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汇总20篇)

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平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是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方案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方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一

让幼儿学会尊重,关爱残疾人,培养幼儿的爱心。

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1.舞蹈录像《千手观音》

2.幼儿用书。

一.了解残疾人

1.观看舞蹈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残疾人。

2.提问: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残疾人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缺的人,引导幼儿同情残疾人。

二.关爱残疾人

1.设问,你们见到过残疾人吗?他们行动方便吗?幼儿个别回答。

2.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讲述故事《香香的路》。

4.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关爱残疾人。

三.值得尊敬的残疾人

1.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2.教师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导幼儿向残疾人学习。

教师带领幼儿去《特殊教育学校》看到残疾小伙伴。

本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幼儿收获不小,幼儿在观看录像的时候进行观察、分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幼儿的探索精神并不因为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这种活动方式促使他们关注身边的食物,探究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活动幼儿对残疾人的生活有所了解,激发了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了孩子关爱社会、尊重残疾人的品德。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的。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二

经济全球化愈加明显,和谐社会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今,弱势群体仍需要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深入实际,为缓解社会问题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

扶残救困献爱心

扶助残疾人,共建和谐社会

1、关心残疾人的生活,能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爱。

2、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

3、激发学生对残疾人深深的同情心,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在残疾人需要帮助时,尽力帮助,并将之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苏家屯特殊教育学校操场

待定13:30-14:30

1、与特殊教育学校取得联系,获得校方同意。

2、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预计15人,把志愿者和残疾人平均分成两支队伍。

3、准备活动器材。

1、激情引入“快乐动作”

目的:活跃气氛,放松情绪。

方法:听歌曲做动作,指导者唱歌,全体成员按歌词内容做动作: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脸、拍拍肩、转个圈、跳一跳、笑一笑。

(老师给聋哑孩子做手语提示)

2、胯下滚球比赛

目的:增强灵活性。

方法:两支队伍排成一路纵队,各队排头持一篮球。教师发出口令后,各队排头用双手将球从自己胯下向后仍掷,使球沿地面从本组学生胯下向后滚动,排尾接球后,迅速跑到本队前面。最先完成的一队获胜。

3、滚球进门

目的:增强手臂的灵巧劲。

方法:两支队伍站在白线后,排头向球门滚球,球进后,到排尾。以此类推。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4、拔河比赛

目的:发展全身力量。

方法:两支队伍,面对面成横队站立在中线两侧,双手握绳。当听到“开始”的信号后,双方用力拉绳,以返至身后的白线处为胜。

5、两人接力跑

目的:培养相互配合能力。

方法:一名残疾人和一名志愿者为一组,牵手同跑,绕过前方的障碍物,返回。下一组跑。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6、组织教授篮球。

7、合影留念。

1、本活动为义务活动,请自觉维护志愿者形象。

2、耐心对待聋哑儿童和智障儿童,努力沟通,主动接近。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三

20xx年12月3日是我国第xx次“国际残疾人日”,我镇残联围绕“帮扶贫困残疾人”这一主题,了解残疾朋友的需求和困难,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氛围,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逐步实现助残扶残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日常化,形成一个发展残疾人事业,共同奔小康社会的扶残助残的。热潮。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我镇残联为全面搞好第二十三次“国际残疾人日”活动,我镇召开“国际残疾人日”专题会议2次,对这次活动作动员,提高认识,确定助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详细活动方案,落实慰问、帮扶对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好节日氛围。

为了将国际残疾人日的有关信息在居民中进行宣传,营造全社区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宣传板报、橱窗等媒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居民扶残助残的知晓率,带动大家一起加入到关心帮助残疾人的队伍中来。

(1)12月1日,xx市铜山区副区长蔡世旺,区残联理事长陈兴元同志带领区残联等7家单位到铜山区徐庄镇广浩食用菌残疾人扶贫基地走访慰问,并送去慰问金2万元。活动结束后镇分管领导及镇残联理事长陪同区残联陈理事长等领导驱车赶往贫困山区安乐村慰问郭品丽等5位贫困残疾人,发放轮椅3辆,电视机2台,解决了他们的出行问题,为他们带去了精神食粮,所到之处无不为之感动。

(2)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区残联和农广校联合举办的种、养殖技能培训

为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我们广泛动员,积极组织10名残疾人参加区残联和农广校联合举办的种养植技能培训。

(3)开展专业康复性训练,建立自助互助平台。在国际残疾人日期间特别安排了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为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把有关残疾康复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残疾人及其家人,并手把手交残疾人使用适合自己的康复仪器,方便他们日后通过自助或互助的方式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以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康复室的作用来构筑起残疾人康复训练的新格局。

(4)积极动员张家村残疾人孙大力参加全国技能选拔赛。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四

围绕“脱贫致富、同步小康”两大主题,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作用;按照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到村到户)的要求,对全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系统中建档立卡的1.9万贫困残疾人,按照扶贫开发有关政策,分类帮扶、精准施策,逐步提高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持续有效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同步奔小康。

从20xx年起,分两个阶段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20xx年至20xx年为全面扶持阶段,计划对建档立卡的1.9万贫困残疾人进行扶持,在项目、资金、人力等方面采取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符合残疾人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创业就业、康复等项目条件的,优先给予项目扶持。20xx至20xx年为全面脱贫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的扶持,对已达到脱贫的残疾人精准扶贫户,进一步巩固稳定脱贫成果;对未能达到脱贫标准的残疾人精准扶贫户,找准原因,精准施策,重点帮扶,逐个解决,以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同步奔小康的目标。

各县(市)残联、义龙试验区民政和民宗局要加强与当地扶贫部门联系和沟通,及时将调查统计的残疾人精准扶贫户详细名册提供给扶贫部门。两家共同协商,结合残疾人类别、需求和家庭实情,分类建档立卡,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优先考虑和扶持残疾人精准扶贫户。在《黔西南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州委办字〔20xx〕204号)的基础上,多种措施,齐头并进,加大对残疾人精准扶贫户的帮扶力度。

一是建立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减轻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力争在两年内将二级重度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范围,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困难补贴制度。

二是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创业就业增收。依据州人民政府出台的《黔西南州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实施方案》(州府办函〔20xx〕62号),重点实施“残疾人十点百户千人创业就业工程”,即每年创建10个以上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扶持100户残疾人家庭创业,新增残疾人就业1000人以上。

三是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依据《黔西南州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州残联〔20xx〕74号)。优先安排,重点解决行路难问题。

四是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

五是教育帮扶。根据州财政局、州残联联合行文《关于规范残疾人学生和生活困难残疾人子女助学补助工作的通知》(州残联〔20xx〕95号)精神,做好残疾人学生和生活困难残疾人子女助学补助工作。“交通银行——通向明天”资助残疾大学生项目、彩票公益金学前残疾儿童助学项目,解决智力扶贫问题。

六是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积极与扶贫等部门联合,对建档立卡的残疾人精准扶贫户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创业就业能力,增加经济收入。

七是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残疾人抢救性康复训练、福康工程、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验配及发放等工作。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信。

八是实施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阳光家园居家托养补助项目。

九是出台相关社会保障办法,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试验区)残联、扶贫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具体经办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乡(镇)、村两级要充分发挥扶贫工作站人员、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切实抓好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县(市、试验区)残联、扶贫部门要积极配合,相互支持、主动沟通、定期协商、共同推进本辖区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扶贫部门主要搞好建档立卡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协调,落实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政策、项目和措施,研究提高识别扶贫对象的准确率,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残联负责建立残疾人精准扶贫数据库,落实农村残疾人数据及具体对象,通过各种项目提供重点帮扶。

(三)强化指导督查。各县(市、试验区)残联、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建档立卡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工作进度季报制度,年终要上报开展残疾人精准帮扶工作材料,包括工作措施、资金投入凭证、工作总结等,认真总结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五

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以下简称残协)是在镇(街)残联指导下,在村(社区)“两委”领导下,有村(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扶残助残人士等组成的残疾人组织,是残联的最基层组织,承担着直接联系和服务残疾人的重要任务。为认真落实残联改革方案,推动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根据《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残联发〔20xx〕8号),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会议精神,按照《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残联发〔20xx〕8号)和《枣庄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等要求,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全面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协建设,切实保持和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方位提高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把残联组织建设得更接地气、更加充满活力,团结引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

(一)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村(社区)残协的正确方向。村(社区)残协要始终坚持党的群团组织的政治定位,在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履职尽责、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各项建设。加强残协活动与村(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有效联动,通过开展结对帮扶、项目认领等方式,推动扶残助残工作融入党建活动之中。深化“学听跟”专项活动,充分发挥村(社区)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残疾人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残疾人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规范村(社区)残协组织建设,完善村(社区)残协的人员设置。进一步规范村(社区)残协组织建设,在村(社区)残协一般设主席1名,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根据村(社区)人口情况设副主席1至2名,由残疾人及亲友代表、扶残助残人士等担任;设委员2至3名,由残疾人及亲友和各方面热心服务残疾人的代表担任,其中明确1名为专职委员,负责协助残协主席处理残协的日常工作。

(三)明确村(社区)残协职责,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村(社区)残协要经常联系辖区内各类残疾人,上门入户,走访探视,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和相关惠残政策,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传递到残疾人中。

要积极主动向村(社区)“两委”和镇(街)残联反映残疾人的需求和愿望,协调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和问题,组织残疾人群众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要增强服务能力,依托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残疾人活动和服务阵地,协助村(社区)“两委”和镇(街)残联等部门落实各项惠残助残项目,多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服务,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助残服务活动,探索吸纳社工人才和助残社会组织参与残协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村(社区)残协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需求调查制度,村(社区)残协要在动态了解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尚未持证但有服务需求的疑似残疾人基本情况。

建立入户访视制度,特别是要深入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现场了解残疾人真实情况,及时反映困难诉求,协调推动解决。建立规范化建设制度,达到“五个有”建设标准,即:做到有一名优秀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有一个规范的协会标志牌、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有一套详细的工作档案,规范化开展工作。

(五)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岗位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岗位,主要职责是协助残协主席、副主席做好辖区内的残疾人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各项惠残举措,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配合残联、卫健、民政、教育、人社、医保、住建等部门做好残疾人康复训练、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养老医疗、低保救助、无障碍改造等社会保障服务;落实残疾预防报告制度,保持与家庭签约医生的紧密联系,向其提供辖区内残疾人名单,配合家庭医生做好与残疾人的对接、签约和转介服务工作,并将残疾人相关信息反馈给家庭医生,发现疑似残疾人及时上报镇(街)残联。

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应热爱残疾人事业,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能够履行岗位职责。要配强配齐专职委员,规范选聘办法,在胜任工作的前提下,要优先选聘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

加强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管理,镇(街)残联会同村(社区)两委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绩效评估和残疾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实行能进能出的动态化管理,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提高补贴标准等途径,解决好专职委员的待遇问题。

(六)加强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增强服务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将村(社区)残协组织的教育培训纳入残联系统教育培训计划,对残协主席、副主席、专职委员、残协骨干等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深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质,增进工作交流,加强残疾人工作政策业务培训,掌握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提高履行职责、整合资源、服务残疾人的能力。

鼓励、支持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公务员考试和学历教育等。发挥“专职委员在线培训平台”作用,加强专职委员教育培训。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镇(街)要充分认识加强村(社区)残协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大局,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按照中国残联、民政部关于村(社区)残协建设的有关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村(社区)残协建设。

(二)统筹推进,融合发展。推动残疾人工作和残协工作纳入村(社区)“两委”工作,统筹推进。各镇(街)要积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以及协助政府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引导扶残助残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现残疾人事业与村(社区)各项事业融合发展。

(三)多措并举,做好保障。要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为村(社区)残协开展工作和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各镇(街)要将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经费预算。积极探索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村(社区)残协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承接助残服务项目。

(四)探索创新,抓好落实。各镇(街)要结合本地实际,勇于探索创新,注重示范推动,在推进过程中,要积极抓好村(社区)残协的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典型培育,总结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推动整体提升。要注重分类指导,围绕加强村(社区)残协建设的主要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进度,逐级压实责任,抓好落实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点的残协建设和治理机制。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六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迎接文明城市复检工作安排,结合《惠城区关于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的部署,区残联决定在全区开展“益起来――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特制定此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要求,全面落实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示范点对“志愿服务好”的要求,突出社区志愿服务这一重点,针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广泛开展以社区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环境美化等为内容的邻里守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推行“党工+社工+义工半小时服务圈”,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把志愿服务常态化做进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

“邻里守望,关爱残疾人”志愿助残服务。

活动开展时间:20xx年10月至12月,各街道残联要积极发动社区(村)周密筹划活动实施,灵活利用时间,统筹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助残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残疾人为对象,以扶老助残帮困为重点,使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环境美化等为内容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日常化,实现睦邻亲善,守望相助,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一)开展“四个万家”惠民活动。以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 “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各级残联结合“党员责任岗”活动,与结对挂钩单位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入家庭送上“五个一”(一个环保袋、一份文明创建倡议书、一份调查问卷和有奖知识问答题、一张民情卡、一份文明创建知识宣传折页),悉心听取服务对象对文明创建的意见建议,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检知识,提高市民知晓率和支持率。

(二)开展“暖人心”送服务上门活动。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志愿者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定期为残疾人家庭提供家政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为残疾人家庭打扫室内卫生、清洗换季衣物、检修水暖电气、代购物品、代发信件、代缴费用,宣传防火、防煤气中毒等生活常识。大力开展亲情陪伴,组织志愿者到残疾人家中,陪他们唠家常、读书报、玩棋牌,给广大残疾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减轻孤独感和寂寞感。组织社区内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建立服务队,开展社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

(三)开展社区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各镇(街道)残联,要以康园中心为平台,定期组织街道和社区医疗卫生和应急救护人员为广大残疾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进行义务健康查体,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就医取药,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防治心理疾患。

(四)举办“活力健康”残健运动会。为贯彻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促进残疾人康复健身,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区残联计划在11月底,在全区残联系统工作人员和各街道康园中心会员中开展“活力健康”残健运动会,丰富广大残疾人的文化体育生活。各镇(街道)要坚持以社区体育场所为平台,推动社区体育活动,让群众性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增强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为了提高我区残疾人对辅助器具认知率和使用率,进一步加大在社区对辅助器具的宣传,区残联辅具站积极开展“辅助器具进社区,康复服务暖人心”活动和居家无障碍改造工作。当前,结合文明城市复检工作,加大力度做好辅具器具宣传、辅助器具采购配备、居家无障碍改造等工作,计划完成为我区贫困残疾人免费居家无障碍改造70户,发放读屏软件和耳麦600余份,为100台公交车安装导盲系统,为600名盲人残疾朋友发放导盲终端机。积极做好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一是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文明城市复检工作是当前全市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区是全市的中心区,是文明城市迎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残疾人志愿服务工作是复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残联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细化任务分工,使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提升城区文明程度的一项惠民工程,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是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残联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特别要深入街道社区,深入到广大残疾人家庭,大力宣传该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党群干群共创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服务对象对文明城市复评工作,特别是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进一步激发全区人民热爱惠城、建设惠城的热情。各镇(街道)残联于每周四前将本周内志愿助残活动内容报送到惠城区残联邮箱进行汇总,以便报市进行统计。

三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当前,要紧紧围绕“20xx年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考察内容”为重点内容,做好“三化”工作。一是推动志愿助残工作信息化。各镇(街道)残联要按照市、区关于完善志愿助残信息管理服务工作要求,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招募培训、活动管理、资源整合等机制。各镇(街道)登记志愿者不少于本辖区残疾人的10%,于11月21日前报区残联办公室。(具体上报指标见附件1)。二是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制度化。各镇(街道)残联要建立起以康园中心为平台的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服务点,完善相关活动台帐,包括:志愿者花名册、残疾人花名册、活动记录、活动图片、报道简讯等,促进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三是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常态化。各镇(街道)残联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各级工作人员、社区医疗机构、社会爱心人士等各方资源,与广大残疾人形成“一帮一”或“多帮一”结对帮扶机制,确保结对率达到100%,每月至少开展2次志愿助残活动。

四是要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各级残联要认真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要真实记录志愿助残活动开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及时掌握和化解矛盾,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特别是依托各级残疾人专职委员,结合“党员责任岗”活动开展,落实片区网格化管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七

为深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我省“十四五”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根据省政府残工委秘书处《关于印发浙江省无障碍社区创建考核办法(修订版)的通知》(浙残工委〔20xx〕5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镇(街道)申报、社区创建、社会支持”的原则,通过加大无障碍设施集中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及功能,提高永康市无障碍社区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安全、舒适、便利地参与社会活动,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方位提升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根据省残工委下达的任务目标,每年创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不少于1个。

无障碍社区创建重点:完善社区内无障碍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社区道路、绿化地、活动场所和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化。

主要工作内容:规范创建工作组织管理;加大无障碍环境理念与宣传;推进社区道路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公共建筑、广场、绿地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专门服务建筑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居住区、居住建筑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加快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提升无障碍环境公众参与度评价(具体见附表)。

(一)申报阶段:每年2-3月份

各镇(街道)每年各提出1个创建社区,经永康市创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后确定创建社区1个。

(二)实施阶段:每年4-8月份

1.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xx)》等规定,住建局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社区创建。

2.加强无障碍建设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增强无障碍环境法治意识;在创建镇(街道)、社区设置宣传栏(窗),普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知识和意义。

(三)考核评估阶段:每年9月份

1.全面总结创建工作,整理相关资料,建立完善台账,迎接省、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考核评估组的考核评估。

2.根据评估组考核要求进行完善。

3.加强已创建社区管理提升工作,确保通过每年复核评估。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创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永康市创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各有关单位根据创建内容和责任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纳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落实创建任务,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二)切实加大投入。无障碍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市残联、相关镇(街道)根据市政府投资项目做好资金使用监管。整合残疾人无障碍家庭创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建设、社区福利设施建设等资金和项目,集中力量整片推进无障碍化工作建设,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造福一片。

(三)营造创建氛围。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创建无障碍社区的重要意义,展示残疾人无障碍发展成就,加强残疾人无障碍公益性宣传。通过舆论宣传,提高广大市民尤其是残疾人群体对创建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支持度,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八

通过开展创建全县残疾人康复示范镇工作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格局,确保组织管理、经费设施、服务内容、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全面达标,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根据创建工作目标和标准,全面分解落实目标任务,重点推进残疾人康复社会化进程。充分发挥镇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居)卫生室“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功能,设立康复服务指导站,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积极开展残疾筛查、诊断,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需求和服务档案,及时做好工作记录,动态反映需求变化。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做好康复知识普及和转介服务工作。

按照县残联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培训阶段(4月20日-22日)。一是建立组织,镇、村分别建立创建活动工作班子,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工作人员到位。二是召开动员会议,贯彻县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三是组织业务培训,举办创建工作业务培训班。

第二阶段:创建阶段(4月22日-5月20日)。一是镇建立康复服务指导站,村(居)委会建立社区康复室。康复站(室)牌子、制度、工作职责、服务内容、组织网络、器材使用知识等各项规章制度上墙。二是开展入户调查,村级调查登记由村(社区)康复协调员和村医具体负责,调查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筛查出不少于总数60%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移交给镇残联和镇康复站。三是开展康复服务,在开展入户调查登记的基础上,由镇康复服务指导站康复医师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制定康复训练方案,依据入户调查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在搞好康复服务的同时,健全规范化的台账资料。四是落实长效措施,制定切合实际的康复服务计划。

第三阶段:建档立卡(5月20日-6月x日)。将在开展创建残疾人康复示范镇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和各种台账,按照档案规范化的要求,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立卷归档。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6月x日-12日)。创建工作结束后,由镇残联牵头组织人员按照县创建标准要求进行复查,及时查漏补缺,巩固成果,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

1、强化责任。镇成立创建工作小组,由镇残联、卫生院牵头负责,各村(居)、相关单位积极配合,任务分解到村(居),责任落实到人。

2、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板报、公示栏、广播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康复服务和健康知识,调动广大残疾人的参与热情,形成浓烈的舆论氛围,确保上级验收小组随机抽查的残疾人满意率达100%。

3、加强督查。镇残联、社区康复指导站成立创建工作督查组,按照《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评估标准》,认真开展创建工作阶段性督查,及时查漏补缺,严格考核,确保验收通过。

4、经费保障。镇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社区康复工作经费,主要用于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协调实施、康复站建设和康复协调员补助。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九

为确保省政府、市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在我市的顺利实施,保障全市14310名贫困残疾人真正有效地得到康复与服务,根据省残联、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20xx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残联字〔20xx〕69 号)和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20xx年度市本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支计划的批复》(洪府厅字〔20xx〕207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20xx年南昌市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省残联、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赣残联字〔20xx〕69号)指标构成及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20xx年度市本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支计划的批复》(洪府厅字〔20xx〕207号)目标任务要求,20xx年为全市14310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其中:为10000名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为22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服药补助;为80名肢体缺失者安装假肢;为230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为各类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1200件,为贫困听障患者免费发放助听器600台。

20xx年市政府安排571万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康复救助与服务。各县区财政按要求落实配套经费。市财政补助具体标准如下:

1、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每人每年补助250元。

2、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补助,聋儿、脑瘫、孤独症儿童每名平均补助12000元。

3、贫困肢体残疾缺失者安装大、小腿假肢,配套省民生工程假肢安装项目经费,提升假肢的品质。其中:大腿每条9000元、小腿每条6000元。

4、助听器每台补助3000元。

成立市、县级人民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成员单位由残联、卫计委、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县级残联。

市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下达任务指标,督促指导项目的实施,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

各县(区)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级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实施方案,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以及做好项目实施的相关组织协调与督促检查工作。

1、建立目标责任制。为使我市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真正落到实处,确保14310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与服务,各级残联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建立目标责任制。

2、做好救助对象的摸底筛查和资格审核工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救助对象必须是贫困残疾人,各级残联组织要切实做好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的摸底调查与评估工作,尽可能使那些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原则上各类残疾人救助对象只能享受一次补助经费,不得重复享受项目救助,要把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到贫困残疾人身上。

3、严格项目经费管理。各县(区)财政、残联要严格按照项目经费管理规定,组织管理好、用好项目经费(器材),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要建立公示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使用项目补助经费,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在阳光下运行,为残疾人谋福祉。

4、做好项目的月报、年报与总结工作。根据省政府、市政府民生工程督查办的要求,各县(区)应于每月5日前上报本县(区)民生工程进展情况(详见附表12),并于12月5日前汇总全年数据,认真做好项目的总结上报工作。

5、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各县(区)残联要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党和政府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宣传受助残疾人的典型事例,争取党委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与支持,努力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权益和改善民生。

省残联在江西残联网站“办公系统”专设了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数据录入系统,请各地登陆江西残联网站(网址:)进行统计、录入与上报工作。在网上录入同时做好纸质审核登记、文档资料的归档整理及汇总上报工作。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

为进一步促进我社区扶残助残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改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目标,以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需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托养服务功能,健全完善以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互相帮助残疾人的体系,推动社区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解决急需,着力改善处于就业年龄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状况;注重帮助特困残疾人家庭。

通过实施方案,利用项目资金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提供资助和志愿者服务,对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给予补贴。

1、依法建立,手续完备;

2、服务对象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

3、属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或符合规定标准的困难残疾人家庭;

4、家庭成员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处于就业年龄且无业,长期需要人照顾。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一

让幼儿学会尊重,关爱残疾人,培养幼儿的爱心。

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1.舞蹈录像《千手观音》

2.幼儿用书。

一.了解残疾人

1.观看舞蹈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残疾人。

2.提问: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残疾人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缺的人,引导幼儿同情残疾人。

二.关爱残疾人

1.设问,你们见到过残疾人吗?他们行动方便吗?幼儿个别回答。

2.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讲述故事《香香的路》。

4.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关爱残疾人。

三.值得尊敬的残疾人

1.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2.教师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导幼儿向残疾人学习。

教师带领幼儿去《特殊教育学校》看到残疾小伙伴。

本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幼儿收获不小,幼儿在观看录像的时候进行观察、分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幼儿的探索精神并不因为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这种活动方式促使他们关注身边的食物,探究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活动幼儿对残疾人的生活有所了解,激发了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了孩子关爱社会、尊重残疾人的品德。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的。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二

经济全球化愈加明显,和谐社会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当今,弱势群体仍需要社会各界对他们的关心与呵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深入实际,为缓解社会问题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培养大学生的道德情操,加强中华民族的道德教育。

扶残救困献爱心

扶助残疾人,共建和谐社会

1、关心残疾人的生活,能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爱。

2、知道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关爱、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对弱势群体有同情心。

3、激发学生对残疾人深深的同情心,能设身处地地为残疾人着想。在残疾人需要帮助时,尽力帮助,并将之作为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苏家屯特殊教育学校操场

待定13:30-14:30

1、与特殊教育学校取得联系,获得校方同意。

2、参加活动的志愿者预计15人,把志愿者和残疾人平均分成两支队伍。

3、准备活动器材。

1、激情引入“快乐动作”

目的:活跃气氛,放松情绪。

方法:听歌曲做动作,指导者唱歌,全体成员按歌词内容做动作:拍拍手、跺跺脚、拍拍脸、拍拍肩、转个圈、跳一跳、笑一笑。

(老师给聋哑孩子做手语提示)

2、胯下滚球比赛

目的:增强灵活性。

方法:两支队伍排成一路纵队,各队排头持一篮球。教师发出口令后,各队排头用双手将球从自己胯下向后仍掷,使球沿地面从本组学生胯下向后滚动,排尾接球后,迅速跑到本队前面。最先完成的一队获胜。

3、滚球进门

目的:增强手臂的灵巧劲。

方法:两支队伍站在白线后,排头向球门滚球,球进后,到排尾。以此类推。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4、拔河比赛

目的:发展全身力量。

方法:两支队伍,面对面成横队站立在中线两侧,双手握绳。当听到“开始”的信号后,双方用力拉绳,以返至身后的白线处为胜。

5、两人接力跑

目的:培养相互配合能力。

方法:一名残疾人和一名志愿者为一组,牵手同跑,绕过前方的障碍物,返回。下一组跑。最先完成的队伍获胜。

6、组织教授篮球。

7、合影留念。

1、本活动为义务活动,请自觉维护志愿者形象。

2、耐心对待聋哑儿童和智障儿童,努力沟通,主动接近。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三

20xx年12月3日是我国第xx次“国际残疾人日”,我镇残联围绕“帮扶贫困残疾人”这一主题,了解残疾朋友的需求和困难,积极营造扶残助残的氛围,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逐步实现助残扶残工作系统化、制度化、日常化,形成一个发展残疾人事业,共同奔小康社会的扶残助残的。热潮。现就本次活动总结如下:

我镇残联为全面搞好第二十三次“国际残疾人日”活动,我镇召开“国际残疾人日”专题会议2次,对这次活动作动员,提高认识,确定助残活动领导小组,制定详细活动方案,落实慰问、帮扶对象;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好节日氛围。

为了将国际残疾人日的有关信息在居民中进行宣传,营造全社区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氛围,我们充分利用手机短信、宣传板报、橱窗等媒介,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宣传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居民扶残助残的知晓率,带动大家一起加入到关心帮助残疾人的队伍中来。

(1)12月1日,xx市铜山区副区长蔡世旺,区残联理事长陈兴元同志带领区残联等7家单位到铜山区徐庄镇广浩食用菌残疾人扶贫基地走访慰问,并送去慰问金2万元。活动结束后镇分管领导及镇残联理事长陪同区残联陈理事长等领导驱车赶往贫困山区安乐村慰问郭品丽等5位贫困残疾人,发放轮椅3辆,电视机2台,解决了他们的出行问题,为他们带去了精神食粮,所到之处无不为之感动。

(2)积极组织残疾人参加区残联和农广校联合举办的种、养殖技能培训

为提高残疾人就业创业能力,我们广泛动员,积极组织10名残疾人参加区残联和农广校联合举办的种养植技能培训。

(3)开展专业康复性训练,建立自助互助平台。在国际残疾人日期间特别安排了卫生服务站的医生为残疾人开展康复训练活动,把有关残疾康复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残疾人及其家人,并手把手交残疾人使用适合自己的康复仪器,方便他们日后通过自助或互助的方式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训练,以通过充分发挥社区康复室的作用来构筑起残疾人康复训练的新格局。

(4)积极动员张家村残疾人孙大力参加全国技能选拔赛。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四

围绕“脱贫致富、同步小康”两大主题,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作用;按照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移民搬迁、危房改造、社会保障到村到户)的要求,对全州精准扶贫建档立卡系统中建档立卡的1.9万贫困残疾人,按照扶贫开发有关政策,分类帮扶、精准施策,逐步提高农村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水平,持续有效增加收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同步奔小康。

从20xx年起,分两个阶段实施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20xx年至20xx年为全面扶持阶段,计划对建档立卡的1.9万贫困残疾人进行扶持,在项目、资金、人力等方面采取普惠与特惠相结合,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对符合残疾人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创业就业、康复等项目条件的,优先给予项目扶持。20xx至20xx年为全面脱贫阶段,通过第一阶段的扶持,对已达到脱贫的残疾人精准扶贫户,进一步巩固稳定脱贫成果;对未能达到脱贫标准的残疾人精准扶贫户,找准原因,精准施策,重点帮扶,逐个解决,以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同步奔小康的目标。

各县(市)残联、义龙试验区民政和民宗局要加强与当地扶贫部门联系和沟通,及时将调查统计的残疾人精准扶贫户详细名册提供给扶贫部门。两家共同协商,结合残疾人类别、需求和家庭实情,分类建档立卡,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优先考虑和扶持残疾人精准扶贫户。在《黔西南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州委办字〔20xx〕204号)的基础上,多种措施,齐头并进,加大对残疾人精准扶贫户的帮扶力度。

一是建立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减轻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力争在两年内将二级重度残疾人纳入护理补贴范围,建立贫困残疾人生活困难补贴制度。

二是促进残疾人及其家庭创业就业增收。依据州人民政府出台的《黔西南州残疾人同步小康创业就业行动实施方案》(州府办函〔20xx〕62号),重点实施“残疾人十点百户千人创业就业工程”,即每年创建10个以上残疾人创业就业示范点,扶持100户残疾人家庭创业,新增残疾人就业1000人以上。

三是实施无障碍改造项目,依据《黔西南州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州残联〔20xx〕74号)。优先安排,重点解决行路难问题。

四是实施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解决住房困难的问题。

五是教育帮扶。根据州财政局、州残联联合行文《关于规范残疾人学生和生活困难残疾人子女助学补助工作的通知》(州残联〔20xx〕95号)精神,做好残疾人学生和生活困难残疾人子女助学补助工作。“交通银行——通向明天”资助残疾大学生项目、彩票公益金学前残疾儿童助学项目,解决智力扶贫问题。

六是开展残疾人技能培训,促进残疾人就业。积极与扶贫等部门联合,对建档立卡的残疾人精准扶贫户组织开展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创业就业能力,增加经济收入。

七是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残疾人抢救性康复训练、福康工程、残疾人辅助器具的验配及发放等工作。改善残疾人的生存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信。

八是实施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阳光家园居家托养补助项目。

九是出台相关社会保障办法,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依法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试验区)残联、扶贫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责任科室和具体经办人员负责此项工作。乡(镇)、村两级要充分发挥扶贫工作站人员、残疾人专职委员的作用,切实抓好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

(二)落实部门责任。各县(市、试验区)残联、扶贫部门要积极配合,相互支持、主动沟通、定期协商、共同推进本辖区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扶贫部门主要搞好建档立卡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协调,落实对贫困残疾人的扶持政策、项目和措施,研究提高识别扶贫对象的准确率,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扶持措施;残联负责建立残疾人精准扶贫数据库,落实农村残疾人数据及具体对象,通过各种项目提供重点帮扶。

(三)强化指导督查。各县(市、试验区)残联、扶贫部门要加强对建档立卡残疾人精准扶贫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帮助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建立工作进度季报制度,年终要上报开展残疾人精准帮扶工作材料,包括工作措施、资金投入凭证、工作总结等,认真总结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五

村(社区)残疾人协会(以下简称残协)是在镇(街)残联指导下,在村(社区)“两委”领导下,有村(社区)内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扶残助残人士等组成的残疾人组织,是残联的最基层组织,承担着直接联系和服务残疾人的重要任务。为认真落实残联改革方案,推动改革措施落到实处,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根据《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残联发〔20xx〕8号),现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中央党的群团会议精神,按照《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山东省民政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工作的实施意见》(鲁残联发〔20xx〕8号)和《枣庄市残疾人联合会改革实施方案》等要求,坚持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全面加强和改进村(社区)残协建设,切实保持和增强残联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切实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全方位提高联系、凝聚、服务残疾人的能力和水平,把残联组织建设得更接地气、更加充满活力,团结引领残疾人听党话、跟党走。

(一)坚持党建引领,确保村(社区)残协的正确方向。村(社区)残协要始终坚持党的群团组织的政治定位,在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履职尽责、开展工作,切实加强各项建设。加强残协活动与村(社区)党组织活动的有效联动,通过开展结对帮扶、项目认领等方式,推动扶残助残工作融入党建活动之中。深化“学听跟”专项活动,充分发挥村(社区)内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残疾人的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残疾人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

(二)规范村(社区)残协组织建设,完善村(社区)残协的人员设置。进一步规范村(社区)残协组织建设,在村(社区)残协一般设主席1名,由村(社区)两委成员担任;根据村(社区)人口情况设副主席1至2名,由残疾人及亲友代表、扶残助残人士等担任;设委员2至3名,由残疾人及亲友和各方面热心服务残疾人的代表担任,其中明确1名为专职委员,负责协助残协主席处理残协的日常工作。

(三)明确村(社区)残协职责,增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村(社区)残协要经常联系辖区内各类残疾人,上门入户,走访探视,及时了解掌握辖区内残疾人的基本情况,广泛宣传残疾人事业和相关惠残政策,把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心关爱传递到残疾人中。

要积极主动向村(社区)“两委”和镇(街)残联反映残疾人的需求和愿望,协调帮助残疾人解决困难和问题,组织残疾人群众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要增强服务能力,依托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残疾人活动和服务阵地,协助村(社区)“两委”和镇(街)残联等部门落实各项惠残助残项目,多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服务,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助残服务活动,探索吸纳社工人才和助残社会组织参与残协工作,提供专业化服务。

(四)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加强村(社区)残协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需求调查制度,村(社区)残协要在动态了解持证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逐步掌握尚未持证但有服务需求的疑似残疾人基本情况。

建立入户访视制度,特别是要深入特殊困难残疾人家庭,现场了解残疾人真实情况,及时反映困难诉求,协调推动解决。建立规范化建设制度,达到“五个有”建设标准,即:做到有一名优秀的残疾人专职委员、有一个规范的协会标志牌、有一个固定的活动场所、有一套完善的工作制度、有一套详细的工作档案,规范化开展工作。

(五)明确岗位职责,加强专职委员队伍建设。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岗位是为残疾人服务的工作岗位,主要职责是协助残协主席、副主席做好辖区内的残疾人工作,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各项惠残举措,掌握残疾人基本情况,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做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配合残联、卫健、民政、教育、人社、医保、住建等部门做好残疾人康复训练、教育培训、就业服务、养老医疗、低保救助、无障碍改造等社会保障服务;落实残疾预防报告制度,保持与家庭签约医生的紧密联系,向其提供辖区内残疾人名单,配合家庭医生做好与残疾人的对接、签约和转介服务工作,并将残疾人相关信息反馈给家庭医生,发现疑似残疾人及时上报镇(街)残联。

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应热爱残疾人事业,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和奉献精神,能够履行岗位职责。要配强配齐专职委员,规范选聘办法,在胜任工作的前提下,要优先选聘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友担任。

加强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管理,镇(街)残联会同村(社区)两委建立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绩效评估和残疾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实行能进能出的动态化管理,接受社会监督。通过公益性岗位就业、提高补贴标准等途径,解决好专职委员的待遇问题。

(六)加强村(社区)残疾人工作者教育培训,增强服务残疾人的工作能力。将村(社区)残协组织的教育培训纳入残联系统教育培训计划,对残协主席、副主席、专职委员、残协骨干等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深化理论武装,提升政治素质,增进工作交流,加强残疾人工作政策业务培训,掌握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运用社会工作方法,提高履行职责、整合资源、服务残疾人的能力。

鼓励、支持村(社区)残协专职委员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公务员考试和学历教育等。发挥“专职委员在线培训平台”作用,加强专职委员教育培训。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镇(街)要充分认识加强村(社区)残协建设的重要意义,将其纳入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大局,加强领导,统筹谋划,制定具体工作措施,按照中国残联、民政部关于村(社区)残协建设的有关要求,积极稳妥有序推进村(社区)残协建设。

(二)统筹推进,融合发展。推动残疾人工作和残协工作纳入村(社区)“两委”工作,统筹推进。各镇(街)要积极将残疾人工作纳入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承担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以及协助政府的社区工作事项清单,引导扶残助残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实现残疾人事业与村(社区)各项事业融合发展。

(三)多措并举,做好保障。要积极协调各方面力量,为村(社区)残协开展工作和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各镇(街)要将村(社区)残疾人工作经费纳入政府的财政经费预算。积极探索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村(社区)残协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承接助残服务项目。

(四)探索创新,抓好落实。各镇(街)要结合本地实际,勇于探索创新,注重示范推动,在推进过程中,要积极抓好村(社区)残协的组织建设、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加强典型培育,总结经验做法并加以推广,推动整体提升。要注重分类指导,围绕加强村(社区)残协建设的主要任务,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进度,逐级压实责任,抓好落实工作,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点的残协建设和治理机制。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六

通过开展创建全县残疾人康复示范镇工作逐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格局,确保组织管理、经费设施、服务内容、人员培训、质量控制等方面全面达标,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根据创建工作目标和标准,全面分解落实目标任务,重点推进残疾人康复社会化进程。充分发挥镇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居)卫生室“预防、医疗、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康复”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功能,设立康复服务指导站,促进残疾人康复工作。积极开展残疾筛查、诊断,掌握残疾人的康复需求,为辖区内残疾人建立康复需求和服务档案,及时做好工作记录,动态反映需求变化。依据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和医学功能训练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做好康复知识普及和转介服务工作。

按照县残联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具体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动员培训阶段(4月20日-22日)。一是建立组织,镇、村分别建立创建活动工作班子,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工作人员到位。二是召开动员会议,贯彻县工作动员会议精神,全面部署创建工作。三是组织业务培训,举办创建工作业务培训班。

第二阶段:创建阶段(4月22日-5月20日)。一是镇建立康复服务指导站,村(居)委会建立社区康复室。康复站(室)牌子、制度、工作职责、服务内容、组织网络、器材使用知识等各项规章制度上墙。二是开展入户调查,村级调查登记由村(社区)康复协调员和村医具体负责,调查到每一个残疾人家庭,筛查出不少于总数60%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移交给镇残联和镇康复站。三是开展康复服务,在开展入户调查登记的基础上,由镇康复服务指导站康复医师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制定康复训练方案,依据入户调查筛查诊断结果,对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残疾人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在搞好康复服务的同时,健全规范化的台账资料。四是落实长效措施,制定切合实际的康复服务计划。

第三阶段:建档立卡(5月20日-6月x日)。将在开展创建残疾人康复示范镇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和各种台账,按照档案规范化的要求,分类整理、装订成册、立卷归档。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6月x日-12日)。创建工作结束后,由镇残联牵头组织人员按照县创建标准要求进行复查,及时查漏补缺,巩固成果,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

1、强化责任。镇成立创建工作小组,由镇残联、卫生院牵头负责,各村(居)、相关单位积极配合,任务分解到村(居),责任落实到人。

2、广泛宣传。充分利用板报、公示栏、广播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开展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宣传康复服务和健康知识,调动广大残疾人的参与热情,形成浓烈的舆论氛围,确保上级验收小组随机抽查的残疾人满意率达100%。

3、加强督查。镇残联、社区康复指导站成立创建工作督查组,按照《创建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评估标准》,认真开展创建工作阶段性督查,及时查漏补缺,严格考核,确保验收通过。

4、经费保障。镇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社区康复工作经费,主要用于调查摸底、建档立卡、人员培训、组织宣传、协调实施、康复站建设和康复协调员补助。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七

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迎接文明城市复检工作安排,结合《惠城区关于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实施方案》的部署,区残联决定在全区开展“益起来――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特制定此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要求,全面落实广东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区示范点对“志愿服务好”的要求,突出社区志愿服务这一重点,针对残疾人这一特殊群体,广泛开展以社区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环境美化等为内容的邻里守望主题志愿服务活动,扎实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推行“党工+社工+义工半小时服务圈”,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建立参与广泛、形式多样、活动经常、机制健全的社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把志愿服务常态化做进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

“邻里守望,关爱残疾人”志愿助残服务。

活动开展时间:20xx年10月至12月,各街道残联要积极发动社区(村)周密筹划活动实施,灵活利用时间,统筹社区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助残服务活动。

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残疾人为对象,以扶老助残帮困为重点,使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环境美化等为内容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日常化,实现睦邻亲善,守望相助,重点开展以下活动。

(一)开展“四个万家”惠民活动。以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的“进万家门、知万家情、解万家忧、办万家事” “四个万家”主题实践活动为有效载体,各级残联结合“党员责任岗”活动,与结对挂钩单位组织志愿者进社区、入家庭送上“五个一”(一个环保袋、一份文明创建倡议书、一份调查问卷和有奖知识问答题、一张民情卡、一份文明创建知识宣传折页),悉心听取服务对象对文明创建的意见建议,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检知识,提高市民知晓率和支持率。

(二)开展“暖人心”送服务上门活动。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志愿者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定期为残疾人家庭提供家政护理和生活照料服务,为残疾人家庭打扫室内卫生、清洗换季衣物、检修水暖电气、代购物品、代发信件、代缴费用,宣传防火、防煤气中毒等生活常识。大力开展亲情陪伴,组织志愿者到残疾人家中,陪他们唠家常、读书报、玩棋牌,给广大残疾人更多的精神慰藉,减轻孤独感和寂寞感。组织社区内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建立服务队,开展社区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应急救助、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务。

(三)开展社区健康知识讲座活动。各镇(街道)残联,要以康园中心为平台,定期组织街道和社区医疗卫生和应急救护人员为广大残疾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进行义务健康查体,陪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就医取药,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组织心理疏导志愿者为残疾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防治心理疾患。

(四)举办“活力健康”残健运动会。为贯彻实施“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加强残疾人群众体育工作,促进残疾人康复健身,提高社会参与能力。区残联计划在11月底,在全区残联系统工作人员和各街道康园中心会员中开展“活力健康”残健运动会,丰富广大残疾人的文化体育生活。各镇(街道)要坚持以社区体育场所为平台,推动社区体育活动,让群众性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居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增强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的能力,鼓励他们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大力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为了提高我区残疾人对辅助器具认知率和使用率,进一步加大在社区对辅助器具的宣传,区残联辅具站积极开展“辅助器具进社区,康复服务暖人心”活动和居家无障碍改造工作。当前,结合文明城市复检工作,加大力度做好辅具器具宣传、辅助器具采购配备、居家无障碍改造等工作,计划完成为我区贫困残疾人免费居家无障碍改造70户,发放读屏软件和耳麦600余份,为100台公交车安装导盲系统,为600名盲人残疾朋友发放导盲终端机。积极做好残疾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

一是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文明城市复检工作是当前全市的一项重要工作,我区是全市的中心区,是文明城市迎检工作的重中之重,而残疾人志愿服务工作是复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残联要充分认识到开展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负责,细化任务分工,使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提升城区文明程度的一项惠民工程,抓细抓实、抓出成效。

二是要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级残联要充分运用各种媒体和宣传阵地,采取多种形式,特别要深入街道社区,深入到广大残疾人家庭,大力宣传该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营造党群干群共创文明城市的浓厚氛围,提高广大服务对象对文明城市复评工作,特别是扶残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的知晓率、支持率和参与率,进一步激发全区人民热爱惠城、建设惠城的热情。各镇(街道)残联于每周四前将本周内志愿助残活动内容报送到惠城区残联邮箱进行汇总,以便报市进行统计。

三是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当前,要紧紧围绕“20xx年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测评考察内容”为重点内容,做好“三化”工作。一是推动志愿助残工作信息化。各镇(街道)残联要按照市、区关于完善志愿助残信息管理服务工作要求,完善志愿者注册登记、招募培训、活动管理、资源整合等机制。各镇(街道)登记志愿者不少于本辖区残疾人的10%,于11月21日前报区残联办公室。(具体上报指标见附件1)。二是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制度化。各镇(街道)残联要建立起以康园中心为平台的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服务点,完善相关活动台帐,包括:志愿者花名册、残疾人花名册、活动记录、活动图片、报道简讯等,促进志愿助残阳光行动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三是推动志愿助残工作常态化。各镇(街道)残联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整合各级工作人员、社区医疗机构、社会爱心人士等各方资源,与广大残疾人形成“一帮一”或“多帮一”结对帮扶机制,确保结对率达到100%,每月至少开展2次志愿助残活动。

四是要强化督查,务求实效。各级残联要认真按照方案要求,精心组织抓好落实,要真实记录志愿助残活动开展情况及遇到的困难和意见,及时掌握和化解矛盾,确保活动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特别是依托各级残疾人专职委员,结合“党员责任岗”活动开展,落实片区网格化管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实效。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八

为深入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全面提升我省“十四五”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根据省政府残工委秘书处《关于印发浙江省无障碍社区创建考核办法(修订版)的通知》(浙残工委〔20xx〕5号)(以下简称《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镇(街道)申报、社区创建、社会支持”的原则,通过加大无障碍设施集中建设和改造力度,完善无障碍设施配套建设及功能,提高永康市无障碍社区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成员安全、舒适、便利地参与社会活动,推动社会文明程度提高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全方位提升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根据省残工委下达的任务目标,每年创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不少于1个。

无障碍社区创建重点:完善社区内无障碍公共服务设施;推进社区道路、绿化地、活动场所和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化。

主要工作内容:规范创建工作组织管理;加大无障碍环境理念与宣传;推进社区道路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公共建筑、广场、绿地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专门服务建筑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居住区、居住建筑无障碍建设和改造;推进残疾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建设和改造;加快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提升无障碍环境公众参与度评价(具体见附表)。

(一)申报阶段:每年2-3月份

各镇(街道)每年各提出1个创建社区,经永康市创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审后确定创建社区1个。

(二)实施阶段:每年4-8月份

1.根据《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xx)》等规定,住建局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无障碍社区创建。

2.加强无障碍建设相关法规、政策宣传,增强无障碍环境法治意识;在创建镇(街道)、社区设置宣传栏(窗),普及无障碍环境建设相关知识和意义。

(三)考核评估阶段:每年9月份

1.全面总结创建工作,整理相关资料,建立完善台账,迎接省、市残疾人工作委员会考核评估组的考核评估。

2.根据评估组考核要求进行完善。

3.加强已创建社区管理提升工作,确保通过每年复核评估。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保障创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永康市创建浙江省无障碍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各有关单位根据创建内容和责任分工,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将创建工作目标任务纳入本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明确责任人,采取积极措施,认真落实创建任务,确保创建工作扎实深入开展。

(二)切实加大投入。无障碍社区建设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市残联、相关镇(街道)根据市政府投资项目做好资金使用监管。整合残疾人无障碍家庭创建、老年人家庭无障碍设施建设、社区福利设施建设等资金和项目,集中力量整片推进无障碍化工作建设,确保建一个、成一个,造福一片。

(三)营造创建氛围。通过新闻媒体等各种形式,积极宣传创建无障碍社区的重要意义,展示残疾人无障碍发展成就,加强残疾人无障碍公益性宣传。通过舆论宣传,提高广大市民尤其是残疾人群体对创建活动的知晓度、参与度、满意度、支持度,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十九

为确保省政府、市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在我市的顺利实施,保障全市14310名贫困残疾人真正有效地得到康复与服务,根据省残联、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联合印发《20xx年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残联字〔20xx〕69 号)和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20xx年度市本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支计划的批复》(洪府厅字〔20xx〕207号)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20xx年南昌市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

根据省残联、省卫计委、省民政厅、省财政厅(赣残联字〔20xx〕69号)指标构成及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同意20xx年度市本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支计划的批复》(洪府厅字〔20xx〕207号)目标任务要求,20xx年为全市14310名贫困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其中:为10000名残疾人提供社区康复服务;为2200名贫困精神病患者提供服药补助;为80名肢体缺失者安装假肢;为230名贫困残疾儿童实施抢救性康复;为各类贫困残疾人免费配发辅助器具1200件,为贫困听障患者免费发放助听器600台。

20xx年市政府安排571万专项经费用于残疾人康复救助与服务。各县区财政按要求落实配套经费。市财政补助具体标准如下:

1、贫困精神病患者服药救助每人每年补助250元。

2、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补助,聋儿、脑瘫、孤独症儿童每名平均补助12000元。

3、贫困肢体残疾缺失者安装大、小腿假肢,配套省民生工程假肢安装项目经费,提升假肢的品质。其中:大腿每条9000元、小腿每条6000元。

4、助听器每台补助3000元。

成立市、县级人民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对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成员单位由残联、卫计委、民政、财政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办公室设在市、县级残联。

市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实施方案,下达任务指标,督促指导项目的实施,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估。

各县(区)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级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实施方案,落实项目配套经费和工作经费以及做好项目实施的相关组织协调与督促检查工作。

1、建立目标责任制。为使我市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真正落到实处,确保14310名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与服务,各级残联要统筹安排,精心组织,建立目标责任制。

2、做好救助对象的摸底筛查和资格审核工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救助对象必须是贫困残疾人,各级残联组织要切实做好各类残疾人康复需求的摸底调查与评估工作,尽可能使那些有康复需求的贫困残疾人得到康复救助。原则上各类残疾人救助对象只能享受一次补助经费,不得重复享受项目救助,要把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到贫困残疾人身上。

3、严格项目经费管理。各县(区)财政、残联要严格按照项目经费管理规定,组织管理好、用好项目经费(器材),保证专款专用,不得挪作它用。要建立公示制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地使用项目补助经费,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在阳光下运行,为残疾人谋福祉。

4、做好项目的月报、年报与总结工作。根据省政府、市政府民生工程督查办的要求,各县(区)应于每月5日前上报本县(区)民生工程进展情况(详见附表12),并于12月5日前汇总全年数据,认真做好项目的总结上报工作。

5、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各县(区)残联要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党和政府对广大残疾人的关爱,宣传受助残疾人的典型事例,争取党委政府、动员社会各界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给予更多的重视与支持,努力营造全社会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保障残疾人权益和改善民生。

省残联在江西残联网站“办公系统”专设了省政府民生工程残疾人康复项目数据录入系统,请各地登陆江西残联网站(网址:)进行统计、录入与上报工作。在网上录入同时做好纸质审核登记、文档资料的归档整理及汇总上报工作。

残疾人项目实施方案预算篇二十

为进一步促进我社区扶残助残事业健康发展,结合我社区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以改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生存发展条件、促进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目标,以满足残疾人托养服务基本需求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托养服务功能,健全完善以社区为基础、家庭邻里互相帮助残疾人的体系,推动社区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以人为本解决急需,着力改善处于就业年龄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状况;注重帮助特困残疾人家庭。

通过实施方案,利用项目资金为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提供资助和志愿者服务,对享受低保待遇的家庭给予补贴。

1、依法建立,手续完备;

2、服务对象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第二代);

3、属于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或符合规定标准的困难残疾人家庭;

4、家庭成员中的智力、精神和重度残疾人处于就业年龄且无业,长期需要人照顾。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