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优秀(8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一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华丽的文笔,他只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了我们心里以强烈的震撼。他用一件一件的小事,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少年:沉稳、坚毅、勇敢、忠诚,我相信所有的人看完这本书,都会对哈桑既佩服又心疼,他的性格和他的故事牵扯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直到阿米尔做了他该做的事,心里稍微会有些安慰,暗暗给故事里两位主人翁以掌声。

哈桑是阿米尔仆人的儿子,哈桑小阿米尔一岁,阿米尔的母亲因难产而死,而哈桑的母亲在生下他不到一个星期就跟着江湖艺人私奔了,两人喝同一个人的乳汁长大。“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其实也暗示了,原来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弟弟。而哈桑,付出了他所有的忠诚,书中一开始便说“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阿米尔和哈桑还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我(哈桑)宁愿吃泥巴也不会骗你。”

“真的吗?你会那样做?”

“做什么?”

“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

“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不过我怀疑,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米尔少爷?”

哈桑的反问让阿米尔感到尴尬,他宁愿自己没有质疑过哈桑的忠诚。然而不久之后,哈桑还是为了阿米尔,心甘情愿的牺牲。两人在一起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另一个坏小子少爷和他的小跟班们,哈桑为了阿米尔挺身而出,嘴唇咬的在抖,而眼神却很坚定,用手里的弹弓吓走了坏小子阿塞夫。

在阿米尔12岁哈桑11岁时,他们参加喀布尔的风筝大赛,这个大赛比的不是谁的风筝飞的更高更漂亮,而是比谁的风筝能摧毁别人的风筝,最后的唯一幸存者便是胜利者,但这不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还有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这一次,阿米尔的风筝是最后的幸存者,哈桑则去追那只被最后一个割断的蓝色风筝。阿米尔非常渴望得到这个风筝,因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父亲的爱,他认为这个蓝色风筝是他打开父心扉的一把钥匙。哈桑知道阿米尔的愿望,他同时也是追风筝的高手,他总是准确判断风筝的落点,而不是朝风筝的方向跑。哈桑捡到了风筝,却又遇到那帮坏小子,阿赛夫让阿桑把风筝交给他,哈桑拒绝,于是遭到他们凌辱,而阿米尔就躲在旁边,孱弱的没胆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愿跳出来让哈桑把那只蓝色风筝让给阿塞夫。

哈桑拿回了风筝,默默地,。阿米尔心灵受到折磨,于是栽赃哈桑偷了他的手表,虽然父亲不情愿,但是仆人自愿离开,哈桑虽然深知自己被栽赃,仍然什么都没说,被赶出阿米尔家。

阿富汗战乱,阿米尔和父亲逃到美国。很多年后为了救赎自己的灵魂,回到战乱的阿富汗,才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哈桑已经遭塔利班毒手,而他的儿子,也就是阿米尔的侄子还活着。于是阿米尔辗转冒死救出侄子,把他带过美国自己家里,抚养他。

书里也涉及到了宗教冲突和种族歧视,幸运的是作者有一个开明的父亲,就像电影《光荣岁月》里的父亲,他们家里就有另一种族的人,他们已然是一家人,家庭里也没有歧视,哈桑之于印第安人,他们身份“卑微”,品格却高贵。

书里还讲了阿米尔的父亲跟他说的一段话:这世上唯一的犯罪就是偷窃,当你说谎,你偷走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而阿米尔的父亲,却一生隐瞒了哈桑是他与仆人的妻子所生的孩子。

你能说书中作者父亲的形象不高大了吗?不是的,他这一生可以说无愧于心,他做过许多公平勇敢的事情,比如在逃亡过要塞那么危险的时刻还挺身而出教训了试图猥亵妇女的士兵。可能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曾犯下错误,或大或小,所以每个人都有需要救赎的灵魂。我小的时候,也曾经跟一个小孩这么讲:你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矮吗?因为你爸妈都矮,基因会遗传的。多么残忍。所以我有时会想,为什么人小的时候会那么没来由的残忍,就像前段时间那个小女孩电梯里打一个小男孩还把他推下楼。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也许我们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因为曾经的自私残忍,所以需要灵魂的救赎。书中讲的虽然是一件一件的小事,但是当阿米尔成年,他回想起当时的做法,内心就会受到折磨,于是他无论如何,即使阿富汗仍处于战乱,他还是选择回到阿富汗,他需要自我救赎,不管别人是否在意,他需要给自己一生一个交代。

最后,阿米尔带着平时几乎没有表情、不会跟别人交流、几近完全沉默的侄子,去海边放风筝。当他们的风筝割断了最后一只,小孩终于好像有了笑容,去追逐风筝,几十年前他父亲也曾经追过的最后一只被割断的风筝。

那只蓝色风筝,象征着忠诚,勇敢,无私,无所畏惧,磊落光明,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用一生追逐的最高贵的品质。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二

不得不承认,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对读书丧失了兴趣。经常是拿起一本书,放下。看起来,我与书无缘了。

但总会有一个转折点的。当我看到《追风筝的人》这个书名,引发了我无限的联想。又看到它的封面——黄昏的天空。层层斑斓彩云中有一片通透的蔚蓝天空,仿佛把人带到更深更广远的世界。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余晖中翩翩起舞。这是一个梦啊!因为一个书名,因为一个梦境,我买下了它。而事实证明我这次的决定是对的。作文

然而有一点我错了。这不是什么童话故事,也并非喜剧。

故事的开始,在阿富汗。说起这个我们的邻国,并不是一个太平世界。我们总会把它与塔利班、战争、难民、死亡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想起的总会是一张张狰狞的脸、惊恐的脸,没有轻松,更不会有笑容。就是战争,进一步推动了悲剧的发生。

似乎一切都是注定的。阿米尔和哈桑,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主仆,或者说伙伴。阿米尔少爷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那将是他们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阿米尔为了得到爸爸全部的爱,不惜陷害哈桑一家;哈桑为了自己的主人,受尽耻辱,最终奉献出生命。

是阿米尔错了吗?他胆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负,。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心里是多么复杂。最终他确定“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使我必须宰割的羔羊……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哈桑还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弟弟。然而这个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秘密揭开时,哈桑已经死在塔利班的枪下。

是哈桑错了吗?当我们读完这本小说,无不为他的不幸所悲伤,为他的忠诚、纯真、善良所感动。但经历了一系列事情,看到主人对他的态度,哈桑还会认为这一切值得吗?他为什么还要一次次的献身?难道他也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低贱的仆人吗?还是为了朋友阿米尔,他情愿付出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但有一点可以确定,无论是阿米尔还是哈桑,都没有错,他们原本都是纯真善良的孩子。因为种族,使他们有了高低贵贱之分,被逼向世界的两极。

这个故事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他向我们再一次发出最深的呐喊:

我们要和平!我们要平等!

如果作者仅仅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情节,那它就太平凡了。故事的精彩在于它细腻的景物和心理描写,每个细节都值得去细细品味。还不只是这样,通过阿米尔的视角和内心独白,我们看到他的世界。每一次聚焦都是那么精准,就像自己亲眼所见。我竟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可以拿它来拍一部电影了。

“为你,千千万万遍。”我听见自己说。

然后我转过身,我追。

他只是一个微笑,没有别的了。他没有让所有事情恢复正常。他没有让任何事情恢复正常。只是一个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树林中的一片叶子,在惊鸟的飞起中晃动着。

但我会迎接它,张开双臂。因为每逢春天到来,它总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许我刚刚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我追。一个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风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潘杰希尔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我追。

结果,阿米尔解脱了,在二十六年的的挣扎折磨之后。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幸福的结局。然而对我来说,还没有结束。我会记得这本书,反复回味着其中闪烁着的人性的光芒。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三

正如大家评价的一样,没有虚矫赘文,不是无病呻吟,以精炼的篇章和细腻的文笔,勾勒出亲情与友谊,背叛与救赎。文中充满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在阿富汗美妙的异域风情中故事娓娓道来,看似轻描淡写去后味回甘。和川端康成的《千羽鹤》有一曲同工之妙。

故事中12岁的阿富汗富少阿米尔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但宗族间的歧视与身份的差别,让善良懦弱的阿米尔与哈桑之间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哈桑即使他的亲密玩伴,喝同一乳母的乳汁长大,感情深厚,但不敢逾越主仆关系与宗族歧视。阿米尔没有继承父亲的雄风,他是一个胆小、懦弱的男孩,唯一的爱好就是写作。

哈桑作为最底层的仆人,作为哈扎拉人为了保护主人他敢于用弹弓威胁比自己强大的多的阿塞夫,虽然当时他心中充满恐惧。

故事中哈桑有一项绝活就是追风筝,一次风筝大赛中为了给少爷拿回自己追到的风筝,遭到阿塞夫的报复,被无情的爆了菊。而这一幕刚好被赶来的阿米尔看到,阿米尔胆小怕事躲在墙角不敢为小伙伴出头,胆小懦弱的心理使他眼睁睁看着这一幕发生。

事后每当阿米尔看到哈桑心中就被内疚折磨着,这种内疚最后发展成为厌恶。阿米尔想尽办法要父亲赶哈桑离开自己家,但父亲很疼爱哈桑始终不愿意。最终阿米尔将父亲最痛恨的盗窃行为栽赃给哈桑,没想到在父亲询问时哈桑再一次出于保护少爷承认了这一罪名,在老爷的一再挽留下里看了阿米尔家。

从此以后,虽然阿米尔再也看不到哈桑,但是每当想到哈桑他的罪恶感反而增加了,最终父亲去世时才知道哈桑是父亲与仆人所生的弟弟。最后走上了自我赎罪的道路。

本文开篇是一幅十分美丽的画面,将阿富汗描写成童话世界里才有的地方,特别是冬季的斗风筝、追风筝大赛,让人陶醉其中仿佛自己就置身其中。童年的记忆在那一刻呈现,以前觉得自己的童年平淡无奇,看过这部小说后,我才意识到童年看似平淡无聊的经历,在某一刻回首时会让我十分感动。

小说的情节以赎罪过程展开,贯穿着宗族矛盾和战争,即使心地善良的人也无法逾越宗族矛盾的鸿沟,让人心中隐隐作痛。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四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世事总是如此,那些枉顾正直与善良的人往往都能过得很好。

一个人,若是想要一生堂堂正正,不畏人言就不能有懦夫的行径,此时的怯懦,就可能造成彼时莫大的遗憾,或许终生都将沉溺在悔恨的泥淖里无法自拔,想要去弥补就得跋涉千山万,耗费一生的时光。

阿米尔是幸运的,同时也是不幸的。幸运之处在于他遇见了那个愿意“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抛却所有外界的身份与地位不说,哈桑的情意是无可取代的,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哈桑对我的情意,之前没有过,以后也不会再有”,哈桑对他始终保持着一种刚刚好的距离,从来不会去计较旁人对他们关系的挑拨,也不会怨恨阿米尔对他的疏远,甚至伤害,既然你不想被打扰,那我就默默离开,成全你想要的生活。

相比之下,阿米尔却太过薄情,即使后来他弥补了过错,却也留下了永久的遗憾。当他看到哈桑被伤害选择了旁观的时候,就注定了这一生终将活在自责之中,即使那时的他只是个孩子,那哈桑又何尝不是,哈桑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保护为他追回的风筝,却让自己遭受了如此大的伤害,这又岂能以他是一个孩子来作为理由去原谅呢,越是艰难的选择才越能考验人真正的情意,哈桑自始至终都不曾怪过他,而他却因内疚不敢面对而迁怒于哈桑,这未免太过自私绝情,这一份伤害并不是他后来的弥补所能消弭的,遗憾总归是留下了。

请一定珍惜那个肯“为你,千千万万遍”的人,一时的伤害或者就会留下一生的遗憾,我心愿每一个像哈桑一样的朋友都能平安喜乐。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五

第一次读《追风筝的人》,就有一股强烈的,似曾相识的感觉。那,不就是我吗?

幼时的我,也有一个如哈桑般的好友。完全称得上是形影不离。

可我有一次,带着他去偷东西。我们的目标是一个很刻薄的老婆婆家。平日里,她老是训斥我们。我们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报复她。她有一个很珍贵的手表,我们早就觊觎它了。于是,我就去把它偷了。可当老婆婆发现的时候,我却说是他干的。“他明知道是我背叛了他,然而还是再次包容了我,也许是最后一次。那一刻我爱上了他,爱他胜过爱任何人,我只想告诉他,在某种程度上,我也许就是草丛里的毒蛇,湖底的鬼怪。”书中如是说。

是我在从中作祟,使他遭到了老婆婆的一顿毒打,使他背上了小偷的名号,使他不敢光明正大的站在世人面前。

我感受到了如阿米尔一样的恐惧,一样的愧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直到现在,那深深的负疚和罪恶感萦绕着我,无论怎样,难以拭去。

但读了《追风筝的人》,我幡然醒悟了,现在还为时不晚。哈桑已逝,朋友仍存。别等到来不及的时候再后悔。当看到阿米尔鼓起勇气寻找哈桑时,我再也坐不住了,拿起书,径直向朋友家追去。

“我追,风吹拂过我的脸庞,我唇上挂着一个像峡谷那样大大的微笑。”

早已读过这本书的他,一看到这本精美橙色封面的《追风筝的人》,心领神会的盯着我,语重心长地说:“我俩之间,无需多言,为你,千千万万遍。”

“是啊,为你,千千万万遍。”

没有生在战争时代的我们应该感到庆幸。因为这样,我们才有去挽救,去道歉的机会,还不至于怀着负罪感度过一生,抓紧机会别让它定格成永远的伤痛。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只有追到了属于自己的风筝,我们才能成为健全的人。那长长的风筝线的背后是一份对人生命运的信服与感激。而对于我们来说,无论那只风筝意味着什么,就让我们勇敢的地去追吧!

我追。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六

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风筝,无论它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追,让我们一起追寻那人格的风筝。

12岁的阿米尔是一位阿富汗的富家少爷。他本与仆人哈桑手足同情,但在一次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让阿米尔无比痛苦,无比自责的事。因为那件事,他逼走了哈桑,不久后自己也随父亲去了美国。成年后的阿米尔因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而再次踏上故土,却发现了一个惊天谎言。他一点点探索着,看着战争中阿富汗的惨状,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已经故去的哈桑的儿子,拉回了那只他丢弃了的人格的风筝。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这样带悲的作品,但在长长的叹息之后,我却感受到了无比的震撼,那只飘荡着的风筝线也悠悠晃晃地系在我的心上。在书中,阿米尔追寻着的似乎是他与哈桑的友谊,是他不再内疚的,变得勇敢起来的心。

原本的阿米尔是懦弱的,无法保护也无法面对自己的伙伴,好在追寻中他还是找回了失去了的心。可是,在生活中,每一次伤害都可以弥补吗?不是的,有的风筝将再也寻不回来。不得不说阿米尔是幸运的,而我也曾有过类似的幸运的遭遇:那件事发生在20xx年的暑假,我刚刚学会站立的小表弟来我家玩。一次没人时,我的脚不小心扫到了他,还站得不是很稳的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哇哇大哭。面对妈妈的责问,我违心地说:是他自己摔的还好,我最后还是说出了真相,拉回了那只差点飘离的风筝。

细细想来,我似乎比阿米尔更幸运,因为他与哈桑是再也回不去了的,他的风筝已是残缺。而在这风筝的背后,附着的是人性,是诚实、勇敢、善良的品质,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只有不失去我们的风筝,才能算一个真正的人。

像原本少年时的阿米尔,他那懦弱的表现使他的风筝丢失,在日后的几十年中他都是在后悔与自责中度过,这也是惩罚。直到他重踏故土后,他那不顾一切的救赎才让正义回归,但风筝还是残了,这也意味着他在今后的日子里还得一刻不停地追寻,追寻那只对他来说无比重要的风筝

阿米尔的风筝丢了,又被追回。而你的呢?你可曾丢失了你那只带有你人格的风筝?在那飘荡的风筝上也有着一份对人命运的掌控。不论因什么,也不论为什么,让我们一起去追寻吧!一起找回我们的那只风筝,并将它好好保存,永远不再丢失。你愿意么?

让我们一起追寻那只人格的风筝。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七

还是在读书的时候,先看了《追风筝的人》这部电影,看完百感交集,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儿童稚嫩的声音总是在耳边回响,绕梁三日。跟朋友在电话里聊到了它,正好有一天朋友去书店,看到了这本书,买来寄给我,竟然在半途丢失,很是遗憾。在我工作的第三个年头,有幸在书店又看到这本书,安安静静的立在文学那立书架,顿时觉得与这本书终于有缘会面,于是毫不犹豫带回了它。

《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华丽的文笔,他只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了我们心里以强烈的震撼。他用一件一件的小事,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个少年:沉稳、坚毅、勇敢、忠诚,我相信所有的人看完这本书,都会对哈桑既佩服又心疼,他的性格和他的故事牵扯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直到阿米尔做了他该做的事,心里稍微会有些安慰,暗暗给故事里两位主人翁以掌声。

哈桑是阿米尔仆人的儿子,哈桑小阿米尔一岁,阿米尔的母亲因难产而死,而哈桑的母亲在生下他不到一个星期就跟着江湖艺人私奔了,两人喝同一个人的乳汁长大。“喝过同样的乳汁长大的人就是兄弟,这种亲情连时间也无法拆散。”其实也暗示了,原来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弟弟。而哈桑,付出了他所有的忠诚,书中一开始便说“哈桑从未拒绝我任何事”,阿米尔和哈桑还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我(哈桑)宁愿吃泥巴也不会骗你。”

“真的吗?你会那样做?”

“做什么?”

“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

“如果你要求,我会的。不过我怀疑,你是否会让我这么做。你会吗?阿米尔少爷?”

哈桑的反问让阿米尔感到尴尬,他宁愿自己没有质疑过哈桑的忠诚。然而不久之后,哈桑还是为了阿米尔,心甘情愿的牺牲。两人在一起回家的路上,遇到了另一个坏小子少爷和他的小跟班们,哈桑为了阿米尔挺身而出,嘴唇咬的在抖,而眼神却很坚定,用手里的弹弓吓走了坏小子阿塞夫。

在阿米尔12岁哈桑11岁时,他们参加喀布尔的风筝大赛,这个大赛比的不是谁的风筝飞的更高更漂亮,而是比谁的风筝能摧毁别人的风筝,最后的唯一幸存者便是胜利者,但这不是最大的荣耀,最大的荣耀是还有追到最后一个被割断的风筝。这一次,阿米尔的风筝是最后的幸存者,哈桑则去追那只被最后一个割断的蓝色风筝。阿米尔非常渴望得到这个风筝,因为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得到父亲的爱,他认为这个蓝色风筝是他打开父心扉的一把钥匙。哈桑知道阿米尔的愿望,他同时也是追风筝的高手,他总是准确判断风筝的落点,而不是朝风筝的方向跑。哈桑捡到了风筝,却又遇到那帮坏小子,阿赛夫让阿桑把风筝交给他,哈桑拒绝,于是遭到他们凌辱,而阿米尔就躲在旁边,孱弱的没胆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愿跳出来让哈桑把那只蓝色风筝让给阿塞夫。

哈桑拿回了风筝,默默地,。阿米尔心灵受到折磨,于是栽赃哈桑偷了他的手表,虽然父亲不情愿,但是仆人自愿离开,哈桑虽然深知自己被栽赃,仍然什么都没说,被赶出阿米尔家。

阿富汗战乱,阿米尔和父亲逃到美国。很多年后为了救赎自己的灵魂,回到战乱的阿富汗,才得知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哈桑已经遭塔利班毒手,而他的儿子,也就是阿米尔的侄子还活着。于是阿米尔辗转冒死救出侄子,把他带过美国自己家里,抚养他。

书里也涉及到了宗教冲突和种族歧视,幸运的是作者有一个开明的父亲,就像电影《光荣岁月》里的父亲,他们家里就有另一种族的人,他们已然是一家人,家庭里也没有歧视,哈桑之于印第安人,他们身份“卑微”,品格却高贵。

书里还讲了阿米尔的父亲跟他说的一段话:这世上唯一的犯罪就是偷窃,当你说谎,你偷走了别人知道真相的权利;当你诈骗,你偷走公平的权利。而阿米尔的父亲,却一生隐瞒了哈桑是他与仆人的妻子所生的孩子。

你能说书中作者父亲的形象不高大了吗?不是的,他这一生可以说无愧于心,他做过许多公平勇敢的事情,比如在逃亡过要塞那么危险的时刻还挺身而出教训了试图猥亵妇女的士兵。可能在这世上,每个人都曾犯下错误,或大或小,所以每个人都有需要救赎的灵魂。我小的时候,也曾经跟一个小孩这么讲:你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矮吗?因为你爸妈都矮,基因会遗传的。多么残忍。所以我有时会想,为什么人小的时候会那么没来由的残忍,就像前段时间那个小女孩电梯里打一个小男孩还把他推下楼。到底是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也许我们能从这本书里找到答案,因为曾经的自私残忍,所以需要灵魂的救赎。书中讲的虽然是一件一件的小事,但是当阿米尔成年,他回想起当时的做法,内心就会受到折磨,于是他无论如何,即使阿富汗仍处于战乱,他还是选择回到阿富汗,他需要自我救赎,不管别人是否在意,他需要给自己一生一个交代。

最后,阿米尔带着平时几乎没有表情、不会跟别人交流、几近完全沉默的侄子,去海边放风筝。当他们的风筝割断了最后一只,小孩终于好像有了笑容,去追逐风筝,几十年前他父亲也曾经追过的最后一只被割断的风筝。

那只蓝色风筝,象征着忠诚,勇敢,无私,无所畏惧,磊落光明,它是我们每一个人应该用一生追逐的最高贵的品质。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篇八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不知打湿过多少曾看过这篇小说的人的眼眶。

追风筝的人,在第一眼看到这个奇怪的标题的时候,我有些茫然,风筝需要追吗?为什么要追风筝,原来这是阿富汗的习俗,每年初春,会有盛大的风筝节,许多的孩子会把使出自己积蓄了一年的力量来使自己的风筝成为佼佼者。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着五颜六色的风筝,每一只风筝线的尽头都有一个勇敢的斗士。当然,所有的风筝要在天空中进行决斗,就像一场盛大的搏斗,你必须要把你周围所有的敌人消灭光,你才能胜利。这在我看来,是一场孩子们之间的交流或者游戏,但在阿米尔那个时候,这对他来说具备着无尚的重要性,因为爸爸,因为父爱,他只有通过这样才能获得父亲的赞美和笑容,不再是鄙弃的眼光,他迫切需要着!而追风筝,也相当重要,你抢到了最后一个被击落的风筝,那也预示着莫大的荣耀和完全的胜利。于是哈桑,便担当起了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那只被阿米尔击落的风筝追到手,故事的高潮也就由此而引发,一切一切的悲伤的来源都在此处慢慢浮现。

哈桑知道阿米尔的愿望,为了捍卫这个蓝风筝,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被也想得到这个蓝风筝的坏小子阿塞夫和他的党羽侮辱,这是阿富汗男人最大的羞辱。这时,阿米尔就躲在旁边观看,孱弱的他没胆量阻止阿塞夫的暴行,也不情愿跳出来让哈桑把那个蓝风筝让给阿塞夫。于是,哈桑就沦为了阿米尔的炮灰,他付出了鲜血、创伤和荣誉,而换取的只是阿米尔与爸爸亲近的愿望得以实现。当躲着看哈桑被阿塞夫凌辱时,阿米尔一时成了"种族主义者",他先是觉得为了用蓝风筝赢取父亲的爱,牺牲哈桑是必须的,接下来,当心中出现一刹那的犹豫时,他对自己说"他只是个哈扎拉人"想着哈桑对自己忠诚,自己却背叛了他,阿米尔充满了负罪感。事后,阿米尔多么希望哈桑能责骂他,甚至能够打他一顿,而哈桑并没有这样做,还是像以前那样忠诚。越是这样阿米尔越觉得负罪感深重,为了减轻良心的折磨,他便疏远哈桑,最终设计陷害了哈桑,导致阿里不得不带着哈桑离开了阿米尔的家,从此他们再也没有见过面。阿米尔的父亲亲在知道哈桑离开后嚎啕大哭,阿米尔一直不能理解这是为什么。

后来,俄国侵占了阿富汗,战争使这个国家满目疮痍,不得已父亲带着阿米尔四处避难,最终到了美国,在那里阿米尔开始了新的生活,成了家,父亲因为癌症的折磨永远的离开了他们。

但,正如一句话所说:生命在于折腾。一场命运的救赎再次开始。父亲去世后的某一天,阿米尔居然意外得知哈桑居然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到阿富汗,哈桑已经死去,阿米尔找到他留下的孩子,往事一幕幕,他带着这个小侄儿,决定替哈桑承担做父亲的责任。

故事的最后,阿米尔为索拉博追着风筝。

当他为索拉博放出久违的风筝时,他是否释然了呢?当他恍惚间看到那个拉着风筝线的兔唇少年时,他是否涌起阵阵思念了呢?当风筝掉落,他为索拉博去追时,“为你,千千万万遍”,是否勾起了他最美好的回忆呢?他是真的成长了,或许就在踏上营救索拉博——那条重新通向好人的路上时。

“为你,千千万万遍!”无论何时,这都是最动人的句子,任时光流转,任沧海横流。这是哈桑对哈米尔未曾改变的承诺,也是阿米尔对索拉博对哈桑发自内心最坚定的救赎。时过境迁,那风筝依然高高地飞起,那么远,那么美……所有的遗憾,忏悔,恩恩怨怨,都随风飞走,只是这样的一个声音在空中久久回响:“为你,千千万万遍……”

风筝是一个象征。它是珍贵的友情、温暖的亲情、美好的爱情,也是忠诚、友善、勇敢……而对阿米尔而言,童年时的那次追风筝,他的自私、怯懦伤害了哈桑,他在对友情的背叛中也丧失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心;而他为哈桑的儿子追风筝其实是获得救赎的途径,追风筝成为阿米尔成长史中的仪式!也是一种对希望的寄予。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