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汇总(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一

20xx年,在省市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县旱作农业实施顺利,成效显著。

(一)目标任务

20xx年省上下达我县目标任务为双垄沟播玉米面积3万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00公斤以上,较前三年玉米平均单产增长10%以上,百亩攻关田单产达到750公斤以上。

(二)实施情况

我县实际推广4.1万亩,超出任务37%。共涉及12个乡镇107个行政村4913户农户;在周湾、长城建立了万亩示范片,以此辐射带动全县所有玉米种植户。百亩高产攻关田在长城镇榆树坪村,种植户52户,实施面积410亩。

(三)测产情况

我县在9月上旬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对我县4.1万亩全膜双垄沟播进行自测,共选取样点40个,经理论测产核算,平均亩产为805公斤,其中百亩方平均亩产达到895.1公斤。9月中旬市农业局测产小组又对我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进行了复测,随机抽取9个样点,且每样点面积不低于66.7㎡。经测产核算,项目区平均亩产达到808.47公斤,较上年项目实施区平均亩产712公斤增长13.5%,较前三年全县玉米平均亩产318.7公斤增长153.7%,长城镇榆树坪村创建的百亩方田块亩产达到903.78公斤。

(四)效益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项目在我县实施,有力的带动了我县旱作农业这项技术的推广,20xx年全县玉米总产36200吨,其中4.1万亩全膜玉米产量达33000吨,比前三年平均增产19946吨,按全县10.6万人口计算,人均增加188.1公斤,人均增加收入376元,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20xx年项目资金通过延财办农(2010)198号文件下达我县旱作农业专项资金450万元,用于购买种子60吨84万元,化肥426.56吨106.64万元,地膜180吨232.56万元,除草剂5.36吨26.8万元。我县财政配套274.72万元,在种子、化肥、农药、地膜等方面给予补贴,全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亩补贴达到200元。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夯实责任

为确保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项目的有序实施,县上及时成立以主管县长为组长,农业局局长为副组长,财政、经发、利、农机、农技、种子、植保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制定全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项目实施的工作方案,技术方案和检查验收方案;与项目乡(镇)签订了责任书,与各业务单位签订了任务书,并督促各项工作的落实。各乡镇也成立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推行“一把手”亲自抓、分管乡镇长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同时为了真正把这项旱作增收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办出成效,我们聘请市农业专家担任技术总负责,县上成立由12名高、中级职称的农技人员为成员的技术领导小组,负责技术培训指导,确保示范项目运行有序。

(二)推广先进技术,增加科技投入

在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在技术措施上我们重点推行“七项”关键技术。一是项目区全部选用郑单958和榆单9号耐密品种;二是增加种植密度,亩株数达到3600-4000株;三是实施顶凌全膜覆盖,确保最大限度蓄纳自然降水,保住低墒;四是推行测土配方施肥,有效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五是实行宽窄行种植,保证群体与个体有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六是进行病虫草害统防统治,确保示范田块安全生产;七是实行机械复式作业,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技术标准上我们严格按照“八统一”,即统一模式、统一品种、统一密度、统一措施、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统一防治的方法,高起点、高标准保障栽培技术规程的全面落实。

(三)政策积极引导,补贴推动发展

全膜双垄栽培是一项集雨节水的旱作农业新技术,推广难度大、投资成本高,因此,要做好此项工作,就必须保证资金、物化和配套投入三足额,三到位。资金投入方面,共计投入724.72万元,其中省投资450万元,县配套274.72万元。物化投入方面,今年玉米全膜双垄覆盖我县共补贴地膜200吨,配方肥40吨,磷肥1600吨,碳铵1600吨,尿素600吨,除草剂10吨,玉米良种郑单958为30吨,榆单9号30吨;配套投入方面,我们加大了农机服务,投入各类机械(机具)900台(套),其中拖拉机195台,机械覆膜机60台,畜力覆膜机260台。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二

市财政局:

收到《安徽省xx县20xx年度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后,我局立即会同县农委认真对照绩效评价报告扣分项目,逐条研究落实整改措施,现将整改情况汇报如下:

一、绩效评价报告指出我县申报的实施方案建设内容粗糙,不够具体明细,我们将总结经验教训,着重对2012年方案进行精细化编制、科学化管理。

二、资金配套及整合情况是我县丢分最多的项目,其中配套资金因受县级财力制约,仅达到省定20%的最低标准;资金整合因项目实施地平山镇是省农发局牵头的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项目资金大多属于农业开发等省级财政部门资金,导致资金整合渠道单一,未能得分。

三、针对落实项目管理,建立工程管护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县财政局与县农委已着手制定《xx县现代农业生产项目工程管护制度》,并于近期与企业办理资产移交手续,签订资产管护协议,明确管护措施,落实管护责任。

四、绩效评价报告指出20xx年企业自筹资金未按实施方案实行政府招标采购,我县在2012年项目中,严格按实施方案将财政专项资金与企业自筹资金打捆,统一实行政府采购。

五、对项目实施单位未建立专项资金备查账、财务资料不全的问题,我县将进一步加强资金监管力度,督促项目实施单位按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体系,同时建立现代农业专项资金备查账,加强财务资料及项目建设资料的档案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安全有效。

特此报告。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三

近两年来,我县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坚持用工业化和项目理念发展农业生产,按照“建基地、扶龙头、抓项目、打品牌、拓市场”的思路,大力发展地瓜、白鸭、黄兔、蔬菜、木竹、花卉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为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12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5.93亿元,增长3.9%;农民人均纯收入8500元,增长13.6%。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成效

1.基地面积不断扩大。地瓜、白鸭、黄兔、蔬菜、木竹、花卉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形成区域明显、优势突出的农业生产格局,并成为农民增收重要渠道。全县发展地瓜种植基地10万亩、蔬菜基地15万亩、水果基地11万亩、茶叶基地1万亩、烤烟基地3.6万亩;xx白鸭和xx黄兔“原种场—扩繁场—生产基地”繁育体系已经形成,共建白鸭养殖生产基地10个,肉兔养殖示范场68家,市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24家,水产标准化池塘养殖8500亩;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72万亩、丰产毛竹林基地38万亩、丰产油茶林基地1.9万亩,鲜切花基地800亩,兰花基地2000亩,其中xx兰花博览园400亩,种植兰花660万株,是全国最大的国兰基地。xx县被农业部授予“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xx白鹜鸭之乡”、“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地瓜)标准化生产基地”。

2.产业聚集趋势明显。全县“一村一品”、“多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发展较快,规模经营种养大户逐年增加。2012年底,地瓜产业加工销售骨干企业42家、从业人员达13万人,白鸭年出栏1000羽养殖户50个、从业人员2000人,肉兔养殖示范场近100家,xx “三花一珍”即“xx兰花+鲜切花+食用与药用花+珍稀园林苗木”的花卉产业格局初步形成、花卉规模以上经营户1899户。现代农业示范区、红心食品加工区的规划建设进展顺利,落户企业和项目逐年增加。其中,2009年规划建设的xx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总投资4.5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8亿元,实现产值2.62亿元,落户企业、合作社15个,初步形成鲜切花、葡萄、烤烟、高优蔬菜、优质甘薯、珍稀苗木等若干个千亩规模经营示范片,为我县农业产业招商引资、集群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3.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全县农业产业化企业达2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8家,省、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1家(其中6家为省、市级)。xx红心地瓜干集团有限公司被评为“全国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和“福建省品牌农业金奖企业”,福建xx兰花股份有限公司计划2013年在xx创业版上市。2012年全县年产值超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17家,辐射带动全县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26.5亿元。龙头企业已成为带动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领头雁”。

4.合作组织发展迅速。2012年5月成立xx县农民专业合作总社(全省首家),吸纳8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管理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两个基金”,2012年度共为63家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种养殖大户担保贷款2105万元,为45家烟草大户免除反担保手续,担保贷款314万元,共计担保2419万元。截止2012年底,全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397家(是全市发展最多的县),其中省级合作社4家、市级合作社17家。仅2012年新发展116家,注册资金达35609万元,社员达3315人,年销售收入达76420万元,带动农户数42700人,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和组织化程度得到大大提高。

5.品牌创建成效明显。全县累计获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4件,市知名商标19件,地理标志商标4件,省名牌农产品5个,绿色食品3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全县农产品企业获“qs”食品安全准入认证企业50多家,“xx红心地瓜干”再次成为xx唯一的中国著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6.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以相关管理、服务机构为主轴建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渐成形,成为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县已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三农”服务网络,有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8个、乡镇“三农”农业服务中心17个、村级农民技术员699名。所有行政村已实现广播、电话、电视“村村通”,并具备互联网宽带接入条件,xx县农产品信息网、“12316”(原969155)农业服务热线网络健全。2012年我县被列为省级“推广‘世纪之村’平台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示范县,计划在 2013年全面完成全县242个村级三农服务中心的建设,为农业生产、农民增收提供服务保障。

(二)主要做法

1.抓规划布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我县高度重视特色农业产业工作,成立县农业产业协调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编制出台全县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实施计划,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项政策”,全面加强特色农业产业的规划、管理和服务。二是注重政策推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地瓜、白鸭、花卉、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发展的产业规划和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明确规定各有关部门在企业贷款、建设用地、生产用电等方面实行优惠倾斜,推动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三是强调部门配合。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农业产业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开展农业生产调研,部署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工作。

2.抓项目带动。一是加强项目开发。用工业化理念,加强项目策划、编制、论证,立足特色、立足实际,做好项目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充实农业产业项目储备。二是优化项目服务。实行领导挂钩项目工作责任制,将农业生产列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评,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发生的征地、用电、用水、工商、环保、税收等各种问题,帮助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一园两区为平台,千方百计引进农业产业项目落户xx,不断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近几年来共引进以晴、茗匠、丰海、原态等农业项目23个,其中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5个。四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主动对接好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和省、市委一系列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积极争取粮食产能县、农民创业园、标准化农田建设等农业扶持项目,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3.抓龙头培育。一是扶持重点企业。按照“扶优、扶强、扶大”的原则,加大对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组织申报认定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争取省、市农业产业化扶持专项资金,增强企业发展后劲。二是培育亿元企业。2012年起开始实施亿元企业扶持计划,对年产值达亿元以上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对新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优先申报省级农产品深加工补助,促进更多亿元企业的形成。

4.抓品牌打造。一是推行标准化生产。狠抓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制定规范的地方标准体系与综合生产技术规范,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目前《xx红心地瓜干》福建省地方标准综合体、《甘薯干》国家行业标准、《xx红心地瓜干》原产地标志认证、《xx白鸭原产地标记注册证》,《xx白鸭系列标准》等一系列地瓜标准化生产规程已制定,xx红心干生产和xx白鸭养殖被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评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二是争创名优特品牌。积极引导企业开展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haccp食品安全控制体系认证和“qs”食品生产许可认证,农产品企业获“qs”食品安全准入认证企业52家,农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县政府自2007年起加大对品牌创建工作扶持力度,对获得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知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企业争创商标、打造品牌的热情进一步提高。

5.抓创新突破。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全县建立设施栽培面积近5000多亩,其中设施蔬菜260亩、 设施食用菌450亩、设施水果面积1500亩、设施花卉2700亩、设施特色中药材150亩。二是突破发展新兴产业。铁皮石斛、金线莲、金银花等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突破,已建铁皮石斛组培中心2000平方米,扩繁铁皮石斛20亩、建设金线莲组培中心2个,金线莲20亩、仙草400亩。三是发展精深加工产品。鼓励企业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多元化、系列化。如在“一根毛竹”上做文章,把“一根竹子”做细、做透、做大,竹加工产品从普通竹凉席、竹模板、竹胶板、竹地板、竹集成家具,发展到茗匠竹艺、鑫晟xx醋碳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推进竹材综合、循环、高效利用,促进竹材加工产业优化升级。

1.产业化发展水平不够高。部分乡镇没有特色主导产业,全县缺乏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品牌知名度、加工档次、科技含量不高的状况还没有根本转变。如白鸭目前只出售活鸭、白宰鸭、冷冻鸭,高端产品还未得到开发。

2.农企联系不够紧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接关系不够紧密,“订单农业”由于受市场行情变化和企业、农户信用程度的限制,仍然存在订单好下、兑现难问题。

3.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家对风险的认识、市场策略、管理水平适应不了形势变化,影响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作用的发挥。部分农民受小农意识影响,习惯于旧的生产方式,对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概念模糊。

4、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农技推广、动物疫病防控、农村土地流转、农业市场信息等社会化服务能力还不够健全,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保障能力不强。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程度仍较低,经营水平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

1.持续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持续做强做优地瓜、白鸭、黄兔、木竹、蔬菜等特色产业,巩固完善 “一业多乡、一品多村、一路一色”的发展格局,提高结构调整层次和水平,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发展名、特、优、稀、新等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名牌产品和无污染、无公害高营养的绿色食品,建立健全优质米、绿色地瓜干、无公害蔬菜、特色畜禽基地;尽快实现种植业为主向农牧并重转变,重点发展xx白鸭、xx黄兔、稻田养鱼等规模养殖业;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森林灾害防治工程,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和比较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

2.着力创新发展机制和模式。进一步创新以“风险同担、利益共享”为核心的联结机制,总结完善“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 “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担保基金”等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产业化水平和产品市场竞争力。结合xx旅游开发,开展富有xx特色的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认证,举办富有xx特色的农产品展销促销活动,提升扩大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3.加快培育领军企业。一是继续实施亿元企业计划。继续实施亿元企业计划,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选择一批亿元企业逐企问诊,一企一策,针对薄弱环节,重点指导培育,对新增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给予优先申报省级农产品深加工补助。继续实施《促进农业贷款担保工作实施方案》,鼓励现有担保公司和新组建农业担保公司为农业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二是加快新产品研发。指导企业按照产品质量技术标准的要求,引进现代设备,改造或淘汰老设备,使产品与国内外同行业接轨,鼓励企业开发独特产品,注册资金的商标,抢占市场先机。三是建设一批示范区。加快省级农民创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红心食品加工区建设,走“专、精、特、新”发展路子,引导鼓励新上企业和已批准设立的企业入户示范园区或集中区,促进产业集聚。

4.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一是整合项目资源。坚持贯彻中央关于“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的政策,整合各类农业产业项目资金和县财政每年安排的专项资金,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品牌、自主创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制定出台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从资金、生产、技术、信息、销售等方面提供支持,营造良好和宽松的产业发展环境。

5.建全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强化统筹协调。落实好协调推进会、责任挂钩和工作绩效考评等制度,针对项目建设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加快新增长点项目引进与建设。二是抓好人才培训。对农技干部、龙头企业负责人、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民经纪人进行轮训,重点学习现代农业技术、企业管理、品牌申报、商标注册、标准化生产、营销等相关业务知识,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化和思维层次。三是提升农产品安全水平。整合卫生、工商、质监、农业等产品检测资源,建立完善农产品产地认证制度、地理标志产品监管机制和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是拓展产品营销市场。整合市场资源,培育发展地瓜干、白鸭、红衣花生、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建立农产品展销直销中心,鼓励开办淘宝网店,构建连锁配送、总经销、总代理等物流体系。支持龙头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种农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积极为企业搭建对外合作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我县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四

秋冬季农业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重要一季,抓好今年秋冬农业生产,对于实现全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今年,我乡严格按照“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工作思路,把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作为全乡农村工作的重点、作为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头戏来抓。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确保了全乡秋冬季农业生产的良好开局,为全面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矗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我乡位于宜章县南部,辖20个村委会,21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56万人,全乡总面积81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2876亩,其中水田面积12550亩,旱地面积20326亩,我乡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乡。

2017年全乡秋冬季农业生产计划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40310亩,其中晚稻12230亩、油菜3000亩、薯类3840亩、绿肥10080亩、秋玉米1200亩、豆类600亩、其它粮食作物7930亩。目前,全乡秋播粮食作物总面积已落实40436亩,其中晚稻12470亩,比上年增加240亩,增1.96%;油菜3120亩,比上年增加120亩,增4%,豆类618亩,比上年增加18亩,增3%;绿肥10200亩,比上年增加120亩,增1.19%,薯类3966亩,比上年增加126亩,增3.28%,其它粮食作物8800亩,比上年增加870亩,增11.1%。近两年来,为了全面提升粮食的产量和质量,我乡成功建成了10000亩高产玉米示范片(省级)和10000亩优质稻基地。随着粮食播种面积的增长和品种的改良,预计今年秋冬季的粮食产量比上年将增加2%以上,秋冬季粮食总产量可达到8849吨。

(一)提高思想认识。今年,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把其作为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全县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召开后,我乡党委、政府认真落实会议精神,真正把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做到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实。一是超前谋划。8月份制订了全乡秋冬季种计划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落实了工作措施。二是早部署,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题讨论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合理分解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任务;三是早落实,在天塘、满塘、猴子冲、林家牌、樟门塘、太平山等村委会办好了秋冬季农业生产示范片,并率先开展连片种植开发,为带动和促进全乡平衡发展起到了显著的示范作用。

(二)加强组织领导。为了全面落实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我乡实行乡长亲自抓、分管负责的常务副乡长具体抓、包片领导协助抓、驻村干部包干完成的工作格局。今年,生产任务下达后,我乡各驻村干部迅速下到各村,集中时间驻点指导,抓好任务分解等工作。我乡建立包干负责、乡村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了以乡长谭刚亮为组长,以常务副乡长黄由兵为副组长,其他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领导小组,指导、部署、督促、检查全乡的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

(三)落实行政推动。一是明确责任。在全乡的秋冬季农业生产工作动员大会上,与各村签订了责任状,明确了任务,落实了责任。我乡将秋冬季农业生产纳入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完成好的村,实行一定的工作奖励,并对重点项目进行一定的资金补助;对工作不落实,任务不完成的村,取消年终评先评优资格,并按《村干部绩效考核办法》的有关规定,实行相应的经济处罚;二是广泛宣传。要求各村及时召开支、村两委和党员组长会议,迅速宣传和传达上级相关政策和文件、会议精神,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生产的热情,努力营造全乡开展秋冬季农业生产的浓厚氛围;三是突出重点。今年,我乡加大了对秋冬季农业生产专项资金的投入,把工作部署早、进展快的村在资金、技术指导和服务上进行倾斜,对水利设施修建的.好的村,给予一定资金的扶持奖励;四是落实补贴。在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工作中,我乡党委、政府认真对待,严密组织,细致工作,严格按照“五到户”、“五不准”的要求,及时把补贴资金发放到农民手中,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农民心里。

(四)加大耕地保护。为了加大对土地抛荒的整治,千方百计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我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耕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并与各村签定了《天塘乡2017年秋冬季农业生产、耕地抛荒目标管理责任书》,把任务、责任落实到人。今年还向省级国土资源部门争取,投入448万元成功实施了孟家、仁洞两村400亩土地复垦项目。同时,加大了对耕地抛荒农户的查处力度,实行农田抛荒责任追究制。一是对抛荒一年的水田,收取该农户抛荒费每亩300元;二是连续抛荒两年以上(包含两年)的耕地,由村级组织依法收回转包;三是对连片抛荒2亩以上的村,村支书、主任就地免职,对该驻村干部作下岗一年处理。

(五)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品种。在今年的秋冬季季农业生产中,我乡认真按照优势集约化、基地化、特色化、标准化、产业化开发思路,切实抓好品种选择、乡域布局,大力发展以优质水稻、杂交玉米、野山椒、淮山、牲猪等为主的特色优势品种。根据我乡的产业特点和优势,重点抓好太平山的野山椒和淮山,满塘、樟门塘、新民、谢家等地的杂交玉米一批特色产品生产基地,确保了秋冬季季农业开发增产增收。

(六)加强病虫害防治。随着灾情的不断增多,全乡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任务相当艰巨。为了确保农民群众粮食的丰产丰收,我乡极积协助、配合县、乡两极农业部门大面积发放灾情预报和防治措施宣传资料,协助、配合他们到田间地头做技术指导,并成立了两个农作物害虫专业防治队伍,专业防治人员40人。通过采取早预报、早防治等措施,我乡未出现较大面积的病虫害,确保了全乡水稻病虫害损失率在5%以下。

(七)促进粮食流通。近两年来,我乡全面协助粮食、工商部门实施粮食收购市场准入制度,协助打击粮食收购期间不法商贩压级压价,扰乱市尝坑害农民行为,抓好了粮食集贸市场的正常秩序。同时,做好我乡的粮食应急预警工作,有效监测和控制各类突发公共事件或者其它原因引起的我乡粮食市场异常波动,保持粮食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维护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

(八)做好全程优质服务。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力做好优质服务。农业部门积极主动做好技术、种子、肥料、销售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双季晚稻施肥补助政策,做好水稻黑条萎缩病发生情况核实到户等工作,全力为秋冬季季农业开发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切实加强信息、流通等服务工作,努力确保秋冬季种产品顺畅销售,农民增收。

我乡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组建了森林防火巡逻队,各村委会成立森林防火应急分队,确定了2台面包车为森林防火指挥车,随时可以赶赴现场开展巡逻、指导和应急处置。乡、村两级实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保证每天值班要有专人。在重点林区在重要地段刷写标语,立警示牌,建立护林防火碑,分发护林防火宣传手册,重点加强对学校学生的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安全用火。《宜章县人民政府禁火令》发放到户,并由户主签收《禁火令》送达回执单。使森林防火宣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使广大干群增强防火意识,形成了人人从思想上重视森林防火,从行动上积极参与森林防火的良好局面,

(一)存在问题

一是秋冬种开发投入不足。二是秋冬种发展不平衡,特别是马铃薯生产规模有下降趋势,要完成今年的冬种生产计划困难加大。三是示范点数量少、质量不高。

(二)下步工作打算

1、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加快种植进度,努力抢上种植季节。强化季节意识,加快种植进度,做到成熟一块、收割一块,整地一块、种植一块,努力抢上种植季节。

2、加强用水管理,科学调水用水,节约用水,努力确保秋冬种生产用水。

3、继续抓好各种示范点建设。重点抓好种后标准化管理。同时种植进度,确保示范成效。

4、加强秋冬种生产管理技术服务工作,重点抓好技术宣传培训、现场指导服务等工作,大力推广应用免耕、“三避”、无公害标准化等生产技术,努力提高秋冬种产品产量和质量,力保开发效益。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五

在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尤其是在农业农村工作中取得了新的突破,下面就我镇的农业工作具体情况向领导作以汇报:

我镇积极响应县委的号召,发展苜蓿产业,带领农民调结构,苜蓿这一产业在xx已形成规模,成为农民增收的一大产业。现有100亩以上的苜蓿大方9个,分别是xx村1500亩,种植时间为1999年和2001年两次种植,xx村1000亩,为2002年、2003年种植;xx村500亩,99年种植;xx村150亩,为2000年种植;xx村100亩,99年种植;xx村100亩,2000年种植;xx村130亩,2001年种植;xx村180亩,99年种植;xx村500亩,2002年种植。所有种植的苜蓿品种均为美国金皇后。在发展苜蓿种植的同时,我镇加强了苜蓿收购企业的建设,现有苜蓿收购企业3家,茂源草业公司、盛源草业公司和xx苜蓿收购加工厂。2002年三家收购企业合计收购苜蓿约5000吨,其中茂源收购3000吨,所有收购苜蓿均能及时加工出去,以自然凉晒,干后铡成寸段,再挤压成捆销售为主。产品主要销往上海光明乳业公司,其次也销往武汉、北京等地。销售价格平均在980元/吨,产品供不应求。

xx镇现有养殖专业村10个,其中重点专业村有xx村蛋鸡养殖专业村,xx肉牛养殖专业村,xx肉牛养殖专业村;现有各类养殖专业户300余户,其中典型大户有肉牛养殖专业户xxx,蛋鸡养殖大户xxx,奶牛养殖大户xxx等。下面我把几个重点养殖专业村及养殖大户基本情况介绍如下:

(一)养殖专业村。

1、xxx蛋鸡养殖专业村,现已发展养殖户41家,蛋鸡存栏7.5万只,日产蛋2.5吨,去年纯效益达45万元,所产鸡蛋主要销往北京、天津两市。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去年成立了xxx村蛋鸡养殖协会,会员已发展54家。目前该村存在问题是技术力量薄弱,发展较缓慢,存栏达不到规模。今后计划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支持,加快发展速度,力争今年全村蛋鸡存栏达15万元。成立技术服务站,加强服务力度,做到科学养殖。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群众认识蛋鸡养殖业,提高服务质量,吸收更多的养殖户入会。

2、xxx肉牛养殖专业村。xxx村是我镇典型的农业村,村中80%以上的户都养牛,一般平均为2头,大户达到20余头,现全村存栏1200多头,去年出栏达2000余头,纯效益达40余万元,主要销售途径是通过本村牛贸交易市场进行销售,主要销往山西、山东、泊头、天津等地。现存在问题是零散养殖多,没有大户,规模小,交易市场不太规范,还缺少相应的服务设施。今后计划进一步扩大本村牛贸市场,完善各项服务设施,提高知名度,扩大经济人队伍,重点培育发展几个养殖大户,带动全村以及全镇养牛业的发展。

3、xx肉牛养殖专业村。xx村现有养牛户26户,肉牛存栏605头,去年出栏100头,纯效益达25万元,主要销售途径是通过周边集贸市场,以及本村经济人xxx来销售,下一步发展规划是成立肉牛养殖销售协会,以xxx为主,并发展部分经济人,保证肉牛外销畅通,促进和提高群众养牛积极性。

(二)养殖专业户。

1、肉牛养殖大户xxx,xx村村民,一直从事肉牛养殖及销售,现肉牛存栏53头,年出栏400多头,年纯效益10余万元,主要销往北京及周边县市肉联厂。存在问题是急需解决养殖场占地和部分资金,扩大养殖规模,计划今年投资100万元建一存栏100余头的肉牛养殖场。

2、蛋鸡养殖大户xxx。即东胜蛋鸡养殖场,现蛋鸡存栏3万只,年产蛋40万公斤,年效益20余万元,所产鸡蛋主要销往北京、天津等各大城市。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缺乏建设资金,计划投资50万元,扩大规模,使蛋鸡存栏达到10万只,建起一个大规模的蛋鸡养殖场。

3、奶牛养殖专业户xxx。即宏大奶牛养殖场现奶牛存栏96头,日产鲜奶2000余斤,主要销往xxxxxx集团及xx农场,目前该养殖场处于微利运行。存在问题是在于奶牛质量差,产奶量低,自繁小牛不到产奶期,成牛少。饲养管理技术差,达不到科学化。今后,计划筹资30万元,再增加20头优质奶牛,改良奶牛品种,搞好科学饲养管理,争取年底取得较好效益。

到目前我镇已完成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亩数3000亩。其中大方大块4个。即xx村1000亩,xx村700亩,xx村300亩,xx等村1000亩,共计植树15万余株。截止到目前,所有树木都浇水一遍,并培土、涂白,现已组织各村搞好树木管护工作。

今春以来,我镇紧紧抓住农业开发项目建设的有利时机,坚持高起点,高投入,高标准的原则,大力进行农业开发项目建设,全镇总动员大干一个多月,动用人工1万多个,机械20多台套,整修田间路长达10.2万米,其中新开道路10条,长5000多米,基本建成了高标准的农

业开发区框架工程。在此基础上,调入优质速生杨品种107、108共计10万多株,将开发区内所有的项目规划中的道路沟渠全部进行了绿化。全镇用于农田林网建设的资金已达60万元。

为了进一步提高各村树木的种植和管护质量,我们严把“三关”;一是严把苗木质量关。镇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苗木质量标准,要求树木必须是三年以上树龄的速生杨107或108优质品种,胸径要达到3-4公分,必须现创现栽,保护足够的根须和水分,否则一概退货。镇政府由一名副镇长负责质量监督,严格把关,在此期间,因某些方面不合乎要求被退回的苗木就达7000多棵。二是严把种植关。镇政府在树木种植中,严格做到“五统一”,统一挖坑标准,统一种植品种,统一浇水,统一培土扶苗,统一涂白抹红腰。同时,镇组织了专门质量监督小分队定期到各项目区检查,对树坑的标准,浇水的时间和水量,培土扶苗的时机,及时检查督导,对不按要求种植的,一经发现,限令返工,并追究领导者的责任,而且用通报的方式及时表彰先进,批评后进。确保了道旁树木的栽种质量。三是严把管护关。为保证所栽苗木的保全和成活。镇政府制定了具体的开发区树木管理暂行条例,要求各村均设立树木管理的专门人员1-3名,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对管理不善造成损害的,按损害程度不同进行处罚,对管理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同时镇文教室还发动学生成立“红领巾护林队”、“共青团责任林”,采取多种方式提高管护质量。镇政府定期组织抽查评比。确保了树木管护工作到位。

在目前的农业开发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个别农户对农业开发项目工程认识不清楚出现了一些村坏开发区道路工程的现象,比如有的农户为种田和进车方便,填平了道路边沟,有的农户对道旁树不珍惜,放任牲畜啃坏树苗,甚至极个别人把树苗移栽到别处,对此,我们也加强了管护工作,镇村分别成立树木管护工作小组,责任到人,专人专管。与农户明确了产权分配,并严厉处罚。一切损坏道路及树木的行为。

今年春季,我镇白地亩数是4.5万亩。目前,全镇浇地抗旱工作已进入高潮,白地浇地面积已达2.5万亩,占全部白地亩数的58%左右。

我镇在地上水普遍缺乏的情况下,主要灌溉用水是开采地下水,目前具体措施是:积极筹集资金,打井上电。xx、xx、xx、xx、xx五个村已打深井五眼,另外全镇采取多种方式打浅机井150眼,上变压器近30台,架设输电线路1.5万米,基本保证了灌溉用电问题。

从选举工作开展以来,xx镇党委非常的重视这项工作,按照上级的整体部署和要求,在此期间,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确保不出任何问题,圆满完成任务为出发点,做了大量的工作。按照我们制定的整体思路,全镇45个村共分三批进行选举,截止目前第一批24个村已全面完成选举任务,第二批16个村已选举产生候选人,到本月14-17号进行正式的选举阶段,本月20日以前全面完成选举任务能达到40个村,其余5个村,也在积极的运作之中,由于这几村的村情比较复杂,经研究将采取有力的措施,最后进行重点突破。

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

一是在选举过程当中,发现有的村存在别有用心人员拉帮结伙,互拉选票,成立黑组织,操纵选举现象,还有一部分人员无故闹事,破坏选举工作的现象发生。对此,这个我们在操作过程当中,及时的掌握情况,对重点村调配精干力量,严格选举程序,不给这些人员有任何可乘之机。

二是有些村干部对选举工作认识不足,虽然召开会议提出了严格要求,严格按照选举法的规定进行。但是还有几个别的村违反选举程序,我们在实际工作当中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纠正,针对有的村违反程序进行选举现象,责令重新进行,推倒重来。

三是几个难点重点村的选举工作。由于这几个村村情人员比较复杂,为了保持稳定,被定为第三批进行的村,有的村是因为村大遗留问题过多,怕引起其他新的矛盾,有的村派性比较严重,竞争比较激烈,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把这些村列为重中之重,最后集中人员集中力量,搞好调查了解,掌握真实情况做好各方面工作后,成熟一个,完成一个。

目前我镇需救助的三无户和特困户包括45个村,130余户,310多人,急需粮食31000余斤,部分被褥和衣物,50000余元救济金。下步我们将采取措施,解决贫困户问题。一是迅速组织群众发展生产自救,自食其力并帮助搞好生产。二是镇民政及时发放救济金和救济粮。三是积极协调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帮助解决救济金、救济物品等。

我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搞好殡葬改革,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禁止封建迷信,大操大办。要新事新办,推行火葬。到目前我镇殡葬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火葬得到了很好的推广,火化率达到97%以上。但目前还有一些特殊情况,由于受多年来风俗习惯的影响,还存在着丧事大操大办摆威风,雇用吹鼓手,棺罩等现象,还存在火化后二次装棺土葬埋坟头的现象。对存在的现象,今后我镇将采取措施坚决推行好殡葬改革,做到移风易俗。一是搞好宣传,通过广播和出动宣传车、印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宣传殡葬改革,反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现象。二是制定严格的关于殡葬改革工作的各项规定,并成立督查小组,抓好督查落实工作,严格按章办事,决不手软、留情。三是各村要成立丧仪理事会,对丧事要做到新事新办,一切从俭。坚决推行火葬,杜绝二次装棺土葬,不留坟头。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六

科学规划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前提,也是预期效益得以实现的基础性工作。只有高起点规划项目布局,才能避免项目实施的随意性、盲目性,使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确保农业综合开发的整体效益得到充分发挥。我镇在规划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内,确定了水、土、生态环境资源条件相对较好,以前醋庄、玉河、贺城、凤凰墩四个行政村为主体的综合开发项目区。项目区规划建设高产粮田6500亩,油料高产田3000亩,新增蔬菜基地面积3500亩,改善蔬菜基地面积1500亩,新建葡萄基地亩。新增种植业产值1134万元。项目完成后人均收入将增加530元,示范、辐射带动周边15个村居4100余户、发展蔬菜5000余亩,增加农民收入4000万元。根据实际,确定实施了农田水利和科技培训等多项措施,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区域合理布局配套机电井、地下管道、灌溉渠系、田间桥涵等设施,通过规划,项目区内形成了集中连片,田成方、林成网,旱能浇、涝能排,沟、路、渠、桥配套的高标准农田模式,为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实质上是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型、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过程。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首先取决于农业基础建设的好坏。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我镇立足实际,按照因地制宜、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的原则,按照综合治理的要求,着力提高项目区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如在企业自控基地规划建设了优质蔬菜基地亩,在优质林果基地规划建设了优质林果6000亩,使原本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走上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轨道。菲尔德公司、伊思德公司两家企业还向1100亩的绿色蔬菜生产基地投资300万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生产,极大地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我镇还先后在示范区内规划建设了道路40公里,渠道8000米,排水沟60000米,桥梁46座,地下管道1米,小口井300眼,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这些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客商投资农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农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成为土面平整化、道路砂石化、方田林网化、灌溉节水化、种植区域化、管理科学化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业综合开发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综合开发通过打造优质精品项目,促进农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推动了农业产业化步伐。一是项目区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条件。我镇把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作为增强市场竞争力、保障食品安全和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抓手,专门聘请和组织农业种植专家,成立了农业综合技术服务中心,每个基地都派驻了农技指导员,具体负责对各基地的经营管理和技术指导,特别是对基地经营操作过程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都建立了完备的标准化生产记录,实行农产品和食品全程追溯管理制度,净化了农产品生产环境。二是项目区为开展农产品质量认证提供了保证。项目区内各企业和合作社基地普遍采用了“六统一”的农业生产企业化运作模式,大力开展农产品认证工作。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基地共获得了25种果菜产品的国家绿色食品和国家有机食品转化认证。三是项目区为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打下坚实的基础。我镇把“品牌兴农”作为发展精品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着力规范和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农户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塑造力度。目前,已成功申请注册了“武状元”、“琼浆果”、“御口甜”、“新蔬泥香”等15个农产品商标品牌,增强了农产品的竞争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顺利实施,使我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主动参与项目区内现代农业发展,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四是项目区的建设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全镇已流转土地面积15000亩,其中项目区内新增8000亩,获批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加快了农业产业化、企业化进程。土地流转之后,农户方可以放心地从事二、三产业或者外出打工,增加了收入。我镇的一些农民将土地流转给企业和合作社后,每年除了有固定的每亩620-700元的地租收入外,还可以到企业打工,一年平均工作6个月,月均收入900元,年打工收入5400元,流转土地的农户年收入可达6000多元,是传统种植收入的8-10倍。对于企业来说,形成了规模经营,提高了科技投入,实现了自主管理,产品达到了客户的要求,亩产值可达5000-7000元,纯收入2500-4000元。项目区的建设,促进了我镇多种优势特色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的形成,放大了项目区示范、辐射、带动效应。同时,按照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思路,着力扶持带动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用其在开拓市场、科技创新、带动农户和促进项目区经济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壮大产业规模,做强产业链。在项目区建立各种农业合作组织45个,发展各类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30个1亩,形成了体制健全、带动力强的合作组织形式,如“企业+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等,较好地发挥了组织生产、致富农民的示范带动作用。

农民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主体,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实用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和推广。为此,只有加大对农民的科技普及和实用技能培训,才能不断增强农民投身基地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现代农业发展拥有源源不断的智力和人力支撑。在农业综合开发中,我们特别注重新型农民培训,通过多种途径,采取集中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印发资料与观看录像相结合、能人示范与参观学习相结合、专家指导与信息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大力开展测土配方、农作物标准化生产、病虫害防治、设施蔬菜栽培及安全越冬管理等技术培新,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全面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能力和科技应用水平。截至目前,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培训农民1.6万余人次,使农民科技致富本领大幅提高,在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农业基础进一步加强,现代农业体系进一步健全,促进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成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开拓者。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七

平里店镇地处胶东半岛xx湾畔,xx城区东北部15公里处,辖60个行政村,4.56万人口,耕地面积6.87万亩,是山东省百强乡镇。

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平里店镇积极研究新形势下乡镇信息工作的特点,结合本镇实际,探索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技推广站和产业协会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信息服务模式,以农业信息化为引导,加快推进现代化农业进程。具体做法是:

从上世纪90年代,我们即在全镇展开了面向“两高一优”的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到20xx年,全镇的草莓、大樱桃、大姜、圆葱等都初步形成了5000亩以上规模。随着“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对已掌握经营自主权、渴望脱贫致富的农民来说,面临着市场经济的挑战。镇政府的职能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过程中,也存在重新定位的问题。农民不仅需要镇政府提供各种农业技术信息,也迫切需要提供商品信息和市场动态以及综合经营信息,这对我们以往的工作方式,是一种新的挑战。“两高一优”农业是行进在农业现代化道路上的骏马,镇政府把农民“扶上马”,不仅仅要送一程,还要当好马夫和保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积极取得了烟台及xx两级农业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于20xx年挂牌成立了镇农业信息服务站,配备了微机、打印机等配套办公用品,开通了热线电话,利用广电宽带接入互联网,并在中国农业信息网上进行注册。镇里挑选了2名有大专学历、熟悉微机操作的农技人员担任专职的农业信息员,专门负责全镇农业信息的搜集、整理和发布工作。

为把信息服务的功能延伸下去,我们同时抓了村级信息队伍建设。我们在全镇龙头企业、种植大户和各村发展了103名信息员,主要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经纪人和村委里的农技明白人担任,并聘请市农业信息专家进行业务培训,使他们了解农业信息和经济效益的直接关系,学会采集、分析、利用信息,及时上传和反馈信息。我们还组织当时购置有计算机的单位派信息员到市委党校参加全市的农业信息员技能培训,使他们能上网查询信息、发布信息。

为使平里店镇信息服务事业健康规范发展,我们还建立完善了信息服务制度,制定了工作规范,明确了职责,创办了“信息快递”小报,建立起了档案记录簿册,如热线电话记录、农技培训记录、信息发布记录、反馈信息记录、病虫害诊断记录、农资荟萃、气象观测记录等,并定期发放科技信息资料。仅20xx年上半年即发放各类农业信息明白纸4.9万份,为农民发布供求信息86条,下载科技信息150条,有效地指导了全镇的农业生产。

从20xx年开始,我镇将培育农村经济协会作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来抓,先后挂牌成立了草莓协会、富硒苹果协会和圆葱协会,通过协会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参与市场竞争。刚刚加入农村经济协会的农户,仍然处于远离信息的边缘,对种植什么品种、如何进行标准化生产、怎样使农产品卖上好价钱等实际问题,还不是很清楚。而我们的农技推广站也有组织农民培训难、好技术找不到婆家的问题;信息服务站的信息服务缺乏主线、信息上行和下达速度慢的问题比较突出。为切实解决这一现实情况,我们于20xx年12月专门选择了政府门前集市上的临街房屋5间,将农业信息服务站、农技推广站和产业协会三家一起合署办公,率先创建了“三位一体”的乡镇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农技推广和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我们的农业技术员都具备了信息服务的技能,同时也就是专职的农业信息员,他们在与草莓协会、圆葱协会、富硒苹果协会合署办公的同时,把协会领导带成了熟知信息的行业带头人,把协会的会员发展成为兼职的农业信息员。农业信息和农业科技、龙头产业贴近了距离,充分畅通了信息的上行和下行渠道,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信息在生产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通过信息选好品种:种植什么样的优质品种,是能否增收的关键。面对众多的种植品种,信息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在网上查阅农业新品种,将诸多的优良品种的特性展示给协会,反复比较遴选,协助协会先后引进了“西嘎纳”草莓、富硒苹果、红叶3号圆葱和“欧皮黄”圆葱、大樱桃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种植,在全体协会会员中推广,并逐步扩展到全镇相关行业中,迅速提高了全镇的产业水平。4年来,使平里店镇“两高一优”新品种普及率达到了98%以上,成为xx市农业产业结构最优的乡镇之一。

二是利用信息指导生产。从大量的信息中看到,国外客商不断抬高农产品质量门槛,国际市场农产品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如果想把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必须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为此,由产业协会牵头组织农民,技术服务站协助聘请专家,多次聘请到省、烟台市和我市的专家以及龙头企业的专家来镇上举办培训班,直接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我们还通过农业网站的专家咨询系统,解决种植过程中的难题,及时将新种植技术信息送到田间地头,在主导产业都积极推行了无公害或绿色食品生产规程,使我镇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具备了竞争力。

三是发布信息拓宽销路。为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我们加大了网上的宣传推介力度,在农业部“一站通”信息联播系统、省级和市级农业信息平台发布我镇农产品供应信息。几年来,每当草莓、圆葱、大樱桃及富硒苹果收获季节,都有国内众多的加工企业慕名前来收购,草莓价格每公斤比临近县市多卖将近多卖1元。我们还根据市场分析,及时调整农产品的种植结构,20xx年后,我们根据网上的市场调查信息,告诉草莓协会草莓近期面积大,行情可能不好,协会将这信息告诉会员,全镇压缩草莓面积5000亩,扩大出口蔬菜6000亩,避免了很大的损失,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去年以来,随着国内草莓种植面积的压缩,出口形势看好和价格反弹的趋势,我们及时指导农户适当扩展规模,使草莓面积上升到11000亩,取得了较好的利润,每亩利润都在5000元以上。

四是传递信息争取定单。平里店镇通过在网上积极发布信息,宣传优势产业和规模,吸引了国内众多农业加工企业前来洽谈、签订订单。先后有东方丰竹农产有限公司、三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龙德果蔬有限公司从东北落户我镇建立了加工企业,本地的京平冷藏有限公司也扩展规模。我们镇的旭斌大姜研究所,从出口信息中获取订单,目前已成为全省生姜出口最多的企业之一,带动我镇生姜的生产规模由2000年左右的1000亩左右,上升到目前的10,000亩。在大妻龙头加工企业的带动下,我镇其它产业也在适度规模中健康发展壮大起来。

在前几年的实践中,由于我们信息服务站人员一兼多职,包村工作繁重,导致服务效能不够高。为此,我们在原有的2614111热线服务电话的基础上,率先并行开通了92688农业热线电话,作为夜晚或无人工值班时的信息支持。20xx年,我们在信息服务站内又设立了触摸屏农业专家系统服务平台,以直观的形式,把农业的技术、市场等相关信息及时传递给农户。农民在触摸屏前流连忘返,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认真钻研,深感现代科技的神奇和便捷,从中获益匪浅,都说“这机器,真神!”在设立语音电话、触摸屏的基础上,我们投入1万多元购买了农业科技书籍、订阅农业科技杂志和报纸,在镇农业信息服务站设立了农业科技阅览室,让农民免费查看、学习农业技术和信息。

一系列信息服务手段的完善,大大强化了信息服务站的服务功能,吸引了大量农户来服务站学习、了解技术和市场信息。每逢集市,信息服务站内更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学科技、用信息成为平里店农户赶大集的另一道风景。

为解决信息传递中“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我们积极探索信息入户的多种途径。一是继续做好电视节目的制作播放。平里店镇有线电视普及率为100%,电视是农民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在圆葱、大姜、草莓生长的关键季节,我们针对我镇面上的问题,聘请市里专家到田间讲座,做成电视节目,在电视台《四季田园》栏目播出,使全体农户收益。二是建好科普宣传栏。从20xx年开始,我们积极争取市科协支持,投入8万多元,在我镇60个村建立了科普宣传栏,把农民最需要的关键技术张贴到宣传栏。在宣传内容上,农业技术和农业信息相结合,在时间上,根据宣传内容,短则2-3天,长则1-2个月进行一次更新;在农业技术方面,根据农事需要,10天—2个月更新一次,在农业信息方面,2—30天更新一次。2年来,共张贴各种技术资料、信息简报等1万多张。三是结合党员远程教育,建立村级信息服务点。党员远程教育工程,为我们镇95%的村庄提供了计算机我们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充分扩展这些计算机的功能,使原来仅能访问远程教育网的机器,都能访问互联网。我们又给村级信息员提供了农业部“一站通”信息服务站的编码,让他们也学会在互联网上查信息、发信息。四是让信息搭上科技入户的快车。平里店镇是全国玉米科技入户镇,随着科技指导员直接的入户服务,信息也直接送到了农户的家中。多种信息渠道的畅通,使我镇的农业信息能畅流到各村,畅流到了1万多农户的炕头、心头。

在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下,平里店镇农业生产在适当的规模、布局中协调发展,现已形成草莓、大樱桃、大姜、圆葱、黄金梨、葡萄、三鲜蜜桃、花卉苗木等八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总面积达4.3万亩,其中草莓11000亩、优质苹果8000亩、圆葱7000亩、大姜7000亩、桃3300亩、葡萄3000亩、大樱桃3000亩、黄金梨1000亩,年产水果、蔬菜10万吨以上,约占全市总产量的15%。我镇农业生产效益越来越好,仅草莓、圆葱、生姜几项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5000多万元,20xx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6800元,初步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以上汇报是我们在过去几年在农业信息化方面所作的一点工作,离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肯定存在不小的差距。今后,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认真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使我镇的农业信息工作再上新台阶。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八

检查组的各位领导、同志:

大家好!欢迎来到xx检查我镇xx年农业生产工作,现在我受镇党委、政府的委托,就我镇xx年所开展的各项农业生产工作向各位作简要汇报如下:

xx镇下辖7个行政村,109个村民小组,10674户,40385人,有水田11763亩,旱地44970亩,xx年农作物播种面积76163亩(其中:玉米19500亩、水稻11763亩、马玲薯19400亩、其它25500亩),虽然xx年至xx年是旱情持续不断发展的一年,但我镇各项农业生产工作始终紧扣“抗大旱、保民生、促春耕”的主题有序开展。

(一)加强领导、层层落实责任

面对百年不遇的干旱,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针对各项农业工作,xx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总指挥、镇长为指挥长的防汛抗旱指挥部;以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及挂钩领导为副组长的水稻高产创建领导组及xx年农业综合直补和良种补贴兑付工作领导组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实行先生活、后生产、科学管理、优化配置,有效促进和保障了我镇各项农业生产工作有序进行。要求各村也相应成立了以挂钩村领导为组长的各项工作组,负责指挥本村抗旱工作及农业生产工作的开展。

(二)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坚决打好抗旱救灾夺丰收的持久战

各村、镇农业服务中心和林业站等相关部门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旱情灾情及抗旱工作的宣传,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援抗旱救灾工作,坚决克服靠天等雨的侥幸心理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思想,增强抗大旱、长期抗旱的意识。面向社会、面向群众,积极引导和宣传正确的抗旱避灾知识,努力提高全民抗旱意识和节水意识。

(三)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确保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实现全镇农作物满栽满插。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查勘库塘掌握蓄水情况。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用水,xx镇党委、政府组织xx水管站职工对镇属6座水库进行实地查勘,摸清水库蓄水量(250万立方),组织群众对辖区内的所有沟渠进16条共54公里行清淤除障,清除淤积土1.6万立方,

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保证全镇农作物满栽满插,在镇党委、政府组织村支书、主任召开全镇农业生产专题会议,及早抓好春播种子、化肥、地膜、农药、农机具等生产资料的调剂供应工作,解决好群众缺种子、缺化肥、缺农膜等问题,确保不误农时;小闸村、新民村、绿荫村和三甲村在挂点领导带领下,组织群众对“雷响田”进行水改旱1925亩;推广水稻旱育稀植技术11000余亩,普及率占全镇水稻93.5%以上;积极推广玉米地膜覆盖及单株密植技术,指导农户用粪团或方块育苗的方法对点播玉米困难的地块进行育苗移栽;指导农户及时做好马玲薯缺塘补栽豆类及其它矮科作物工作。

(四)依靠科技抗大旱促生产

面对百年不遇的干旱,xx镇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先保苗、后扩面”原则早布置早安排,要求镇农业服务中心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的技术和物质帮助,努力做好全镇春耕生产后勤保障工作,发放“旱育保姆”8000公斤,异地集中育玉米苗4900盘,解决了大田移栽补植100余亩。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查墒情,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落实抗旱措施。抓好抗旱增产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种植技术。

(五)积极创建样板,带动全镇大面粮食生产

在认真总结xx年全镇创建粮食及油菜样板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加大力度,认真拟定以良种推广、规格化种植、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主的粮食高产创建技术规程,大力推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样板建设。xx年我镇共创建样板5万余亩(其中:绿荫村省部级水稻高产样板11378亩,乡镇党委书记、镇长样板10000余亩,村级样板29000余亩),通过成功创建以上示范样板,有效辐射带动了大面生产粮食优质高产集成技术的应用,推进了我镇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进程,全面提升了xx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受到了各级领导、广大农户的一致认可各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一)、存在问题

目前,我镇已全面完成了全镇农业生产春耕备耕工作,并已取得了阶段性成绩,但就我镇实情分析,还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境内农资市场混乱,参假造假现象普遍;

2、全镇农田基础设施薄弱,耕地水利化程度不高:

3、设施农业发展相对滞后,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弱;

4、农民思想意思及文化素质落后,严重制约了其对新技术接授,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5、人均耕地少,形成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进程的瓶颈。

(二)、下步工作打算

1、积极组织农资调剂,进一步整顿农资市场。镇党委、政府将择时统一部署,组织农业、工商等部门按照法定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紧紧围绕“保证质量、保障供应、稳定价格”,开展一到二次农资市场大清理大整顿活动,从而确保农户用上放心、安全的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

2、抓好田管工作、做好病虫害监测监报。以技术培训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技术指导力度,以分类指导为原则,严格按技术规程,扎实抓好田管工作,坚持向田管要产量,向田管要效益,向田管要增收,加强作物水肥管理。通过科学管理,达到以“管”促“增”目的。重点是抓好省部级水稻高产示范样板及乡镇级玉米生物多样性样板。

3、努力争取农开项目,改善我镇农田基础现状,加快设施农业建设步伐,促进大棚蔬菜发展。

4、积极引导农户,培养种粮大户,早日实现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

各位领导、同志们,xx镇xx镇在市、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部门的大力关心、支持、帮助下,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镇耕地现已满栽满插均无荒芜。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通过大家的继续努力,xx镇一定能实现全镇粮食增长7%和人均收入增长15%的预定目标。

谢谢大家!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九

我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总人口304万,其中农业人口246万,农业人口占全市总人口的81.5%,“九五”和“十五”期间农业对全市gdp的贡献份额始终在40%以上,农业直接和间接创造的税收超过全市财政收入的50%,农业地位十分重要。

我市境内最高海拔3837米,最低海拔352米,属南北气候过渡区,年均温16.1℃,年无霜期263天,年日照1389小时,年降水量580—1143毫米,立体气候明显,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资源丰富。主产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花生、蚕桑、蔬菜等粮经作物,盛产木耳、香菇、竹荪、蕨菜、天麻、杜仲、核桃、雪梨、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全市森林覆盖率42.3%,工业污染少,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均低于国家和省颁标准,是四川和西部地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优势区域。

“十五”以来,我市充分发挥生态、土地、产业、劳动力等资源优势,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以建设生态城市为目标,以实施耕地整治、沃土工程为重点,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积极推广苍溪县“六个一”加“三配套”生态庭园经济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加快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20xx年以来,全市改造中低产田土48万亩,其中建设高标准农田33.6万亩,全市高标准农田累计达到80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3.1%,培肥地力1000万亩次,生态庭园累计达到14万户,建户用沼气池20.8万口,占农户总数的31.57%,其中苍溪县户用沼气池建设已超过总农户的70%。苍溪县、青川县分别被国家和省认定为生态农业示范县。

全市新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15万亩,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达到了395.8万亩,比20xx年的280万亩增长42%。建成优质油料基地100万亩,商品蔬菜基地40万亩,果品基地100万亩,中药材基地82万亩,茶叶基地18万亩,蚕桑基地30万亩。全市优质口粮、饲用粮、加工专用粮、食用油、加工专用油等各具特色的优质粮油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中南部区域的水果生产基地,北部山区的干果、食用菌生产基地,青川、旺苍的生态茶叶生产基地,公铁路沿线的外销蔬菜、曾家高寒山区的反季节蔬菜基地和一批重点中药材、蚕桑、烟叶专业基地乡镇的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产业集群开始凸现。我市的剑阁县被列为全国油料大县,苍溪县被列为全国雪梨和猕猴桃基地县,市中区被列为国家级反季节蔬菜基地,青川县、旺苍县被列为全省茶叶生产重点县,蔬菜、水果被列为全省出口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中药材中的川明参、柴胡、天麻产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特色优势农产品的规模化水平明显提高。

全市引进、试验、示范、推广优质农产品品种达1000多个。全市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154.01万亩,全市已建成并通过验收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32个,面积79.36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47个,绿色食品8个,有机食品6个。创建著名品牌2个,知名品牌12个。粮食、油料、优势特色农产品优质率分别达到70%、90%和68%。我市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和全国首批标准化生产示范区。青川黑木耳和苍溪猕猴桃获原产地保护标识认证;苍溪雪梨、猕猴桃、脆香甜柚相继获国家优质水果称号;“剑柴胡”因其独特的药用品质享誉国内外;富硒绿茶品质优良,多次获国家金奖和国际大奖;茧丝产品品质优良获得国家出口免检产品称号。

全市引进和培育涵盖种植业各项主导产业、具有较强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的生产加工型、营销流通型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个,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8个,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基地100万亩以上。订单农业面积逐年攀升,已突破100万亩。农产品营销工作取得突破,全市建各类农产品专业市场和专业合作组织387个,全市培养专业农民经纪人1000多人,常年从事农产品。

农业生产发展项目汇报材料篇十

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目的是查清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基本情况。为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依据。我区在前期农普工作中,主要做了如下几点:

海珠区于今年2月份经区政府批准成立海珠区农普领导小组及农普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危伟汉副区长任领导小组组长(因工作调动现调整为刘捷区长助理),区农普办设在区统计局内,农普办主任由区统计局副局长周振彪担任,常务副主任由区统计局谢婉萍担任,副主任是统计调查队副队长李启后。

7月11日召开第一次区农普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区政府办、统计局等17个成员单位领导共20人参加了会议。副区长、农普领导小组组长危伟汉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有关部门一定要认真落实国家、省、市、区关于做好

农业普查的通知精神和工作部署,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精心组织,合理安排,通力协作,抓紧做好农普的各项准备工作。

10月底,区长助理、农普领导小组组长刘捷与各街农普办主任签订了农普责任书。

3月份落实了区农普经费15万元;街农普经费16万元(包括农普启动经费及普查员补贴经费,其中普查员补贴为20万元),并可以随时使用,10月份第一批农普启动经费已经下拨到街农普办 。

4月份召开有关街道办事处主任会议,传达市农普会议精神,布置成立街道农普办。4月27日前,涉及农普工作的8个相关街道全部成立了农普办。农普办主任大多数由办事处主任、副主任担任,成员有办事处的综合统计员、各村经济联社的负责人、统计员及财务人员共有90人

7月份落实了区农普办办公场地。8月2日区农普办9位成员全部到位正式开展工作。

9月1日,区农普办召开了海珠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宣传动员会议,通报前期农普工作情况,布置下一步工作任务及有关安排。区农普办周振彪主任作了动员讲话并提出总体要求:根据国家省、市的统一安排和部署,分阶段、有重

点、有步骤地实施。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普查宣传动员,努力营造一个各级领导高度重视、普查对象积极参与、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良好氛围,使“农业普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观念深入人心,确保按时优质完成我区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拟在12月中下旬在南洲街沥滘村举办一场综合的农普宣传咨询活动。

各街道农普办分别召开经联社领导会议,开展农业普查宣传动员,使各级负责人认识和了解农普工作,也便于做好农户的思想工作,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摸底工作。并在村经济联社的宣传墙张贴宣传海报

在宣传动员会议上,还布置了农户清查摸底及试填表工作,我们采取分级负责,分步实施的方法:区农普办负责试填表工作的统一组织和协调,培训调查员,提供业务指导及农业单位表(共3个单位)的试填工作;各街道负责住户表的审核和上报工作;而各村经济联社则负责选取有代表性的调查户(每村2户),组织其试填报住户表。在试填表之前,先参加考试(试题采用市农普办下发的),及格后方可参加试填表工作,全区共有50位普查指导员参加了培训。经过全体普查指导员的共同努力,我们用了4天时间共试填住户表40户,单位表3户,质量符合要求,达到预期的效果。

通过摸底,我区130个有农业用地的生产社约有1.2万

户经营农业生产的住户,预计需聘请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及陪调员400人左右,培训工作安排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

10月30日至11月1日,我们组织全区32名农普骨干参加广州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培训,并参加了考试。

9月份,我们结合全区的企业清查摸底工作,开展了农林牧渔及农林牧渔服务业企业的摸底。10月份布置了住户摸底工作,目前这两项工作基本完成。企业约有20户,住户约有1.2万户,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核实,为下一步入户登记打下基础。

11月份中旬,召开全区农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街农普办主任、各村经济联社主任会议,通报前期及摸底工作情况,布置下阶段选调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及其培训,安排好年末财务结帐、年终总结各项工作等,保证农普工作有充裕的时间,以求达到上级的要求,按时按质完成任务。

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准备分五场培训普查指导员、普查员及陪调员,每场2天,培训后参加考试,及格方能上岗,入户登记。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