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百鸟朝凤观后感100字(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观后感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百鸟朝凤观后感100字篇一

《百鸟朝凤》是吴天明导演的作品。吴天明作为老一代导演的代表,他的作品追求的是纯真艺术之美,而他本人对于艺术的热爱,则通过片中唢呐匠焦三爷完美的演绎了出来。

影片中,老一代唢呐匠焦三爷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老人家表面上严肃古板,实则心中充满了正直与热血。在焦三心中,“百鸟朝凤”是德高望重的逝者才配听的,当查家子孙想用高价请焦师傅给其当了四十年的村支书父亲吹“百鸟朝凤”时,焦师傅断然拒绝了,原因是其父在位期间将村里其他姓氏人家全挤走了,德性不够。而当窦家请唢呐班时,焦师傅主动提出要给窦老爷子吹“百鸟朝凤”,原因是老爷子生前“抗过日,打过土匪,领人修大坝时被砸断四根肋骨,称得上德高望重”,而此时他的身体早已积劳成疾,此时他使用生命在吹唢呐!

在焦三那个时代,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是从前出活的时候,“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下面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当后来天鸣告诉他出活已经没人行出师礼的时候,焦三只是愤愤的说“没规矩了,没规矩了”,然后拿出自己珍藏二十年的老酒与天鸣共享,又把祖宗传下来的所有宝贝唢呐全部赠给了天鸣,最后演奏一曲后醉醺醺的躺在地上睡着了,尽显无奈。

焦三膝下无儿女,收了两个小徒弟:游天鸣和蓝玉,来传承自己的手艺。而当他最后只能选其中一人作为接班人的时候,他没有选更有天赋的蓝玉,而是选择了技艺不如蓝玉的天鸣,原因很简单,只因他看到了天鸣在他父亲跌倒时留下的眼泪,由此看到了一个人内心的善良。而事实证明焦三的选择是正确的,在天鸣接班后社会变革、民心浮躁的年代里,传统唢呐的地位日渐被西方乐器所取代,天鸣没有忘记师傅的教导,即使收入越来越低、甚至已经到了娶不上老婆的地步、所有的师兄弟都放弃唢呐进城打工,他仍然选择了坚持。

影片结尾,天鸣在焦三坟前独自吹了一首《百鸟朝凤》为师父送行,焦三坐在旁边一脸欣慰的表情,演奏完他便转身离开了。看完影片,心里感触很深,首先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承问题的担忧,再有就是师徒二人对于艺术真挚追求与热爱的佩服,还有很多想说的却不知怎么表达,只能推荐大家抽空看看此影片,谢谢

百鸟朝凤观后感100字篇二

一个叫”方励“的人,为着“百鸟朝凤”多排片,居然给全国院线下跪,震惊全国,也震惊了我!我为他对中国电影文艺片的这份虔诚而深深感动。当日我买到夜场的票,看了吴天明导演的绝唱之作“百鸟朝凤”,发表一则微信。

这些年,一些有良知、有追求、有责任感的电影人迷盲了,中国电影市场以400亿票房位居世界第二,可是除了商业片大行其道疯狂敛财外,浩浩荡荡的现代化电影院线,再优秀的文艺片也难得一席之地,常常处于被冷落,被排挤,被虐待的尴尬境地。“百鸟朝凤”就遭遇了尴尬!

吴天明导演最后的遗作“百鸟朝凤”就是,过去一周院线排片不到1%,而且都被挤出黄金时段,眼看档期快结束,票房几百万,距离投资人收回本钱还差600万。无奈之下,制片人方励惊人一跪,求院线多排几场。这一跪惊动了很多人,触动了很多人,也包括我这个关注中国电影的普通观众,我们有良知,有强烈的意识支持中国优秀电影!

在同一档期,一部【美国队长3】在院线居高得宠,七天就卷走中国人8个亿的真金白银,可是“百鸟朝凤纵然好评如潮,却没有基本的排期,更不要奢望票房了。我们就那么崇尚美国大片吗?我们就那么舍不得花钱看自己的电影吗?我们有什么理由去坐视中国优秀文艺片被排挤和冷落?不可以!

昨晚(5月13日)我买票去看了23点的夜场,深夜一点才回家。33元的影票,我觉得这电影票钱给的太少了,不足以体现这部片子的价值,如果不是网购,就是原价让我买票,哪怕是100元,我不会觉得冤!

“百鸟朝凤”非常好的一部电影,讲的这样一个故事,800里秦川,两代人为传承唢呐民间艺术,顽强地坚持付出代价,让我们看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濒危,抢救之急,传承之难,令人心痛。这样的好电影不仅是正能量,而且于民族文化发展,有深刻意义,大家都该去看,而且非常好看!作为观众,我们应该有基本的审美,也应该有基本的良知,要支持真正优秀的中国文艺片!

我看的夜场电影,也许与方励的那一跪有关,他唤醒了我们的责任意识。这场电影人很多,接近半场人,整个过程人们都肃然起敬,鸦雀无声,终场很多观众缓缓起立,慢步离场,眼睛里含有泪!我想不要只怪院线,他们是商人,难免只看票房!中国电影发展,俺们观众有责,我将自觉当好中国文艺片的坚定支持者,一直会坐在观众席上!吴天明走了,张艺谋、贾樟柯们加油!我们是你们的铁粉,不会变心也不会掉队!今天听新闻,方励一跪,得到响应,今天全国院线排片达到2.4%,建议大家有时间都去看看,就当是给吴导献了一束花!值得!

百鸟朝凤观后感100字篇三

《百鸟朝凤》5月6日上映,在13号之前应该始终是高口碑低排片的状态,上映7天的总票房360万,与同期《美国队长》的8亿票房相差甚远。5月12日晚,63岁的方励先生双膝跪地求网友在微博、朋友圈上推荐《百鸟朝凤》;求电影院线的经理增加拍片量,证明他们是有情怀的、爱电影的!此举有人点赞,有人抛砖。

方先生以下跪的方式推荐一部他认可的电影,我们愿意相信他的真性情。但每一部电影都有它的市场逻辑,观众不喜欢,也不应该有什么人心浮躁,情怀单薄之类睥睨天下的话来,不知道为什么这样的话很不爽。

市场不那么喜欢《百鸟朝凤》并不等于大多数人讨厌艺术片,《百鸟朝凤》票房不好也不等于对吴天明导演的否定,他的《人生》观影超过两亿;他的《老井》是中国第一部获得a类国际电影节大奖的作品;他的《变脸》获得近50个国际电影节大奖……这些殊荣都不是岁月的小溪可以带走的,偷换概念往往看似有理,实则无理。

《百鸟朝凤》是唢呐匠人的最高追求,是对技艺的考验,更是对人品的考验。唢呐是吹给自己听的,在飞速发展的时代会有多少只唢呐被搁浅,我们不知道,但又会有多少人追忆过去,死守着承诺?生活的艰辛让不少唢呐人换了行当,但凡可以为生,游天鸣的师兄们也不会换了行当。喜欢这部电影对渐远艺术追忆的主题,但感觉它不细腻,削弱了打动人心的力量。比如说下雨天焦三爷和他夫人找吸水练气的`天鸣,焦三爷把蓑衣、斗笠披在天鸣身上,很感人的画面却少点动人的情绪。还有电影的某些部分画面略粗糙,剪辑好像也不那么流畅,如天鸣第一次独立吹唢呐挣钱后看望焦三爷,三爷喝醉酒后的画面很模糊,我说的模糊不是从三爷的视野,而是从旁观者的视野,可能他转的快了,让人晕,但还是心里还是觉得画面质量不高。还有就是语言,除了焦夫人的话有点陕西方言的味道,其他演员普通话太好,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农村,这样的普通话和对话内容违和感太强。

如果艺术片想保持自己的独立,就做好自己吧!如果还想得到市场的认可,不妨多了解一下观众,或许他们没有某些人眼中那么功利。

关于下跪,我想说,如果电影人跪着,那么电影如何在观众心中站立!

关于艺术片,我想说,既然选择了一条人际稀少的路,那就别抱怨地走下去,别~~~

希望喜欢一部电影只是因为喜欢

百鸟朝凤观后感100字篇四

《百鸟朝凤》讲的是唢呐匠的故事。唢呐作为一种中国乐器,是古时候的礼制的延续。红白喜事,不同场合、不同社会地位,排场和所奏曲目也不同。普通人家过世,吹四台,富贵人家吹八台,而德高望重者过世才可吹奏“百鸟朝凤”——一首难度高、气势浑厚的大悲之乐。

电影开始时的1983年,还是唢呐匠备受尊重的年代。但与其说尊重的唢呐匠,不如说尊重的是“礼”。那时候的婚礼请唢呐班来演奏,是要对唢呐师行迎师礼的。主角焦三,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重的唢呐匠。因为在无双镇,只有他的焦家班会吹“百鸟朝凤”。

但焦师傅逐渐老去,他需要把手艺传给一个“把唢呐吹进骨头缝儿”里的人。这个人就是他刚收的小徒弟,游天鸣。游天鸣十几岁到焦师傅家,从吸水学起,到学会用唢呐惟妙惟肖地模仿各种鸟叫,最终二十几岁学成“百鸟朝凤”,从师傅手中接过焦家班,自立门户为游家班。

游天鸣自立门户应该是在1995年左右,那时候改革开放已经十几年了,全国都在搞经济建设,大家一致向“钱”看。老辈儿的规矩,婚礼丧礼的礼制,都没人在意了。唢呐匠作为礼制产物,自然也不再有当初的江湖地位。游鸿明自立门户后的第一次活儿,是小学同学的婚礼。演奏时的太师椅变成了长板凳,入门时的迎师礼变成了大红包。导演用钞票,展现了物质对精神的侵蚀。

有人看过电影后说备受鼓励,要开始保护民族文化,复兴民族文化。我当然不否认这点,唢呐是非常有特色的中国民俗乐器,更不用说背后的礼制曾经是非常先进的国家、社会制度。但看过电影中令我感触颇深,几次落泪的不是因为这是中国的文化,而是我看到当一个人心中有了“应该怎样”的信念的时候他的人生状态有什么不同。

如果你准备去看这部电影,你不要想着这是一部拍中国唢呐匠的电影。你可以把唢呐换成小提琴,换成油画笔,甚至换成寿司。不要去挖掘“民族”的东西,不要去从唢呐中找“中国人”的文化认同感,就仅仅是看一个人喜欢一个东西喜欢到极致,是一种什么状态。

电影中两个场景触动我最深,恰好体现了这种匠人和个人的精神。

第一个场景,是游天鸣和小师弟蓝玉在草房里睡着了不慎失火。天鸣从火中抢出了师弟的唢呐,但火势太大,天鸣来不及拿自己的唢呐。焦师傅闻声赶来,看到天鸣手中空无一物,蓝玉手里的唢呐完好无损,愤怒难忍给了天鸣一个耳光,厉声说道:“告诉你的唢呐离口不离手,唢呐呢!”天鸣老实不敢说话,蓝玉见状向师傅解释到,自己的唢呐是天鸣从火力抢回来的。焦师傅听完便消了气。

百鸟朝凤观后感100字篇五

由已故著名导演吴天明执导的电影《百鸟朝凤》推开西北的重重山水,伴着黄土地上的一声叹息,带我们走进了唢呐技艺由兴至衰的历史轨迹,也品味了新文化冲击下“传统匠人”的文化情怀。

唢呐作为一种民族艺术,本在农村广为盛行。但随着西洋乐器的渗透,这种传统的唢呐技艺正在消失。正如影片中唢呐班被西洋乐队冲击的七零八落一般,许多传统匠艺在日新月异的时代浪潮冲击下,面临由兴至衰渐渐消无的困境。这些走在窄窄田埂上的文化技艺,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民族文化之根的延续,需要被保护,被传承,被复兴。而在这条并不好走的文化寻根之路上,有焦三爷,有吴天明,有你,也有我,共同用唢呐声声浸润中华文化之根。

浸润文化之根需要信仰支撑。片中焦三爷说,从前出活的时候唢呐匠坐在太师椅上,孝子贤孙跪倒一大片,可现在呢,谁还把唢呐匠当回事。尽管愤愤和不满,但仍含着血吹奏了人生中的最后一支百鸟朝凤。那些愤懑终化为一声叹息,留下世代相承的信仰绘成这个时代的精神底色。若是没有这些老一辈对艺术的无私奉献,对规矩的坚持把控,对文化的爱惜传承,那一首百鸟朝凤终将成为历史中的老照片。时代向前,精神不倦。新一代的技艺传承者们也要像老一辈艺术家一般守着信仰,专于一事,将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

浸润文化之根需要创新守卫。师兄弟们的远走他乡,游家班的难以为继也是现实生活中民俗文化的真实写照。民俗文化本就生于土地长于山水之间,土地在变迁,文化发展自然也要随之向前。和从前的锣鼓一响,脚板就痒不同,现在的受众受到西洋文化的影响欣赏眼光也随之改变。与其故步自封,不如锐意创新。正如小提琴至于梁祝一般,优秀的艺术一定是敢于创新且契合环境的。这就需要坚守者们在复兴之路上多一些对当前时代的琢磨思考,用创新精神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作品。

浸润文化之根需要担当护航。电影上映期间正逢《美队3》上映,尴尬的排片数量让《百鸟朝凤》票房可以用惨淡来形容。出现这种情况是在商业电影环境下,商家为了规避风险的“习以为常”。有人如此评论:“你还有无数机会看到超级英雄一次次拯救世界,但却不一定有机会再看到中国老电影人憋了一口气,闷住一口血,吹奏的那一曲《百鸟朝凤》了。”

是啊,优秀文化和老一辈人艺术家的心血若是就此淹没在冰冷的商业运作之下,让民族因利益驱使丢掉了文化的根未免得不偿失。所以要守住优秀的民俗艺术和文化还需要少一些利益的计较多一些对文化艺术的时代担当。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