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男生贾里》的读后感 《男生贾里》阅读检测题及答案篇一
我是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午后拿起《男生贾里》这本书的,本是想消遣,便随意的翻开书页,我没有什么看书的心绪,只是单纯的扫过表面的字,极尽浅显,但却具有生命的灵动力。我慢慢被吸引,继而沦陷在那个富有鲜活生命力的世界里。
一个青春少年的世界,每一章的开篇都是贾里的一小段
日记
。“有种偷窥的满足感”,心里竟有这么一种奇怪的念想。第一人称的写法,将我带进贾里的生活。我像一个无形的影子跟随他,用他的眼睛观察那个世界,无声的洞察他的思想,与他一同经历那些异彩纷呈的事件与情节,很奇妙!我斜倚在沙发上,阳光斑斑点点照在书页上,两个小时。我跟随着贾里走过了他的一年——初一,那段光华初绽的时光。我无法在故事中找到我的影子,我从未经历过其中的任何一件事,正因如此,他的生活对我来说如此新鲜,他的经历是我那时的梦想,如今的我得以在书中体验,有些缺憾,但依旧满足。他的生活,是艺术,每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在秦文君的笔下,在贾里的眼中都变得如斯美好,当时只道是寻常,虚长贾里两年的我,竟从未在意过那些细节,小小的,不起眼,点点滴滴的积累竟成了那一页页幸福的诗篇。
那么,这本书为什么能够如此真切地触动我心底里最柔软的那一部分的呢?
首先,是因为真诚。个人认为,一本书是否能够打动读者,关键在于它是否足够真诚。诚然,《男生贾里》是一本很真诚的书。本书作者秦文君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创作,所完成的作品自然是字里行间都充盈着作者真诚的态度与心声。“贾里”这一形象也作为一个媒介,很好地传递出这一点。书中有一个情节留给我极深的印象:以贾里为首的“老鹰服务队”去给独居老人佘阿婆送爱心,却导致老人腰部受伤,老人因腰伤被女儿接去养伤后,贾里写了一张小字条“真的好想念你”,贴在空无一人的佘阿婆家的门上。“真的好想念你”,短短六字,却是包含着贾里对佘阿婆真诚的抱歉之意、思念之情。以贾里为缩影的广大少年们重情重义的品质于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作者真诚的叙述以及贾里所展现的真诚的情感,都是打动我的关键所在。
其次,是因为本书所传递出的真善美的精神。《男生贾里》之所以能够如此深入人心、获得如此多的荣誉,是因为它向读者所表达出的是一些积极向上、蓬勃昂扬的真、善、美的精神、思想和文化。平心而论,《男生贾里》的语音风格实在称不上华丽,它有的是朴实而清新的平和之气。但它依然有着打动人心的力量,而这力量的本质就是真善美的力量。儿童文学的受众面极广,尤其是其中还有很大比例的阅读人群是身心还处于可塑造的发育阶段的少年儿童。他们能否成长为一个心理健康、心智健全的人,取决于他们是否得到了良好的、正确的引导。《男生贾里》就是一位很好的引导者。书中关于父子间的亲情、同学间的友情、师生间的彼此尊重等都能够给予读者一个良好的榜样,使得他们能够领悟真善美的真谛,净化自己的心灵。所有文学的精髓在于心灵的纯真、善良和美好,那些华丽的辞藻、惊艳的佳句,都只是它的外衣。而决定他内涵的,还是它所向读者传递出的精神、思想和文化。
最后,是因为共鸣感。我相信,绝对不止我一人会在读的时候会不由自主地将书中人物和日常生活中身边的老师、同学、朋友们对号入座,会觉得书中的故事仿佛就发生在自己身边,这便是我所说的共鸣感。读一本书,相当于与此书的作者进行一次交心。没有人会愿意和一个与自己话不投机的人交心,因此也没有人会愿意和一个与自己话不投机的人交心。那么,是什么激发了读者的“共鸣感”呢?答案是作品贴近生活的真切感。《男生贾里》就是一本足够真切,足够有共鸣感的好书。记得其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贾里的语文老师查老师因事出差了几个月,贾里班上的同学都因查老师的离去而无精打采。当得知查老师回来的消息时,大家都无比兴奋,并给回来的查老师一个大惊喜。贾里一行人心情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的心情也不禁与他们一起跌宕起伏。这便是作者聪明的地方,把作品中的情节染上真切的情谊,共鸣感无需刻意去营造,自然油然而生。
合上书页,家里好像突然变得冷清而空旷,耳边贾里的声音戛然而止,心情在那一刻沉静。有些受不了这样的落差,我重新翻开书,又是崭新的初一。我不禁感叹起秦文君的文笔,写的如此真切。那字里行间满满的都是爱啊!对贾里的爱,对生活的爱。看着手中的书,如清风吹进心间,飘起满满清扬的飞絮。我扬起唇角对着封面,见封面上的贾里也正对我无邪的笑。
夜间灯火星星点点,在《男生贾里》,一本薄薄的小说里,我感受到了一种平凡的幸福。读一本小说也可以如斯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