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与发现的作文50字精选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观察与发现的作文50字篇一

第一节数学课,中午作业还是老样子《补充习题》,大家都有先见之明,我也不例外,拿起补充习题,想先看看,“恩……第一题……很简单。”我一题一题地琢磨着,以便到时候做起来简单点儿。只剩下最后一题思考题了,我便不再思索,碰巧这时候上课铃声响起了,就赶紧上去领读古诗了。

数学课如小溪般流过。到了下课,我把补充习题拿出来,“刷刷”几笔,前卖弄三道题已经臣服于我的笔下了,正当我暗暗自喜的时候,又看见下面的思考题好像在向我宣战,一定要打败它哦!

于是,我开始“挖洞”了,决定要把这道题目“挖”个彻底!“一个足球从高处落下后,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前一次落下高度的五分之二。如果这个足球从20米高处落下,第二次弹

起的高度是多少米?”我一边读题目,一边思考。是不是20+20×五分之二?我心里冒出的第一个算式便诞生了,“刷刷”几笔写了下来,我拿起补充习题,正打算交给组长,却听到别人都在商量最后一题应该是20×五分之二×五分之二,我心里一愣,咦?我还不确定,就又回到座位上看了一遍。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还是去问郑老师吧!我“蹭蹭蹭”跑上楼梯,从老师办公室窗口望了望,郑老师不在,我只好沮丧地回了教室。

第三节科学课,还有20分钟自习时间,我拿出那一道急了好久的题目,打算问问杨老师,我战战兢兢地走上讲台,“杨老师,我能问一个问题吗?”然后,我就给了她补充习题,“这一题怎么做?”杨老师读完了题目,说出来的话让我尴尬极了——这种题目光是要答案不够的,要知道过程,你得自己去画线段图。我的脸顿时像一个红苹果,羞死了!还一直在心里埋怨:我本来就是要问为什么的,呜呜……

回到座位上,我还是不甘心,决定一定要追根到底。画了线段图,又思考了半天,我终于知道了正确答案。原来从20米处落下,第二次是前一次的五分之二,也就是20×五分之二,下一次又是前一次的五分之二,加起来就是20的五分之二的五分之二,算式也就是20×五分之二×五分之二。后来再听郑老师的详细讲解,我终于把这道题目解决了!自己绞尽脑汁算出来的题目真是太开心了!

现在,我明白了:不管什么题目,只要 自己去思考就一定能得出答案。世上没有难的题目,只有自己不去思考,才会觉得难!

观察与发现的作文50字篇二

生活中有很多虽然细小却很值得欣赏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身边的'事物,就会发现很多很多。

我喜欢蝴蝶,所以我在网上查找了关于蝴蝶的一些资料。蝴蝶是属于完全变态类的昆虫,它的一生具有四个明显不同的发育阶段:(1)卵期(2)幼虫期(3)蛹期(4)成虫期。于是,我就上街心花园里观察了一下,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被我找到了蝴蝶胚胎时期(也就是卵期)的样子。

我看到蝴蝶卵期时是雪花般白色的,是一个纯白色的小圆球。像一个发光的钻石小圆点镶嵌在一块无暇的翡翠上,真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啊!如果你不仔细观察的话,这样小的一个白圆点,你是发现不了的。资料上说,蝶卵是蝴蝶发育的第一阶段,亦称胚胎时期。卵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大型的细胞,内有原生质和核外,还包含大量的卵黄……看完我才知道,卵也那麽重要呀!

过几天后,我又来看,在几朵雪白色的花苞上,蠕动着几只身体是黄,黑,白三种颜色的小毛毛虫。看它那小小的身躯在花苞上慢慢爬着,那娇小的身体,真是可爱极了!回到家后,我问爸爸:“为什麽前几天那雪白粒的卵,到今天却又变成了蠕动的毛毛虫呢?”爸爸笑着对我说:“傻孩子,这是蝴蝶的幼虫期,幼虫期也称生长时期,是蝶类生活史中的第二发育阶段。”“哦,我懂了!”我点了点头。

过了一个星期左右,我又去看还未出生的蝴蝶。可当我来到那丛树林边,眼前的情景却使我大吃一惊,那可爱的小毛毛虫不见了,那绿油油的树叶上嘀溜着一个绿东西,看着像是一个外壳,好像毛毛虫就在里面。我一溜烟儿的跑回家,回到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打开电脑开始查找,才知道那是蛹。蛹是蝶类生活史中第三个发育阶段,也称转变时期。蛹是幼虫旧皮即行脱落时,蛹体体壁逐渐收缩硬化,才形成了蛹。

我想,既然到了蛹期,那蝴蝶“出生”也不远了,就奔向了花园,去一看究竟。在树丛边,我看到蛹壳已经开裂,就在一旁耐心的等候,希望可以看到蝴蝶破壳而出的情景。过了一会儿,蛹壳里伸出了一对前足,中足和后足也随之被拽了出来。蝴蝶攀到树叶时,体躯便脱离了蛹壳,倒悬着。我感到奇怪,他为什麽不飞呢?后一问大人才知道,蝴蝶刚出来时翅片柔软,翅膜未干固,翅身还柔弱,不能飞翔。必须隔一,二个小时才能展翅飞翔,随风飞舞。

看着蝴蝶在空中舞动着它那双五彩斑斓的翅膀,向那蓝滢滢的天空飞去……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