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读书笔记摘抄大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战争的读书笔记摘抄篇一

你写的随笔:和平和发展,才是时代的主流。战争是毒瘤。大家又是如何写战争随笔的?一起来看看。下面是第一范文网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关于战争的读书随笔,希望你喜欢。

关于战争的读书随笔篇一

争和平是正义之举及政权与人权

——读《同盟战争》

意大利是罗马的同盟,但罗马不给其公民权和土地,并对其还有其他恶劣的凌辱和歧视行为。前91年,罗马保民官德鲁苏提议满足意大利人,却遭到暗杀,战争就此爆发,史称“同盟战争”。意大利人自己成立了国家,叫“意大利”,并在战争中将罗马执政官鲁普斯打死,罗马才宣布:参战的意大利人为罗马公民。之后,见效果明显,又说六十天内放下武器者可获公民权。以致起义者发生了分裂,抵抗力量削弱,于前88年起义结束。虽然罗马对起义者进行了血腥镇压,但是意大利所有的人均被接纳为罗马公民了,起义的目的达到了。而且平民当兵就可分到土地,使格拉古兄弟的主张也基本都实现了。这是一种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的伟大胜利,因此兄弟俩殉难的地方成了两处圣地,并且为他们树起半身大理石塑像,以志永久的怀念与敬仰。

上述事实说明:没有公平就没有和平,歧视就意味着战争,甘受凌辱那是动物,而人格都是平等的;破坏珍贵的和平肯定是邪恶行为,而反抗恶劣的歧视无疑是正义之举,正义终将战胜邪恶,因为人们仇视不平而渴望公平与和平。还说明,战争能够建造和平,抗争能够收获权利,并且历史也在这样证明着。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真理,并非好战;而血管里面出人权,这是合理,并非谬论。

关于战争的读书随笔篇二

战争的利与害

——读《北方大战》

北方大战,从1720xx年至1720xx年共进行了二十一年,主要是俄国对瑞典的战争。开始时俄与波兰、丹麦结盟,中间丹麦和波兰不敌瑞典而退出战争,后来看到瑞典被俄打败,波、丹又重新与俄建立同盟,普鲁士也加盟想得到利益。战争波及到土耳其(没被俄征服)和芬兰等国。最终瑞典王国查理十二不得不与彼得大帝签订屈辱和约,将波罗的海东岸全割让给俄国作为和平的代价,俄国也算实现了得到出海口的战争目的。

这场十八世纪最初二十年发生在欧洲北方的大战,使得两个强大的敌对国瑞典和俄国最后都兵疲民困了,实际上是两败俱伤。虽然瑞典表面上失去了波罗的海东岸领土,那是不得已的小损失,实际上付出的代价更多更大。俄国虽然得到了波罗的海东岸的出海口,可实际上失去的利益也更多更大,是得不偿失的胜利。

战争的益处除了伸张正义之外,就是让人憎恨和畏惧战争,如此伸张正义的代价又往往是丧失公理和正义;而战争的害处除了给百姓带来灾难之外,就是给那些狂徒提供一种发疯的方式和机会,使他们嗜血成性的凶恶欲望得到玩命的愉悦,从玩弄民众的生命中得到快感和满足,仅此而已。嗜杀成性者常常以为国为民的借口发动战争,实际上往往得到的都是祸国殃民的效果,还往往要久久被国民感戴。

关于战争的读书随笔篇三

在人类战争史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和惨烈程度,都是空前的,涌现了很多经典战例,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不少的谜团,很多直到如今都还让研究那段历史的人们真论不休,乐此不疲。

早在高中学习《世界历史》时的二战,我就有个问题,在当时死活想不明白,当时苏联和德国虽然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而德国在1939年9月入侵波兰后,又挥师西进,占领了法国。既然德国的野心已经暴露无疑了,为啥到了1941年6月22日德国以老套路“闪电战”入侵苏联的时候,好像斯大林根本就不没有准备一样,差点让德国人把莫斯科都给占了,不是冬天帮忙,还真不知鹿死谁手呢?再说德国就是准备入侵苏联前得准备工作也没被发现吗,从当时的国际时局来看,很明显,就连傻子都知道先防范吗,为啥在战争初期苏军似乎毫无准备,迅速溃退到了莫斯科,德军兵临城下,就连当年11月6日举行的“十月革命”24周年庆祝大会的阅兵式也是史无前例,斯大林在红场检阅部队后,检阅部队直接开赴前线对德军作战。就连我当时在课堂上也问过历史老师,可惜老师没有答案给我。

最近闲来无事,于是又开始对当年这个没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进行了探寻。

首先就是关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其附属的秘密协定,以及秘密协定的类容。很据目前的一些史料来看,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肯定的,但签署该条约的目的,我觉得苏联和德国恐怕有同样的目的,就是给对方一个定心丸,或者说是给双方争取一定的时间,因为在战前希特勒没有足够的信心能战胜法国和英国,那对于东线一个强大的苏联更加没把握。而当时的苏联统帅斯大林的判断则是日本将进攻苏联,同时也担心东西两边同时作战吃不消。但是双方究竟有没有签署附属秘密协定呢?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说法,肯定派认为秘密协定的类容就是苏德瓜分波兰,从历史事实来看确实是在当时德军进攻波兰时,苏联也同时向波兰进攻,双方在波兰会师,而且双方很默契的各自占领波兰的领土,也没发生任何冲突,从当年的一些影视资料看,苏军和德军在波兰会师后还很亲热和握手庆祝,亲如兄弟。还有就是从苏联解体后被叶利钦公布的关于卡廷事件的资料,应该说这个被前苏联视为绝密的档案给了我们一些启示,苏军占领波兰后,斯大林下令在卡廷附近的森林对两万五千波兰军官秘密处死。(历史也真是作弄人,搞得去年波兰总统卡钦斯基等政府高官在前往俄罗斯参加卡廷事件纪念日途中飞机失事,无一人生还。随后俄罗斯公布了对飞机失事的调查结果,波兰毫不认可,甚至卡钦斯基的孪生兄弟破口大骂俄罗斯,表示对结果不满。)至少从这些情况来看,苏德在当时都不希望和对方发生冲突,确保自己不被两线夹击使用的缓兵之计。当然历史的发展总是让人无法预测,随着希特勒在对法国的进攻中,希特勒制定一个冒险的“镰刀收割”计划,即穿越比利时,绕过“马其诺防线”实施对法国的侵略,然而号称当时世界最强大陆军的法国军队却不堪一击,很快就在被法国人是为一战英雄的贝当元帅的妥协下,放弃抵抗,成立了傀儡政府。法国的溃败给了希特勒莫大的信心,于是他坚信拿下英国也不在话下,但是在进攻英国却受到了英国的强烈抵抗,英国人民在丘吉尔的带领下誓死不同德国和谈,法国将领戴高乐在英国也成了了流亡政府,率领从敦刻尔克撤退出来的法军继续同德军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决定先放弃征服英国的计划,德国于1940年和1941年上半年胁迫罗马利亚、匈牙利、保加利亚加入由德国、意大利、日本三国同盟条约,随后又同意大利一起占领了希腊、南斯拉夫,控制巴尔干半岛,对苏联形成了半月包围形式。加上至1941年上半年德国继续占领了欧洲的14个国家,消除了后顾之忧,希特勒决定先占领苏联,取得苏联的丰富的资源,保证自己发动战争的需求,再回头收拾英国。

就在同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同时,苏联和日本在中国的满洲里和蒙古国交界的诺门罕分别以蒙古国和满洲国的名义进行了诺门罕战役,这里我们要先说说日本,当时日本占领中国的东北,进行资源掠夺,但日本很清楚自己还需要发动更多战争,需要更多的资源,日本国内分为两派,一派希望从东北北上占领苏联的远东即西伯利亚进行资源掠夺,认为在日俄战争中战胜了沙俄的日本军队有把握战胜苏联红军,至少心理方面有优势。另一派则希望南下,即发动太平洋战争,但发动太平洋战争不可避免的要同美国人经行较量,这个日本人似乎没把握,于是北上意见占据了上风。1939年5月11日,约七至九十名蒙古骑兵在哈拉哈河以东、诺门罕附近的地区(今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西南部,阿尔山以西)放牧。日本及满洲认为满、蒙边境应该在哈拉哈河,该地为满洲国国土,而苏、蒙则认为边界在河东约十六公里,诺门罕的东面,该地为蒙古国国土。蒙古骑兵被满洲骑兵驱逐。两天后蒙古骑兵带同援兵到达,再次在该地驻扎,满洲兵未能将其驱赶。

此时日本关东军决定干涉。5月13日或5月14日,隶属关东军小松原师团的捜索队长东八百蔵中佐指挥约300满洲国士兵出动,15日成功驱赶蒙古骑兵。苏联红军在斯大林指示红军最高指挥部(stavka)下准备反功计划,并决定由朱可夫负责指挥。5月28日至5月29日,苏、蒙军队在装甲兵支持下,以优势兵力击败日军。东中校之捜索队军力减损63%:8名军官和97名士兵被杀,1名军官和33名士兵负伤。

之后的整个六月,苏联向诺门罕附近,哈拉哈河两岸增兵,并攻击满洲国士兵。

六月底,日军发动反攻。6月30日小松原师团下达进攻命令,从北面分两路进攻哈拉哈河以东的苏军。当中部分兵力更在7月1日渡过哈拉哈河,在河的西岸意图阻隔苏军的援兵,及切断河东苏军的退路。但河西的日军攻势受阻。朱可夫集合约二百辆坦克及三百辆装甲车,以装甲兵反攻。7月3日,日军撤回河的东岸。而河东的日军亦未能将苏军击退。双方从后方增调炮兵增援。日军在七月底的一次反攻仍然未能将苏军驱离河东。双方在夏天一直维持争持局面,

八月中,苏军在朱可夫的指挥下,在三十公里长的前线发动主力进攻。苏军投入总兵力约五万七千人,配合炮击及空军支持。北翼最先以机械化步兵进攻,吸引日军增援。中部则以步兵牵制日军主力。南翼集中一个步兵师、一个装甲旅,约一万人及三百部坦克,配合火炮、空军快速向北迂回,从侧翼包围河东的日军。8月20日,苏军渡河。

日军的作战策略则是以前线部队阻挡敌军进攻,等待苏军的进攻力减弱后,以援军从侧面包围苏军。但是苏联闪电战式的立体机动作战,特别是大量投入的装甲兵,令前线的日军快速溃败。8月24日,苏军南北两翼在诺门罕合围。两个日本关东军师团(第七师及第二十三师)的主力被包围。8月27日,日军试图突围失败。朱可夫在日军拒绝投降后,以火炮及空军集中歼击被围的日军。

诺门罕战役中,朱可夫指挥装甲部队以机动战首获大捷,获得“苏联英雄”称号的嘉奖。苏联政府得到包括间谍理查德。左尔格的情报得知日方的南进,因此应该不会即时对西伯利亚发动另一次攻势。苏军于是被调往欧洲。但苏联还是慢了一步,希特勒的“巴巴罗莎”计划在苏军没有调整完成就不宣战,所以才造成了苏德战争初期苏军处于被动挨打,损失惨重,并让德军一度离莫斯科只有不到三十公里,甚至有德军能在晚上看见克里姆林宫上的红星。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