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期中必考题汇总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知识点 八年级语文期中必考题篇一

八年级下语文复习资料

推荐度:

期中考试复习计划

推荐度:

语文知识句子

推荐度:

中考语文总复习计划

推荐度:

八年级上册英语复习计划

推荐度:

相关推荐

1.字词全解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治国:治理好国家

平天下:平定天下。

清谈:不切实际的谈论。

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

2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作者指出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从解释中国传统教育的出发点说起,先解释“格物”和“致知”的含义即“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指出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接着,文章围绕“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个中心,分析道:传统中国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接着4、5自然段还举了明代大理论家“格物”的事例做证明,

指出:不是真正的探察事物,而是探讨自己,这是由儒家传统的思想观点所决定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第6段是过渡段,由古代传统的“格物致知”过渡到现代科学研究上的实验精神。第7段作者概括论述:新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第8、9段作者从两个方面具体阐释“实验”的概念。第8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第9段作者明确: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体的计划。正因为如此,第10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作者指出,一是中国学生大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自然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作者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本段首句承上启下,“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接下来从研究学术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两方面论述。而后,揭示了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最后作者强调了自己的观点,表达了对中国年轻一代的良好愿望。

s("content_relate");

【八年级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相关文章:

初二语文上册期中复习知识

07-13

初二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知识

12-31

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复习知识点

07-14

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06-30

八年级语文期中备考知识点复习

12-07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知识点

12-08

语文下册基础知识期中复习知识点

09-10

语文期中复习第四单元知识纲要

10-22

八年级政治期中复习知识

01-02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