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800字(实用四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800字篇一

我认为学习本书应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学习习总书记在治国理政方面的理论创新成果;另一个是学习习总书记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创新成果主要包含四个重大主题,分别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和走和平发展道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指一个导向和五大思维。

理论创新成果

(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的主体和主线。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掌握四个方面内容: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总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就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总任务,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实际,在任务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决抵制各种错误主张。基本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改革攻坚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面临的难点问题、干部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积极回应;体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独特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科学社会主义一般原则与中国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我国未来更高奋斗目标的政治动员和大众化表达,号召大家要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首先,中国梦的提出和实现具有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其次,中国梦体现了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内涵的辩证统一。宏观层面,中国梦体现了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的辩证统一,中观层面体现了国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辩证统一,基本内涵是国富民强,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微观层面,体现了个人利益与民族利益的辩证统一。最后,中国梦的实现必须形成共识、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力量。

(三)、全面深化改革

体现了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坚持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战略思维和辩证思维。要掌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逻辑关系和思想方法:顶层设计,要在基本确定主要改革措施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各领域改革关联性和各项改革举措耦合性,深入论证改革举措可行性,把握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逻辑关系,要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坚持整体推进,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实现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统一。思想方法,要正确处理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操作能力的执行力。

(四)、走和平发展道路

我们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纵观世界历史,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我们要走出一条和衷共济、合作共赢的新路子。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一个导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具体体现在他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二)、五大思维

历史思维:尊重历史过程、历史逻辑、历史必然性和历时合理性,把事物置于历史发展过程中进行思考,注重揭示事物发展的必然进程及内在逻辑;既注重实事求是,又注重历史地看问题。辩证思维:注重矛盾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在注重矛盾双方对立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统一,统一的时候不忽视二者的对立;注重全面、联系和发展地看问题。战略思维:对根本新、全局性、长远性问题进行科学谋划的思维方式,强调时间维度上的长远考虑,跳出局部从全局看局部,跳出部分从整体看部分。创新思维:对事物做全新思考,对结构做全新调整,对活动做全新谋划,努力寻求新思路、打开新局面、开创新境界、提升新平。系统思维:整体看问题的思维。

通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让我在宏观理论方面有了更高的认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个人信念。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应进一步探索将宏观理论应用到微观的生产实际中,比如,如何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想这不是光靠几个人或是一群人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实际上,坚守好自己的岗位,踏实的干好本职工作就是为这一最终目标在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也要应用好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理论服务于人,指导行动,比如,处理问题要带着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不能只着眼于一个问题的改善(例如为了改善覆盖就简单的提高功率),而是要通盘考虑,通过辩证的思维,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看待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800字篇二

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的著述很多,从广大群众耳熟能详的《之江新语》,到颇受政界学界好评的《习近平用典》,无不闪耀着思想和智慧的光芒。近来认真品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其中的很多理念和提法,确实值得深入学习揣摩,对当前各项工作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从20xx年9月出版发行以来,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已累计发行642万册。此书收录了他从20xx年11月15日至20xx年6月13日这段时间内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有媒体评论这本书“对外阐述施政理念,传递共赢信号,释放个人魅力”,不仅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持续引向深入,而且为外界提供了一扇观察和感知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

于宏观而言确实如此,但身在基层,作为这一精神的具体贯彻者、落实者和执行者,我认为在读书时,汲取知识和智慧的营养是一方面,但更需要从宏观的论述中,找准其在基层的切入点,与当前的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让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能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论述很多,但线条明晰,其中很多名言金句,能够完整地反映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其治国理政方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十八大以来这五年的路线图和今后的走向。其中的一些论断,就能与我们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市中心医院的日常工作和发展有效对接,很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近平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是一个国家的目标,也是一个省份、地市乃至县区共同的精神指向和行动指南,也是安康市中心医院的工作目标。到今年为止,市中心医院已经走过了80年的风雨历程。在这80年中,数次更名,几易其址,却始终守护着群众的幸福与健康,把更好地服务群众作为一以贯之的追求。今天的市中心医院,能够主动作为,抓重点,克难点,深化医改,强力推进医疗集团(医联体)建设,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能够依托集团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服务中心、率先组建安康市胸痛中心、依托市病理质控中心开展病理专科医联体建设、依托医学影像科及pacs系统搭建医学影像远程会诊平台、依托脑科医院组建卒中中心五个优势平台,也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改善医院环境,开展提升医疗服务专项行动计划,更是基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xx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也被收录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这一理念,在安康实施了多年的“说了算,定了干”与之一脉相承。执行力就是生产力,说得再多再好,不去一一抓落实,以脚踏实地的精神和精益求精的作风做到实处,就是纸上谈兵,于发展毫无益处,而且危害极大。市中心医院在80年的发展历程中,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成为安康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和安康医疗卫生系统的领头羊,并不断向秦巴区域诊疗中心迈进,就是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前赴后继,苦干实干的结果。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还包括“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等多句思想高度凝炼、读来朗朗上口的句子。作为医院的一名党务干部,唯有以系列重要精神为指引,加强个人修养和历练,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个人的职责置身于医院发展的大环境中,把服务一线、服务基层,把群众满意作为标准,以医院发展、群众满意为己任,才能成为群众满意的干部。医院发展也只有置入到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时刻以社会认可、政府放心、群众满意为己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讲良心、重质量、守诚信”的服务理念,不断推进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狠抓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和提高,确保医疗安全和公共安全,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才能成为广大群众信得过的医院。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800字篇三

按照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安排,我在会前系统性的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及自治区十届十二次全会精神,进一步提高了对“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认识,在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方面,有了一些创新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置于经济社会发展中心环节、贯穿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践行于治国理政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之一。“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思想贯穿报告始终,成为我们党最重要的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一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践行宗旨使命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思想之本。回顾近代史,无数仁人志士试图以各种改革、改良的方式救国救民,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而唯有我们党被历史、被人民选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才有了土地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正因为党的人民性,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由人民来监督政府,才跳出了政权兴衰的历史周期,使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进“四个伟大”的力量之源。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工作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始终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面对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始终加强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增强“四自能力”的内在之魂。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纵观我们党99年的发展历程,具有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这“四自能力”,是我们党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奥秘所在,也是我们党的生存发展之道。必须始终坚守人民立场,自觉站在人民立场上想问题、作决策,做事情、干事业,不断厚植党的执政基础。

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一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统筹全局、沉着应对,果断采取一系列防控和救治举措,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坚持人民至上,才能真正做到生命至上。不惜代价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要坚持以最严格的管控措施,持续巩固防控成果,广泛发动居民群众,切实发挥“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重要作用,筑牢疫情防控人民防线。二要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要常态化抓好上级历次巡视、督查、检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始终紧盯农业面源污染防止、工业固废规范化处置、黄旗海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调整优化产业布局。要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活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提升违法犯罪成本。三要聚焦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人民为中心,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不能有缓一缓、等一等的思想和心态。要严格落实“四不摘”工作要求,始终把巩固脱贫成果放在首位,保持现有帮扶政策稳定,突出抓好产业就业发展,建立长效利益联结机制,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要以消除绝对贫困为新起点,统筹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借鉴脱贫攻坚经验,建立健全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推动贫困村全面振兴、全面过硬。四要千方百计兜住民生底线。4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稳是大局,必须确保疫情不反弹,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紧紧抓在手上,切实托住这个底,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兜住民生底线必须有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对可能出现的困难与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做好兜住民生底线各项工作,加强对失能老人、低保户、残疾人等生活困难群众的基本保障,特别是妥善做好稳岗就业各项工作,落实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解除群众后顾之忧,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要,着力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和水平。五要多措并举保障实体经济。受疫情影响,xx县经济发展特别是重大项目、产业的恢复遇到严重困难和挑战,虽然上半年全旗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均有所下降,但总体运行情况基本平稳。长期以来,xx县始终聚焦破解发展瓶颈,全面探索体制机制改革,以最有力的举措解决“短板”问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持续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畅通企业困难问题反映渠道,解决制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和堵点问题,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六要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要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深入推进诉访分离和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破解社会治理难题。进一步加强基层网格化管理能力,推动资源力量下沉,确保网格设置、人员配备、待遇保障、责任落实全面到位。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的利益诉求,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

三是要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坚决反对“四风”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要旗帜鲜明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决把维护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作为最根本的政治要求和政治原则,真正把“两个维护”铸入党性观念、化为纪律要求;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要集中整治民生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聚焦群众最关心的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执纪力度。深入开展教育系统专项治理,重点整治择校、课外补课乱象、校园欺凌等问题;深入开展医药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药价虚高、虚报冒领医疗费用以及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等问题;深入开展食品监管领域专项治理,重点查处“黑作坊”、假冒伪劣食品生产销售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建立专项整治工作台账和重点整治问题清单,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措施,逐条推进整改。三要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把纪律规矩意识挺在前面,带头深入一线开展工作,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坚决把纠治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巩固党心民心的重要途径,紧盯老问题新表现,加强源头治理和制度建设,严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严查扶贫救济、惠农补贴、低保医保、农危改等重要民生领域发生的腐败问题,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坚强的战斗堡垒,成为维护民利的最坚实后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必须看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终究要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战决胜阶段,要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这就要求我们力戒空谈,进一步增强使命意识和责任感,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色足、质量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心得体会800字篇四

20-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顾了马克思光辉的一生,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主义鲜明的理论品格,其中特别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我们同样强烈地感受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人民性,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来自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的坚定不移与高度自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开篇,书末专门附录以《“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为题的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长篇报道作为收篇。作为第二卷开篇的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就要学习他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爱祖国、爱人民,是最深沉、最有力量的情感,是博大之爱。我们要学习邓小平同志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大爱,始终为人民利益而奋斗,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脚踏实地践行党的宗旨,把自己的一生交给党和人民,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年出版的第四卷特别设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专题;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当选为国家主席后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收入本卷时题目特别标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今年8月18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调研期间,再次提醒全党:“任何时候我们都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都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永远做忠诚的人民服务员。”通览《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和系列重要讲话,可以发现,“人民”始终在场,鲜明的人民立场、深厚的人民情怀、笃定的人民信仰,是习近平总书记三卷著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为鲜亮的底色。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一思想体系传承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基因,因应时代的呼声,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增添了原创性的贡献,写出了新时代“人民的理论”的辉煌新篇。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深刻把握其“人民的理论”这一鲜明特质、把握人民至上这一贯穿其中的精髓要义,在服务人民的不懈奋斗中全力践行好共产党人的初心、担当好共产党人的使命。

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雕塑者,是真正的英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以人民为后盾,为人民而前驱。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反复阐论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最大底气”论,深刻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执政,何以执政兴国、长久执政的根本问题。

我们党成为执政党的历史必然,深深蕴含在人民的选择之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因为我们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党,是一个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是一个为了人民和民族的利益而敢于斗争、敢于牺牲的党”。我们党执政以来,中华大地上所激昂展开的壮丽乐章,“剧中人”是人民,“剧作者”也是人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在新的征程中奋力实现伟大梦想,最磅礴的伟力同样孕育于人民,“只要我们紧紧依靠人民,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就没有成就不了的宏图大业”。在新时代的奋斗中,坚持“最大底气”论,要求我们时刻牢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人民是决定我们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定相信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使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始终拥有执政的最大底气,拥有自信的最大理由。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基于对人民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政党人民本性的深刻认识,对人类社会兴衰治乱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所谓“最大的政治”,就是一个执政党必须时刻把握住、处理好的最关键问题。之所以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就在于“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这是千古不易之理。任何政党的前途和命运最终都取决于人心向背。“最大政治”论,简洁但极为有力地提醒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把顺民心、聚民心作为最大的事情,唯此才能使我们党拥有执政的最大底气、最深厚根基。

要汇聚民心,必须“以百姓心为心”。“我们把老百姓放在心中,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中”。20xx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确立和践行,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推进,无不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郑重承诺的生动展开,无不是我们党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实践。在新时代,坚持这一“最大政治”论,要求我们时刻坚守人民立场,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我们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满意的事情抓起,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急,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造福人民是最大的政绩

以人民为执政的底气、民心为最大的政治,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所应时刻秉持的政绩观。对于政绩观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论及。他强调指出:“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但也很朴素,归根结底就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必须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要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以造福人民为最大的政绩,要求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以人民为政绩评价的最终主体,“我们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成效都不是由自己说了算,必须而且只能由人民来评判。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坚持这样的“最大政绩”观,要求我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时刻牢记,党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党和国家机关的每位工作人员都要时刻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指南针”,将共产党人的初心写在幸福中国建设的生动实践中。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

党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告诉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何在,也告诉我们党一旦脱离群众,就会断裂血脉、失去生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对于一个生命机体而言,最大的活力得益于血脉畅通,最大的危险莫过于血脉断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能不能经受住这些考验,最根本的就是要看我们党能不能始终深深地扎根在人民之中,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勇作民族的脊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是随着时间推移而自然保持下去的,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随着党龄增长和职务提升而自然提高的”,“初心不会自然保质保鲜”。最可靠的“保鲜剂”,就是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党全面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十九大之后,我们党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些都是我们党培元固本的战略工程,都对更加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了积极作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思想中、具体落实到行动上,不断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心。

服务人民是最大的幸福

共产党人的幸福观,一切有远大理想和抱负者的幸福观,都与服务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对于共产党人来讲,以服务人民为幸福、为追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是判断其是否是合格共产党人的试金石。对于不同战线上的奋斗者而言,能够成就多大的事业,能否把握住人生的际遇,也与其如何回答为什么人的问题密切关联。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这一根本问题,并向全党、向社会各界不断提出要求、表达期勉。他强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文艺工作者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这是唯一正确的道路,也是作家艺术家最大的幸福”;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青年人要“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我是人民的勤务员”表达自己的公仆意识,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坦陈自己的赤子情怀,以“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概括自己的执政理念。这些内容,融涵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之中,也贯穿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夙夜在公的实践中,为全党全社会作出了生动垂范。

以人民为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以民心为最大的政治,以造福人民为最大的政绩,以脱离群众为最大的危险,以服务人民为最大的幸福,紧密关联,构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鲜明地反映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目中“人民至上”、“人民最大”,鲜明地反映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显著的人民特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政党观、政治观、政绩观、幸福观在新时代的坚持和发展,也体现着当今时代的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切实实地作为永恒课题和终身课题,在服务人民中书写精彩、贡献力量,是我们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卷中应当汲取的精神营养和思想力量,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长征路上应有的不懈追求和奋斗姿态。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