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飞机发展历史: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

1981年4月12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揭开了人类探索太空领域新的一页。 人类让自己飞起来的美梦做了数千年,而人们改造“飞机”把自己送入太空只用了20年。 从此航天飞机为人类自由进出太空提供了很好的工具,还大大降低了航天活动的费用,堪称航天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

1969年4月,美国宇航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的计划。 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并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即由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固体火箭助推器、不回收的两个外挂燃料贮箱和可多次使用的轨道器三部分组成。 1977年,美国研制出“创业”号航天飞机,并进行了大气层运行试验和各种地面试验。

1981年4月12日,这是航天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刻:“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次发射,并在绕地球36圈后于15日返回地面。

航天飞机是一种为穿越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而设计的火箭动力飞机。 它结合了飞机与航天器的性质,像有翅膀的太空船,外形像飞机。 具体地说,它既能代表火箭把人造卫星等航天器送入太空,也能像载人飞船那样在轨道上运行,还能像飞机一样在大气层中滑翔着陆。

航天飞机的主要任务,有空间运输、运送卫星入轨、在轨道上修理或取回卫星、天文观测、军事应用、科学实验、材料制造、运送空间站结构材料以及在轨道上装配空间站等。

1983年、1984年和1985年,美国又先后发射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发现”号、“亚特兰蒂斯”号,1992年再发射航天飞机“奋进”号。 苏联则于1988年11月15日发射了“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其中的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进行第十次飞行时,升空第73秒后由于右侧助推火箭密封装置出现问题,造成燃料外泄,航天飞机发生爆炸,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首位太空乘客、小学女教师麦考利夫。

后来,美国把大型军用卫星也装上航天飞机,由它载运进入太空。 同时,航天飞机一边飞行,一边在轨道上检修卫星,更换失效的卫星组件,成为一个活动工作站。 比如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在轨道上运行时,航天飞机就对它修理过数次,极大地改善了它的功能,使它“锦上添花”,更加价值连城。

由于每次飞行后需进行极其复杂的维修,而且发射费用也相当昂贵,以至于航天飞机种种功能的发挥大大受阻。 另外,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牺牲是不可避免的。 即便在“挑战者”号爆炸之前,苏联和美国的宇航员都曾由于意外事故而牺牲,但这并没有影响人类探索太空的行动。 人类向未知太空的探索、前进的步伐,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