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大全(11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一

一、“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历程,伴随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特性,又无论从定义解释还是从渊源关系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定义解释看。《辞海》对“革命”作出如下定义:广义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狭义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这里所指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一种狭义革命而产生的精神,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结晶,是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个阶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时代现实的一种又一种独特精神。而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无论从定义解释看,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产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从定义要素看。根据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需要两个要素。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主体要素。这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而产生的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次,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这两个要素来观察,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符合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运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更多地表现为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仅仅具有革命精神形态,并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而“五四”运动后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蕴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当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渊源关系看。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段的任务不同,革命者在各个革命实践活动中会有不同精神表现,因而在伟大革命历史进程中分别产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中国革命精神。然而,这些革命精神产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核心的“红船精神”。在红船上完成缔造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沿着红船航向,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并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也非常具体地说明了“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其中“红船精神”是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红船精神”里找到源头;其它革命精神既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又是随着中国革命不断发展,是“红船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二、“红船精神”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回首我们党发展史,“红船精神”不仅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历史地位,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为标志,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条件,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篇章铺平了道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正是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支撑,并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创建了我们的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历史反复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科学的理论也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强大物质力量。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入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到了一个关节点,迫切需要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最先进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它剥削阶级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经出现,就自觉地担当起阶级重任和民族重任,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并伴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地主阶级洋务派幻想用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来补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天,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通过圣明贤达的皇帝进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给中国带来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随后的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始终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选择,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后来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不能走笔直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先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才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这一切认识的起点,都有源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所确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向新征程,需要新精神。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的精神历程,追根溯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动力源泉,那就是“红船精神”;面向新征程,同样需要依靠“红船精神”,让我们党革命精神不断延续与发展。

拥有首创精神,才能勇于开辟新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认识到革命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这就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创新精神为自己开辟道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作为“红船精神”的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实践中,激励广大共产党员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沿着红船航向,根据实情,结合实际,勇探新路,不断成功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面向新征程,拥有首创精神也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也只有不断弘扬首创精神,才能我们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发展、实践不断创新,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拥有奋斗精神,才能不断赢得胜利。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复杂,无数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因为他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共产主义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美好事业。面对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曾经遭受多次挫折与失败,但凭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奋斗精神,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把革命从胜利引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过多次挫折与失误,也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终于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向新征程,同样离不开奋斗精神的正确引导与精神支撑。

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本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党的一大会议最后在红船上通过的纲领,就明确提出了要把工人、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的思想。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立志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党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正是同这一历史创造者建立起血肉相连、鱼相依、亲密无间的关系,革命力量才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战胜一切貌似强大、欺压人民的反动势力,创建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面临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只有广大共产党员继续弘扬奉献精神,才能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整个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才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总之,“红船精神”作为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二

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精髓,是党的精神家园的灵魂和支柱。提出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传承好理想信念的红色基因。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展现着人类社会的美好图景,是党历经艰难曲折、不断探索前行的指路明灯,一往无前的力量源泉。井冈山时期,靠着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坚定信念,才能在白色恐怖四面包围中造成星火燎原之势;长征途中,凭着“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执着追求,才冲破围追堵截,走出雪山草地,翻越高山峻岭,胜利会师陕甘;延安时期,正是在崇高理想的感召下,造就了全国热血青年心向往之的革命圣地;西柏坡时期,还是靠理想信念的支撑,才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描绘出新中国的宏伟蓝图。

历史启迪我们,理想信念关乎党的生命,须臾不可缺失,丝毫不能动摇;理想信念是党性的本质要求,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根本。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理想信念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应对“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迫切需要。随着世情、国情、党情、舆情深刻变化,党将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四大危险”的严峻挑战。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必须强化精神动力支撑。二是重建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受诸多主客观条件因素的影响,少数党员干部在利益格局调整、文化生态嬗变中迷失方向,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精神空虚、道德滑坡甚至跌入腐败堕落的泥潭。因此,重建精神家园,必须树立起理想信念的精神支柱。

当前,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必须把理想信念作为照亮前路的灯、把准航向的舵,做理想信念的坚定信仰者、忠实践行者。一是坚定政治信仰,恪守政治规矩。要学习革命先辈英雄事迹,矢志不渝追求真理;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守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要学好和遵守党章党规,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二是涵养核心价值,砥砺高尚情操。要加强党性修养,唤醒党员意识,勤于自省,慎独慎微;要提升道德境界,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三是认准目标方向,立足岗位进取。要牢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自觉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要践行“三严三实”,在辛勤劳动中追求价值,在悉心奉献中报国为民。四是不惧艰难险阻,敢于负重担当。要在困难挫折面前,发扬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英雄气概;要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于冲锋在前,适时“亮剑”。

实事求是闯新路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它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法宝。倡导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实事求是的红色基因。

在党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正是实事求是这个法宝,使党和中国革命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一次又一次绝境逢生,柳暗花明。井冈山斗争,依靠实事求是的思想指引,开辟了中国革命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道路;苏区时期,贯彻实事求是的要求,掀起农村调查研究的热潮;长征途中,正是实事求是光芒照耀,才肯定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军事路线,使党和中国革命走出失败的阴影;延安时期,党的整风运动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我们党才在毛泽东思想统领下达到空前团结;西柏坡时期,还是沐浴实事求是的光辉,党掀起土改热潮,发起“三大战役”,终将革命进行到底,开辟了历史新的纪元。

历史告诉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就能符合客观实际、顺应发展规律、合乎人民群众的意愿,党的事业就能顺利前进;背离实事求是,党的事业就会蒙受损失甚至遭到严重挫折。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掌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实事求是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迫切需要。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为实现中国梦排除障碍和干扰,化解危机和风险,增强动力和活力。面对国际国内诸多特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党不但要有敢于斗争的革命胆识,还要有善于斗争的科学方略。二是医治思想作风“顽症痼疾”的迫切需要。当前,背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工作方法的现象仍然不少。医治这些“顽症痼疾”,需要将科学的思想理论作为武器。

当前,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应深刻领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和精神实质,正确把握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始终按实事求是规律要求办事。一是从实际出发谋事创业。要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符合客观规律,避免“拍脑袋”决策,避免“瞎干”、“蛮干”。二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能够指导实践的理论才有鲜活的生命力,接受理论指导的实践才是科学的实践。为确保各项工作和事业不偏离正确轨道,必须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三是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破除传统观念束缚,改革陈旧思维方式,以客观实际为参照创新创造;把握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摸清各项工作和事业的发展规律,在深化对规律的认识中开拓进取。四是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当前形势发展复杂多变,各类矛盾问题频发多发。要破除僵化思维和惰性思维,以改革的思路破解难题,开拓新路。

艰苦奋斗攻难关

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谱系中,“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地位独特,影响深远。在新中国诞生前夜,我们党熔铸历史智慧,着眼全面执政和建设使命而提出“两个务必”,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是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强大思想武器。强调坚持“艰苦奋斗攻难关”,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两个务必”的红色基因。

在党的革命和建设时期,“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指引着中国共产党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极端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顽强生存、发展壮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夺取全国胜利的紧要关头,“两个务必”引领着中国共产党扭转乾坤,实现伟大的历史转折。因为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井冈山军民才写下“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的豪迈诗篇,苏区干部才养成“自带饭包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的好作风;因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鼓舞,长征将士才迸发英勇拼杀、浴血奋战的非凡智慧和勇气,铸就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延安军民在大封锁、大困难面前才兴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大生产运动;因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激励,解放区军民才响应“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伟大号召,上演“打碎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新世界”的威武长剧。

历史警示我们,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我们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我们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我们党也难以长久执政。没有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党员干部也将失去先进性、纯洁性,终将被历史和时代抛弃。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两个务必”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的迫切需要。当前,仍有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滋生消极腐败的土壤依然存在。构建“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的体制机制,筑牢思想道德防线、建设良好政治生态离不开警钟长鸣。二是党接力“赶考”的迫切需要。我们党要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律,党员领导干部要交出“赶考”优异答卷,就要靠“头脑清醒”,靠“两个务必”。

当前,坚持艰苦奋斗攻难关,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应保持谦虚谨慎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精神状态,身体力行“两个务必”。一是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要胸怀宽广,虚怀若谷,努力向书本、向实践、向身边的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要牢记“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格言,坚持科学决策,虚心听取民意,切忌鲁莽草率给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失。二是居安思危,艰苦奋斗。要增强忧患意识,谨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忧劳兴国,逸豫亡身”的古训,永葆先进性、纯洁性;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自强不息、开拓进取,不断追求和实现更高的人生目标。三是勤俭节约,传承美德。要勤以修身,俭以养德,传承艰苦朴素美德;要与群众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不讲排场,不比阔气。四是廉洁奉公,无私奉献。要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清清白白做人、兢兢业业做事,坚守道德底线,坚持人格操守。

依靠群众求胜利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中永不过时的传家宝。号召坚持“依靠群众求胜利”,要求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承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必须传承好群众路线的红色基因。

在党的革命和建设时期,是群众路线夯实了党在白色恐怖中生存发展的基础,系牢了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纽带,使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新的胜利。井冈山斗争,“唤起工农千百万”,才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大好局面;苏维埃政府保护工人农民阶级利益,才使苏区扩大巩固;转战途中,红军纪律严明,帮助穷人翻身解放,各族群众筹款筹粮支援,成为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放手动员和组织全国人民,才能成为领导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西柏坡时期,砸碎封建土地枷锁,才能同人民群众一道,改写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走向。

历史告诫我们,坚持群众路线,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党的事业才能无往而不胜。党员干部只有躬身践行群众路线,才能和人民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建设发展对传承群众路线的红色基因有着迫切的现实需要。一是增进人民福祉的迫切需要。增进人民福祉,追求公平正义,是改革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必须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满足群众诉求,回应群众期待,解决群众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升改革发展“含金量”。二是标本兼治“四风”的迫切需要。彻底根除背离党的群众路线、脱离人民群众的“四风”积弊,需要对症施治,猛药去疴。

当前,坚持依靠群众求胜利,投身“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员干部要站稳群众立场,坚定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一是树立群众观点,自觉维护和促进群众利益。要牢记“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命题,多做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惠民生的好事实事。二是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要在基层工作的实践中体国情、炼意志、长本领、作贡献,努力成为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行家里手。三是运用群众路线方法推动工作事业发展。要把群众意愿、要求和利益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群众参与和监督中开创工作和事业新局面。四是把对党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有机统一起来。要牢记党的宗旨,重塑公仆本色,从以自己为主体转变为以群众为根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三

“红船精神”就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之所以“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这是因为“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实践开篇、动力源泉。

一、“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历程,伴随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特性,又无论从定义解释还是从渊源关系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定义解释看。《辞海》对“革命”作出如下定义:广义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狭义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这里所指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一种狭义革命而产生的精神,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结晶,是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个阶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时代现实的一种又一种独特精神。而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无论从定义解释看,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产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从定义要素看。根据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需要两个要素。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主体要素。这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而产生的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次,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这两个要素来观察,1920xx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符合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运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更多地表现为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仅仅具有革命精神形态,并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而“五四”运动后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蕴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当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渊源关系看。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段的任务不同,革命者在各个革命实践活动中会有不同精神表现,因而在伟大革命历史进程中分别产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中国革命精神。然而,这些革命精神产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核心的“红船精神”。在红船上完成缔造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沿着红船航向,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并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也非常具体地说明了“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其中“红船精神”是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红船精神”里找到源头;其它革命精神既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又是随着中国革命不断发展,是“红船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二、“红船精神”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回首我们党发展史,“红船精神”不仅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历史地位,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为标志,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条件,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篇章铺平了道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正是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支撑,并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创建了我们的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历史反复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科学的理论也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强大物质力量。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入到20世纪20xx年代的时候,到了一个关节点,迫切需要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最先进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它剥削阶级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经出现,就自觉地担当起阶级重任和民族重任,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并伴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地主阶级洋务派幻想用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来补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天,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通过圣明贤达的皇帝进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给中国带来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随后的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始终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选择,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后来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不能走笔直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先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才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这一切认识的起点,都有源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所确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向新征程,需要新精神。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的精神历程,追根溯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动力源泉,那就是“红船精神”;面向新征程,同样需要依靠“红船精神”,让我们党革命精神不断延续与发展。

拥有首创精神,才能勇于开辟新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认识到革命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这就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创新精神为自己开辟道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作为“红船精神”的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实践中,激励广大共产党员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沿着红船航向,根据实情,结合实际,勇探新路,不断成功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面向新征程,拥有首创精神也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也只有不断弘扬首创精神,才能我们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发展、实践不断创新,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拥有奋斗精神,才能不断赢得胜利。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复杂,无数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因为他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共产主义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美好事业。面对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曾经遭受多次挫折与失败,但凭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奋斗精神,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把革命从胜利引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过多次挫折与失误,也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终于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向新征程,同样离不开奋斗精神的正确引导与精神支撑。

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本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党的一大会议最后在红船上通过的纲领,就明确提出了要把工人、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的思想。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立志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党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正是同这一历史创造者建立起血肉相连、鱼水相依、亲密无间的关系,革命力量才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战胜一切貌似强大、欺压人民的反动势力,创建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面临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只有广大共产党员继续弘扬奉献精神,才能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整个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才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总之,“红船精神”作为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四

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些重要论述把文化自信提到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彰显了当前坚定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是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责任与担当。

我们有必要坚定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可贵的精神品质。坚定文化自信,对于高扬国家、民族和人民思想精神上的旗帜,对于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进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坚定文化自信是汇聚中国力量的源泉。文化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是人民构建精神家园、增进思想认同的基础。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繁重艰巨,迫切需要发挥文化的重要作用,为广大干部群众提供坚定的信心、进取的勇气和创新的活力,最大限度统一不同社会群体的思想和行动,汇聚起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篇章的强大力量。

坚定文化自信是做好价值引领的根本。文化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础,没有文化自信就不可能有价值观自信,就不可能做好价值引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普遍认同的基础。当前,面对价值观念日益多元的新形势,面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不断渗透的新情况,如果我们丧失了文化自信,就很容易失去方向、失去自我,就无法对人民群众做好价值引领,无法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构建好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

坚定文化自信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基础。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过程中,需要积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特别是要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出来,把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出来,把中国老百姓真实、生动、鲜活的形象展示出来。讲好中国故事,文化自信是基础。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创新中华文化元素、文化形象、文化符号的表达方式,向全世界充分展示中国的良好形象。

我们有底气坚定文化自信

同志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底蕴与充足底气。

我们的底气来自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5000多年的文明发展进程中,中国人民以自己的勤劳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也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了独特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铸就了历史的辉煌,而且在今天仍然闪耀着时代的光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涵和展示的文化精神、文化气度,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思想源泉。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以开放的姿态吸纳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扎实推进,中华文化必将创造出新的辉煌。

我们的底气来自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我们党领导人民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培育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伟大的革命精神,形成了特色鲜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诞生了八一精神、方志敏精神、苏区精神和苏区干部好作风等一系列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我们党孕育和发展革命文化作出了突出贡献。回顾历史,正是这些革命文化为我们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蕴涵着中国人民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等崇高品质,彰显着人类优秀精神、理念和情怀的革命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底气来自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撑和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源泉。只有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才能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迎来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孕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和精神,为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底气。

我们有能力坚定文化自信

同志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就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充实文化自信的底蕴,打牢文化自信的基础。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夯实文化自信的价值观基础。坚定文化自信,首先必须坚定价值观自信,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广大党员干部来说需要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结合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认真学习贯彻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对江西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价值认同。坚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进一步加大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力度,继续发布“诚信红黑榜”,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全社会的一种底色、一种基调,打牢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大力打造文化品牌,着力增强文化自豪感。近年来,江西省深入挖掘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激活红色基因,突出红色、古色、绿色,成功打造了一批具有江西特色、江西风格的文化品牌。要继续创新发展赣鄱优秀传统文化,大力传承井冈山精神、八一精神、苏区干部好作风等红色文化,大力弘扬庐陵文化、临川文化、客家文化等区域传统文化,大力创新发展陶瓷文化、茶文化、书院文化等江西特色文化,加强景德镇御窑遗址、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等江西特色文化保护,推出一批赣鄱经典文库,打造江西文化新名片,进一步提升赣鄱文化的影响力。深入实施文学创作重点扶持项目、纪录片创作工程、优秀舞台艺术创作工程、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打造一批具有江西特色、风格和气派的文艺精品。继续实施江西“青马工程”和省社科理论研究创新工程,培育一批具有江西特色的重点研究基地和立足江西实际的重点学科。通过这些举措,不断增强全省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大力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着力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文化发展繁荣是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市场准入机制,扩大文化消费市场,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努力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改革组建江西报业传媒集团、江西文化演艺发展集团、江西广电传媒集团,做大做强江西出版集团,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大力推动文化与科技、制造、信息、旅游、教育、体育等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大力加快陶瓷、毛笔、木雕、夏布刺绣、焰火鞭炮等江西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大力扶持小微文化企业,不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大力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继续推动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举办江西省艺术节、“谷雨诗会”等文艺展演展览,组织好“文化进万家”、文艺志愿服务等文化服务活动,着力推动文化扶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大力唱响好声音,着力塑造对外良好形象。形象就是品牌、就是实力。近年来,江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而且明显提升了江西对外良好形象,增强了全省人民决胜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的自信心。要继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宣传,大力宣传江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新亮点新举措新成效,充分反映省委省政府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新气象新风貌,充分反映全省广大干部群众昂扬向上、改革奋进的精气神。创新传播方式,鼓励全省社科理论、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单位创作一批短文章、小故事、微视频,讲好江西故事,唱响江西声音,不断提高江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五

中国共产党人既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坚定实践者,又是在重要历史关头的时代大义的勇敢承担者。抗战时期共产党人和衷共济、共赴国难,挽救民族危亡的生动实践,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再生和创造作出了巨大贡献。红岩精神正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和大后方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光辉结晶。

正如指出的,红岩精神“体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它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既具有作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共性,也具有抗战时期大后方特殊的历史时空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留下的独特个性。

一是目标坚定,担当大义的历史使命。在党的发展史上有凯歌行进的时候,也有艰难曲折的时候。在抗日战争风雨如晦的战斗岁月里,中国共产党人坚守自己的理想信念,为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英勇奋斗。尤其是在党中央领导下,南方局在国民党统治地区这样一个“重要战场”,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争取抗战胜利,开拓了许多新的工作领域,为党的发展壮大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南方局这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卓有成效的工作,没有大后方经济的支撑,党主张和建立的全民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很难坚持,也就没有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就没有新中国建立的政治基础。

二是刚柔相济,锲而不舍的政治智慧。足够的政治智慧,能够处理各种复杂局面,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创造性地贯彻了党主张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策略,其大智大勇是红岩精神中最见功力、最具风采的华彩乐章。在国民党对“皖南事变”消息严加封锁的情况下,周恩来指示用一张可以通过检查的《新华日报》的版面与国民党新闻检查官虚与委蛇,同时,却连夜将印有“千古奇冤,江南一叶”题词的报纸于次日将事变真相公诸天下。“皖南事变”后,南方局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通过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在极为险恶的环境中保存自己的力量,扭转被动局面,使“皖南事变”成为国民党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逐步下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地位和政治影响逐步上升的转折点。

三是“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的政治品格。在国统区险恶的政治环境下开展党的工作何其艰难!周恩来曾多次告诫南方局的同志和从事秘密工作的党员,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同流而不合污”。这种“六月风荷”的政治品格,是南方局开展党的建设、统战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创新之举,也是红岩精神最具特色、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与国民党当局打交道的过程中,党坚持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独立性,牢牢把握领导权;要在“前方吃紧,后方紧吃”的社会氛围下经受灯红酒绿的考验,不被浊流所淹没,而始终与群众在一起,保持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战斗在大后方特殊环境中的共产党人,无论是公开斗争,还是深入虎穴;无论是政坛搏击,还是商海沉浮;无论是身在红岩,还是隐于乡间,都能坚持操守,经受住严峻考验。“和而不同”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南方局在特殊历史时期的实践难能可贵。

四是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以诚相待,团结多数”的宽广胸怀,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所在,信心所在。南方局创造性地运用于国统区的实践,为建立新中国增添了光彩,也为红岩精神的形成增添了光彩。南方局既坚持“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又严格区分国民党顽固派与爱国民主派的界限,争取多数,化敌为友。尤其是把做好对中间势力的团结争取工作,作为南方局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任务。周恩来等南方局领导人以宽阔的胸怀,与中间党派广交朋友,协调步调,密切配合,团结战斗,奠定了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础。

五是善处逆境,宁难不苟的时代风貌。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共南方局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中善处逆境,勇于牺牲,在艰难中开拓新局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善于艰苦创业的时代精神。在革命顺利时,不骄不躁,甘于奉献;当暗流袭来时,不灰心气馁,不怕牺牲;即使不幸被捕,深陷囹圄,他们都面对威逼利诱、威武不屈,以“热血似潮水般奔腾,心志似铁石的坚贞”捍卫真理,以“只要一息尚存,誓为真理而抗争”的大义凛然笑对屠刀。

红岩精神既具有丰厚的历史内涵,又具有穿越时空的实践价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我们实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提供了历史镜鉴。

首先,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宝库中独具风采的璀璨明珠。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孕育过一系列伟大的革命精神,在井冈山时期,我们党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地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奉献了“从实际出发,敢闯新路,努力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政治勇气”的井冈山精神;在长征路上,我们党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克服了千难万险,实现了战略转移,奉献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长征精神;在延安时期,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飞跃,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奉献了“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延安精神;在西柏坡,我们党完成了对国民党政权的战略决战,完成了全党工作重心从农村到城市的转移,奉献了“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的执政镜鉴的西柏坡精神。而以周恩来为代表的南方局,在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在极其险恶的环境里,奉献了红岩精神这一闪耀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光辉的宝贵财富。红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曲折发展中走向成熟的时代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以全国性政党公开走向以重庆为中心的国统区的政治舞台的重要表现,是中国共产党从“山沟”走向世界政治大格局的开端。

第二,红岩精神为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新的精神动力。红岩精神并没有过时,它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弘扬红岩精神,就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肩负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又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这样才能够使我们党面对肩负的历史重任,面对国际国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考验,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第三,红岩精神为共产党人长期执政和执好政提供了历史借鉴。以弘扬红岩精神为养分,在当今风云变幻的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下长期执政和执好政,就要继承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倡导和实践的“出淤泥不染,同流不合污”风范,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品格,保持革命战争年代那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不断增强党的战斗力、凝聚力,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就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凝聚人心,带领人民群众共同奋斗,坚持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就要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坚持党关于爱国统一战线的各项方针政策,继续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六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临沂是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临沂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新形势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武器。

开拓奋进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键环节

沂蒙精神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沂蒙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沂蒙精神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一是敢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先行者。解放思想是没有止境的。进一步解放思想,体现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上,体现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牢固树立开拓意识,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二是争当勇于改革、开拓奋进的千里马。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要具备开拓精神,具体地说,就是要吃透“上情”,明白“下情”,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善当勤奋好学、刻苦攻关的螺丝钉。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努力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在领导岗位上和日常工作中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在当前,尤其要通过学习牢固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艰苦创业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涵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要有旺盛的革命意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具有振兴中华、富民兴邦的雄心壮志。旺盛的革命意志和蓬勃的朝气,是领导者开拓领导工作新局面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在困难中前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既有来自内部的旧的传统和惰性的影响,也有来自外部的干扰和障碍。每个共产党员必须树立知难而进、不怕挫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新风貌,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发扬开拓进取精神,带领群众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要甘当“老黄牛”。有的同志认为提倡开拓创新就不需要苦干实干精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埋头苦干和发愤图强,不能靠幻想和空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离开了真抓实干,任何事业都不会成功。共产党员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虚报浮夸,“夸”不出一粒粮食;弄虚作假,“弄”不出一件产品。只有靠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的实干精神,靠千千万万群众的平凡劳动,才能构建我们事业的高楼大厦,才能做到富民强国。

第三,要勤俭干事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既要树立为国家创造财富呕心沥血的精神,又要树立国家财产锱铢必惜的精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用到为人民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国家的财产,哪怕一丝一缕、一分一厘,都是人民的血汗,我们只有珍惜的义务,而绝无轻易挥霍的权利,要一点一滴都用在人民的事业上,充分发挥其效益。

无私奉献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每一个党员置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除此之外不能谋取任何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是最华美和最高昂的乐章。沂蒙精神作为我们党精心培育和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先进群体意识,它所表现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应当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把对上负责同对人民负责一致起来,把关心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为人民谋利益同保护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党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尤其是这样。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作为共产党员应该懂得,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休戚与共的,只有社会主义的整体事业兴旺发达,每个成员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每个党员都要坚持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第三,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许多事实证明,哪个地方或部门的党员干部带头廉洁从政,哪个地方或部门的党风、政风就比较好;哪个地方、部门的领导干部不遵守纪律,哪个地方或部门就容易产生歪风邪气。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清自己在廉洁自律问题上所负的责任,凡是要求基层和一般党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基层和一般党员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并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努力使自己成为廉洁奉公、一尘不染的模范。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七

“红船精神”就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之所以“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这是因为“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实践开篇、动力源泉。

一、“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历程,伴随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特性,又无论从定义解释还是从渊源关系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定义解释看。《辞海》对“革命”作出如下定义:广义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狭义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这里所指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一种狭义革命而产生的精神,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结晶,是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个阶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时代现实的一种又一种独特精神。而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无论从定义解释看,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产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从定义要素看。根据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需要两个要素。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主体要素。这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而产生的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次,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这两个要素来观察,1920xx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符合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运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更多地表现为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仅仅具有革命精神形态,并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而“五四”运动后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蕴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当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渊源关系看。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段的任务不同,革命者在各个革命实践活动中会有不同精神表现,因而在伟大革命历史进程中分别产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中国革命精神。然而,这些革命精神产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核心的“红船精神”。在红船上完成缔造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沿着红船航向,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并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也非常具体地说明了“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其中“红船精神”是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红船精神”里找到源头;其它革命精神既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又是随着中国革命不断发展,是“红船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二、“红船精神”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回首我们党发展史,“红船精神”不仅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历史地位,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为标志,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条件,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篇章铺平了道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正是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支撑,并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创建了我们的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历史反复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科学的理论也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强大物质力量。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入到20世纪20xx年代的时候,到了一个关节点,迫切需要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最先进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它剥削阶级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经出现,就自觉地担当起阶级重任和民族重任,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并伴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地主阶级洋务派幻想用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来补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天,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通过圣明贤达的皇帝进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给中国带来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随后的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始终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选择,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后来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不能走笔直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先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才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这一切认识的起点,都有源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所确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向新征程,需要新精神。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的精神历程,追根溯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动力源泉,那就是“红船精神”;面向新征程,同样需要依靠“红船精神”,让我们党革命精神不断延续与发展。

拥有首创精神,才能勇于开辟新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认识到革命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这就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创新精神为自己开辟道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作为“红船精神”的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实践中,激励广大共产党员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沿着红船航向,根据实情,结合实际,勇探新路,不断成功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面向新征程,拥有首创精神也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也只有不断弘扬首创精神,才能我们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发展、实践不断创新,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拥有奋斗精神,才能不断赢得胜利。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复杂,无数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因为他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共产主义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美好事业。面对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曾经遭受多次挫折与失败,但凭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奋斗精神,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把革命从胜利引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过多次挫折与失误,也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终于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向新征程,同样离不开奋斗精神的正确引导与精神支撑。

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本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党的一大会议最后在红船上通过的纲领,就明确提出了要把工人、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的思想。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立志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党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正是同这一历史创造者建立起血肉相连、鱼水相依、亲密无间的关系,革命力量才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战胜一切貌似强大、欺压人民的反动势力,创建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面临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只有广大共产党员继续弘扬奉献精神,才能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整个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才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总之,“红船精神”作为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八

感受红色经典,回忆峥嵘岁月里我党、我军在重重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建立的不朽的历史功勋,我们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楷模,不断增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艰苦奋斗,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9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独特的红色文化。红色代表着希望、胜利、创造、勤劳、勇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等,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正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红色文化,中华民族才逐步从鸦片战争后迷茫委顿、备受欺凌的状态中挣脱出来,实现了由落后衰败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制度、作风、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在各种文化中,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深厚的群众基础、坚决的奋斗精神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当前,尤其应注意发挥红色文化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一个时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竭力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他们否定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道路,鼓吹所谓“普世价值”、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挑起事端,制造民族分裂,妄图使我们改旗易帜。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红色文化百炼成钢,是抵御西方腐朽反动思想文化侵蚀、防止“和平演变”的利器。应充分认识其内涵、意义,切实用好这一思想武器。

弘扬红色文化,最根本的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重点把握列宁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恩格斯所讲的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毛泽东同志的系列论著。同时,要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掌握识别真伪的武器,从思想上武装起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进行坚决斗争,保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认识的清醒和统一,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弘扬红色文化,还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导。应通过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筑牢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道德防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九

“红船精神”就是走在时代前列的精神,也是我们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之所以“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这是因为“红船精神”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实践开篇、动力源泉。

一、“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回顾我们党九十多年历程,伴随其所形成的一系列革命精神,既具有一脉相承的历史特性,又无论从定义解释还是从渊源关系看,更加清楚地感到,“红船精神”是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定义解释看。《辞海》对“革命”作出如下定义:广义指“推动事物发生根本变革,引起事物从旧质变为新质的飞跃”;狭义指“社会革命和政治革命”。这里所指的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指一种狭义革命而产生的精神,即: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逐步积累和形成的思想结晶,是共产党人精神境界、精神风貌、精神力量的集中写照。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源于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与创新,它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每一个阶段,都形成了能代表时代现实的一种又一种独特精神。而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无论从定义解释看,还是从时间上来说,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产生最早的革命精神。

从定义要素看。根据定义,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需要两个要素。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主体要素。这告诉我们,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实践而产生的精神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其次,中国革命的丰富实践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形成的基本要素。按照这两个要素来观察,1919年“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符合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基本要素;但“五四”运动并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所以,“五四”运动更多地表现为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仅仅具有革命精神形态,并不属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而“五四”运动后最有影响的事件就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红船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所蕴含精神的形象概括,理所当然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诞生起点。

从渊源关系看。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段的任务不同,革命者在各个革命实践活动中会有不同精神表现,因而在伟大革命历史进程中分别产生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伟大中国革命精神。然而,这些革命精神产生又有其共同思想基础,就是中国共产党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为核心的“红船精神”。在红船上完成缔造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在“红船精神”指引下,沿着红船航向,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并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也非常具体地说明了“红船精神”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些革命精神之间存在的渊源关系,其中“红船精神”是这些革命精神之源,其它革命精神都可以在“红船精神”里找到源头;其它革命精神既与“红船精神”一脉相承,又是随着中国革命不断发展,是“红船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二、“红船精神”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回首我们党发展史,“红船精神”不仅是我们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具有奠基的重要历史地位,是形成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实践开篇。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为标志,加速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为创建中国共产党创造了条件,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篇章铺平了道路。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过程中迸发出来的。早期共产党人正是由于有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支撑,并产生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创建了我们的党。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历史反复证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科学的理论也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群众运动相结合,才能转化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强大物质力量。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入到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到了一个关节点,迫切需要一个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充当中国革命的领导者。这就是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最先进的政治代表——中国共产党。在红船上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一切资产阶级政党及其它剥削阶级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中国共产党一经出现,就自觉地担当起阶级重任和民族重任,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并伴随着中国革命的不断发展,先后出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红船精神”里包含着第一次提出中国革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地主阶级洋务派幻想用资本主义列强的“坚船利炮”来补摇摇欲坠的封建专制统治之天,资产阶级维新派幻想通过圣明贤达的皇帝进行多方面改良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产阶级革命派给中国带来了民主共和制度,但随后的历史反复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始终走不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中国未来发展带来了新的选择,这就是社会主义道路。尽管后来的历史表明,在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不能走笔直的发展道路,而必须先进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取得全国政权之后才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这一切认识的起点,都有源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所确定的根本方向: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三、“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动力源泉

面向新征程,需要新精神。中国共产党九十多年奋斗的精神历程,追根溯源都有着一个共同的动力源泉,那就是“红船精神”;面向新征程,同样需要依靠“红船精神”,让我们党革命精神不断延续与发展。

拥有首创精神,才能勇于开辟新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核心。刚刚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还没有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特殊性,尤其认识到革命没有现成道路可走,没有现成模式可循,这就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探索解决,这也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以创新精神为自己开辟道路。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作为“红船精神”的核心始终贯穿于中国革命实践中,激励广大共产党员以“敢为人先”的气魄和胆识,沿着红船航向,根据实情,结合实际,勇探新路,不断成功走向了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面向新征程,拥有首创精神也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所在,也只有不断弘扬首创精神,才能我们思想不断解放、理论不断发展、实践不断创新,推进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拥有奋斗精神,才能不断赢得胜利。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红船精神”的灵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进行革命,面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强大势力,革命任务艰巨而复杂,无数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够抛头颅、洒热血,甚至奉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因为他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信共产主义是合乎社会发展规律的美好事业。面对漫长的革命岁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曾经遭受多次挫折与失败,但凭着这种与生俱来的奋斗精神,一次又一次战胜困难,把革命从胜利引向胜利。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也出现过多次挫折与失误,也是凭着这种奋斗精神,不断开拓创新,终于找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支撑着无数革命先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面向新征程,同样离不开奋斗精神的正确引导与精神支撑。

拥有奉献精神,才能始终保持本质。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红船精神”的本质。党的一大会议最后在红船上通过的纲领,就明确提出了要把工人、农民组织起来、发动起来的思想。在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中,明确提出了“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表明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立志于维护人民利益的政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政党。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宗旨,形成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使党不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汲取力量。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党正是同这一历史创造者建立起血肉相连、鱼水相依、亲密无间的关系,革命力量才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最终战胜一切貌似强大、欺压人民的反动势力,创建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特别是面临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只有广大共产党员继续弘扬奉献精神,才能真正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只有整个社会倡导奉献精神,才能社会更加和谐稳定。总之,“红船精神”作为我们党革命精神之源,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带领全国人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十

感受红色经典,回忆峥嵘岁月里我党、我军在重重困难面前勇往直前,建立的不朽的历史功勋,我们要以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楷模,不断增强自身修养,努力学习好好工作,发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艰苦奋斗,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90多年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独特的红色文化。红色代表着希望、胜利、创造、勤劳、勇敢、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流血牺牲等,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追求和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最生动的象征。正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红色文化,中华民族才逐步从鸦片战争后迷茫委顿、备受欺凌的状态中挣脱出来,实现了由落后衰败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从中汲取昂扬奋进、团结拼搏的精神动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精神结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它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是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制度、作风、道德、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要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这些重要论述,为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在各种文化中,红色文化以其鲜明的政治立场、崇高的价值取向、深厚的群众基础、坚决的奋斗精神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当前,尤其应注意发挥红色文化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一个时期以来,西方敌对势力竭力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他们否定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道路,鼓吹所谓“普世价值”、资产阶级“民主宪政”,挑起事端,制造民族分裂,妄图使我们改旗易帜。对此,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红色文化百炼成钢,是抵御西方腐朽反动思想文化侵蚀、防止“和平演变”的利器。应充分认识其内涵、意义,切实用好这一思想武器。

弘扬红色文化,最根本的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重点把握列宁所讲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恩格斯所讲的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毛泽东同志的系列论著。同时,要与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结合起来,掌握识别真伪的武器,从思想上武装起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进行坚决斗争,保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认识的清醒和统一,齐心协力、共同奋斗。

弘扬红色文化,还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教育引导。应通过加强革命历史、传统文化、国情社情等爱国主义教育,帮助青年一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筑牢抵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侵蚀的思想道德防线,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领导班子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发言稿 弘扬革命精神增强文化精神心得体会篇十一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临沂是革命老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是临沂特有的政治优势,是新形势下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思想武器。

开拓奋进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键环节

沂蒙精神是时代的产物,与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沂蒙精神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又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沂蒙精神更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

一是敢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先行者。解放思想是没有止境的。进一步解放思想,体现在不断转变思想观念上,体现在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必须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必须牢固树立开拓意识,把大胆探索的勇气同科学求实的精神统一起来;必须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思想状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二是争当勇于改革、开拓奋进的千里马。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要具备开拓精神,具体地说,就是要吃透“上情”,明白“下情”,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善当勤奋好学、刻苦攻关的螺丝钉。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要勤奋学习,锲而不舍,努力学习和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需的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在领导岗位上和日常工作中充分施展聪明才智。在当前,尤其要通过学习牢固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艰苦创业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内涵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之宝,是共产党人的立身之本,更是沂蒙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要有旺盛的革命意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必须具有振兴中华、富民兴邦的雄心壮志。旺盛的革命意志和蓬勃的朝气,是领导者开拓领导工作新局面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力量。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的过程、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在困难中前进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既有来自内部的旧的传统和惰性的影响,也有来自外部的干扰和障碍。每个共产党员必须树立知难而进、不怕挫折、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新风貌,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发扬开拓进取精神,带领群众努力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第二,要甘当“老黄牛”。有的同志认为提倡开拓创新就不需要苦干实干精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远大理想和宏伟目标的实现,靠的是埋头苦干和发愤图强,不能靠幻想和空谈。“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离开了真抓实干,任何事业都不会成功。共产党员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本职工作。虚报浮夸,“夸”不出一粒粮食;弄虚作假,“弄”不出一件产品。只有靠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的实干精神,靠千千万万群众的平凡劳动,才能构建我们事业的高楼大厦,才能做到富民强国。

第三,要勤俭干事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既要树立为国家创造财富呕心沥血的精神,又要树立国家财产锱铢必惜的精神。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做到为人民的利益鞠躬尽瘁,把自己的所有力量都用到为人民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上,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国家的财产,哪怕一丝一缕、一分一厘,都是人民的血汗,我们只有珍惜的义务,而绝无轻易挥霍的权利,要一点一滴都用在人民的事业上,充分发挥其效益。

无私奉献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集中体现

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求每一个党员置国家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除此之外不能谋取任何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人民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始终是最华美和最高昂的乐章。沂蒙精神作为我们党精心培育和沂蒙人民共同创造的先进群体意识,它所表现出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应当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一,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把对上负责同对人民负责一致起来,把关心群众的根本利益同具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为人民谋利益同保护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党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致的,在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尤其是这样。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党的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第二,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改革开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利益。作为共产党员应该懂得,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休戚与共的,只有社会主义的整体事业兴旺发达,每个成员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每个党员都要坚持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原则。

第三,要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也是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对党员的基本要求。许多事实证明,哪个地方或部门的党员干部带头廉洁从政,哪个地方或部门的党风、政风就比较好;哪个地方、部门的领导干部不遵守纪律,哪个地方或部门就容易产生歪风邪气。因此,每个党员干部都要认清自己在廉洁自律问题上所负的责任,凡是要求基层和一般党员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基层和一般党员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并管好家属子女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努力使自己成为廉洁奉公、一尘不染的模范。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