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感悟高中》大全(7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感悟,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感悟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感悟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感悟高中》篇一

读完《摆渡人》,像是做了一场大梦。梦里真正看到了灵魂出入的透明结界,真的看到了黑色诡异的湖。像是陪迪伦和崔斯坦一起站在暮色下,看他们对彼此的表白和亲吻。我与他们从未谋面,却像是一起度过了几个年头一样熟悉。属于他们的冒险,却紧紧地把我的心攥在手里。在书的最后几页,因为担心他们是否能够重逢,忍不住反复深深地呼吸。

我忍不住开始幻想和期待,在我生命的尽头,是否有人等待摆渡我的灵魂。我是否会感受到这种珍贵,并为此不顾一切。生命是一场旅行。我很少去想它的终点是什么,因为不敢触碰。我害怕我坠入无边的黑暗,或是万丈的深渊,呐喊变成寂寞的回响,与我爱的那个有着温暖的风,和热闹声音的世界永远抽离。我不知道死后是否能与想念的人相见,但我相信命定的缘分。生而为人,必有所寻。与其说迪伦是死过才遇见了崔斯坦,为了崔斯坦而回到人间,不如说这是一场设定的遇见。迪伦本来的生活苍白而贫瘠,并不温和的母亲,模糊遥远的父亲,反而生命结束后遇见的崔斯坦,才是她最亲密的人。

崔斯坦为她的生命注入期待、幸福、崭新的一切,她带崔斯坦走出荒原,结束周而复始的使命。他们共同重获新生,用爱情唤醒了沉睡的灵魂,使遥远而单调的未来,变得充满意义。所以我宁愿相信,生命是一场灵魂之间的相遇。彼此都有缺口和迷惘,因为遇见了契合的拼图,才完整了自己。

不管是亲人,爱人,朋友甚至宠物,他们都是为了我们而来,是一场预谋的邂逅。你永远不知道谁的出现悄悄地改变了什么,为你圆满了哪一段轨迹;而你又为他带去了什么,改变了他本来的日子。

生的美好,就在于这种遇见吧。也许我对生活偶尔厌倦,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时有抱怨。但我会永远记得我和迪伦一起穿越的那片荒原,记得那场美得让人落泪的遇见。

我会相信这世上我所遇见的,都等候我多时。看似不经意的一个转身,漫不经心的一个下雨天,却是准备已久的重逢。包括遇见迪伦和崔斯坦的我,遇见我写下的这些字的你。

生而为人,必有所寻。

《感悟高中》篇二

青春是一个普通的名称,它是幸福美好的,但也充满着艰苦的磨练。

——高尔基

《童年》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大部分人也都阅读过,但这本众所周知的名著却给我留下深刻的人生思考。

首先,它教会了我坚强与勇敢。在人生的道路上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它们不知何时会降临,也不知究竟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伤害,但我完全知道,在它们来临时,我们必须坚强和勇敢。只有用坚强和勇敢来武装自己,才不会被晴天霹雳所打击,才有足够的精力去思考如何对待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这就如同在地震来临时,坚强、勇敢的人逃生的希望更大,因为大家勇敢,勇敢就能使头脑清醒,也就可以找出最好的自救办法。所以,坚强勇敢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有了坚强和勇敢,我们能在黑暗中发出那微弱的一束光,沿着光走,就能看见蓝天。

其次,它还告诉我生活中总会存在希望。希望是每个人都喜爱的一个词,它预示着美好、光明与成功,它是幸福的女神,是机会的象征。而在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是什么?不是没有金钱,不是没有权力,而是没有希望。正如我上面所提出的,希望代表机会,没有了希望也就没有了机会。这也就意味着花枯了不会再开,人青春过了不会再重来,走进黑暗就不会再重见光明……因此,请让你的心灵永远相信希望,相信希望就在前方。人活在希望中浑身都是劲。这样,你的心就会一直发光热,一直充满活力,一直鲜红滋润。记住:希望只会眷念相信它的人!最后,《童年》不仅让我体会到故事主人公阿廖沙童年的黑暗与痛苦,更使我体会到人间的光明与温暖。乐观淳朴的茨冈人,正直无私的老工人葛利高里以及善良公正的外祖母。大家都是温暖与光明的使者,令阿廖沙在黑暗中绽放出束光,也给我带来了积极的能量,鞭策我奋进,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光芒!

“小茨冈”的去世令我感到震惊,激起了我对十九世纪俄国草根阶级人民的同情,对十九世纪俄国儿童悲惨命运的怜悯。

但是,现在二十一世纪了,在我们身边仍有一些不幸的儿童默默地忍受着痛苦。记得有一次,我和家人到沙滩吃饭,忽然,悠扬的琴声从远方飘来,越来越近。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位衣衫褴褛的、身上背着吉他的小女孩,和她同行的是一位目露凶光的老头。大家一边走,小女孩一边弹,老头就向两旁正在吃饭的人递上饼干盒,意思是求人施舍点钱。饼干盒里已有许多零钱,看来小女孩也弹了很久了。可能是累了,小女孩一味地弹错音不断重弹,那老头一个巴掌扇到她的脸上,她小声的啜泣起来还是继续弹。来到我面前我投了一张十元的钞票,轻声问小女孩:“太累了吗?”小女孩怯生生地瞥了老头一眼立刻说:“不累!不累!”美妙的琴声依然在我耳边萦绕,而此刻,我只想关闭我的耳朵。

还有边远山区的孩子,有暴力倾向家庭的儿童……大家统统都需要关怀和帮助。同样是儿童,为何有不平等的待遇呢?请大家给予大家更多的关爱吧!

《感悟高中》篇三

在朱克曼的谷仓里,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真挚的友谊。小猪威尔伯难免有一天会被制成火腿,但夏洛却立下救威尔伯的誓言。它用蜘蛛网织出文字成为奇迹,保住小猪。后来农场主带它们去了集市,小猪和夏洛合作赢得了特别奖,可夏洛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我想:虽然威尔伯刚开始看到蜘蛛夏洛为了生存很血腥,可在它凶残的外表下有一颗热血沸腾的心,有一颗为朋友着想的心。也正是夏洛怀着这样的心让我觉得夏洛与威尔伯的友谊是真挚的,可贵的。夏洛为了让威尔伯活下去不变成佳肴,不惜用干丝织网,浪费大片大片的网这也加快了自己的衰竭。夏洛用生命去完成誓言,用生命去创造奇迹的友谊,在我看来即使最渺小的生命也能创造奇迹。当然威尔伯也给了夏洛很大的帮助,如果没有威尔伯把一日三餐都让给老鼠,卵带也不会被老鼠驮到农场,夏洛的孩子也不会存活下来。

在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真挚的友谊。一年级的我还不能自理,暑假里父母上班时就把我送到他们的同事家。从那时起假期里就是徐迪超哥哥照顾我,我俩一起做作业,我有不会的他会不厌其烦的教我;带我去食堂吃饭,给我打饭打菜;带我去锻炼身体,我学会了游泳。我们的友谊在这平凡的日子里得到了升华,变得真挚。

友谊在人的一生中是必不可缺的。人如果缺少友谊将是可怜的孤独者。社会也是如此,如果缺少友谊社会也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友谊围绕在我们身边,也相信书中的农场洋溢着更加真挚的友谊。

《感悟高中》篇四

《西游记》是一本世界名著,更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四五年前我曾读过这本书。今年寒假,我又一次拿起了它,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之作,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降妖伏魔,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真经的故事。作者细腻而深刻地塑造了四个极其经典的形象:富有反叛精神且嫉恶如仇的神猴孙悟空,好吃懒做但憨态可掬的猪八戒,任劳任怨、忠心耿耿的沙和尚,慈悲宽厚而软弱的师父唐僧……西行取经的惊险故事充分展现了作者丰富的知识与惊人的想象力、非同一般的幽默感和妙笔生花的高超写作技巧。

从《西游记》问世以来,就一直被人们所喜欢,其主要原因就是里面的人物受到了人们的广大欢迎,先从孙悟空开始说起,先不说它神通广大,就它那种正直,活泼的形象也深深的印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途经女儿国等等,更是让孙悟空大显神威,使人们深深地喜欢上了孙悟空。

再说猪八戒,一想到猪八戒,大家就会想到它呆头呆脑,好吃懒做,贪图美色,但是猪八戒它憨厚老实,任劳任怨地保护师父,因此,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欢。

还有沙和尚、唐僧,他们的思想性格无不折射着时代的痕迹。

其实,我觉得看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不如读原本的《西游记》好。对此,很多人很迷惑,“明明是看西游记好,有许多画面还有背景音乐,可比看西游记好多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我之所以那样觉得,是因为书能带人走进神秘奇妙的想象世界,就像《西游记》这本书一样,你读的越认真,你想的就越丰富,就越能丰富你的想象力,所以,我觉得读书要比看电视剧好得多。

读完《西游记》,我不知不觉的学到了很多,学到了孙悟空身上的那种勇敢乐观、在唐僧身上学到了仁慈与宽容……更重要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执著坚持的精神。

《西游记》是几百年来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照耀人们的心灵,带给人们欢乐,同时它也教给了人们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尺度,明白了为人处事的深刻道理。

我想这也是《西游记》被人们百读不厌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感悟高中》篇五

带着读完《家》的亢奋和探索觉慧前路的心理又翻开了《春》,却发现主镜头还是在高家大院里,只是叛逃的人物有了变化。如果说《家》带给我的是叛逃的大胆与刺激,是对旧社会的不满与猛烈抨击,是对旧社会女性的同情,那么《春》则少了些反叛,多了些人性的软弱。更让人同情。

不知是少了觉慧这样一个“反派”的调剂,还是因为又有几条鲜活的生命在旧思想的迫害下消失,还是因为那本来就压抑的高家大院,《春》的氛围似乎比《家》还要沉重。或许是本就不喜欢悲观的人、悲伤的事,对于淑英淑贞,除了同情,还有不满,不满于她们对命运的臣服,不过淑英最后的逃离还是让人震惊,也让人惊喜的,同时也庆幸又有一位青年逃离了那个乌烟瘴气的地方,获得了自己的未来。喜欢淑英的一句话:“春天是我们的。”是的,逃离了那个封建的大家庭,逃离了为别人操纵的命运,有了自己的人生,有了一片广阔的蓝天,而不是从大宅院里看到的那一片狭小的天空。

虽然佩服淑英的勇气,但是不喜欢一开始她那种自暴自弃、悲观的生活态度。相比较而言,还是比较欣赏三小姐淑华。她没有大家闺秀的娇气、柔弱,反而很直爽、很豪迈。她对于烦恼的事不会哭哭啼啼,而是很豪爽的说出来,不同于一般的女子,即使是受到新式教育的琴,恐怕也做不到那么直爽,她似乎会是下一个觉慧,一个敢说敢做、勇于反抗封建礼教的人。或许她不应该生活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封建礼教横行的年代,女子不如男子,女子就应该让别人给她安排一切,女子都是薄命的,女子就是要三从四德,蕙、梅、瑞珏都因封建礼教、封建迷信而死故而引发了周氏的感叹:“我只求来生再不要做一个女子。”这样一个豪爽大气、不拘小节的女子,生活在那样的年代,是福,也是祸。她坦率,惹人喜爱,起码不会抑郁成疾,郁郁寡终,这是福。但她终究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又是那样的家庭,那样的时代,她又不相信女子三从四德,如若不步觉慧淑英的后尘,或许也逃不过那样的下场,这又是祸。但是,我觉得,既然淑英都能逃离,以她的个性,应该也会走出大宅门的束缚。

最同情的就是觉新了,《家》是,《春》也是。觉得他很善良,但又很怯懦,曾经很有理想,却因不敢反抗而被迫放弃,可是他的顺从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家》里他失去了心爱的人、失去了妻子,《春》里他又失去了两个儿子,看着自己的亲人一个个离去,很悲惨,很可怜。看《家》的时候以为他会继续懦弱下去,可是在《春》中,他似乎发生了改变,不再一味的顺从,甚至在淑英的逃离方面也出了一份力。对他的同情,不仅是因为他命运悲惨,而且因为他和很多人都很像,一样的软弱,一样的容易屈服,对于自己想要的不懂争取,而是直接放弃。他是个很复杂的人物,但同时又是一个很单调的人物,他身上有很多人的重影,但却有一个灰色黯淡的人生,让人乏味,却又让人同情。

春天是光明的,是充满希望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春天,每个人都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追求自由,只要有勇气,有决心,不管前路如何,即使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起码走过了一回。“春天是我们的。”青年人就是要有梦想,有追求,才能获得向春天进发的动力。像淑英那样曾经胆小懦弱的深闺小姐尚且能在一次次事件的打击下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去寻找自己的`春天,更何况当代青年人呢?

《感悟高中》篇六

平时我总喜欢看看《读者》,里面总有一些经典的文章让我感动。前不久刚看了一篇《永恒的母亲》,是三毛写的,看三毛的文章总觉得眼泪太多,直到看完这篇文章,我才真正体会到母爱的力量。

千古以来,赞颂母爱的名言、美文数不胜数,却很少看到这样朴实的文字,有时好文章并不需要过分美丽的词眼,倒是平平淡淡中就能看见真情。也许大家都听到过一个母亲以超人的速度接住从高楼掉下的孩子的故事,每次看到或听到关于母爱的故事,我就会想起自己的母亲。

我的母亲是一家外企的财务经理。她待人真诚,和蔼可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母亲每天都不辞辛苦的把家整理得干干净净,有条不紊,使全家每个人都能过上舒服的日子,却从来不曾听她说过苦,喊过累。母亲也经常教导我们读书要用功,但从不用处罚的方式来强迫我们读书。母亲除了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和读书,还有我们的健康。

我的母亲每天默默地付出,却不求回报,哪怕一个小小的肯定,一个赞美的眼神,一个关心的动作,她便会很开心。每次烧好晚饭,平时很少出汗的她总会热得汗流浃背,身边总有一股很重的汗味。有时我会嫌弃的捂着鼻子大叫道:“老妈,臭死了,你最好先离我远点儿!”“哦,对不起,等会儿我就去洗洗。”她擦干汗水快速跑向浴室。其实我刚说出这句话就已经后悔了,看着妈妈离去时单薄的背影,我的鼻子酸酸的。

我的母亲身体不太好,动过四次手术,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她特别希望我和妹妹能尽快独立起来。为了培养我们的独立能力,总让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每逢双休日、寒暑假都让我们学着做菜、烧饭、洗衣服等;她情愿站在旁边,直到我们做结束;零花钱也要自己做家务来赚取;补习班也让我们自己一个人去;尽管好几次我都知道她不放心远远的跟在后面……。我曾一度为自己生活在这个家庭中而懊恼和沮丧,但现在我才知道,任何东西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争取的。

我总觉得在这个世界上我最爱母亲,甚至胜过爱自己。母亲非常疼爱我和妹妹,只要有用的东西她都会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但她却不会为自己买点什么,她总说自己一用钱就总感觉到有一种罪恶感,她总说她的快乐不是建立在消费上的……刚开始我觉得她这个人有点神经病,钱赚来就是用的,有什么舍不得的。现在我才明白,原来妈妈爱我们胜过爱她自己,她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我们的明天。我们的爱和她相比实在太微不足道。

我有很多坏习惯,母亲说了无数遍的话至今都还会在耳边响起,也常常会说一些让人伤心的话,但她从不会计较,因为只有母亲才会容忍你所有的不好,依旧给你一样多的关爱,依旧对你好。每次想起她的好,我的眼泪就会不听大脑的指挥,并暗暗发誓长大以后我一定会感恩。

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永远都无法用语言说尽的,是你告诉我何为酸甜苦辣,是你教会我为人处事的道理。妈妈,你在我心中永远是我的好老妈,你的爱是永恒的,将永远陪伴我的一生。

《感悟高中》篇七

所有问题都在女人身上,是因为洪荒之力都在女人体内,女人具有毁灭和创造的力量。

当然,要实事求是。只是有时我们以为的是,并非真的是。我们必须拥有一双看清真相的眼睛。不是只看到事物表面,而是更看到内在的真相。

我遇到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妻子总抱怨自己的老公,赚钱能力差,不思进取,整天游手好闲,打麻将,喝酒。话是没有错的,她的老公确实现在的表现就是这样的。而真相是:这个妻子因为小时候被教育一定要强,一定要比男人还强,这样你才会安全,才有掌控权。而妻子为什么要强呢?因为她有一个伤是关于重男轻女的,她觉得只有女人变强了才不会被伤害,她不想再体验受伤的感觉。所以她就有意识地选择了一个从小就不自信的老公,总是依赖妈妈的老公。她给老公钱花,让老公听话,让自己体验一份安全。而这样的情况并不能持续太久。

时间长了,老公一方面心理上也想要成长,而另一方面行为上自己又不愿意去承担自己的责任。老婆,因为要强,在外面打拼卖力,很辛苦,回头看看那些不是很强的女性也过着幸福的日子,心有不平。自己这么累,为了什么呢?委屈,抱怨就来了。看那些弱弱的女人,她们家的老公都承担起了家庭的责任。而自己内心实际上也是一个弱女子,却硬要变成一个和男人一样强的女人。这其中的辛苦,只有自己知道。抱怨和委屈以及对自己的愤怒都会转嫁给自己的老公,好像都是老公的错。事实呢?真相呢?就是集体无意识的重男轻女会成为很多个体,尤其是对女性的伤。而女性天生就是比较敏感,缺乏安全感,更容易体验到那个伤。

一个家庭单位,出了问题,一定是一个女人出了问题,这是一个源头。当一个带着伤的女人,去成立一个家庭时,灾难其实已经降临这个家了。这也是真相。

如果只是说女人出了问题,可能会很多人质疑。男人们难道没有问题吗?在我个人的经验以及咨询中:没有一例婚姻问题的根源是因为男人,这是一个很神奇的事情。但是作为解决问题的我们,一定要找到那个根源。问题的根源,就是女人。

早在,石器时代,甚至更早,男人们外出打猎,而女人们在家照顾孩子和老人,创造一个可以安放男人的家。男人的心,往往是向外的,具有拓展意识的。而女人的心,往往是向内的,具有保护意识的。当女人不在自己的位置时,那个男人已经疯掉了。因为一直向外,不知道为什么,只会变得疯狂,最后毁灭。

当一个男人找不到家时,这个男人就会开始毁灭、战争,而这都是源于一个女人不懂得爱自己的男人。如果你看到一个人的要,一定要给予“不给”,因为每个人都有足够的能力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有时,不给看上去很绝情,但是底下是深深地爱。要时刻保持觉知,清醒的意识。

女人们,释放你们体内的洪荒之力,爆发你们的力量,让它来创造而不是毁灭。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