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一
本课是一节语文读书导读课,属于校本课程,本课以“爱”字为主线贯穿始终,将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小镇,使学生对《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感受到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乐于进行课外阅读并在读中有所体会,有所收
铁岭市银州区柴河西小学一直坚持以读书为学校的特色办学项目,孩子们个个喜读书,并且能乐在其中,但在读课外书方法这一方面仍有待提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使其更懂得欣赏书籍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情趣。
在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旨在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施,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进行阅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品位作者的写作手法,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课中教师在学生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添加各大文学协会和网络上对本书的好评,旨在借助互联网的搜索,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本书的关注程度和全方面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应致力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本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的基本内容,认识本书的作者托比扬、埃格纳。
3.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品味书中的精妙之处,感受书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搜集书中的信息,体会童话给心灵带来的乐趣。
4.体会读书的乐趣,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5、师生、生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学会倾听与欣赏。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所需资源,学习读书的方法,品味书中的精妙之处和惟妙惟肖的人物灵魂。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感受书中人物迥异的性格。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导入法、情感体验法、朗读法、讲解法等。
课堂结构:导入——作者介绍——内容简介——人物简介——精彩导读——推荐书评——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孩子们来说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读书相关的名言。不但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够让他们在查找过程中感受与书籍的亲密。在无声无息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从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的整合。
有人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书的名人名言吗?
学生自由背诵,教师适时进行评价。
的确,读书已经成为我们的班同学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读一本好书就像沐浴阳光一样温暖;像春雨滋润大地;像光明照亮黑夜;像交到了一位知心的朋友,书籍对我们成长的帮助是无穷无尽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
朋友,——《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托比扬、埃格纳(1912----1990),挪威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有《儿歌十三首》、《新儿歌》、《黑比尔船长和其他儿歌》、动物故事《枞树林历险记》、《城里来了一帮吹鼓手》、《小鸭游大城》、《蛀洞与蛀虫》等多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枞树林历险记》1953年获得了国家教育奖。1955年,他又创作了世界名篇《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再次获得了国家教育奖。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听到的,只能记住很少的一部分。看到的,能记住一半。真正去参与的,才能记住绝大部分。在本段,我与学生随时互动,让孩子们全程参与,遨游于书海。
新课标要求学生逐渐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前,布置学生多渠道搜集《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的资料,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首先提出问题:“谁愿意先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在你的脑海里豆蔻镇是个怎样的小镇呢?镇上的居民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内容简介。
有个美丽可爱的小镇,它的名字叫豆蔻镇。豆蔻镇的人们善良淳朴,富于同情心,生活愉快而幸福。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有三个强盗,好吃懒做,不守纪律,不讲卫生,最糟糕的是还偷东西。他们被警长捉住后,镇上的人像对待亲人那样关心他们,给予他们无私的爱,使他们受了感动。一次,镇上大楼失火,他们救火立了功。警长因此提前释放了他们,又为他们安排了职业,从此豆蔻镇的生活更加安乐了。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精彩导读之前添加人物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为精彩导读埋下伏笔。
课件出示三个强盗及几位主要人物的介绍。
学生自由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初步读文:
课件出示第九章《苏菲姑姑管起家来》
学生开火车朗读本章内容。
引导学生读书,谁愿意谈谈你对苏菲姑姑和强盗的第一印象。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评价,师生交流。
是不是和我们想象的恰恰相反呀,原来苏菲姑姑这么厉害,强盗这么窝囊呀!
精读细品:
1.找出书中能够体现作者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表达方式。
2.“谁住在这块骇人听闻的地方?”把这句换成“谁住在这块脏地方?”可以吗?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骇人听闻”一词是不能换掉的,说明强盗们住的地方脏到了极点,去掉了程度差,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3.“哼!你们,对吗?”苏菲姑姑说,“我相信是你们。请过来,给我说声早安——说准确一点。”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强调敢和强盗这样讲话,说明苏菲姑姑非常勇敢也很厉害。
4.“咕哝着、鼓起勇气说、非常有礼貌的鞠了一躬、低声说”等词,体现了强盗们非常地害怕和畏惧苏菲姑姑,他们就像是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我们要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身上的光芒。
5.“好吧,无论如何,我们得逮捕这几个强盗,把他们带到警察局去。”巴士贤说。
“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苏菲姑姑说,“我来对付这几个强盗—你看我能不能!我将叫他们刨土、种蔬菜、种豆蔻子。我将要把他们变成善良、有用的公民。”
针对这一段落进行小组讨论,点拔。这部分体现了豆蔻镇上的居民是很团结的,他们是来接苏菲姑姑回去的。可是苏菲姑姑非常善良美好、有爱心,明明可以回去,可是她却没有这样做,想留在这里转化强盗,使他们变成“标准”的豆蔻居民。
本部分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从一个章节中学会方法,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最终能够学以致用,逐渐扩大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同学们,结局是不是很出乎我们的意料呀!我们要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呀,也就是本书的精妙之处。
再读精彩段落:
1.找出你认为表达方式最独特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读读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
3.读读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指名读,老师和其他学生做适时评价。
同学们真是很用心啊,老师感觉到了你们对豆蔻镇的向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别人是怎么认为的呀!课件出示全球儿童文学官方博客、新浪网友、纽约时报的相关书评。
听了这些后,同学们觉得《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这本书怎么样呀?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评价,生生互评。
那就立刻去读一读吧,去感受那份珍贵的爱心吧!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书中读出不同的精彩和属于自己的那份明亮、鲜艳、清澈和美好。因为我们坚信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视角,都能发现独特的、钻石般的美丽风景和知识宝藏。
同学们,豆蔻镇的居民在欢迎你们呀!
本课教学中,旨在使学生体会读书的快乐,扩充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籍的热爱之情。在施教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在整理、安排和分享上还有待提高,以后要多多激发学生此方面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使学习方式方法多样化。
在整个教学方案中,首先应注意的是课堂的精华部分—精彩导读,该环节主要是向学生渗透读书方法,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应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进行头脑风暴,共同品味和理解书中的语句感受鲜明的人物性格。还应注意在导语和总结时,都应点明本课的主题“爱”字,使学生在读书时,也能感受到正因为有爱,豆蔻镇才这样的吸引人,镇上的人们才会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在品味书香的过程中,“爱心”会像一股滋润的暖流一般,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丰富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书籍和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二
——《小学生时代》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可以让我们增长知识;可以让我们陶冶情操,可以让我们学会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总之,书的作用太多了,我们一生都离不开书。 今天老师要跟大家一起来阅读交流的一本课外书是《小学生时代》,让我们来一起探索、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的封面,仔细看看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学生发言)
这样的一本好书,那我们赶紧去读一读吧!
打开书本翻到目录,看看整本书主要介绍了哪几大块内容?在这六大版块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学生发言)
老师可是最喜欢原创这一个版块,因为里面有一篇文章把老师给吸引住了,你们愿意随老师一同去读一读吗?那就翻到第50页。
一篇文章的阅读方面,并以点带面,运用阅读方法
1、齐读题目
2、读了题目,你会想什么呢?(题目为什么是《那一条线》/那一条线指什么)——“能根据题目提出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阅读习惯”板书:根据题目提出问题 那就请你以最快的速度浏览一次文章,看能否找到你想要的答案。
3、小结:你觉得这篇文章值得继续读吗?那就请你再仔细的读一读(可以很自由的读,读出声音)
4、读的时候注意:(小黑板出示)
a、通过阅读,我有疑问的是
b、通过多次阅读,我还有疑问的是
c、老师有个疑问:等我张大一点?耐心的教我认字数数??是不是放错了地方。如果说是在家里认字数数是否更加恰当,那为什么这里只用逗号表示停顿。如果说是在河边习字,是否该强调一下用了什么树支在哪里写的
(小结得出:尽信书,不如无书;有时应该保持一种清醒和谨慎的态度)
d、读了一遍,我还想再多读几遍的句子是
5、交流
(1)我们先来交流第2个问题:通过多次阅读,我还有疑问的是指名学生提问教师引:碰到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时你有给它标上“?”的符号吗?刚读课文一次时,碰到问题你是怎么办的?
a、首先要自己反复阅读思考b、查阅资料c、求助同学d、求助老师
问题解决了,对课文的理解也更深入了。我们应该知道:一切发展和进步都缘于思考,而思考总得有个目的,问题是什么得先想清楚。会提问,才懂得思考,所以要重视提出问题——板书。
(2)问题解决了,让我们来看看你想多读几遍的句子是哪些?
(学生一一找到句子,并读一读)
找到自己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划一划,作个记号。 (教师适时进行阅读方法的小结:作记号) 大家一起读一次。谁想再读读。
读着读着,我似乎读懂了(小结阅读方法:边读边思考) 自由读一读。读着这一句,我似乎看到了,也想到了 (小结方法:多读、多联想)
小结:读了这篇文章,我们知道在阅读一篇有价值的文章时,应注意(小黑板出示:看题目提问题、看文章提问题、作记号;请教、边读边思考、多读多联想)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阅读的方法有很多,想想还有哪些?下面就请大家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读一读自己喜欢的文章,等会儿一起来交流一下阅读方法和阅读感受。
1、同学们:读了这篇文章,浏览了这本书,你有收获吗?有什么收获?学生讲)对,只要有收获,哪怕是一点点,也算没有白费时间。所以每读完一篇文章或书籍,最好问问自己到底有什么收获。
2、好了,这节课也要结束了。通过大家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阅读不同的文章,阅读方法是不同的,当然阅读不同的书籍,阅读方法也就不一样,希望大家以后在阅读中用上适合自己的好方法,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下课,同学们再见!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三
它是知识的殿堂,它是智慧的黄藏,它是通向真理的路,我是遨游知识海洋的舟,他就是我的好朋友——书。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好科学的阶梯,是生命的摇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生活中没有书籍,犹如生活没有阳光,鸟儿没有翅膀。
书,蕴含了悲喜,溢满了成败,教会我要善待成长,哪怕风雨侵蚀,书籍会给你流去心中的委屈,悲伤,可以引发你心中各式各样的情感,可以让你的心情得到放松,沉醉在书籍的丛林中,其乐无穷,啊!我阅读我快乐。
我爱读书!书是一匹马,让我在知识的原野中奔跑!书是一双翅膀!让我在奇妙的世界里自由飞翔!书是多彩的笔,在我的心中画着知识的蓝图,书更是我最好的朋友,带我走进生活,教我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书——我的挚友。
书可以医治愚昧,书可以使人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掩饰着成长的途径,每当我捧起书,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书里的知识是宝贵的,不读书,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没有书的世界是乏味的,没有认真阅读过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没有阅读的生活也是苍白的,没有色彩,读书的人是快乐的,我的人生因读书而变得灿烂而绚丽多彩。
书是无穷的宝藏,它为我增添了丰富的经验,书里蕴含着快乐的天堂,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庸俗,书还像一团温暖的火焰,照亮了我的人生隐藏在黑暗之中的路。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同时也吸取了战胜困难的经验。: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作舟。“阅读带给我无尽的快乐。我在阅读中成长,也在阅读中收获。
阅读让我成长,书香让我振奋,只有不断的阅读,知识的甘泉才不会干涸,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阅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阅读让我快乐,阅读让我成长……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四
不知不觉两个月的假期过去了,教师是个让人向往的职业,不仅可以教书育人,更有假期让我们调整自己。都说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样在路上,这个假期我陪家人一起去古都西安走走看看。平时利用空闲时间,通过读书来提升自己。
这个假期我又把之前读过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这本书拿出来认真拜读了一遍,同时还阅读了其他相关的还有书,再次阅读还是感受颇深的。
现在家长也非常重视孩子的阅读,都会给孩子买上很多书,有的家长交流时很着急,孩子读书时只是水过地皮湿,静不下心,读不进去。
我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样一群虽然普通平凡但热爱语文教学的小语人,他们没有忘记叶圣陶老先生说过的语文,就是要多读多写多背。如何做他们形成了自己简单可行的高效课堂模式。
正常的语文课上,老师和学生一起几乎把每把每一篇课文的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要分析透彻背下来,甚至抄写。这样的课堂,索然无味。在我的语文课堂上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作为一个转行的语文老师,没有专业的基础知识打底,课堂管理经验不足,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
韩老师他们这批先行者,像夜海中的灯塔,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在尽力高标准的去完成学校各项工作的同时,悄悄的在自己的课堂上领着学生读起来,一本一本的读学生们越来越喜欢读书了,课间都要交流下,又看了什么书。
这届一年级还刚刚开始,只是领着他们读了一本又一本的绘本,我是一个乐于创新探索实践的人。有时间读书,有时间又有书,这就是幸福。我愿意在6年的时间里亲手为他们种下幸福的种子,只求付出不求回报,希望读书可以成为我的学生们在童年时间最美好的回忆。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我也会克服不易,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草根小语人。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五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切合实际的对学生阅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目的是让学生大量的积累课外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农村小学的学生要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这个目标确实有一定的困难。原因有:一是大部分家庭还没有意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些知道了也因经济跟不上,没能为孩子备够足量的课外读物;二是由于经济紧张,图书室的存书量更新不够及时,有的书本也比较的陈旧,基本上是形同虚设;三是学生家庭的读书“环境”不够健全,周边的环境影响不利于学生有阅读愿望的发展。四是学生的阅读面比较的窄,一般都只是看一些优秀作文选而已,涉足的书目较少。因此,指导农村小学学生完成新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量,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如何指导孩子们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是我的一些做法:
以课本为圆点的放射阅读的环境。我们把学生熟悉的诸葛亮、周恩来、老舍等名人的读书与成功的典型故事讲给学生听,让学生逐渐的感觉到了他们喜欢的智慧的诸葛亮的睿智来自于多读书,他们尊敬的周恩来总理的伟大成就l来自于多读书,他们喜读的优秀散文的作者老舍先生的文学巨著的成功也来自于多读书……。让他们逐渐的领悟到了“唯有满腹经伦,才能出口成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道理。引导学生对“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的理解,让学生知道,大量阅读可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博古而通今。让学生认识到语文书的文章虽然优美,但只是指导我们阅读的典型例子,一本语文教给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而课外书里知识是无限的,犹如浩瀚的大海,只要你勇于探索,就能享受那书海的无穷乐趣。逐步引导学生去寻找课外阅读书,去涉猎课外阅读书,去享受课外阅读书。
小学生课外阅读需要指导,才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促使学生由泛泛的阅读变成有目的的阅读,我根据学生的实际读书能力及家庭读书环境的情况,以读书的兴趣入手达到读书的习惯为我的主攻目标,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我指导阅读的主要方向,给学生拟定了阅读内容:以童话、寓言、民间故事、战斗故事、历史故事、科幻小说、历史小说和新闻为主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阅读的量也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分层要求,可以激活所有学生的读书兴趣。同时,我班开展每周固定一节语文课作为读书交流会,会上,一个内容是,自选书本读,另一个内容是介绍好书。在介绍好书的时候,也给学生有明确的规定:一是文学常识的积累,要求学生要介绍作者和书本的基本知识,二是介绍书的梗概,三是谈谈喜欢的好句子和好的词语。这样,学生在读书的时候逐步从通读书本到细读书本。
学生自己有的书刊毕竟是有限的,何况是我们这些农村小学的学生。“无书读”这一难题长期困绕着他们。建立班级“图书角”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好办法。我们首先在学校的号召下,积极的组织学生进行好书交流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书拿到教室,集中放在图书架上供学生读书,中队会专设了图书管理员,负责登记交流书目,负责清理班级的图书,负责登记借阅,收还情况。班级的图书角每周一、三、五开放,制定图书借阅要求。也鼓励学生定《少年报》、《小学生导刊》,鼓励学生为刊物投稿。即扩大了学生的读书面,也扩大了学生的读书交流面。
小学生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但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可以为学生积极读书作好环境准备。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放任自流,肯定没有收到实效的。因此,开展“讲故事”、“读书汇报会”、“展评优秀的读书笔记”、“手抄报”、“知识竞赛”、“比赛查阅资料”、“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在这么多的课外活动形式中,其中,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了。因此,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利用“故事迁移”,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以此来推动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延伸发展,激发学生自觉进行课外阅读。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都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两眼闪烁着兴奋的目光,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听得津津有味。所以,这时候,当老师讲完故事,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时,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但是,仅仅靠老师讲故事,学生听还远远不够。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的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感人……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诱惑。你看,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得到了成功的满足。除此以外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读书交流活动。树一批读书的.小标兵,给予大力的表彰。开展读书积累活动。指导学生在读书中积累词语、积累句子、积累好的段落,好的文章。积累的运用活动。指导学生在自己的作文中,灵活运用书中的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等等。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特别的关注学生的知识运用,并对学生的知识积累的成绩随时的肯定,并大力的宣传,让所有的学生知道,多看书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识面,会使自己的学习提高的更快。
课外阅读是势在必行的语文教学要求,其质量如何,不仅在于学生自身的努力,教师行之有效的引导同样至关重要。教师应该积极探索并引导学生轻松完成阅读任务,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六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的需要和挑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愿意读书,乐于读书,我搜集了读书的名言警句读给他们听,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和方法,如鲁迅强调博览群书、列宁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李泽厚的泛览与精读和徐特立读书由少到多等;讲读书的乐趣等,他们就饶有兴趣的去“书的海洋世界”中去遨游,汲取知识的营养。
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辨别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为此根据学生的能力、思想、年龄和兴趣的不同,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认真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的广泛性。小学生大都偏好阅读故事性强的战斗故事书,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有计划有目的的介绍和鼓励学生阅读历史、地理、科幻等方面的读物,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广泛的阅读兴趣。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可见,课外阅读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有极大的影响。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产生不同影响的书籍进行搭配,促使学生能从中获得品格发展的健康与完善。
2、主体的层次性。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因个性方面的差异,指导时,我常根据情况分层次指导,低层次的学生着重看以图为主的书籍,初步培养起爱书爱读书的习惯,中等层次的学生着重看以文为主,辅之以图的童话、神话、寓言等书籍,对高层次的学生,则开始指导其阅读中外著名的童话集、短篇小说集,并引导其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注重层次的指导,能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3、第三,阅读的相关性。课内阅读是学生的主战场,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必要扩展与补充,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协调好课内外阅读的关系。为此,我常结合课文学习,以课内带动课外。
如果学生仅仅有了阅读的兴趣,不懂得如何去读,如何学会技巧,学以致用,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就要我们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我们教研组共同探讨了几种读书方法,如:
(1) 选读法。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查阅、摘录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或阅读能延伸教学内容的作品、文章、书籍。
(2) 思读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能唤起注意、启迪思维,而课后提示的思考题又是文章的重点,带着课后的问题读书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是我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
(3) 精读法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精心地阅读,仔细地品味,从作者的篇章结构,思想情感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如在学习《拾穗》一文时,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透过三个妇女的动作、神态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在把课文的背景资料和课文结合起来阅读,了解她们的艰苦生活,体会课文的中心。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学习方法后,便要求学生自读下一篇课文———《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4) 浏览法
对所读的课文不是逐字逐句读下去,而是快速地掠视全文,了解内容大略,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这种阅读方法,往往是用在独立阅读课文中。如在教学《桥之思》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快速地浏览全篇课文,并引导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谈一谈,理解心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当然,浏览不等于走马观花,而是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
(5) 跳读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想读或简略的内容跳过去。教学生明确哪些作品、书籍要重点读,读时要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批注。哪类作品可略读、可浏览,提醒学生不要面面俱到。再如:圈点批画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对那些名言警句,精彩的词、句子、段落可作批注,写评语。
当然,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成为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的源泉,并伴随学生一生。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七
一年冬天,爷爷患了重病,临终前把他托付给邻居。
邻居对放羊娃很好,他每次放羊回来,桌上都备好了热腾腾的饭菜。好几次,放羊娃都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他暗下决心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可一想到在山坡上放羊时那刺骨的寒风,他说谎的毛病就又犯了。
一天,放羊娃对邻居大婶说:“今天我肚子痛!痛死了!”大婶就让儿子替他去放羊。没几天,他又说自己脚痛。大婶又相信了他。渐渐地,放羊娃说谎成性,变得喜欢作弄人。外出放羊时,放羊娃常常高喊:“狼来了!救命啊!”当看到村里的人跑来救助时,他就跳到一边,得意地大笑起来。
乡亲们一次又一次原谅了他。直到有一天,狼真的来了。
一天中午,一只母狼带着两只狼崽袭击了他的羊群,羊咩咩地惨叫着。放羊娃吓得跑上山冈,大声呼救。村里的人听见了他的哭叫,以为他又在恶作剧,谁都不理他。过了一会儿,放羊娃连哭带跑地回到村子,他跪在乡亲们面前,痛哭流涕,发誓以后不再说谎,恳求大家去救他的羊群。
乡亲们这才相信了他,纷纷抓起棍棒去打狼。可等大家赶到山坡上时,狼已经走了。羊死的死、伤的伤,还有两只可爱的小羊羔也不见了。放羊娃看到这一切,后悔得说不出话来。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八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敏,写作使人精确。假期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阅读一本好书,我进行认真筛选,我选读了《幼儿心理学》这本书。学习幼儿心理可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征,进而对幼儿进行更好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健康成长。
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他们是我们祖国的花朵,必须给予良好的教育,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但是在我们对其进行教育的时候,必须先了解其心理特征,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给予改变,合理正确的培养。
幼儿年龄小,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教育,了解幼儿心理是为了更好的了解该幼儿、更好的培养幼儿,让我们知道幼儿的思想,动态等一切是很重要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内心里都充满着许许多多的不满和疑惑!我们是这样,那幼儿呢?他们也同样如此!年龄小的幼儿,他们只是盲目的依赖,没有自己的主见。中班以后的孩子们就不同了,他们知道和老师“作对”,有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盲从!有了人生的第一次反叛!
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大的时期之一。幼儿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在以游戏为主的各项活动中,心理发展异常迅速。作为幼儿教师学习幼儿心理学是自身发展提高的需要,是搞好幼儿教育工作的需要。因此,每一名幼儿教师,都应该认真学习心理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积极开展幼教科研,为幼儿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是儿童期的心理和行为的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以及这个时期的心理年龄特征。但有一点和我们平时理解不大一样,儿童期是指从出生到青年前期,即从出生到17、18岁左右。当然它还可以细分为更小的阶段,比如常用的婴幼儿期(出生到2岁)、儿童早期(2岁到6岁)、儿童中期(6岁到11岁)和青少年期(11岁到20岁)。
现在的发展心理学已逐步分化出各个以专门年龄阶段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它主要包括婴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
书中非常细化地从各个部分对发展心理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使读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心理学的内容。读这本书,使我充分体会到作为一个老师的不易以及这份责任感,要更加细心和耐心地去观察每一个孩子,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世界,蹲下来跟他们说话,把自己和学生们看作是平等的对待,用他们的心去思考,去体会。这样的话,才会成为一个好老师。
教育是一门关于人性的艺术,同时也是一门关于人性的科学。当我们的教育与“人”走得更近时,学生之于学校、学生之于教师、学校之于学生、学校之于教师、教师之于学生、教师之于学校等种种关系与牵动都将充盈着和谐与愉悦。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也将变得幸福的享受教与学的过程。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九
本课是一节语文读书导读课,属于校本课程,本课以“爱”字为主线贯穿始终,将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小镇,使学生对《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感受到爱的力量是伟大的,乐于进行课外阅读并在读中有所体会,有所收
铁岭市银州区柴河西小学一直坚持以读书为学校的特色办学项目,孩子们个个喜读书,并且能乐在其中,但在读课外书方法这一方面仍有待提高。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使其更懂得欣赏书籍的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生活情趣。
在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中,旨在运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设施,让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进行阅读,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努力创设大语文观,引导学生品位作者的写作手法,整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本课中教师在学生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添加各大文学协会和网络上对本书的好评,旨在借助互联网的搜索,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本书的关注程度和全方面的认识。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应致力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根据本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的基本内容,认识本书的作者托比扬、埃格纳。
3.引导学生学会读书的方法,品味书中的精妙之处,感受书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搜集书中的信息,体会童话给心灵带来的乐趣。
4.体会读书的乐趣,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5、师生、生生交流搜集到的信息,学会倾听与欣赏。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搜集所需资源,学习读书的方法,品味书中的精妙之处和惟妙惟肖的人物灵魂。
教学难点:
1、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感受书中人物迥异的性格。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学习不是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形成能力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形成过程,采用的教学方法有:情景导入法、情感体验法、朗读法、讲解法等。
课堂结构:导入——作者介绍——内容简介——人物简介——精彩导读——推荐书评——总结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孩子们来说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布置学生搜集与读书相关的名言。不但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能够让他们在查找过程中感受与书籍的亲密。在无声无息中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实现从课外到课内,再到课外的整合。
有人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书的名人名言吗?
学生自由背诵,教师适时进行评价。
的确,读书已经成为我们的班同学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了,读一本好书就像沐浴阳光一样温暖;像春雨滋润大地;像光明照亮黑夜;像交到了一位知心的朋友,书籍对我们成长的帮助是无穷无尽的。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
朋友,——《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
托比扬、埃格纳(1912----1990),挪威著名儿童文学家。他的作品有《儿歌十三首》、《新儿歌》、《黑比尔船长和其他儿歌》、动物故事《枞树林历险记》、《城里来了一帮吹鼓手》、《小鸭游大城》、《蛀洞与蛀虫》等多种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枞树林历险记》1953年获得了国家教育奖。1955年,他又创作了世界名篇《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再次获得了国家教育奖。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听到的,只能记住很少的一部分。看到的,能记住一半。真正去参与的,才能记住绝大部分。在本段,我与学生随时互动,让孩子们全程参与,遨游于书海。
新课标要求学生逐渐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课前,布置学生多渠道搜集《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一书的资料,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首先提出问题:“谁愿意先来和大家交流交流,在你的脑海里豆蔻镇是个怎样的小镇呢?镇上的居民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课件出示内容简介。
有个美丽可爱的小镇,它的名字叫豆蔻镇。豆蔻镇的人们善良淳朴,富于同情心,生活愉快而幸福。但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有三个强盗,好吃懒做,不守纪律,不讲卫生,最糟糕的是还偷东西。他们被警长捉住后,镇上的人像对待亲人那样关心他们,给予他们无私的爱,使他们受了感动。一次,镇上大楼失火,他们救火立了功。警长因此提前释放了他们,又为他们安排了职业,从此豆蔻镇的生活更加安乐了。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及心理特点,在精彩导读之前添加人物介绍,旨在让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为精彩导读埋下伏笔。
课件出示三个强盗及几位主要人物的介绍。
学生自由读、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初步读文:
课件出示第九章《苏菲姑姑管起家来》
学生开火车朗读本章内容。
引导学生读书,谁愿意谈谈你对苏菲姑姑和强盗的第一印象。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评价,师生交流。
是不是和我们想象的恰恰相反呀,原来苏菲姑姑这么厉害,强盗这么窝囊呀!
精读细品:
1.找出书中能够体现作者幽默、诙谐的表现手法的句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和表达方式。
2.“谁住在这块骇人听闻的地方?”把这句换成“谁住在这块脏地方?”可以吗?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骇人听闻”一词是不能换掉的,说明强盗们住的地方脏到了极点,去掉了程度差,表达不出这种效果。
3.“哼!你们,对吗?”苏菲姑姑说,“我相信是你们。请过来,给我说声早安——说准确一点。”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强调敢和强盗这样讲话,说明苏菲姑姑非常勇敢也很厉害。
4.“咕哝着、鼓起勇气说、非常有礼貌的鞠了一躬、低声说”等词,体现了强盗们非常地害怕和畏惧苏菲姑姑,他们就像是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我们要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身上的光芒。
5.“好吧,无论如何,我们得逮捕这几个强盗,把他们带到警察局去。”巴士贤说。
“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苏菲姑姑说,“我来对付这几个强盗—你看我能不能!我将叫他们刨土、种蔬菜、种豆蔻子。我将要把他们变成善良、有用的公民。”
针对这一段落进行小组讨论,点拔。这部分体现了豆蔻镇上的居民是很团结的,他们是来接苏菲姑姑回去的。可是苏菲姑姑非常善良美好、有爱心,明明可以回去,可是她却没有这样做,想留在这里转化强盗,使他们变成“标准”的豆蔻居民。
本部分重点在于指导学生学会阅读。从一个章节中学会方法,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最终能够学以致用,逐渐扩大视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同学们,结局是不是很出乎我们的意料呀!我们要用心去体会和感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呀,也就是本书的精妙之处。
再读精彩段落:
1.找出你认为表达方式最独特的句子并说说理由。
2.读读你认为最有趣的句子。
3.读读你印象最深刻的句子。
指名读,老师和其他学生做适时评价。
同学们真是很用心啊,老师感觉到了你们对豆蔻镇的向往。那么大家想不想知道别人是怎么认为的呀!课件出示全球儿童文学官方博客、新浪网友、纽约时报的相关书评。
听了这些后,同学们觉得《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这本书怎么样呀?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评价,生生互评。
那就立刻去读一读吧,去感受那份珍贵的爱心吧!老师希望同学们能从书中读出不同的精彩和属于自己的那份明亮、鲜艳、清澈和美好。因为我们坚信每个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视角,都能发现独特的、钻石般的美丽风景和知识宝藏。
同学们,豆蔻镇的居民在欢迎你们呀!
本课教学中,旨在使学生体会读书的快乐,扩充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书籍的热爱之情。在施教过程中,学生对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在整理、安排和分享上还有待提高,以后要多多激发学生此方面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和掌握运用互联网搜集资料的方式方法,使学习方式方法多样化。
在整个教学方案中,首先应注意的是课堂的精华部分—精彩导读,该环节主要是向学生渗透读书方法,教师在讲授的同时,应不断的启发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加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进行头脑风暴,共同品味和理解书中的语句感受鲜明的人物性格。还应注意在导语和总结时,都应点明本课的主题“爱”字,使学生在读书时,也能感受到正因为有爱,豆蔻镇才这样的吸引人,镇上的人们才会在作者的笔下熠熠生辉。在品味书香的过程中,“爱心”会像一股滋润的暖流一般,缓缓流进学生的心田,丰富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在书籍和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十
它是知识的殿堂,它是智慧的黄藏,它是通向真理的路,我是遨游知识海洋的舟,他就是我的好朋友——书。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好科学的阶梯,是生命的摇篮,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生活中没有书籍,犹如生活没有阳光,鸟儿没有翅膀。
书,蕴含了悲喜,溢满了成败,教会我要善待成长,哪怕风雨侵蚀,书籍会给你流去心中的委屈,悲伤,可以引发你心中各式各样的情感,可以让你的心情得到放松,沉醉在书籍的丛林中,其乐无穷,啊!我阅读我快乐。
我爱读书!书是一匹马,让我在知识的原野中奔跑!书是一双翅膀!让我在奇妙的世界里自由飞翔!书是多彩的笔,在我的心中画着知识的蓝图,书更是我最好的朋友,带我走进生活,教我如何做人,如何面对,书——我的挚友。
书可以医治愚昧,书可以使人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掩饰着成长的途径,每当我捧起书,就会有一种亲切感,书里的知识是宝贵的,不读书,就是输在了起跑线上。
没有书的世界是乏味的,没有认真阅读过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没有阅读的生活也是苍白的,没有色彩,读书的人是快乐的,我的人生因读书而变得灿烂而绚丽多彩。
书是无穷的宝藏,它为我增添了丰富的经验,书里蕴含着快乐的天堂,让我忘记了所有的庸俗,书还像一团温暖的火焰,照亮了我的人生隐藏在黑暗之中的路。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懂得了遇事要坚强,同时也吸取了战胜困难的经验。:书山有路勤为径,苦海无涯苦作舟。“阅读带给我无尽的快乐。我在阅读中成长,也在阅读中收获。
阅读让我成长,书香让我振奋,只有不断的阅读,知识的甘泉才不会干涸,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阅读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阅读让我快乐,阅读让我成长……
教师课外阅读心得体会篇十一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它对人才的知识、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的需要和挑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同学们愿意读书,乐于读书,我搜集了读书的名言警句读给他们听,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等;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和方法,如鲁迅强调博览群书、列宁怎样提高阅读速度、李泽厚的泛览与精读和徐特立读书由少到多等;讲读书的乐趣等,他们就饶有兴趣的去“书的海洋世界”中去遨游,汲取知识的营养。
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但辨别力有限,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以实现阅读的有效性,为此根据学生的能力、思想、年龄和兴趣的不同,以及课堂教学需要的不同,认真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读物。选择时应注意到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的广泛性。小学生大都偏好阅读故事性强的战斗故事书,教师除了要帮助学生选择这类书外,还应有计划有目的的介绍和鼓励学生阅读历史、地理、科幻等方面的读物,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他们的广泛的阅读兴趣。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可见,课外阅读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有极大的影响。教师在指导时,要注意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产生不同影响的书籍进行搭配,促使学生能从中获得品格发展的健康与完善。
2、主体的层次性。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因个性方面的差异,指导时,我常根据情况分层次指导,低层次的学生着重看以图为主的书籍,初步培养起爱书爱读书的习惯,中等层次的学生着重看以文为主,辅之以图的童话、神话、寓言等书籍,对高层次的学生,则开始指导其阅读中外著名的童话集、短篇小说集,并引导其进行探究性学习。这样注重层次的指导,能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高。
3、第三,阅读的相关性。课内阅读是学生的主战场,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必要扩展与补充,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协调好课内外阅读的关系。为此,我常结合课文学习,以课内带动课外。
如果学生仅仅有了阅读的兴趣,不懂得如何去读,如何学会技巧,学以致用,阅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这时,就要我们教师给予学生正确的指导,我们教研组共同探讨了几种读书方法,如:
(1) 选读法。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查阅、摘录与教学相关的资料,或阅读能延伸教学内容的作品、文章、书籍。
(2) 思读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能唤起注意、启迪思维,而课后提示的思考题又是文章的重点,带着课后的问题读书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是我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
(3) 精读法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精心地阅读,仔细地品味,从作者的篇章结构,思想情感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如在学习《拾穗》一文时,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透过三个妇女的动作、神态及周围环境的描写,在把课文的背景资料和课文结合起来阅读,了解她们的艰苦生活,体会课文的中心。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如何了解人物内心活动的学习方法后,便要求学生自读下一篇课文———《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4) 浏览法
对所读的课文不是逐字逐句读下去,而是快速地掠视全文,了解内容大略,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这种阅读方法,往往是用在独立阅读课文中。如在教学《桥之思》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快速地浏览全篇课文,并引导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谈一谈,理解心桥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当然,浏览不等于走马观花,而是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
(5) 跳读法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想读或简略的内容跳过去。教学生明确哪些作品、书籍要重点读,读时要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批注。哪类作品可略读、可浏览,提醒学生不要面面俱到。再如:圈点批画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对那些名言警句,精彩的词、句子、段落可作批注,写评语。
当然,阅读兴趣和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寒,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要教师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方法得当、正确引导,就一定能让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成为学生不断更新知识的源泉,并伴随学生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