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教案公开课篇一
农历的正月初一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新年,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贴对联,贴 大红“福”字,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吃水饺、放鞭炮,互相拜年,问好,非常快乐。剪 贴“福字”是结合主题活动“新年乐”而设计的,它可以促进孩子对“福”这个字的进一步认识。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写出“福”字,再用剪刀沿轮廓剪出“福”字的过程,对幼儿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应给予他们自主探索的机会与时间,具体的引导他们正确的剪出“福”字,提高动手的能力。结合目标给幼儿准备好有关的操作材料,充分让幼儿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本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充分体验动手操作写、剪“福”字,活动的难点是幼儿在纸上写“福”字的过程。
【活动目标】
1、掌握“福”字正确的写法。
2、进一步认识“福”字的结构。
【活动准备】
“福”字范例、红色腊光纸、剪刀、浆糊、白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欣赏范例,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福”字范例,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福”字是怎么剪出来的`,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教幼儿学习写、剪贴“福”字。
(一)教师演示在一张长方形纸上写出“福”字的基本步骤,再用剪刀沿轮廓剪下“福”字.
(二)幼儿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幼儿根据老师演示的过程,自己亲自动手开始操作,先在纸上按顺序写上“福”字,然后用剪刀沿轮廓剪下,再粘贴在准备好的白纸上,最后画上相应的背景。
(三)教师与幼儿一起把自己剪贴的“福”字展示在特内。
(四)提醒幼儿及时把废旧物品放入纸篓内,注意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保持桌面地面的整洁。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继续练习剪贴“福”字。
大班教案公开课篇二
a.文中哪些描写与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合的?
b.课文为什么把稻草人与牛、狗进行对比?
a.外貌描写表现了什么?
b.文章有几次心理活动描写?每次表现了稻草人怎样的心情?(高兴、焦急、痛心)
c.文章中几次直接描写老太太?分别是从那几个方面写的?各表现了老太太怎样的心情?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以快乐的心情的反衬结局的悲惨,以乐写痛,则痛甚)
a.给课文分段:
1.介绍稻草人的外貌,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普通,善良,坚守职责的好人)
2.用一句话话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区类容。
3.稻草人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吗?用一个成语概括这种情况(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现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劳动人民却又无力改变现状的悲哀)
b学生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动可以分两层?如何分?(回顾主人的悲惨经历,为主人即将得到的丰收感到由衷的高兴。这一处伏笔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谈一谈读了本段的感受;
2.齐读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体会情感;(她的脸上满是皱纹,倒像个风干的橘子,那里会露出笑容来呢!)(这一句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惨,将来又会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点名读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动作描写实际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写成稻草人的自觉行为有什么好处?(体现作者的同情与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作上记号;
3.作记号之处表现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词语概括(无比惊恐、着急)
c学生通读1---5自然段;质疑问难。
二.学生轮读课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听老师读6---8自然段,思考:
a.听完这几段,你弄懂了哪些问题?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现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急得不得了、连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劲、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没有一个人为稻子发愁。”这句话有没有话外音?
三.学生自由读本部分,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讲6---8自然段
四.小组评选一人上讲台讲授这一部分,其他同学可进行质疑问难
五.学生默读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词还可以用哪些词代替?用本词的好处在哪里?(表现肉虫的贪婪,令人厌恶,闻者的不忍与心痛)
b稻草人为什么低下头?作者想表达什么情感?在事实上,稻草人低下头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见到田里的情况会怎样,然后写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语段,表现老太太那时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
七.总结全文
八.学生通读全文,并用一句话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
九.语段仿写: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写。
b.第三自然段环境与心理活动描写。
大班教案公开课篇三
我班的主题活动“过年了”开展了将近两周,孩子们对新年里放鞭炮、烟花的兴趣很高,于是我决定组织一次音乐活动“烟花舞”。在幼儿掌握了节奏后,我开始和他们一起创编动作。孩子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彩色纸条拿在手里,一边听着音乐,一边欢快地做着各种放烟花的动作。有的微微张开两手放在身体两侧,飞快地转着圈,动作很优美;有的两手抱肩转起了圈;两手放在下巴处,扮成一朵花慢慢地转了起来……孩子们的创意令我吃惊和欣喜,韵律活动达到了高潮!
《幼儿教育纲要》强调:要确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幼儿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习活动强调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探索意识,在自主活动基础上,积累和扩展感性经验,培养认知和审美能力。所谓的“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独立地获取信息,习得技能,积累经验,发展学习能力的过程。二期课改提倡给孩子创设一种可选择的多元环境,这样才能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热情,设想如果一节音乐活动一统的歌词、节奏,无非是学唱,追求即时效果,更谈不上选择与独立自主的创作。所以在我设计的音乐活动中,我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选择与独立创作的机会。
如在上述活动中,我就在如何放烟花上启发引导孩子,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使律动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动作,而富有新意。我们教学中不难发现有的音乐活动,直到结束还意犹未尽,而有的活动没开始多久,孩子们就兴趣全无了。我想关键不是学习内容的深浅,而是这个内容是否能满足孩子当前需要的;是否是孩子喜欢的,是否经验范围之内。
1、在选材时,我们尽量要从孩子生活中提取素材。
2、根据孩子的不同需要来创设自主的时间空间等环境。
大班教案公开课篇四
1、单脚跨越高40cm左右的垂直障碍。
2、借助教师示范、讲解、口令和探索活动,自主练习。
3、积极参与跨越障碍的活动,敢于自我挑战,感受与同伴身体接触的愉悦体验。
1、红、黄、绿色牛皮筋各30根。
2、系上松紧带的椅子三对,跳高架三副。
3、轻松的`音乐磁带一盘。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大圆走--小圆走--开花走--大圆走--小圆走。
(2)教师提醒幼儿站在能看到老师的地方,同时又不挡住别人。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情况减去适量的衣服。
2、基本部分。
(1)幼儿自由尝试各种过障碍的方法。
(2)初步学习新的玩法:单脚跨越障碍。
引导幼儿把握动作要领:前腿摆腿要高,后退用力蹬地。
(3)幼儿借助教师口令原地练习。
教师喊口令:走、走、蹬;跑、跑、蹬。边带领幼儿原地练习动作。
(4)幼儿借助高架练习单脚跨越障碍。
3、结束部分。
幼儿放松腿部--捶捶背、腿、膝放松脚等。
幼儿体验与同伴相互身体接触的乐趣,在音乐声中结束。
大班教案公开课篇五
本活动取材来源于生活,以探索橘子的瓣数为主线展开活动,大班优秀数学教案:橘子有几瓣。活动有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幼儿探索用多种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然后把结果记录在统计表中。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了解橘子的瓣数并不相同。第二环节是利用统计得出的数据,让幼儿猜测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然后提供大、小橘子让幼儿验证。
1、探索橘子的大小与瓣数的多少是否有必然的联系;
2、能清楚地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
3、学习不受物体排列方式的影响计数,探索多种计数的方法;
4、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1、剥开的橘子人手一个、没剥开的橘子人手两个;
2、笔、记录纸、卡片等。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幼儿思考与操作。
(1)幼儿想办法点数橘子的瓣数并进行记录。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喜欢和大家分享东西,今天我们来分享橘子,分享之前老师要考验小朋友,如果你们挑战成功就可以分享橘子。挑战的问题是:如果你和大家分享一个橘子,每个人吃一瓣,可以有几个人吃到你的橘子,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知道。
幼:数一数。
师:橘子是圆的又可以掰开,那可以怎样数呢?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可以跟旁边的小朋友商量,想好了拿一个橘子用你的办法试一试。数完了不仅要把数字记在心里,还要记在记录表上。
用表来记录全班幼儿计数的结果。运用统计表既有利于引导幼儿总结规律,让幼儿的知识系统化,增进幼儿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能,也有利于幼儿之间的相互交流,同时还能够有效控制探究的方向,有助于探究目标的实现。
教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启发幼儿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提醒幼儿在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让幼儿与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主要是想让幼儿在操作前先进行理性的思考,避免活动中的盲目性?幼儿讨论激烈,纷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
(2)幼儿交流数的结果和计数的方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数了橘子,谁愿意告诉大家你数的那个橘子有几瓣?可以分给几个人吃?你是怎样数的?
幼1: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掰成一瓣一瓣,然后数一数。
幼2:我数的橘子有10瓣,可以分给10个人吃,我是用手指按住一瓣,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停下来。
幼3:我数的橘子有12瓣,可以分给12个人吃,我的橘子有一瓣很小,我记住这一瓣的样子,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知道有几瓣。
幼4:我数的橘子有9瓣,可以分给9个人吃,我把橘子的一瓣抠个小洞.然后从这一瓣开始数,数到它旁边就不要数了,最后是数字几就是几瓣。
集中分享能为幼儿的相互学习提供机会。在分享中幼儿学习同伴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运用多种办法、多角度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幼儿用语言表达探索的过程与结果,体验探索的快乐。从幼儿的表述中可以看出,幼儿能充分考虑橘子的特性,能用多种方法数橘子的瓣数。这说明幼儿在面临新的问题时,能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灵活运用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
(3)幼儿通过观察统计表发现橘子瓣数的规律。师:你们仔细观察表格,看看能发现什么?
幼1:我发现有9瓣的橘子和10瓣的橘子一样多,都是4个:
幼2:有的橘子是9瓣,有的橘子是8瓣。
师:你的橘子有几瓣?
幼3:有12瓣。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8瓣的橘子、9瓣的橘备赢几个?
幼儿统计和记数。
师:看一看,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4:我发现8瓣的橘子只有1个,12瓣的橘子最多,有9个。
幼5:一个橘子最多的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的有8瓣。
师:今天我们只有30个小朋友参加活动,一个人数一个橘子,我们一共数了多少个橘子?
幼:30个
师: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
幼:不知道。
师: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
本环节利用统计表,让幼儿发现橘子的瓣数不相同,初步知道橘子大约的瓣数。设计这一环节有两个目的`:一是让幼儿在操作的基础上对事物现象的简单规律进行思考与提升,以获得思维的发展;二是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提供条件。“建瓯有很多的橘子,那么多的橘子中,是不是一个橘子最多有14瓣,一个橘子最少有8瓣呢?以后你们吃橘子前数一数,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教师抛出这个问题主要是让幼儿知道并不是橘子最少只有8瓣,最多有14瓣。橘子到底有多少瓣,教师没有给予答案,而是提醒幼儿在生活中关注,为幼儿继续探索橘子的瓣数留下广阔的空间。
2.抛出新的问题,启发幼儿猜想与验证。
(1)幼儿猜想、验证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
师:你们猜猜,一个橘子只有8瓣,它是大橘子还是小橘子?为什么?
幼:是大橘子瓣数多,因为大橘子很大肯定瓣多,小橘子很小肯定瓣少。
师:你们都觉得是大橘子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待会儿你们拿两个橘子数一数,然后记录在表我们一起来看记录表,左边第一列是一个大橘子、一个小橘子,第二列是猜一猜橘子有几瓣,第三列是数一数有几瓣。
利用统计表的数据引发幼儿探索橘子的大小是否与瓣数的多少有必然的联系,此环节采用猜想与验证的组织形式。猜想能让幼儿调动原有经验与面临的情况进行思维碰撞,训练了幼儿独立思维能力。猜想、验证符合大班幼儿学习特点,在猜想验证过程中幼儿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中。
(2)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
师:你们猜猜大橘子有几辫,小橘子有几瓣,是大橘子瓣数多还是小橘子瓣数多?数完后看大橘子有几瓣,小橘子有几瓣,是否猜对了?
幼l:我猜大橘子12瓣,小橘子9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3瓣,小橘子11瓣,大橘子瓣数更多,我猜对了。
幼2:我猜大橘子14瓣,小橘子10瓣大橘子瓣数更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0瓣小橘子14瓣,,卜橘子瓣数更多,我猜错了。
幼3:我的大橘子很大,我猜大橘子有15瓣,小橘子比较小,我猜有9瓣,大橘子肯定比小橘子瓣数多,后来我数大橘子有14瓣,小橘子14瓣,大橘子和小橘子瓣数一样多,我猜错了。
此环节让幼儿交流猜想、验证的过程与结果。幼儿通过自己的验证,意识到自己原有的认识是不对的,通过此环节,让幼儿学习客观地看待问题,建构辩证的思维方式。
(3)利用探索的答案引发幼儿思考。
师:刚才,小朋友经过验证,得出三种答案:第一种是大橘子 瓣数多,小橘子瓣数少;第二种是大橘子瓣数少,小橘子瓣数多;第三种是大橘子和小橘子的瓣数一样多。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肯定有秘密,你们想通过什么办法找到答案?
幼1:我问我爷爷,我爷爷是生物老师.他会知道。
幼2:我看百科全书。
幼3:我跟我爸爸上网查找答案。
教师归纳幼儿操作后的答案,利用三种不同的答案,引发幼儿继续探索,让幼儿关注橘子生长的条件。
大班教案公开课篇六
1、让幼儿探索影子,获取有关影子形成、变化的相关经验。
2、初步认识汉字“子”字、并能用“子”字组词,尝试对儿歌进行简单的彷编。
3、激发幼儿对影子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乐于参加踩影子游戏活动。
儿歌内容图片以及汉字一套,在晴天进行。
1、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对影子的注意。
教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影子吗?什么时候会有影子呢?(太阳光、月光、电灯光等,照着我们的时候会有影子。)
2、通过和影子做游戏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让幼儿到室外的太阳光下:看看你们有影子吗?现在我们来和影子做游戏好吗?
教师引导幼儿玩一玩:把影子请到前面来,把影子请到后面、左边和右边以及把影子藏起来的游戏。最后,再让幼儿与同伴一起玩追影子的游戏。
3、通过教师语言,熟悉儿歌内容。
(1)教师:刚才,我们和影子做了许多游戏,知道因为我们挡住了光所以就有了影子。那如果是一个胖子,他的影子会是什么样的呢?(同时出示胖子的图片。)教师:如果是瘦子呢?(出示瘦子图片。)
(2)教师:如果我们做各种动作的时候,我们的影子会怎么样呢?教师做穿裤子的动作,并提问:我在干什么?这时我的影子会怎样?(幼儿回答后,出示图片。)
(3)教师做戴帽子、跳房子、踢毽子等动作,引导方法同上。
(4)出示踩影子图片)提问: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我们也来玩踩影子的游戏好吗?今天,老师念一首新的儿歌“踩影子”。
4、学习踩影子游戏。
(1)教师指图朗诵一遍儿歌后,带领幼儿看图文念儿歌。
(2)教师边看图边表演相应动作,鼓励幼儿跟着念儿歌做动作。
5、初步认识汉字“子”字,并能用“子”字组词。
引导幼儿观察图夹文儿歌,请幼儿看一看,指一指:儿歌中哪个字是一样的?启发幼儿说出:除了儿歌中有许多“子”字,还有哪些词也有“子”字呢?谁还能说出其他有“子”字的词来呢?
6、教师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原有的特点进行儿歌仿编活动。
(1)我们除了有胖、有瘦,还有什么样的?
(2)我们除了能做穿裤子、戴帽子、踢毽子、跳房子,还能做什么动作呢?
鼓励幼儿尽量利用含有“子”字词,仿编儿歌,例如:扣口子、穿袜子、跳绳子等。
教师将幼儿说的内容用简笔画画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幼儿念新编的儿歌。
7、游戏“踩影子”。
教师组织幼儿到户外玩踩影子的游戏,游戏前,提醒幼儿要一边念儿歌,一边做相应的动作。儿歌念完后,让幼儿互相追逐踩影子,启发幼儿既要踩别人的影子,同时又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影子,不要被别人踩到。
大班教案公开课篇七
1、让幼儿仔细观察各种树的特征,使幼儿知道各种不同的树,它们的树叶、树杆各不相同。
2、通过观察活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
1、组织幼儿参观各种树木。
2、标本若干或图片若干。
3、绘画用品。
一、观察活动。
组织幼儿走去园门到公路旁,小学里去观看各种树木,要求幼儿能按照一定的顺序细致地观察树木的根、茎、叶。
二、分组讨论。
组织幼儿回到活动室,进行分组讨论以下内容:1、你在外面看到了什么树?它是什么样子的,说说它的特征,(它长的是什么样子它的主杆是怎么样的.是什么颜色?树枝是怎样的,树叶长的象什么?是什么颜色)2、你还看到了什么树有什么特征?3、除了我们刚才看到的树木,你还在哪里看到什么树木?
三、大组活动:
针对以上内容请各组派小朋友在班级里进行大组发言。这次要求小朋友能比较各种各样的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有根树干、树枝、树叶。不同点:可以从颜色上分,可以从特征上分有高矮粗细之分……)
四、说说树木的作用,教育孩子爱护小树苗,
五、画树:要求小朋友把自己最喜欢的树木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