”这样一个单元,通过学习桥,了解人类丰富的情感生活。先听一首以桥命名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2、这是一首欢快的舞曲,音乐简短,曲调平易,节奏规整,适宜与舞蹈。

1、请学生学唱《在阿维翁大桥上》。

2、采取独唱、齐唱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分别演唱歌曲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鼓励学生出判断,哪一段采用齐唱比较好,哪一段采用独唱比较好。

1、教师板书低音声部的骨干音:

solsol|dodo|solsol|dodo|

solsol|dodo|solsol|mido|

教师演唱高声部曲谱,学生在高声部第二小节进入,轻声演唱低音声部骨干音。注意结束小结mi与sol三度音程的结合。

2、请部分学生演唱高声部曲谱,一部分学生演唱低声部曲谱,轻声合唱。高低声部分分别延长各自的歌词,轻声合唱。

1、歌曲唱会之后,同音乐引导学生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发表个人的意见,展示个人的设计。

2、学生集体学习其中两个动作。

3、学生围坐一圈,请三、五个学生唱着歌曲邀请其他座位上的同学跳舞。

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和谐的演唱二声部的旋律。

1、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1、学习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2、欣赏歌曲《北京的桥》《桥》。

(一)导入课题复习上堂课学习的歌曲《在阿维翁大桥上》。

(二)听音乐,初步感受乐曲《桥》。

(三)听乐曲《桥》,感受音乐的情绪。

1、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请同学们再听音乐回答,水乡的小桥有什么特点?歌曲采取什么音乐形式来表现?

2、歌曲以说话的口气,长短不一的节奏,舒展的音调,描绘了水乡小桥的特点。歌曲的第二段还是描写桥吗?如果不是,那么又歌唱了什么?

3、作曲家在第二段里歌唱了游子的思乡之情,曲调和节奏与第一段有什么不同?作曲家为什么这样处理?

4、歌曲高潮安排在歌曲接近尾声处,请同学们跟着录音机学唱,体会体会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来演唱。

(四)聆听歌曲《桥》,介绍自己所知道的桥。

1、在歌曲的背景下,说说同学们所知道的桥。

2、聆听歌曲《桥》,说说个描绘的桥在祖国的什么位置。

3、除了从歌词判断,我们还可以从歌曲曲调的特点来判断。

(五)初步感受歌曲《北京的桥》

1、歌曲《桥》具有什么地方特点?也许学生们无法判断,下面再来听一首歌曲,对比两首歌曲,听一听哪一首歌曲更像北方音乐,哪一首更像南方音乐。

2、听歌曲,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曲取一个什么曲名比较合适。

(六)欣赏歌曲

1、聆听《北京的桥》,感受歌曲的情绪,说说个基本情绪。

2、聆听音乐,根据歌曲情绪变化,说说歌曲分为几部分。

3、跟着录音机哼唱前奏、间奏、与尾声,说说这些伴唱部分在歌曲中表达了什么情绪和意境。

4、跟着录音机哼唱歌曲,说说歌曲主歌与副歌音乐有什么不同。

(七)比较《桥》《北京的桥》与《在阿维翁大桥上》三首歌曲的异同。

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和理解,自由发挥,畅所欲言。

(八)用课堂乐器演奏《在阿维翁大桥上》

1、学生试着默弹歌曲曲谱。

2、唱歌词,用乐器伴奏。

3、请一部分学生唱歌一部分学生舞蹈,一部分学生演奏课堂乐器,集体表演。

桥教案幼儿园 桥教案第二课时篇三

1、认识6个生字,读读记记“婀娜、舞姿、粼粼、波纹、干涸、点缀、潮湿”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乡之情的。

一、谈话

1.出示思乡的古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杜甫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1)指名读,4位。

……有韵味;

……我仿佛看见了这一轮皎洁的明月;

……字正腔圆;

……你的朗读让我们走进了诗中的情境

(2)这些诗句都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情感?(思乡)

(3)通过描写什么来寄托这份感情的?

是的,古时候,人们常常用月亮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 ;这节课我们也要来学习一篇思乡的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写这份情感的。

二、揭题

1、齐读课题

2.看了“小桥流水人家”这个题目,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位

……美;

……诗情画意;

……世外桃源

3、请你“看”着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读读这个充满诗情画意的题目。

4、作者的家乡有多美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三、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1、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自由读课文,要求:(ppt)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喜欢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思考:作者的故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检查生字词、课文朗读:

1.课文当中有几个词语特别难读,你都会了吗?

出示:潺潺 粼粼 婀娜 唱和 干涸 点缀

2.看,这些难读的词语都藏到了句子中,你能读好他吗?请4位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一人一句。(词语标红)

……你的字音真准

……你的声音可以更响亮些

……课文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3、那作者的故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四、再读

1、这美丽的故乡,引得作者魂牵梦萦,文中有个地方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你能找到吗?画下来。(ppt出示 “那段日子……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2、齐读。

3、作者说的“那段日子”指的是什么时候?(童年生活),作者离开故乡已经几十年了,可他一想到自己的故乡,她依然饱含深情地这样说:“那段日子……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4、究竟是哪些美好的.印象让作者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呢?请您在课文中找一找。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句子,请你在旁边写写感受。

五、细品

(一)第一段

1、婀娜的舞姿

这是描写故乡的——

你能谈谈读了这句话的感受吗?

把你的感受放在朗读中。

2、清澈的小溪

第一段中,还有像这样写故乡景色的句子吗?

这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清得可以看见……可以看见……多美啊!

谁能来读读这句?

……老师看到了这条欢快的小溪。

3、齐读。让我们把这份美的感受放在朗读中,一起来读读第一自然段。

4、小结:潺潺的小溪,婀娜的杨柳,歌唱的水鸟,这样的景色在作者的脑海中不断萦绕,即使离开家乡几十年了,当时的美景依旧历历在目,难怪作者说——“那段日子……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桥教案幼儿园 桥教案第二课时篇四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放松一下,注意听啊,听后你可要告诉大家,它唱的是什么。

(播放桥的歌曲)

师:谁来说说,它唱的是什么呢?

师:你听的真仔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桥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桥之思。在我们的生活中,桥必不可少,它装点着乡村和城市,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各种各样的桥吧。

(课件:播放各种桥的图片,师解说其中的几种)

师:这么多形态各异,造型优美的桥,引发了作者樊发稼许多的思考,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它们很感兴趣,也许会引发你更多的思考,那就让我们赶紧来读读课文吧。

二、整体感知

1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不要忘记正确的读书姿势啊。开始吧。

2 师:课文读完了,生字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吗?同位两个比比赛,看谁读得准记得牢。

(同位互相检查)

师:生词朋友们来了,看看你们是不是都认识它们了,注意了,我可不一定叫到谁啊,一个人读——小组读——大组读——全班读。

(出示生字词

幽静碧波粼粼魅力交叉巍峨雄伟构筑和谐)

师:全班同学再来认真地读一读。

师:声音响亮,读得又准确,真不错!生字朋友们回到课文中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请同学们再来认真的默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你从这篇课文中都了解(知道)了什么?[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

师:同学们读得真认真!谁来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引导生用自己的话大体谈一谈)

(生大体谈谈,谈到第一小节中的桥的功能,样式,材料

师知道了这么多桥的知识,真了不起!那么桥有这么多的功能(样式,材料),你是从哪知道的?

(生:第一小节)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一小节,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交流)

(说全了后)

师:读懂了这么多,真是了不起!你给大家读读这一小节吧。其他同学进一步体会体会桥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生读)

师:通过你的朗读,我们听出了桥的确给人带来了许多方便。那各种造型优美的桥,在给人方便的同时,还有些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快快走进课文去读一读、找一找,好吗?(生读)

师:你找到了吗?来说给大家听听。(第二小节的内容)

师:同学们,咱们一块来看大屏幕,谁能起来读一读这一小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你是从哪些句子听出了桥的美?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句子体会出了桥的美?

师,你是从哪个词上体会到的?

(抓重点词语“碧波粼粼”“回旋别致”“巍峨雄伟”“浩然坦荡”)

师:碧波粼粼什么意思?碧波粼粼是形容桥的吗?那为什么从这个词上你体会到了桥的美?你能读一读这一句话吗?看看书上的插图,体会一下碧波粼粼的感觉。谁再来试一试?

师:请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一小段,你认为还有哪些词能表现出桥的美来?(回旋别致,什么意思?弯弯曲曲的小桥,不同于其他的桥,这不同的风格使它更加的美丽!把回旋别致去掉好不好?

师:你还从哪些句子读出了桥的美?从哪个词上体会到?巍峨雄伟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读一读这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桥的巍峨雄伟?)

师:他读出桥的巍峨雄伟了吗?谁还想来读一读?

师:多么巍峨雄伟的大桥啊!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造型优美,装点乡村和城市,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的桥吧?同学们可以边欣赏边议论议论。

(课件播放九曲桥,立交桥的录象)

师:这么美的桥,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夸夸它?老师给你配上音乐,你来美美的读一读好吗?注意啊,要把你的喜爱,赞美之情都读出来。谁能第一个充满的自信的站起来?

师:听出美了吗?{享受到美了吗?}(如果读得不好让生评,好的话你觉得的她读的好在哪里?谁还想读?好师评:读得多美啊,我仿佛亲眼看见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巍峨雄伟的立交桥。让我们一起来美美的读读这一小节吧

师:除了回旋别致的九曲桥,巍峨雄伟的立交桥,你还见过哪些桥给你带来了美的.享受?

(几句话谈谈,种类多点)

师:同学们,这么多的桥,引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考呢?小组为单位到课文中去找一找,画一画,读一读,好吗?(生谈第三小节)

师:谁起来说说由桥想到了什么?

(边说,屏幕出现第三小节)

师:是啊,看不见的桥把我们的世界装点的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同学们,认真的默读一下这一小节,边读边想:桥引发了你哪些思考呢?(平日里你和老师同学爸爸妈妈是怎么做的?)

(生交流)伊拉克,风俗习惯,互相尊重

师:你们说的真好!老师真受感动!其实这就是一座“心桥”这样的桥不仅存在于心灵和心灵之间,也存在于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无形的心桥吧。

(课件出示“握手”“问好”“互帮互助”等“心桥”的画面)师范读。

三、拓展升华

同学们,路桥必不可少,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装点着乡村和城市,但心桥更为珍贵!这样的桥越多,越普遍,我们这个世界就越和谐、越美好,让我们带着美好的祝愿,齐读最后一小节。

四、小结:

同学们,中国的桥文化源远流长,希望大家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更多的桥,更希望架在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之桥,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快乐。相信只要我们不断的努力,我们彼此之间的心桥就会更加的坚固,更加的美好!这节课就上到这,课后请同学们:

五、作业

1 挑选自己喜欢的词句,选择喜欢的句段背诵。

2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一座自己喜欢的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的读一读课文。

大家回去收集了很多的材料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

二、全班交流收集的材料。

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

三、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对“幽”“粼”“魅”“叉”“巍”等字做重点指导。

导语:在本课的生字中,你认为那几个字的书写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学生们自由交流。

指导书写。

四、你是一位设计师,你会建造一座什么样的桥?请先在小组中交流,把你想到的桥写下来。

五、全班交流

比一比谁建造的桥最有特点。

师生共同评价。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写会生字,修改小习作。

作业设置

学写生字

读课文

写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桥之思

功能、材料、形式

方便

心桥

桥教案幼儿园 桥教案第二课时篇五

《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题材宜多样化,呈现方式也应丰富多彩。”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和必需的数学,就应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数学是生动有趣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话,生活问题数学化。本节课以学生个性思维、自我感悟为前提,强化学生的自我发现,自我体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概念由模糊到清晰,在整个探究发现的过程中,我没有把知识规律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及与同伴进行交流,亲历观察、归纳、猜测、验证、推理等探究发现的全过程,从而掌握知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相遇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火车过桥问题在以前的教学中属于奥数范围内,其数量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理解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们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及策略,巧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借助已有知识去获取新知,使学生在感知、猜想、验证、得出结论的丰富学程中,获得深刻感受,生成新的经验。丰富的感性材料、深入的体验与感悟,积极的探究与思考,才能激起创造的火花,使数量关系的概括总结水到渠成。

火车过桥”是京版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实际问题”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一内容是教材中出现的新问题。学生要掌握火车过桥的路程等于桥长加车长这一数量关系,并学会计算过桥路程、过桥时间。火车过桥路程数量关系的归纳、总结和运用对学生来说是一种能力的'提高,它区别于一般实际问题的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思考性比较强,需要学生有更强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与之相配合,所以学习的困难会比较大。

变重视结论的记忆为重视学生获取结论时的体验和感悟;变模仿式的学习为探究式的学习;接受学习与体验学习有机结合;实际生活片段糅到游戏性地活动中;现代信息技术——火车过桥,火车可以被自由拖动,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可以在视听领域里展示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不但有助于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操作、观察和讨论,让学生知道火车过桥的路程包括一个桥长和一个车身的长度。学会计算过桥路程、桥长、车长、过桥时间。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推导出过桥问题的数量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知道火车过桥的路程包括一个桥长和一个车身的长度。学会计算过桥路程。

教学难点:学会计算过桥时间。

1.谈话: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过马路,你们思考过吗,一个人和一个队伍以同样的速度过马路所用的时间一样吗?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马路,所用的时间为什么不一样?

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交流中畅所欲言,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的能力。

2.游戏:指定教室前一段为马路,请一组同学演示过马路的情形,其他同学认真观察。

3.小结:看来这个队伍过马路,不但要走马路的宽度,还要走一个队伍的长度。小小的过马路也存在着这样的数学问题。其实,火车在过桥、过隧道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火车过桥问题。

把数学知识依附于常见的现实生活问题中,引领学生发展自身灵性,寻求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间的本质联系,进而合理处理相关信息,结合鲜活的数学材料,给原本单一冷漠的内容注入人文的血液,促进学生感悟、内化。

1.理解:过桥路程=桥长+(一个)车长

一列火车,通过一座大桥,已知由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4分钟,车速是每分钟1200米,请你计算火车过桥的路程?

(1)小声读读。

(2)谁愿意计算火车过桥路程?解释一下你列的算式。

(3)你在解答这道题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播放课件:

①理解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

谁能到电脑前边演示边说说怎样叫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

②理解过桥路程

过桥路程指哪一段路程?谈谈你的想法?

引:我们可以找准一点来观察。(课件演示火车过桥的情形)

以车头为标准;以车尾为标准。

此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巧妙的设计了课件:学生可以用鼠标自由拖动火车过桥,同时,火车过桥的情形活灵活现的展现在学生眼前。真实的声音,逼真的画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感悟,碰撞观点,发现规律,有效突破难点。

(4)小结:火车过桥的路程等于桥长+(一个)车身长

板书:过桥路程=桥长+车长

(5)通过这一数量关系,我们联想到什么?

板书:过桥路程-车长=桥长

过桥路程-桥长=车长

(6)我们能根据这一数量关系推到其他数量关系,有数学思想。在刚才的学习中,我发现同学们能抓住这一问题的关键语句分析理解这道题,我们的学习方法不错。因为你们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我们有了这样的研究成果。

(7)火车过桥路程与哪些因素有关?(速度、时间、桥长、车长)

板书:过桥速度、过桥时间

2、学会计算车长

小结:看来过桥路程不但与桥长和车长有关,还与过桥速度、过桥时间有关。下面我们利用研究的这一成果,解决几个生活中的问题。

一列火车,通过4400米长的大桥,已知由车头开始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4分钟,车速是每分钟1200米,求这列火车有多长?

(1)请你在练习纸上列式解答?

(2)请同学到前面分析讲解?

3、小结:我们一起研究了火车过桥的问题,其实在火车过隧道中也存在着这样的数学问题。

真实的情境,经验的应用,有序的导向,使学生在自主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方法。数形结合,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办法,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基本练习

一列300米长的火车,通过隧道,已知由车头开始进入洞口到车尾离开洞口共用3分钟,火车的速度是每分钟1100米。求隧道的长度?

(1)你们有一张同样的题纸,自己读题分析,在题纸上解答?

(2)愿意把你的解题过程让大家看看吗?给大家解释解释。

2.变式练习

有一列500米长的火车,通过一座5500米长的大桥,火车每分钟行1000米,问火车通过大桥用多长的时间?

(1)这一问题和刚才的问题有什么不同?

(2)应该怎么求过桥的时间?小组商量商量。

(3)小组反馈。

练习注意覆盖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紧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注意变式练习,避免练习的机械重复,内化新知。多种练习也是一种信息源,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深化理解、蓄积“能量”的过程,是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完善认知结构、提升认识境界、增长人生智慧的过程。

3.延伸

谈话:前不久我们学校组织同学们去春游。

五年级有学生248人,排成四路纵队去春游,队伍行进的速度为每分25米,前后两人相距都是1米。现在队伍要走过一座桥,整个队伍从上桥到离桥共需16分。这座桥全长多少米?

(1)请各小组解决这个问题,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好。

(2)请一个小组到前边给大家分析。

4.小结: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过桥问题来解决的问题。多观察多思考。

学为所用,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情趣。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桥教案幼儿园 桥教案第二课时篇六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品味语言。

4、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感受古镇周庄的奇丽,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作者描写美景、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展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谈观感。

2、这是一幅江南水乡的图画,让我们感受到江南水乡的美丽。

3、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走进课文

1、开书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那桥,那河,那船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指名汇报,交流。

3、读文章,想象画面,体会景美。

4、透过语言文字,你还看到了哪些美景?

(师相机板书)

三、围绕风景,自主寻美

1、文章哪些地方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怎样读出这种情呢?

2、交流汇报:“桥啊桥,你是多么沉稳,任风起云涌,天翻地覆;你是多么坚韧,任流年似水,沧海桑田。桥,你是周庄的代表,是周庄的灵魂。”

(带着感情,抑扬顿挫地朗读,注意重读一些词语,语调要上扬。)

3、齐读,感悟作者的感情。

四、指导感情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识生字,听写词语

2、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二、研读与赏析

1、作者走进古镇,看到那桥,那河,那船,感受古镇那奇丽的景色,作者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合作探究,讨论明确

①抒情色彩浓,描绘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描摹景物栩栩如生,充满了诗情画意,表达了对周庄由衷的赞叹之情。

②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首发,语言清新优美,极有感染力。

③动态描写与静态描写相结合,景物描写摇曳多姿。

3、分男女生读文章中美的句段。

4、从作者对古镇周庄的奇丽的描写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讨论明确:

要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热爱我们的家乡,关注我们的家乡,关注我们的大自然,倾注我们的爱心,

三、指导感情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四、总结。

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5、那桥,那河,那船

写古镇美景 夜色雨幕中的那桥

白天的那河

抒赞美之情 夜晚的那桥

桥教案幼儿园 桥教案第二课时篇七

《卢沟桥烽火》是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内容反映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事件——卢沟桥事变,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我计划用三个课时来进行教学。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制定了第二课时的目标如下: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时间顺序讲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能通过品味文中的语言体会日军的勃勃野心、蛮横无理、可耻下场及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日本侵略军的英勇,激发学生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3、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词语所包含的情感。

4、能随着历史事件认清日寇的侵略罪行,感受我国军民英勇爱国行为的可敬。

目标中的第1、2点为教学重点,第3点为教学难点。

新课程提出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本课时我主要是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章,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

根据教学要求和结合学生的实际,这节课,我引导学生采用“朗读”“叙说”“体验感悟”这样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既能读好课文,又能读通课文,体会文章的中心。

(一)复习导入

我先通过谈话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了那些内容,然后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新课

1、先让学生读教学内容:第2---5自然段,然后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在学生的说中教师抓住机会引导学生读懂,读通课文。

2、教师提出问题:日寇引发“卢沟桥事变”是什么行为?从那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以此问来让学生认清日寇的罪行。

3、日寇在战斗中的表现怎样?我军的表现又是怎样?引出学生对我军英勇战斗的崇敬之情。

4、中国军队“悄悄进发”与日军“偷偷摸来”有什么不同?以此来加深对中心的理解。

5、再次让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2——5自然段。

(三)讲述“卢沟桥事变”的具体经过

1、学生默读要讲述的内容,这是为了学生更加熟悉教学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讲述要注意的问题,为学生讲述好事情的经过打下基础。

3、教师点评、指导。

学完了“卢沟桥事变”的经过,要求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由卢沟桥的烽火,由日寇的蛮横,不可一世,你有什么想说的?这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实体现。

桥教案幼儿园 桥教案第二课时篇八

1、 学习本文说明事物特点和几种说明方法。

2、 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

3、 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

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的内容。

4、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

模块一:扫清阅读障碍

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 拱桥 陡坡 和谐 饮涧 桥墩 匀称

2、解释:巧妙绝伦 惟妙惟肖 匀称

3、 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模块二:分析课文

一、 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 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

2、 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

1、 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

2、 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

3、 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

4、 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

模块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 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

2、 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

(2)说明顺序是

(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

(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

(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

3、读6—9段回答

(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 )( )两个方面来写。它是一个( )桥

(2)8、9段分别写了( )( )

4、总结(板书)

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 打比方 外

结构坚固 ↓

历史悠久 内

二、(3--9)赵州桥 特点 历史 结构 外形、设计者 整体-局部

卢沟桥 特点 外形 历史意义

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 其次 再次

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过程:

单元一:复习梳理

1、 本文共分几部分?中国石拱桥有何特点?

2、 赵州桥和卢沟桥分别有何特点?

3、 介绍桥的特点用了什么顺序?

4、 课文才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赵州桥的特点?

单元二:小结全文

一、 分析课文层次特点

1、 根据课文1、2段,9、10段中句子和段落内容的关系,可以看出说明文段落大意有何特点?

明确:中心句

2、 全文在结构上有何特点?

明确:由总到分

二、 分析本文说明方法:

1、 举例子“举赵州桥、卢沟桥为例”

2、 列数字 3、作比较 打比方 4、作引用

三、 分析本文说明语言:

1、 简朴(精练)语句短明快,读来自然。

2、 用词准确严密

例: (1)桥 拱桥 石拱桥

(2)说“旅人桥”时用“可能”表估计,用‘有记载”表 确实存在,用“最早”表程度。

(3)9段中用“首先,其次,再次”分条理说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严密且又全面。(4)生动且富有文采,恰当运用比喻、引用,必要时描写。

单元三:巩固练习

练习册中的“随堂反馈”。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