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族有趣的风俗 羌族的民俗风情实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羌族有趣的风俗 羌族的民俗风情篇一

相关推荐

羌族主要聚居在中国西南地区四川省西部,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羌族流传已久的特别的民间习俗,希望大家喜欢!

羌族玉食玉米、土豆,辅以小麦、青稞及荞麦。副食是蔬菜、豆类及肉食等。调味品有花椒、辣椒等。常见的吃法是玉米继内加菜。把青稞与小麦做成炒面。

羌族民间大都一日两餐,即吃早饭后出去劳动,要带上馍馍(玉米面馍),中午就在地里吃,称为"打尖"。下午回家吃晚餐。羌族主食大都离不开"面蒸蒸"。

常年食用白菜、萝卜叶子泡的酸菜,以及青菜做成的腌菜。

肉食以牛、羊、猪、鸡肉为主,兼食鱼和狩猎兽肉。散居在山区的羌族一般不常食新鲜猪肉,而是吃"猪膘"。"猪膘"是羌族人的传统风味食品,将猪宰杀后去毛,剖成两半或切成几大块,吊在屋梁上,用文火熏干制成。存放时间越长,味道更佳。吃时切成小块和菜一起炒,加入花椒、辣椒等佐料。存放时间一般为一年。

羌族特别讲究药膳,较为典型的药膳菜有: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加杜仲1-2两清炖。以上三种都能补肾。黄芪炖鸡或黄芪(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虫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

羌族一般饮用的酒称为咂酒,咂酒的制法是用青稞煮熟拌上酒曲,封入坛内,发酵7-8天后即可饮用。饮酒时向坛中注少量开,用细竹管吸饮,全家人轮流吸,吸完再加水至味淡再将酒渣食尽。俗称"连渣带酒水,一醉二饱"。

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除饭菜丰盛外,还必备美酒。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的酒称为重阳酒,需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

兰花烟是羌族人自制的一种土草烟,其叶形如兰草,故俗称"兰花烟"。吸时用烟叶裹以其他叶子,用烟管吸,其味浓而辣。在羌族成人几乎每人一管,十几岁小孩也吸这种烟。

今天的羌族人,大多还穿着传统的民族服装。

羌族人民的服饰朴素、美观而具特色。古代羌族多着皮制、毛制衣装。明代以来纺织业发达起来,则较多以麻布衣服取代皮、毛装。解放后至今,服饰的面料更加多样化。男子喜包青色头帕,冬季有的还喜带狐皮帽,穿麻、棉、绸、毛面料的长衫,有的长衫饰有花边。外套为无袖的羊皮或毛、棉制皮褂,可以防寒、遮雨、垫坐,且适于劳动。

男子脚裹毛制或麻、棉制的绑腿,有的饰有花纹,能保温、滤水、护腿,脚穿皮鞋、云云鞋、绣花编耳子鞋和胶、布、草等鞋。束毛、麻、棉制腰带,系吊刀、火镰和皮、绣花绸、绵裹兜子,用以装钱、子弹、火药及烟等物。

妇女服饰鲜艳多彩。头饰因区域不同分三类。一类绝大多数包青色头帕,绣以花纹,再覆绣花头巾,鲜丽多彩。黑虎地区妇女则包白色头帕,纪念传说中的英雄格鲁从波,以为孝。西北部包括赤布苏、理县等地妇女头顶瓦状绣花黑头帕。羌族妇女皆着绣花长衫,系黑色羊毛腰带或红棉腰带、绣花围腰,后腰系绣花飘带。喜戴银牌、领花、耳环、耳坠、手镯子、戒指等金、银首饰和称为“色吴”的椭圆形项链。每逢节日喜事,羌女盛装艳丽,雍容华贵。

羌族一般由几十户聚寨而居,村寨多建在半山腰、高山上,形如城堡,故名羌寨。现代羌族的住房方形平顶,墙壁以片石砌成。羌族建筑手艺高超,砌墙时不绘图、不吊线,信手而成。壁面平整,棱角分明,结构匀称。远看似碉堡,故俗称碉楼。屋有立柱、大梁,椽子上加油竹或树枝,上糊泥土盖顶,坚固耐用。一般为二层或三层半,顶层客房储物,中层为主人家住宿、起居,下层养畜,房顶可脱粒、晒粮、晾衣。传统窗口很小,光线差,烟尘不易散出但利于防寒防盗,现大多已改为大窗户。传统上下楼用独木梯,现绝大多数已改用宽体木板梯。中层起居大堂中间用石料砌一火塘,用于取暖做饭。火塘上置三个精制石桩或置铁三足架,用以置铁锅等。火塘里的火种,长久保存不熄,有“万年火”之称。

解放前,尤其是1933年地震以前,羌族地区的住房多为高数十丈的“邛笼”,往往是一大家人或一家族分层而居。同时还有村落公共拥有的“邛笼”。羌区往往群碉林立,极为壮观。这种碉楼也用不规则乱石砌成,壁面平整,有四角、八角等形状,棱角突出,结构匀称,十分坚固,现存的都系历经数次大地震而未被毁者。内分几层到十余层,每层以楼板相隔,用独木梯上下,窗口很小。这种建筑除居住外,还作为防卫作战的城堡,特别是每个村寨在寨中央、四周及路途关隘上所建的公共碉楼,主要用以抵御外来侵犯之敌,平时则闲置不用。据《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等史书记载,这种建筑在汉代乃至汉以前就有了,“众皆依山居止,垒石为室,高者至十余丈为邛笼”。“邛笼”为羌语名称音译。羌族这种历经几千年的高超建筑艺术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

解放后,这些碉楼已无防御之功能了,因此,现在羌区农村已无新建的4层以上的碉房邛笼。现今居于城镇和邻近汉区的羌族民居已多为羌汉合璧或为现代建筑,特别是近20年来,羌族古城茂县、汶川、理县、北川等县城已建成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现代化中心城镇。

新中国成立前羌族地区山高谷深,交通险阻,勤劳勇敢的羌族人民在悬崖峭壁上,开凿了人行通道,虽然是崎岖难行的羊肠小道,但全境内各地数道相通。由于境内江河纵横,水系发达,水流湍急,羌族人民几千年前就发明了“悬筒渡索”的溜索和竹索桥及挑桥、偏桥、木桥、石桥等,使生活在险恶环境中的羌民保持与外界的交通往来。竹索桥一般长达二三十丈,不用铁钉,没有桥墩,只是用多条竹索并排横跨江面,上铺木板,可通行人畜,是古代桥梁工程技术史上的奇迹。溜索是古老羌族的一大发明,并保留至今,只是竹索已换为钢绳了。建溜索,两岸立柱,竹索系于木柱、树根或巨石,横跨江面,长约六七十丈至百丈不等。渡河时用麻绳将人身捆在硬木制的半圆形溜筒上,顺着竹索悬空溜过河去,观者惊心怵目。溜索分平索与陡索两种。平索依两岸水平安装,与河面平行,只有一索,需用手攀行,或由彼岸用人拉动引绳牵着溜筒过渡;陡索则由两索交叉安装,一来一往,一头高一头低,便于迅速溜渡。挑桥又名悬臂木桥,羌区有上百座。两岸用圆木纵横排列层层叠压,以纵层逐层向河心挑出,延伸到河心相接,在其上搭平桥面铺木、置板,以利人畜通行。偏桥与栈道同,主要建在傍岩上,无桥基、无桥墩,沿崖凿孔,将硬骨椽木楔入孔中,在其上置木板、石板以过人畜。人行其上仰视不见崖顶,脚下则绝壁千仞,谷底江水奔腾。石桥,用乱石建筑成的石拱桥和平桥。现今羌区留存的石拱桥多为唐代、明代建成,分单孔和三孔桥。最著名的是茂县土门三元桥等,堪称又一奇观,已成为国家保护文物。

解放后羌区交通巨变。公路从无到有,如今乡乡通公路,一半的村有机耕道,还有两条国道,四条省道通过羌区。解放前到成都要行走数十天的路程,如今半天即可到达。交通的发展促进了羌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s("content_relate");

【介绍羌族的风俗习惯】相关文章:

羌族的风俗习惯

07-10

盘点羌族的风俗习惯

07-12

羌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07-10

羌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11-24

羌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07-11

羌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07-11

羌族的风俗习惯有什么

07-25

羌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03-29

羌族的传统节日与风俗习惯

06-20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