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优质二十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一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读完了柴静的《看见》,心里的滋味很复杂。我曾以为这可是是一部让我看看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阅读这本书时,每一次停顿,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明白这本书,是在手机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纯美的的开头,让我以为这只是一篇追忆童年的散文。却原先那只可是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让人愤慨痛心的大事——环境污染。而柴静在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现状描述中穿插的童年往事,为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从而拉近了读者与环境污染这件事的距离。环境污染,并不只是书面上的文字,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生生吞噬了我们的童年和美梦的近在咫尺的野兽。之后看到柴静的博客《新书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视频深深吸引了我。我想,这段视频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样,就是一个记者,在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追寻着一个新闻一个事件的时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点情感。

看完书,再回过头来看那段视频,我才真正懂得视频中的一些话语。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可是她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在展示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恰相反,她一向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换言之,她在写的,是自我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这不是柴静对自我生活工作的记录,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阅读中的我,在《看见》这本书中一向在寻找着自我的影子。并不是我的经历与柴静有何相似之处,可是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职场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我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一样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我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社会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我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向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任何别人的影响,听从自我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我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坚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让自我毁灭在自我的意识,多谢柴静的《看见》,让我自我看见。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二

相信如果柴静小姐抛开电视节目的话,大概会是个出色的文字记者。《看见》这本书,人物鲜活,故事真实,感情质朴,细节动人。一本400多页厚实的书,分两次竟可以读完,这也许得益于她的文字写得踏实,没有戾气。

何为戾气?就是不满、忿忿不平、攻击式的利剑。

不同于尖锐的政治时事记者,看柴静的文章,不会有太多让你感到不适的地方。客观地来说,读这本书,就像是带你浅浅地经历她在央视工作的十年,十年中她用肉眼所看见的毕生难忘之场景。

《看见》并不是零零散散的故事或片段,而是一个人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柴静的新闻始于生命,最终也回归生命与人生的'思考。20__年的“非典”让她最直观看到死亡与生命,以及人在死亡面前最真实的态度。如果说一个人没有看过生命如何消亡,他就无法真正理解人或者生命。陈虻是柴静在新闻中的引导者,他的逝去,让三十而立的她再次思考生命与人生。

书中的这十多个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也不是那些最轰动的节目,而是每一个故事之间都被一种叫做“理解”的东西串联起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被其他人影响的过程,而人真正的成长来自于自己的经历,也来自于对经历的理解。看见他人的人生,其实也就是看见自己。

用柴静同事王开岭的话来说:“做新闻,就是和这个时代的疾病打交道,我们都是时代的患者,采访在很大程度是病友之间的相互探问。”

用柴静自己的话来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

400多页的书,也没上几张个人照片,弄几个名人;不写八卦、不扯段子、不摆朋友录;不肯将就成文,篇篇使劲全力,满心满意都在纸上。凭自身的采访经历,事后反思,连缀成篇,看似“小”,实则写的正是那个大大的中国,和中国的人。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三

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无能的力量”——学会承受的力量。

卢安克——向他致敬。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义,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无能。这个逻辑从小就有,活了三十多岁近几年才开始能够说“我不会,我需要帮助”。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四

实话实说,我并不是十分喜欢柴静,因为周围有太多人喜欢她。虽然逻辑有些无理取闹,但这是真实的感觉。朋友中间,我明白有很多人是喜欢她,新闻课堂上教师和同学们也经常讨论她。我觉得柴静拥有这样多的粉丝已经足够了,我不用再跟着搀和了。我应当多关注那些躲在角落里的人,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从而找到些乐趣来。

可是,我必须承认,我还是尊敬柴静的。不然,我也不会在收看“柴静《看见》新书发布会”视频期间,打开当当网选择购买这本书。

这本书中,柴静讲述了自我在央视的10年经历。资料主要以社会热点故事为主,比如非典、家暴、地震、两会、药家鑫案、卢安克等等。透过这些故事,我看到了柴静对中国民权、环境、三农、教育等问题的思考。中国青年报《冰点》主编李大同写过一本《冰点故事》的书,讲述的是冰点背后的故事,故事写的很感人,至今印象深刻。可是与李大同相比,读过无数言情小说的柴静或许更会讲故事。她的故事虽然没有莫言的荒诞和悲壮,可是竟也让人在不经意之处抹眼泪。最重要的是,柴静的书是在以新闻事实说话,感染力并不逊于莫言的魔幻现实主义。

很庆幸,一个青春期看惯了言情小说的柴小静,最终能够成长为一名富有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精神的调查记者。由此观之,柴静是言情小说爱好者们的榜样。

书中谈到山西的煤炭工业的发展,主要揭露了煤炭经济背后山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当人们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山西煤老板出行如何一掷千金、儿女婚礼何其豪华奢侈时,柴静笔下的故乡山西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压抑感。有官员讥笑柴静,“你怎样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柴静回答,“我办的就是。”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铁道部原新闻发言人因为这句话而饱受争议。柴静在书中也提到了他。同事说郝劲松反政府,柴静说:“他(郝劲松)是刺头,可是我们社会需要这样的人”。这句话,有意无意中改变了我对这位前新闻发言人的看法。

书中还讲到了关于抗战老兵历史的故事,其中就涉及崔永元和导演康洪雷对还原抗战历史做出的努力。康洪雷的这段话最动情,说的是他和兰晓龙采访完抗战老兵,回到酒店相对嚎啕的情景,“之后我们在想,哭什么呢?是哭这些老兵壮丽的往事和寂寥的今日,还是哭什么?之后发现,我们哭我们自我的无知,自我的可怜。我们快五十岁的人了,中国抗战这么大块波澜壮阔的史实,我居然丝毫不知,你不可悲吗?”

书中还讲了其他很多新闻故事背后的故事,比如周老虎事件、药家鑫事件、虐猫事件……在虐猫事件中,柴静提到了洛阳籍的摄影师马宏杰,他扒火车、拍耍猴人,真是做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赢得不少人的尊敬。在洛阳实习期间,我曾多次听人谈到他。

《看见》是一部讲故事的书。在翻阅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成了听故事的人。想想也奇怪,这是个人人都喜欢讲故事的时代,听故事的人却越来越少。但愿柴静讲的这些故事,能有更多的人听到吧。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五

现在书的市场鱼龙混杂,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买哪本书来读,经常是很多书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学校举行的教师读书活动中,老师们群策群力,推荐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工作之余,到书海里畅游,让我们觉得自己依然年轻,自己和这个世界依然紧密相连。好享受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如饥似渴地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的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很甜蜜。

对于柴静,以前只认为她很另类,很多年轻漂亮的主持人都积极寻找嫁入豪门的机会,不惜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富翁,她没有。她不浮夸、不奢华,普通、真实。真正地认识她缘于读《看见》这本书,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倔强的小姑娘,她带给人令人振奋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种正能量。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每一篇报道都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丝毫没有废话,这也正是做教师的我应该努力学习的地方。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像作者在书里说得: “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 “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

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 ‘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 “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作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如果把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说真话、做真事的人,我们的民族何愁不振兴,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强大?

谢谢,柴静《看见》。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1.《看见》读书心得体会

2.读书笔记心得 《看见》

3.我的读书心得体会

4.读书心得体会大全

5.读书心得体会700字优秀范文3篇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六

深蓝色的封装,村里的老人和孩子围坐在一位极具亲和力的女子身旁,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惬意祥和的笑容,中间大大的“看见”两个字,署名柴静。这本讲述她本人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从20__年进入央视到陈虻之死,十年看见,记录了她所经历的真实的十年中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成长经历,也记录了一位尖锐、激进的少女逐渐磨平棱角,温和圆润,破茧成蝶的过程。

在读《看见》这本书之前,我对有关她的新闻接触甚少,只明白是一位央视的记者、主持人。20__年这本书出版后,着实火了一阵,适逢我大学毕业只身前往陌生的城市工作,正闹着书荒,打算再添置一些新书,爱看书的好友们热情荐书,五个人里有四个人推荐了,很自然的,一周后这本书就躺在了我的手心。当时看完这本书,给予我很大的震撼和触动,忍不住去搜索她主持的纪实类节目《新闻调查》和访谈类节目《看见》。她采访的多是边缘性、尖锐的、争议很大的人物和事件,她的语言平静理性但不失锐气,往往能一语中的,直入人心。

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以前震撼我们的事,有一些事当时我经过电视、网络等方式明白事件大致的轮廓,有个模糊的了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随着当时主流媒体的看法。时隔多日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让我有了新的认知,修正了一些对当事人的偏见,对事件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看法。《看见》一共405页,厚厚的一叠纸张中叙述了十多件柴静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整本书资料人物鲜活,故事真实,一字一句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很平静的不带偏见的表述着新闻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脏,带我们见到最深入最本质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心高高抛起,揪成一团纸,拧巴巴的抚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信息获取更加便捷,许多新闻事件经过各大主流媒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大肆传播和发酵,变的众人皆知,成为热搜榜首。可是许多的公众号作者写文章时总是带着浓重的个人主义色彩,以梦想横扫一切,以道德审视一切,不追求事件的本质和始末,传递出的观念、思想都是片面的,不经推敲的,这样很容易给不明真相的群众造成错误的舆论导向。正如柴静所说,“人有时被忽略,被概念,被格式化,这些思维是在无意识之下。”每一个人都有自我的人生,我们并不完全了解,不该随意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妄加评判。就算是最权威的媒体也会有偏颇失实之处,盲目跟风并随意评论是对当事人最大的不负责和伤害。《看见》让我学会理解并用客观公正的眼光看待发生的每一件事,不以自我的喜好为标准,对他人的处事态度随意做出评判。

新闻里到底是应当关注人还是关注事件本身,这并不是一个悖论题,两者本就融合为一体,我们要了解事件的真相,也更要去了解人。“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里非典期间随时面临着生命风险的第一线从医人员;“双城的创伤”里连续服毒自杀的孩子们;“沉默在尖叫”里长期遭受家暴后杀夫入狱的女人们;“无能的力量”里默默无闻地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的外国人卢安克...勇于质疑、尽力挖掘真相,带着理解与尊重的将之呈此刻我们面前,正是柴静在她的采访中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这个信息爆炸又繁杂的时代,她的新闻既坚持着新闻人应有的职业操守和使命感,也不会带有任何八卦心理,纯粹是出于一个“人”内心的呼唤,不带任何偏见的报道,没添加任何的个人主义色彩进去,却又偏偏充满了人味。

最终,借用柴静在文中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我就生活在那里,没有完美新世界,没有需要等待的未来,没有要向外界索求的理解,也不需要经过和谁的比较才能确定自我。要做的就是此时,就在此地,就是此身。”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七

除了不断刷新朋友圈里那些喧闹浮夸的文字,另一种选择是泡上一杯茶,用难得清闲的时光和清醒的头脑静静一读这篇曾触动许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触《看见》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当你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也是这篇文章使我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也使我有进一步了解她的欲望,而《看见》使我得以满足,既认识了柴静也成长了自己。

《看见》是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自己在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书的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镜头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在柴静的简介里,寥寥几句话写完了她的工作经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在简介里写满各类荣誉、头衔。通过这就给人以平凡有爱、简单真实的形象。

最浅层的,通过读《看见》确实“看见”了很多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她尽可能诚实地描述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使我们了解到社会最隐私角落里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这些人和事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这都缘于柴静的真实,以及由心而发的热情和关怀。她关注的不是新闻,而是新闻中的人。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却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因为从理智角度看,报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个人情感,否则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观性,但从情感角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头脑和一颗带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实。情不自禁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悦,这就是柴静。

而透过事件,我们站在柴静的角度看这本书,我们会看到一个人不断成长的经历。从刚进新闻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定位。从早期的青涩、懵懂、“不接地气”到后来的自省、观察和沉淀。她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的青涩、困惑,坚持和成长。书中的记录不是简单的叙述,它融合了自己对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究和对自己、对记者职业职责的不断思索。柴静对于记者职业的热情和对自我不断打破再纠正的态度令人感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态度和精神,虽然我们的工作不是记者,我们也要有这种对工作、对职业始终保持热情的心态。对于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于自我打破,审视自己矫枉过正。“生活里怎样是你的事,上了节目就不能有这个”。因为我们都一样是普通人,会犯错、会惶恐、会困惑,只有由内心而发的热情才是坚持的支柱。不断的自省和思考使我们学会去回归生活,去认识而不是去指责批判。

从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什么是“韧劲儿”,它是对自己要求的坚守。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想,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或附庸。柴静是一个追求“精确”、追求深度的人。当然这也是在她不断成长中所养成的,在她刚进入央视时同样惨败过。她做的第一期节目是关于剖腹产话题,采访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结束了。结果送审后被公开批评“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选择剖腹产是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你找了几个层面?„„”同样我们在对待工作,处理事情时有没有想过更深层面?是不是只考虑眼前而不顾长远?处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这是我们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多想一点,做好一点,终究造就不平凡!

《看见》是一本讲故事的书,但在书中我看见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觉悟,以及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看见》。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鸣的书。没有装饰,没有点缀,阖上这本书仍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味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任复杂的情感与感动静静流淌。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八

决定写文的那一天,我看着书目发呆。的确,我只是个肤浅的喜好文字的人,喜欢看安意如写的那些诗情画意的词赏析,喜欢在那些词藻中遐想,然后说说那些我认为的人生哲理,偶尔发发感慨,既没有多少深度,也缺乏足够的思考,纯属的自娱。书目上的每一本书,按理说,都是我望而止步的,看着书名,我就能想象到一个夫子在我面前讲书的情景了,所以选择柴静,除了因为知道她是个让人敬仰的记者,更多的,只能说是天意吧!

匆匆下载了电子书,放在手机里便没有再管了,直到前些天的晚上热的睡不着了,才带着些许催眠的心里看起来了。可谁知,这一看,就是整整一夜,有笑有哭,有无奈,有欣慰,我不想说我喜欢上了这本书,只想说,作为一个读者,我很完全的演绎了这本书的心情,不是因为别的,只因为作者的每一句话,都写到了人心里最柔软的部分,故而,在这深夜,我看着你的《看见》,流露出了人性最真实最本能的心情。

看这本书的开头的时候,我一直觉得柴静就是一个十足的感性的人,她似乎不是记者,不是新闻事件的挖掘人,她只是个观众,一个有权利和当事人见面并责问他们的观众,她看着非典病人会流泪,面对恶人会咄咄逼人的责问,她有自己的评判标准,在镜头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有意无意的透露自己的感官认识,甚至引导观众的评判观,用自我感觉渲染电视机前的所有观众,那个时候的她好亲切,好像和我总是统一战线,她恨我恨,她哭我哭,她笑我笑,我的脸上好像一直都是她的表情,生动的表情。可是慢慢的,她变了,看似短短的几章她就慢慢的变了,但是我知道,真正去体验这个变的过程的柴静,其中的痛苦和艰辛,用文字是写不出来的。她慢慢的像一个记者了,虽然自己依旧独自的感性着,但是能用理性去告诉别人一个事实。少了一丝敢爱敢恨的直言责问,多了一些理性的陈述和成熟的选择,她能忍了,甚至可以做到没有任何表情,可以握紧了拳头收起拼命想伸出的双手,但是她的文字依旧透露着她的心情,一字一句里依旧撞击着我的心,不能平静,深夜里,我丝毫没有睡意。

说完了人,再来看看这些事。首先,请原谅我不能对每件事深深的研读。这本书,里面大概有二十几章,讲了多多少少几十个故事,每个故事又有每一个故事可以透露出的信息和存在的价值,这个,我相信每一个读者都有自己的见解,都可以读出你们所处阶段的所能读出的深意,我再多说其实也是无意。我匆匆的读完这本书,从中得到的最大收获不是从哪件事中看见了什么哲理,也不是哪件事触动了我的心,毕竟,我只是粗读,我的收获是从一件件事中,看见了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在一个职业中慢慢的成熟,心态慢慢的成熟,深度慢慢变沉,让我这个大学生,真真切切的认识了什么才是成熟,什么才叫成长。

柴静到新闻调查的前半段,全国的非典事件,初中生集体自杀事件,警察包庇弟弟等等的事件,全部是一气呵成的写完,留给我的只是自己去思考和自己去感悟,可是慢慢地,到后来的两会,山西煤矿,虐猫视频等等,我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作者对事件的思考和深究,似乎是慢慢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转到了人物当中,并且对于事件中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见解和评论,这让我看见了文章开头陈虹所说的记者应该有的一种“欲望”,那是对于新闻的欲望,对事件剖析的一种欲望,是记者应该具备的素质。到再后来的时候,很多作者以反问的手法写出来的句子,我已是不能很明白了,不能参透其中的深意,说白了,就是柴静能够到达的深度,对于我来说已经太深了,我不曾经历过这些,甚至不曾经历过什么,人生阅历尚不足以与人媲美,那么我所能参透的东西,当然也可见一般了。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我知道,她在成长,她的字里行间开始透露出成熟的气息,不一样的是,这种成熟里,我还能看见有一种叫活力的东西。

关掉书本,看看周围的人,我只能说这么一句话:许多人所谓的成熟,不过是被习俗磨去了棱角,变得世故而实际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个性的灭亡。真正的成熟应当是独特个性的形成,真实自我的发现,精神上的结果和丰收。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世故当成熟,把死寂当沉稳,完完全全进入了一个“成熟”打造的误区。像大人一样世故而实际,对于青春而年少时遇到的一切机遇轻易放弃,不再会疯狂,不再会拼搏,不再有挥洒热汗热泪的感觉,那不叫“变成熟”,那顶多只能算“会模仿”。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模仿秀在上演,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早熟”,这是一种悲哀,一种全社会的悲哀。当你听到,电视机里一个17、8岁的少年对着全国观众说“长的漂亮的人,才有青春”时,我知道很多同龄的孩子会笑,但是,更可悲的是,笑完了之后,我看见了一个个人的沉默,看见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一种迷茫的无奈,从眼睛里看着,那种感觉,一览无遗。也许是我本性就透着些许的悲观,所以我敏感于任何悲伤的情绪,甚至可能会自动的夸大一些悲伤的情绪,但是,无论怎样,我看的出来,周围越来越多和我一样大的孩子,慢慢走向成熟的误区,慢慢淹没了,原本属于他们的青春。对此,我无能为力。因为,如果不是看见了这本书,我会和他们一样,把世故当成熟,将成熟进行到底。

是夜,我看着你的看见,终于看到了即将出现的黎明。也许,现在的我不能完全看透,但是柴静,但是这本书,他们就像一个向导,为我指了通向黎明的道路。所谓成熟,是发现自我,超越自我,展现独特自我却不孤立自我的一种表现,在成熟这段道路上,还有很多路,需要我们自己去铺。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九

这几天下班回家看见女儿在看柴静的《看见》,兴趣使然,我便与她一起读了这本书。原先对柴静的节目并不怎么关注,但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真心赞叹这位姑娘敢于探寻真相的执着和勇气。其实我本不该称呼她为姑娘,因为柴静与我同年生,她经历的中国社会变迁与我经历的是完全一样的。这本书中,有非典、汶川地震以及北京奥运这样轰动中国的大事件,也有讲述平凡个体的小故事。柴静白描式的娓娓道来,也一点一点牵起了我的回忆,仿佛我也回到起点,从小姑娘到中年妇女重新走了一遭。所以我更愿意称其为小姑娘,来体会这位央视名记者的成长历程。

刚进央视的时候,她还是个有楞有角的小姑娘,她“知道自己能到达的高度”。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她可以微笑着向被采访者抛出尖锐的问题,把人家堵到墙角,像一把匕首一样剥出真相。

在采访完“踩猫女”那期节目后,她开始意识到采访的意义不在于批判坏人,歌颂好人,而在于给每个人平等地诉说自己的权利。看似应该遭到唾弃的人也有自己的无奈,也值得悲悯,我们要做的只是充分的理解,而不是冲动得一刀把好人和坏人切开。

做“唐山地震三十年”的报道,她明白了,记者要冷静客观,现在早过了媒体提供观点让别人读的年代,媒体应该做的只是提供信息,而把是非对错的判断留给自己。别总想着要比大众更有深度地思考问题,不管你的第二落点多漂亮,有一个简单疑问总是绕不过去的,那就是“真的,还是假的?”我认为这样很好,中国人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因为怕自己的观点被别人觉得肤浅或可笑,所以总喜欢搜索别人的应该是正确的观点。这样下去,中国的下一代会丧失自己思考的能力。

做“5·12汶川地震”专题,柴静早已不是那个急功近利的小姑娘了。她第一次尝试没有策划案,没有主题方向,什么都不知道的拍摄。摄像机往幸存者家门口一架,什么问题也不想,她索性与灾区人民一起生活了起来。无需刻意选材,生活自然地从片子里流淌出来,有悲伤,有同情,有鼓舞,有感动,个中滋味,由着观众自己体会,因为,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采访,不仅是工作,更是人与人的往来。在十年的问与答中,柴静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正是透过这些注脚,我们才得以真正地看见。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

《看见》,没有浮华的封面,没有彩页的铜版纸,没有知名人物的推荐,一如书中的柴静,真实,不矫揉造作。如果可以抛开现实的种.种,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也希望自己像柴静一样,当一名记者,去与那些人相遇,去抽丝剥茧地发现事实真相,去感受理解那些人的悲与喜。

《看见》记录了柴静的十年,蜕变的十年。前些年,她的节目风格是做猛题,烈度高,对抗强,再配以尖锐的问答、犀利讽刺的结语,以为这样的她会更受观众的喜欢。到后来在陈虻的指点下才醒悟过来,明白记者要提供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斯宾诺莎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真正的记者应该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不应有太多自己的主观评价,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将更深层的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去做评判,正如那首歌中所唱,你是我的眼,就够了,而不要当观众的心或脑。虽然我们并不是记者,但是工作中、生活中的我们也需要有记者一样的思维,就事论事,以事实说话,对事不对人。

《看见》的二十个章节里,散落着几十个柴静所经历的故事,什么非典、两会、山西煤矿等等,许多故事单独拎出来都很值得人深思和反省。这里我无法一一列举各个故事带给我的冲击和启发,只是想针对“看见”二字谈谈自己的感想。《看见》在行文中诠释了几个问题,即为什么看,看什么,怎么看。

首先,为什么看。有人说柴静采访时,眼睛里放着光,攫取的光。这种光,我认为是欲望。虽然柴静心里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被表扬,但她只想做那些打心眼里有欲望的话题,那些能触动她内心的话题。正是这种欲望,带着她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非典病区,带着她从美国返程回国进入汶川地震灾区,带着她顶住人身被威胁的压力探寻真相。一个记者,是为了奖金、虚荣心、收视率、恐惧而工作,还是为了最简单的东西而工作,这决定了他看见什么,报道什么,而生活中的我们,又是在为什么而工作呢?

其次,看什么。陈虻在第一次见面时,问柴静“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柴静回答“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十年的新闻记者经历,让柴静对人性的理解和感悟更加透彻,《看见》中的故事也到处体现着人性的光辉与矛盾,体现着人性的善与恶。当人们清一色地在声讨药家鑫和虐猫女的时候,柴静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两个由于不同悲剧而造成的悲剧。“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在了解了悲剧背后的悲剧后,也许我们的愤怒有所消退,更多地抱以理解。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习惯地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人为坏人,而实际上这个世界并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经历经验不同,对好坏的判断标准也不同,要做出评判需要更多地去看人性,看动机。管理工作也一样,最终是做人的工作,对人性的把握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

最后,怎么看。十年,柴静从起初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来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未经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以自己的道德审视一切,以自己以为的标准看待世界,缺乏对复杂的剖析。只有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的体会,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出更合理的判断、更公正的评价。刚从象牙塔出来的这一年,学到的东西比在大学里学到的更真切更刻骨铭心,也许我无法像柴静一样去接触那么多的故事,但是试着去经历那些不一样的人、事、物,才能更快地成熟。

除了经历,在认知的道路上,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学会独立思考。在信息泛滥的今天,要像柴静一样,“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事实和因果”,在循环往复的反思中剥开表相,深入内里,建立属于自己的认识体系,方能成长。

十年,柴静成长了,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风格。未来的十年,我会怎样?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一

阅读《看见》是在三天内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有两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来。一次是开始阅读的那个晚上,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药家鑫事件。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在美国读大二,我所学习的专业便是大众传媒。坚持在国外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够刨除在报纸新闻这些传播媒介中经过表述人和撰稿记者主观修饰的观点,身体力行地探寻事情的真相,看到最本真的人性。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平时用功学习,闲暇时候出去旅行,上网追星听歌,写一些文艺矫情的随笔,热爱写作的我有了比高中更多的时间,可成文数量却远远低于那些用课本遮挡写作本子的日子。以往吃饭时在餐厅还会放中央新闻频道的节目,我和朋友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对新闻中的事情高谈阔论,言语之间充满着年少的无畏与自大,却不曾让自己离开时政离开这社会真实发生的事。现下终于明白为何要把大学叫做“象牙塔”,虽然在美国学习压力大,但大环境是安逸的,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惰性,或者说是一种不敢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

带着这种自我反省和心理准备,接下来的阅读就没有再一次感情失控,当然,除了药家鑫事件。

那是20xx年上半年,我印象很深,因为我那时高三。重压之下的学生连喘息机会没有,阅读写作和关注新闻成为奢侈,只能从每日的餐间新闻和父母的电话言语之间简单了解了这个事情,一次周末放假后回校,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药家鑫的评论。

我刚从家里回来,从满网络对药家鑫的谴责中拔出脑袋,咬着笔杆强迫自己写得比其他同学要独特要犀利,我认为那才是时评。我还专门趴着橱子翻出了写那篇文章的本子,“很难想像他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所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居然对张妙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我不知道在他眼中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如草芥一般卑贱,才可以下手如此狠绝。”、“前有马加爵,后有药家鑫,案件不同,性质同样恶劣。这是教育的一种缺失。”

瞧瞧,真是大言不惭的批判,一句一铿锵地把事情简单分成黑与白,对着黑色一方毫不留情地随大流一起扔着石头。老师没有对我的文字做出评价,我要了几个班上学习好的同学的文章来看,无一例外地对药家鑫表现出愤懑,把张妙的部分写得抒情可怜。毕业之后事件又反复闹了几次,药家鑫执行死刑,药家鑫父亲含泪的微博,某教授对此事的咄咄逼人,张妙家人回头索要赔偿金额……于是渐渐开始反复想那些我始终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会杀人、为什么会下此狠手、杀人魔为什么会自首?

答案本身体现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但往往大部分人的思想是紧跟社会舆论导向的,并没有精力甚至没有机会了解到所有当事人的概述,一家之言是最听不得的。

所以又要说到记者这个职业,和传媒这个工作性质了。

当柴静刚进入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受到一系列打击,她的采访方式不被认可和接纳,20岁出头的年轻人总是执拗了一些,带她进来的陈虻扔给她一句话:

“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手边已经没有《看见》,这句话我却是一字不差地记得清楚,好像瞬间被一盆冷水浇得彻底,这话实在说得太狠。

初中的时候开始在学校电视台做记者和主持,初二采访了初中部的校长。那期节目设计得很用心,向全校范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话题,然后经过我整理修改出来,交到校长手上。结果被校长拿去一修改,几乎否定了我们一半的提问,换上的譬如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些大面儿上的话题,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几乎没有关系。

于是那期节目宣传得沸沸扬扬,最后却做得令人兴致寡淡。

还有一件事,是每一年学校大型运动会上的采访。当时我和几个电视台的同学一起趴在主席台下面学校分给我们的小屋里,等着各个项目的决赛第一名和破各种记录的同学名单,然后拽着摄像就冲出去。现在回想起来,几乎对每个人的提问都千篇一律——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期待答案。

对着陈虻那句话,想想觉得挺难过的。

20xx年11月26日,bbc中文网宣布推出包括中文在内的bbc新闻学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种新语言网页,里面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价值观、报道原则,以及专业操守等,是一流媒体为行业人才制定的规则。这不仅属于bbc。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因为追星,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谢谢《看见》。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二

“我渴望呆在最寂静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来自柴静的日记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己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

一个钟情于围巾,外表似邻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声音中透露着坚持与不可退让的央视主持人。柴静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与正义,剥丝去茧,退去一层层伪饰的泡沫,向观众呈现事实真相。当还未踏足新闻记者行业的时候,二十三四岁的柴静面对高高在上的陈虻坚定地说,“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确实十年历程她都坚守了自己的初衷。

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以前震撼我们的事,有一些事当时我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轮廓,有个模糊的了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随着当时主流媒体的看法。时隔多日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让我有了新的认知,修正了一些对当事人的偏见,对事件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看法。《看见》一共405页,厚厚的一叠纸张中叙述了十多件柴静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整本书内容人物鲜活,故事真实,一字一句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很平静的不带偏见的表述着新闻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脏,带我们见到最深入最本质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心高高抛起,揪成一团纸,拧巴巴的抚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读此书,就好像看见一个女子的成长过程,从无知无畏的年少轻狂,到理解了解后的从容淡定;从初出茅庐的锋芒毕露到而立岁月的内敛恬静;从自以为是、过于用力的自我到冷静自省、客观自然的大我,没有华丽和自我标榜,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娓娓道来,只是不带偏见的表述,却自有动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丰富,如此深刻。

书上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人生路漫漫,生活五味杂陈。怀揣一颗真心,看人间百态,品人世情怀。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三

现在书的市场鱼龙混杂,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该买哪本书来读,经常是很多书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学校举行的教师读书活动中,老师们群策群力,推荐出了很多值得一看的好书,在工作之余,到书海里畅游,让我们觉得自己依然年轻,自己和这个世界依然紧密相连。好享受那种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如饥似渴地读完一本再去读另一本的感觉,很充实、很快乐、很甜蜜。

对于柴静,以前只认为她很另类,很多年轻漂亮的主持人都积极寻找嫁入豪门的机会,不惜嫁给能当自己父亲的富翁,她没有。她不浮夸、不奢华,普通、真实。真正地认识她缘于读《看见》这本书,从心底里佩服这个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倔强的小姑娘,她带给人令人振奋的一股力量——正能量,而我们这个社会太需要这种正能量。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每一篇报道都条理清晰、语言简洁、丝毫没有废话,这也正是做教师的我应该努力学习的地方。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

当把这本带着油墨香的《看见》捧在手心儿里时,首先,书的封面让我一看便亲切得不能自已,作者那恬静的笑容被一群纯朴的笑脸包围着,一下子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作者开篇直言不讳地表明来自思想深处的观点:“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而从整本书的内容来看,作者的确是在用一个成熟记者的思想和平实的语言,深刻地揭示出人生的真谛。

“我天生没有什么机灵劲儿。”这是作者刚到央视工作时,面对男同事们的戏谑而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只好“呆呆地去倒了几杯水”。类似的镜头对每个人来说都感到很真实,因为很多人都经历过。但随着在工作岗位上的历练,和生活中遇到得一些人一些事儿,还有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对人性的思考,思想也就渐渐成熟起来,并且能冷静地面对世间的一切“苦难”。就像作者在书里说得:“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这句话似乎给萎靡的人注射了鸡血,让人的精神为之一振!会自然而然地对人生进行观察、思考、反思和评判。

有人说《看见》这本书的内容除了给人以人生得思考外,作者更多记录得是自己的成长。这话我觉着挺在理儿。什么是真实?最真实的文字莫过于作者对自己真切的成长记录,而让那些处在人生懵懂的人们从这成长的文字中体会和感受到真实的爱与痛,只有在这种爱与痛中激发出来的能量,才叫人生的“正能量”。其中作者写了一个去新疆地震采访的镜头:“路已经破坏得很厉害,一颠簸,我和巨大的德国搜救犬一起滚倒在厢板上。它一声不吭,从我的身子底下挪开,把大尾巴抽出来,厢板上一拍,琥珀色的眼睛看着我,等我爬起来了,竖耳拧头目视远方。”没有真实的经历,你怎么能编造得出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

而真正让人惊心动魄得是关于作者记录“探寻事实真相”的“非典”和“汶川地震”。“负责人看看录音杆:‘这个毛茸茸的东西不能进’。”这是因为录音杆不能消毒。面对这样的危险,作者坚定地说:“那让我进去,我可以消毒。”看到这里时,作为一个读者,我的心已经热血沸腾!虽然没有作者那种经历与豪气,但她无私无谓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在作者对汶川地震的细节描述中,让人产生更多对生命的珍重和亲情的思索。要说谁不怕死亡,那真是睁眼说瞎话,但当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来临时,亦或者说看到那些在灾难中,还没来得及展示人生的美好就死亡后,那种痛心疾首的体会似乎无处渲泄!而作者在书里对人类中“人性”的解读,特别是对生活在底层人的关注和敢于为老百姓说话的胆量,刹那间就将读者的心疏导开来。

读完这本书,突然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与感悟:有时候一个人的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写作千万不能瞎编,要尽可能地让“我笔写我心”来还原事实真相。作者用记者敏锐的眼睛观察,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就这样在平淡中用内敛而朴实的笔触描述出思想中的“正能量!”。

我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责任,如果把每个孩子都能培养成说真话、做真事的人,我们的民族何愁不振兴,我们的国家何愁不强大?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四

老话儿说“书非借不能读也”,还真是真理。《看见》老早就想看,一直不愿意买,电子图书都不全,去好朋友家发现她买了,虽然她还没看完,毫不犹豫拿走了。鉴于她还要看,我抓紧时间用了一周看完了。我很少把散文从头看完,很少看一本书用这么长时间,我学法律,因此大多一目十行。但是对待《看见》是这样的,厕所时间,上班时间,中午休息时间,晚上睡觉时间,挤掉了专业课复习时间,终于看完了。首先想说,非常值得一读。接下来,慢慢分析内容。

先宏观上来评价这本书,我认为:散文+议论文+小小说。说是散文,因为到处可见感想、随笔;说是议论文,通篇你都能感受到一个女子的犀利;说是小小说,每个章节都是真实的,活生生的触动心灵的现实的故事。编排上,宏观上是按照主人公的20xx年职场生涯来写,但每个章节又有自己的时间顺序,作者写的很自由,每个章节都有一个大的主题,跳跃性很强,但是并没有超出主题。我读的书不多,不敢评价作者的文字功底,但是我想说每个字里行间都充满了真实感情,让人总是在看的时候反思自己,并感叹作者的坚毅,乐观,还有桀骜不驯。这个充满了铜臭味的社会,真正真的做记者的已经不多了。柴静,我结结实实的老乡,我很钦佩。

再说书的内容,就是柴静对社会上的热点事件采访的经过,我再重复没有意义,我只想说我自己的感受。

第一、关于见识。在北京这些年,我自己认为比老家的人见识的要多,但是看完之后我觉得,这个世界,这个社会,有很多我不知道而且我应该为之研究和奋斗的事情,并且还是多角度。比如说,关于农村征地,我一般都会去根据法规对这个事件本身来做判断,而柴静是从立法背景、社会现状、农民的反馈、社会为之付出的代价、农民和国家未来因此立法需要承担的后果,各个方面去分析去采访。或许是因为新闻和法律本身的不同,但是我小农的觉得,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同样生在临汾,同样在北京工作,同样怀揣着梦想,人家是央视名人而我确实公司一个小小的法务的原因。我想人是需要在反思中成长的。

第二、关于梦想和现实的冲突。有很多时候,我们都在说,现实在为梦想让步,我们为了生存怎样怎样,这个是非常有道理的。但是从柴静的书中,我看到一个智慧者,她不服输、她勇敢、她有梦想、她敢于向权威挑战、她敢于跟死亡叫板,她也曾经被威胁过,她也曾经被领导劈头盖脸骂过,她也曾经怀疑过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她是名人,她生活的很好,没有在生存的边缘上挣扎,也在做公益,也在伸张正义。柴静在智慧的通过变化的方式,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觉得这是我值得反思的地方。我甚至想,如果我是一个记者,我未必敢去报道非典、未必敢去地震现场反应现实、未必不会在大势力的影响下低头。柴静,无疑是一个智慧的人,她也怕,但是她用她的方式去完成了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我想这种东西,只能体会,无法复制。与我,我想对自己说,生活不是苦逼的应对,而是积极的面对;与大众,我想说,面对梦想和现实,真正的智者,是双赢。

第三、感触颇深的章节。看柴静的书,有愤慨,有感动,有揪心,有不舍,还有冲锋陷阵的冲动。阴暗面我不想说,我们每个人都在面对,我只对我感触最深的章节稍作评价。

第一块是报道山西环境污染的内容,看的过程中,我脑中浮现的是我小时候的蓝天,我家附近的菜园,和上高中时到处的房子和昏蒙蒙的天气,和上大学后每次回家都感觉嗓子里被呛到了的难过,和被同学嘲笑临汾人都是“钢心铁胃”的画面。。。这些结结实实的存在,现在仍在存在,我家里人的反应跟柴静描写的一样,政府还给发钱呢,污染一下有怕什么。自从工作之后,家里开始环境治理了,扩建,绿化,空气中的昏沉少了很多。我甚至现在感叹,北京的空气现在都比不上临汾。可是接踵而至的是,我妈跟我说很多村里的年轻叔叔们,五十来岁就得癌症死了。这在我小时候是没有的事情,人们在接受者环境恶化的报复,到底是什么原因,到底政府做了什么事情,到底环境治理知否真的在扎扎实实的做,这些都不得而知,政府从来没有告诉过我们。小时候我家里的水是甜的,我家的豆腐都卖的很火,因为水好,现在我回去水是苦的,我不再留恋。但无乱如何,还是在改变着。

第二块是药家鑫的案子,我看的流泪了。因为药家鑫的死并没有对这个事件背后的真像起到任何作用。我又想到了马加爵,当然书中没有写这个案例。我从这块看到的是现在的教育,还有现在的法治。教育上,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一味的追求成绩,追求脸面,而忽视了孩子的身心健康,最后孩子成绩好了,但是内心确畸形,从而引发社会惨案,很多报道,但实际上并没有写到任何作用。我想这是父母和政府都应该反思的,不是让当事人一死了之,而是从根儿上去发现,去改变。我想起来我家的教育上,两个姐姐都是生意人,就我一个知识分子还是经常看到黑暗面的法律工作者。姐姐跟我说:“儿子学习不好,他爸就使劲打,觉得枪杆子里出政权,结果小外甥8岁了还尿裤子,往裤子里拉,该怎么办。”我这个知识分子这么说的:“父母学习一塌糊涂,你指望你儿子学成什么样子,你们凭什么要求人家,他只要尽全力健康成长就行了,学习不好也能对社会有用,你最后打成傻子,我看你怎么办,我姐夫的爸爸倒是打他们长大的,还不是卖豆腐的。”最后不打孩子了,孩子的症状没有了,还会跟我沟通:“我说,你只要尽全力就行,实在学不会的咱不强求。”现在一切都很好,孩子的学习中等偏上,很有爱心,懂得照顾人。我不相信他会成为药家鑫那样的孩子。所以说有感。另一部分就是我们的法律了,我想这也是我这辈子比较后悔的事情,学了法律确发现,它不是伸张正义的,而是为权贵谋福利,为国家谋福利的资本。但是我做了,我认了,我会为之付出终生。我认为我们的法律不指望公平正义了,但最起码请起到教导作用,而不是杀之以绝后患,现在我们国家的犯罪就像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后就是心灵的感悟了。有几句话我抄了下来,我想对每个人都会有触动,书中说:“进步就是幸福,我现在最想做的是让自己从蒙昧中一点点解缚出来;别生气,别生闲气,比起身体,都是浮云;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次救赎的机会;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也作为结束语吧。

送上看完书后的祝愿:愿大国昌盛,黎民安康,小家幸福,父母健在,自己能开心成长!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五

第一次听见柴静这个名字是通过《新闻调查》这个栏目。这么多年过去了,节目的内容早已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她那短发、冷酷的屏幕印象却让我一直印象深刻。

《看见》也算是当年比较火的一本书,地位大概类似于当年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般。在没有读之前,我一直把它想象成一本鸡汤书,直到今年意外发现它的评分竟然高达8.8分,才下定决心要把它买回来读读看

初看书名,“看见”,总觉得透漏出一股话没说完的劲。读完之后,我慢慢体会到了柴静对“看见”这两个字的理解,以及希望表达的含义。

不是听到、感到、觉得等等,而是看见。这两个字代表了客观、独立性以及真实,保持对真相的追求,而不只是浅显的评判,尽管这条道路是崎岖以及充满矛盾的。

文中所选的众多案例,从普通人的视角来看,已经不存在太多还值得被发掘或发现的新闻价值,是早已能够盖棺定论的事情。但是柴静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揭示了事件之后被普罗大众所忽视的细节,像剥洋葱般不断揭开事件的真相。

用我在文中给我印象最强烈的三段话作为本次的读书小结吧:

一、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探索就是要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灭,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就是避免成为偏见的附庸。或者说,煽动各种偏见互殴,从而取得平衡,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探索”

二、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时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三、采访不是用来评判,只是用来了解;不用来改变世界,只用来认识世界。记者的道德,是让人明白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六

《看见》发布六年后,我终于在室友的驱动下翻开了这本书。

一周时间,我翻了近两百页,这可能远不及你的阅读量,但我得向你坦白,这已经是我最快的阅读速度了。旁人眼里的中文系学生是热爱阅读的,我是个例外。我不喜欢读书,尤其是被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那些奇奇怪怪的句子实在令我感到莫名其妙,因此,我的许多被迫买来的外国文学书籍都逃不开被抛弃在书桌一角的命运。

在看了三节内容之后,我从寝室床上扑腾而起,冲着室友喊:“怎么办?!我好喜欢柴静啊!!”“你有毒啊?”室友这样回复我。她们早就习惯了我的神经质。

说得没错,我深中这本书的毒,连我自己都佩服我自己,居然可以坚持读下去。看到这本书的一半,我就迫不及待的从网上找了有关柴静采访和演讲的视频,看完之后,我心里的那个声音越来越清晰了:我好喜欢柴静!真的。

和书名一样,柴静将她记者生涯中真真切切看到的东西写进了书本。她的经历是对她的一种独特的历练,面对种种,她的表现让我肃然起敬。从她个人来讲,我很佩服柴静。在央视,巨大的工作量,领导对片子的严审,采访中存在的问题都没有让她放弃留在央视,而是凭着一股子倔劲儿让她逐渐在新闻这一行声名鹊起。作为记者,她很专业,采访的问题层层展开,问题间蕴藏的严密逻辑让她向真相靠近。更让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么瘦削的一个人居然大着胆子走进了非典病房,揭露环境污染的现状,关注同性恋以及被家暴的女性,一个个尖锐的话题都是对她的考验,因为这当中的风险未可量也。我发现她已经做了超出记者本职之外的事情,因为她有一种悯人的情怀。

柴静就是这样一个人,作为普通人,她有被文静外表遮盖的刚毅和执着,作为记者,她始终站在离新闻最近的地方,力图还原真相。

我和《看见》之间隔着六年的距离,我与书中的柴静似乎相见恨晚,柴静满足了我曾经对记者的期待:挂着记者证在众多镜头前向新闻办公室发言人提问,能采访像周星驰、李连杰那样的大咖,能气定神闲与受访对象侃侃而谈,始终奔跑在新闻第一线……如果我能早点遇见,此刻我的身边又会是另一番风景吧。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七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央视十三年,奋斗的十三年,成长的十三年。非新闻专业毕业,摸爬滚打中,探寻在人性之间,制作了柴静风格映照大众灵魂的节目——《看见》。

写下这寥寥数语时,内心忐忑,还未曾在工作中抬起头来的我,怎敢评价颇有成绩的名人,但既是普通人,就从平凡处解读我内心的波澜起伏。

“总结,不为给任何人,只是自己给自己的总结。”

若要走得快,就一个人走,若要走得远,就一起走。初进新闻调查时,柴静就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兢兢业业站稳脚跟,每一位有职业理想的前辈的帮助,让她在不断质疑与实践中看见了生命的最远处。

每一步的扎扎实实,勤勤恳恳,都是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完美诠释,为自己工作,自身更加完善,才有足够的正能量不断的带领大众从蒙昧中睁开眼来,为社会,为百姓,为人,提供了见证民主的空隙。

“人最大的慈悲就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

“看见”节目播放药家鑫案的时候我看了,有一些愤恨,一些惋惜,而拿到《看见》时,我首先偶然看到了“采访是病友间的相互探问”,捧着呈现的文字,这一次我哭了。

柴静用最平淡的陈述再现了事件中人物的经历和对白,让我们看到了在情境中人性赤裸裸的暴露,有缺乏理解的肮脏的批判,也有充满仁爱的理解。

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得不反思教育的疏漏。

父亲对药家鑫总是以打击为核心的教育方式,导致了最终车祸时,药家鑫犹豫了,特别是看到了女孩微抬着头望着车牌时,他害怕了,害怕女孩记下了车牌号。他表明杀人意图时,说道“农村人难缠”,“怕她没完没了的缠着我的父母”,这种托词表现了不敢勇敢的承担责任,脆弱到害怕受伤,自我保护的意识。有人也说,他并不坏,并非主观践踏生命。

面对孩子的错误,不能纵容或忽视,但在批评孩子时,应善于发现孩子哪怕是微小的优点,及时给予认可、肯定,这就是心理学中讲到的“放大效应”,初中阶段的孩子有三个显着特点,极强的自尊心,强烈的独立意识,还容易受到坏的方面影响,他们很需要被重视,需要表扬自己来认识自我、增强自信,更需要表扬他人为自己的言行树立榜样。

因为尊重,更加珍惜。

“当一个人关心别人时,才会忘记自己。”

断断续续的读完《看见》,最大的感受便是想揭自己的短儿说真话。

我们追求优质教育,高端教育,这背后藏匿着隐忍?

高分的现实迫使人们追求的只是成绩单上的数字,我们关注到多少孩子委屈地想哭或已躲在角落里放声大哭?

优质教育的环境中,我们幸运的是鲜有正面冲突与暴力的反抗,但面对弱小的孩子,有多少次是成年人无意中逼迫他们走进了青春期?

为了保护做师长的尊严,我们抗拒不服从,反对个性,以爱的名义教化孩子无条件的跟从,才觉欣慰。

当一个人忘不掉自己时,如何能换位思考,真正关心别人?

如在广西山村陪伴当地的留守儿童的德国人卢安克,没有收入,没有爱情,没有房子。

又如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国医生施韦泽,在非洲丛林韦黑人服务五十年,他在书中说:

“无论如何,你看到的总是你自己,死在路上的甲虫,它是像你一样为了生存而奋斗的生命,像你一样喜欢太阳,像你一样懂得害怕和痛苦,现在,它却成了腐烂的机体,就像你今后也会如此。”

“只有同样经历过无边黑暗的人,才有资格说,我理解你。”

柴静呈现汶川地震的画面时,多是无声的状态,默默的走,静静的听,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关于生死离别。只有一次,我知道了什么是失去。

小时候,家教严厉,在父母身边多是“不能做”,“不许做”,而姑姑总是以无所谓的态度让我参与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记得学习包饺子时,我把一个饺子捏露了,如果在家里,我接受的便是呵斥,而在姑姑家,大家会用笑声宽容一个孩子的成长,看到是在无法挽救时,再教我拿一个饺子皮包裹在外面,让小饺子穿着两件衣服下锅。

高中时,姑姑在大连突发脑溢血,当我见到姑姑时,她已经痊愈了,我极力掩饰自己的悲伤,仍然控制不了,放声抽泣,我第一次知道怕失去一个亲人的感觉。

我坐在姑姑身边,泪水肆意的涌,就像小时候每一次受到委屈时,跑到她跟前诉苦一样,只有到了这里,小小的我才会自由的哭,好像只有这样才有安全感。

“承受痛苦是一种清洗。”

虐猫事件风波已然平息。而备受家庭重压孤独的当事人依旧不能被大众原谅,因为手段的残忍已经越过了大家的底线。

被采访时,她没有满足大众的需求,表现出忏悔或沉痛,但有多少人会理解那笑容的背后是咬紧牙关的灵魂?

记事儿后,我的记忆中便没有经历过大的波澜,或者说因为痛苦已经成为向前的力量,这之后的艰难已经能够自然地接受了。包括落榜,失恋,失业,痛苦于当时的自己是难以忍受并平复的,但挺过了之后,我得到的是再次面对问题时需要的力量。

爱的基础是理解。

这个假期,拼音不熟练的父亲终于会发信息了,轰隆的火车上,给我发了一条有别字的信息,说我离家后,一关灯他就能感觉我在另一个房间看电视,这种感觉至少需要调整半个月。

我泪水奔涌,放下手中的杂志。

过了一会儿,对面的男孩儿问我借《读者》,我强颜笑着递过去,他问:“你看哪篇文章哭的?我想看看。”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八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正如书名写的那样,看见!

作者也许是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真实,也许是看到做事的中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蒙昧,不断挑战和修正自己。也许是看到做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如何真实的还原事实的真像。

里面有些事情印证了自己在工作的真实心态。

p184中讲,做不到,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必做,却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思维模式。这让我想起在工作中那些不必做的情况,也许自己当时对自己存在的疑虑提出解决方案,那现在的我是不是就不会太痛苦。而不是给自己借口事情执行的太多,没有思考的时间。这是自己认为思考不必做的,老板已经成了自己的大脑了。

p193中讲,念起即觉,觉即不随“,这是今年我情绪管理中要做的事情,积累的不够多,还没有深刻在自己的意识里,随时去关注自己。

里面还有很多,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这是一本能看见自己的书。带着你去一起思考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让你学会思考的书。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十九

“我渴望呆在最寂静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来自柴静的日记

《看见》是央视知名记者柴静的一本记录自己在央视十年的自传性的书。原本只是想它用来打发一下闲暇时光,可当我真正拿起这本书品读起来时,却意外地收获了更多的是对柴静本人的敬畏,对众多媒体失职的痛心,更有的是对人类感情的崇敬。

一个钟情于围巾,外表似邻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声音中透露着坚持与不可退让的央视主持人。柴静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与正义,剥丝去茧,退去一层层伪饰的泡沫,向观众呈现事实真相。当还未踏足新闻记者行业的时候,二十三四岁的柴静面对高高在上的陈虻坚定地说,“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确实十年历程她都坚守了自己的初衷。

于我而言,《看见》让我能有一个机会重新审视那些以前震撼我们的事,有一些事当时我通过电视、网络等方式知道事件大致的轮廓,有个模糊的了解,更多的也只是跟随着当时主流媒体的看法。时隔多日后能再次看到事件的真相和始末,让我有了新的认知,修正了一些对当事人的偏见,对事件的本质也有了更深刻更准确的看法。《看见》一共405页,厚厚的一叠纸张中叙述了十多件柴静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整本书内容人物鲜活,故事真实,一字一句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很平静的不带偏见的表述着新闻事件,就像一把尖锐的刀子直刺整件事的心脏,带我们见到最深入最本质的一面,那些掩埋的真相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让心高高抛起,揪成一团纸,拧巴巴的抚不平整,又在下一刻重重的跌回胸膛,让人不禁陷入深思。

读此书,就好像看见一个女子的成长过程,从无知无畏的年少轻狂,到理解了解后的从容淡定;从初出茅庐的锋芒毕露到而立岁月的内敛恬静;从自以为是、过于用力的自我到冷静自省、客观自然的大我,没有华丽和自我标榜,没有夸大和说教,只是娓娓道来,只是不带偏见的表述,却自有动人心扉的力量,如此平凡丰富,如此深刻。

书上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人生路漫漫,生活五味杂陈。怀揣一颗真心,看人间百态,品人世情怀。

看见读书心得体会1000字 看见读书心得1500字篇二十

除了不断刷新朋友圈里那些喧闹浮夸的文字,另一种选择是泡上一杯茶,用难得清闲的时光和清醒的头脑静静一读这篇曾触动许多人的文章。初次接触《看见》是在微信上看到的一篇文章——《当你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也是这篇文章使我记住了“柴静”这个名字,也使我有进一步了解她的欲望,而《看见》使我得以满足,既认识了柴静也成长了自己。

《看见》是知名记者、主持人柴静讲述自己在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书的封面是柴静采访中的照片,几位满脸皱纹的老农笑着围坐在一起,一个小朋友也毫不怯场地在大家面前玩耍。在农村,能让老人和小孩如此放松地出现在镜头前,那绝不是容易的事情。翻过来,在柴静的简介里,寥寥几句话写完了她的工作经历。不像许多名人出书,在简介里写满各类荣誉、头衔。通过这就给人以平凡有爱、简单真实的形象。

最浅层的,通过读《看见》确实“看见”了很多新闻采访背后的故事。她尽可能诚实地描述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使我们了解到社会最隐私角落里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就不一一列举了。通过这些人和事我们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会事件的本质,这都缘于柴静的真实,以及由心而发的热情和关怀。她关注的不是新闻,而是新闻中的人。无论是擦去失去表姐的痛苦小男孩的眼泪,还是要求地震中失去孩子的父亲不要喝酒吸烟以准备再次怀孕„„虽然看起来违背新闻人的职业准则,但却是对一个正常人情感的回归。因为从理智角度看,报道事件本身不能植入个人情感,否则就失去了事件本身的客观性,但从情感角度,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只是冰冷的事件,唯有用理智的头脑和一颗带有感情的心才能看到世界的真实。情不自禁为故事角色痛心或愉悦,这就是柴静。

而透过事件,我们站在柴静的角度看这本书,我们会看到一个人不断成长的经历。从刚进新闻界的高度自我肯定到遭遇挫折,再到重新审视自己找到定位。从早期的青涩、懵懂、“不接地气”到后来的自省、观察和沉淀。她用最朴实的文字记录了自己的青涩、困惑,坚持和成长。书中的记录不是简单的叙述,它融合了自己对每件事件中所反映出的问题的思考,对人性的探究和对自己、对记者职业职责的不断思索。柴静对于记者职业的热情和对自我不断打破再纠正的态度令人感动。我们需要的就是这种态度和精神,虽然我们的工作不是记者,我们也要有这种对工作、对职业始终保持热情的心态。对于自身的缺憾不足要敢于自我打破,审视自己矫枉过正。“生活里怎样是你的事,上了节目就不能有这个”。因为我们都一样是普通人,会犯错、会惶恐、会困惑,只有由内心而发的热情才是坚持的支柱。不断的自省和思考使我们学会去回归生活,去认识而不是去指责批判。

从更深层次的阅读这本书,我看到了什么是“韧劲儿”,它是对自己要求的坚守。不断相信,不断怀疑,不断幻想,不断摧毁,不断重建,为的只是避免成为偏见或附庸。柴静是一个追求“精确”、追求深度的人。当然这也是在她不断成长中所养成的,在她刚进入央视时同样惨败过。她做的第一期节目是关于剖腹产话题,采访录了三十分钟,谈完剖腹产怎么不好就结束了。结果送审后被公开批评“你告诉人们剖腹产是错误的,自然生产如何好,这只是一个知识层面,你深下去没有?谁有权利决定剖腹产?医生和家属,怎么决定?这是一个医疗体制的问题,还有没有比这个更深的层面?如果你认为人们选择剖腹产是错误的观点,那么这个观点是如何传播的?人们为什么会相信它?一个新闻事实至少可以深入到知识、行业、社会三个不同层面,你找了几个层面?„„”同样我们在对待工作,处理事情时有没有想过更深层面?是不是只考虑眼前而不顾长远?处理事情是不是“差不多”就行了?这是我们需要深刻自省的。“真相往往就在于毫米之间。把一杯水从桌上端到嘴边并不吃力,把它精确地移动一毫米却要花更多的时间和更多气力。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人与人的差别就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多想一点,做好一点,终究造就不平凡!

《看见》是一本讲故事的书,但在书中我看见更多的是关于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觉悟,以及如何对待工作,对待周围的人和事。最令人深思的是“死亡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无意识,那才相当于死。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看见》。这是一本震撼人心,使人共鸣的书。没有装饰,没有点缀,阖上这本书仍然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当事人的情感,体味事件的本质,感悟人生的真谛,任复杂的情感与感动静静流淌。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