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清明祭抒情散文600字通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祭抒情散文600字篇一

相关推荐

在很早的记忆当中,每年的清明节都会下雨,不知是碰巧如此,还是上天早有安排。瞧,今年又下雨了,真让人琢磨不透。

已经有两三个年头清明节没有在家,上坟扫墓便成了父亲一个人的活。按北方的习俗,人去世后都要土葬,阴阳师拿罗盘,依据亡人的生辰八字找一个合适的地方,选定位置,挖一个和棺材一般大小的坑,然后把棺材放进去,再用土埋上,堆一个土丘便为坟头。或者在地里田埂上挖一个地窖一样的洞,放进棺材,再用土封住洞口。值得一提的是,家乡有个习俗,棺材里和死者身上不能有任何铁质东西,尤其在农村更是规矩,只是现在土地太贵,国家也提倡节俭环保,因此大城市的人一般都选择火葬。可农村就不一样了,每家都会请风先生选一块宝地圈起来,作为自家的墓地,俗称阴宅。家里一辈一辈的老人去世了,都会葬在里面,叫进祖坟,而且葬的位置也有规定,长辈在上,晚辈在下,同辈并列一排。最上头有一个小冢,里面埋的不是尸首,好像是一块青砖,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具体的不清楚,寓意代表着列祖列宗,最下边也是一个小坟堆,代表的是阴宅的大门,墓地一般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里面可以栽松树、柏树还有楸木,但坚决不能有槐树,一经发现必连根而拔之,不知是何缘故,可能有什么忌讳吧。平日,坟地里是不允许任何人乱动的,一旦乱动可能会给家人带来厄运,而清明节这天则不同,可以在坟地里砍树、拔草亦或挖坑栽树,是百无禁忌。记得那年,二爷还活着,我去山上挖野菜的时候拔了一棵松树苗回来。清明节那天在坟地边上挖了个坑栽进去,浇上水,到现在还活着,只是没长高。高三那一年,有个风水先生说,我家的祖坟被树遮挡得太厉害,需要修理一下,于是父亲、大伯、二叔、我们几个在清明节把旁边的树整个修剪了一遍,而且还把一棵直接锯掉了。大伯把树干扛回了他家,因为大伯是木匠,也许有用,反正一下子祖坟就明朗了许多。

这几年,一直在外,清明节没有回家,也不知道父亲他们有没有再修理过。清明节是法定节假日,都会放假,小学的时候,放假是很开心的。而且是清明的时候,漫山遍野的花都绽放,春天来得那么明显,野草野菜都长出来了,正是踏春的好时节啊!吹过的风都是暖暖的,弥漫着各种花香,沁人心脾。那次放假,是清明节的前一天,吃过晚饭,就听到外面乱糟糟的,跑出一探,便听见有人说:“马戏团来了,看耍把戏的走!”心里痒痒的,忙跑去看了。几个耍杂技的人走街串巷,据说是从河南那边过来的,带着一些小玩意儿。开始表演,小孩子们围成一圈,老人们则选择坐在土台上吸烟聊天,一个长竹竿挑着一只白炽灯泡来照亮,略显昏暗。先是那个班主模样的人,表演“三仙归洞”,三个碗,三个海绵球,从一个碗里,变到另一个碗里。随后一个小伙子脱掉上衣,把几段钢丝缠在胸膛上表演气功绷钢丝,见他深吸一口气,胸膛一鼓,钢丝就断了。又一个小伙子表演喷火,接着是手捏瓷片,把几个碎瓷片放在手上,然后用手指头捏成粉末。最后一个压轴的是脱骨还卯,把一个人的胳膊拧脱臼后,转几圈,然后再接上去,还是那个班主模样的人和一个小伙子,只见那个人摁住小伙的胳膊一拉一拧,小伙疼得叫出了声,听到了骨头摩擦的声音,这时候,下面的老人看不下去了,都说不要再演了,好残忍,那人不听,接着演,只见那小伙低下头去,不再说话。好多人说小伙一直在哭,但我没看清。本来,大家都很高兴的,却因为最后的一个场景,心里便有些失落,尤其是老人。农村的人都很淳朴的,看着小伙子被那样折磨,不免有些同情,表演完了,大人领着小孩都往家走,路上一直议论着今晚的事。第二天,便是清明节,由于是露天表演,他们没法收费,于是想出一个办法,挨家挨户收粮食,再拿粮食换钱,从村头第一家到最后一家,每家几斤粮食,大家也都给他们了,不管那天晚上有没有去看耍把戏。也许是出于对外乡人的一种同情和照顾,毕竟出门混口饭不容易,而且那小伙子强忍着疼痛,还给大家表演。

清明节,按习俗是要到祖坟上去扫墓祭奠的。在扫墓的`前一天,各家会买好鞭炮,纸钱,香烛,还有白纸,或者是黄纸。白纸不是用来烧的,而是往坟地里挂的,把白纸折好,需要用凿子一样的东西凿一下,凿出来是铜钱的图案,而整个村只有一户人家有那个凿子,据说他家以前是地主,所以清明前一天纷纷去他家。也有人嫌太麻烦,就在家里找出几个硬币,放在纸上,下面垫上木板,用锤子敲一下,纸上也就有了图案,还有的直接用剪刀剪出铜钱的图案来,不晓得为什么会这样做,也许是希望祖宗保佑能多赚一些钱吧,不然呢。图案凿好了,再把纸裁成条状,备用。等到扫墓时,一般家里的人都会去,除了妇女,小女孩不算,有的拿香烛,有的拿纸钱,大人拿铁锨,背篓,三三两两排成一队,小孩在前面蹦蹦跳跳,大人后面跟着,在他们看来,清明祭祖,是一件很高兴的事。到了坟地,先是除杂草,修剪树枝,发现槐树便把它连根挖掉,然后再栽一些松树苗。接着就是添土,一般都是由大人来完成的,拿上铁锨和背篓去固定的地方背土,每个姓氏都有一个固定的地方,说是土神所在,不能随便挖的。每个坟堆,上面倒一背篓土,如果坟堆实在太高,只需一点就好了,完成添土的仪式即可,然后便开始了祭祖的高潮,挂纸条。小孩子很喜欢做这个的,把白的黄的纸条挂在坟堆和树枝上,有的树太高则由大人来挂,但有的地方大人也够不到,于是大家就想出一个办法,在纸条的顶端裹上小石头或小土块,然后抛出去,纸条轻,并抛不远,但有了石头和土块的重量就会抛得很高很高,抛上去就挂在树杈上了,等所有的纸条都挂完,就开始点蜡烛,焚香烧纸钱,每个坟头都是要烧的,端着酒杯、茶杯洒在坟头以示祭奠,烧完纸还要磕头作揖。待所有仪式都完成后,收拾好一切,就该放鞭炮了,放鞭炮是预示着一种活动和仪式的开始或结束,鞭炮放完就可以回家了,清明节祭祖扫墓仪式也就告终。

一般回到家里就到吃中午饭的时候了。清明这天,各家各户也都会炒几个菜,喝点酒。而有两个菜,好像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是韭菜鸡蛋,一个是豆芽,不清楚是为什么,可能有一定的寓意吧。我最喜欢吃的还是豆芽菜,一个人可以吃好多,不过近些年很少吃到了。

早上祭祖,下午大人们依旧下地干活,而孩子们也有事干,就是去挖野菜。我们那有一种叫苜蓿的植物,是用来做饲料的,牲畜最喜吃。清明节的时候,苜蓿已经发芽,这个时节最好,再过些日子长老了就不能吃了,于是约上几个小伙伴,提着菜篮子,吆喝着去地里挖苜蓿芽。明里去挖野菜,实则是到野地里耍,草已经发芽,暖暖的空气,到野外真的是清新自然,风一吹,花香四溢,对了,还有那早上挂的纸条,被风吹得满山跑,当时小,看见纸条觉得很漂亮,于是捡了几个叠起来放在兜里,回家后还用来当写作文的稿纸,并不知坟地的纸条带回家是不吉利的,想想都好笑。太阳快落山了,大部分时间用来耍了,篮子里只有少许野菜,而且还混着一些杂草,不管了,先回家吧。大人看到也不会责怪什么,因为本就不指望能挖到很多。晚上,母亲把篮子里的苜蓿芽倒出来,经过挑拣之后,仅剩一大把,其余都是杂草,不过她还是放在煮过面条的水里焯了一下,捞出来后,滴一些香油,再撒一点,拌一下就可以吃了,虽然只有一小碟,但毕竟是我的劳动成果,吃起来倍觉香,吃得很开心。

又是一年清明节,还是回不去。在电话里知道,今年是父亲、妹妹堂弟他们去祭祖扫墓的,无法想,只能遥拜一下祖宗,还望勿怪。

游子怀乡挥泪洒,三杯薄酒祭宗堂。先祖英灵,永垂千古,乞在天有灵,佑我子孙,身体康健,永享太平。

呜呼哀哉,伏惟尚飨!

s("content_relate");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