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案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一
一 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二 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三 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方便,也提出了问题。方便的是,集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以新带旧,学起来比较容易些;问题是,前面四册教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而且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还比较生疏,这又给集中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前面的准备不足。
因此,五六册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有一个总体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按照教材的规定,从诵读训练开始,在“读”上下功夫。然后,再逐渐的深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去。
读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主要指句中的停顿。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不该连在一起读,就决定了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读好句中的停顿,句子的意思也就大致明白了。
熟读能够成诵。背诵文言文的篇或段,也是五六册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读的训练,有益于背诵。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按照教材规定,能够领会文句的大体意思,懂得文章的主旨就行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译课文,大体意思知道了,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文章的主旨。
课文中遇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意义不同的词,一词多义的词,以至通假字、虚词等,选择重点的,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所谓重点,一般来说,限于课后练习所列的词语。
本课教学目的,依照以上的认识而制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 ,乃至作业 ,都从教学目的出发,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读准下列字音:
仞 惩 塞(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 荷 叩 箕畚 龀 匮 亡(亡以应) 厝 朔
二 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 借助教材上的注释。
一 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二 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三 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四 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说明]至此,学生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但这并不算完全达到了“读”的要求,下一步,通过指导“读好句中停顿”,再读课文的重点语句,并为完成“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做铺垫。
五 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六 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 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 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以上,可安排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 理解本文深刻的喻意。
二 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
一 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说明]这6个讨论题,旨在理解全文深刻的喻意。有两点注意:①学生的回答,不必如教案所写参考答案一样,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理解。②第5题,学生可能答出反映了“封建迷信”或“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一类内容,教师注意引导。
二 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三、四。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
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返)
汝之不惠 (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无)
一厝朔东 (厝——措)
无陇断焉 (陇——垄)
三 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方法:给2—3分钟自己背;然后,教师读这段话,学生随之默读(不看书);请若干学生站起来试背,全班背。大约5—7分钟完成。
四 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说明]此题旨在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深化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研讨时间不要过长,注意把握讨论的话题。
布置作业 。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总体说明】
学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课文读得不顺畅,像字音读不准,句中停顿读得不恰当,是不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
读课文的方法很多。齐读、自读、互读等等,根据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选择方法。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我们编写这课教学方案以及其他文言文教案的重要原则之一。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二
《愚公移山》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二)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三)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以动漫flash——愚公移山导入 。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多媒体展示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方七百里 方其远出海门年且九十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吾义固不杀人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其:其如土石何 惧其不已也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焉:且焉置土石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之: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谁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有人认为本文以神话结尾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也有人认为它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你是如何理解本文的神话结尾的呢?
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
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三
教学设想
1.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
1.下列加点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组是( )。
a 高万仞(ren) 冀州(yi) 惩山北(cheng) 山北之塞(se)
b 出入之迂(yu) 曾不能(ceng) 荷担者(he) 魁父(kui)
c.箕畚(ben) 孀妻(shuang) 始龀(chen) 智叟(sou)
d.穷匮(kui) 亡以应(wang) 一厝朔东(xi) 叩石垦壤(kou)
2.解释加点的词。
投诸渤海之尾( ) 且焉置土石( )
诸将皆失色(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曾能损魁父之丘( ) 寒暑易节( )
曾不若孀妻弱子( ) 天下事有难易乎(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五星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①甚矣,汝之不惠。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
1.两山规模、位置 移之难
移山原因 塞 迂
移山目标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愚公移山 2. 移山办法 投诸… 移之艰
移山行动 叩石恳壤 寒暑一反
智叟 实愚
3.移山冲突 愚公 实智 移之坚
4 移山结局 无陇断焉
教学设计(b)
教学设想
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放事的寓意及背诵第三段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愚公不愚及故事的结尾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以点拨为主,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疏通文意着眼于理解难词难句,不必“字字落实”,强调整体感知。在掌握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争取当堂背诵第3段。
教学安排一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彩屏显示:mtv录相《愚公移山》
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同学们听后,一定被愚公那种不畏困难的精神给打动了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彩屏显示课题: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疏通难词、难句。
彩屏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万仞( ) 汝( ) 魁父( ) 荷担( ) 箕畚( )( )孀妻( ) 始龀( )智叟( ) 穷匮( ) 曾不若( )
亡以应( ) 一厝( ) 陇断(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 指通豫南
投诸渤海之尾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而山不加增 一厝朔东 汉之阴.
三、听朗读录音。
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含词、句)。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疑(通过这一步骤,进一步解决生字难词,基本疏通文意)。
五、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讨论下列问题(要求用原文回答)。
彩屏显示:1.愚公为什么下定决心“移山”?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移山”的结果如何?
六、全班齐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
1.课文写了哪些人?
明确:有愚公、智叟、愚公妻、子孙、京城氏遗男。
彩屏显示:愚公等人的人物速写画。
2.哪些人响应愚公的号召,参加了移山的行动?
明确:愚公、荷担者三夫(三个子孙)、遗男。
3.移山的工作做起来顺不顺利?遇到哪些困难?请学生从书中找有关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
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
“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
小结:由此看来,要搬走两座大山,确实困难重重。越是困难的处境,越能显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所写的这些人物对待移山的态度如何,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一人扮愚公,一人扮愚公妻,一人扮智叟,一人读叙述做文字,“杂日”由全班齐读。要求把握好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5.从指导朗读人手,理解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愚公妻和智叟说的话差不多,能不能用同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明确:不能,因为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可以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总之,愚公真是“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一“疑”-“笑”,态度截然不同。“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
全班齐读2、3段,深入体会愚公妻与智具不同的态度。
再来看愚公子孙和“遗男”的态度。找出表明他们态度的词、句子。
“杂然相许”“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跳往助之”这些语句说明他们是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场面之热烈。“跳”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
6理解愚公这一艺术形象。
愚公“年且九十”,只剩“残年余力”,却要带领老老小小五个人,移走两座“高万切”的大山,这是不是真的很笨?智史的一番话是否讲得有道理?请结合课文分析。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墓,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这不止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的“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可见愚公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臾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须真”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匾也”做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更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像这样可敬的老人,谁还相信他是“笨老头’呢?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是“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映他逃避困难的思想,是不足取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
7.我们今天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
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彩屏显示: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困难。
全班齐读第3段,进一步体会愚公的决心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反复朗读,当堂背诵。指名朗读第4段。
8.讨论: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明确: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结尾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
七、归纳总结寓意。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会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这篇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共同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彩屏显示:寓意——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八、齐读全文,要求把握好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进一步体会故事的寓意。
九、课外作业 。
1.背诵比赛。比一比背诵课文第3段哪一个组背得最快。
2.补充练习。
指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1)河曲智叟亡在应。__通__ (2)一厝朔东,一雍南。__通__.
(3)甚矣,汝之不惠。__通__ (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通___
板书设计 :(同a)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
一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二 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加、亡、且、焉、诸、以。
教学重点
一 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二 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子的译释。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 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 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2.教师提问: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学生先理解第1段的两句话,明确:这两句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在明确句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提出的问题: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学习“以君之力”句,重点掌握:“以”(凭)、“曾”(并)、“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重点掌握:“诸”(之于)、“遂”(于是,表示立即付之行动)、“箕畚”(用箕畚装石)。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龀,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5)归纳第2段,回答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课文第2段一开头的两句话是故事的开端,提出了“移山”问题;第2段的最后三句话写了“移山”劳动,这是与自然界的斗争。至于“移山”中的与人斗争,则要在下面第3段讲到。
四 布置练习、思考。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思考: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说说这两场论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 。
学生背诵课文第1、2段。
二 研习新课。
由检查上课时布置的思考题入手提问。
1.提问: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2.转入读讲第3段,由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智叟的有关内容,一位读愚公的有关内容。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讨论,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归纳:
(1)“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他的“笑”是讥笑,特别是一个“止”字,它是“阻止”。智叟说话的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倒装句,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甚矣”——“太过分了”,是脱口而出。
(2)“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出于对完成移山任务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着重点在“且焉置土石”(回答时也着重在这一点)。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压根儿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说话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还不能拔起山上的一根草),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
(3)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与智叟的论争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气氛不同。反复朗读愚公的一席答话,要求读出气势。而愚公与家人的论争,实际上是一次“民主讨论会”,统一思想之后立即付之行动。
(4)这场论争反映了什么呢?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智叟是逃避困难。愚公呢?他具有:①艰苦奋斗精神;②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③发展变化的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提问: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
先理解、翻译第4段,掌握难词:厝、陇断。讨论,要求同学回答问题。
然后明确: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求学生抓住:“命”→“感”→“惧”三个词,“命”是谁“命”?主语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特别是这个“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的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断。所以根子在“其不已”上。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最后一段既是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这样处理显得高明超脱,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
5.提问: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然后明确: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
6.总结归纳。
提问: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可归纳为: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这篇寓言作过类比,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面对两座大山怎么办?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并不是“移屋”。试问中国人民要回避这两座大山能搬到哪儿去呢?这是一样的道理。“移屋”的问题连智叟也不提。
三 课堂练习。
1.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子”“孙”的含义是否一样,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要求学生分析,然后回答:
第一个“子”是愚公儿子,与第二个“子”意思相同;第三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与第四个“子”意义相同;第五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的儿子;第六个“子”是愚公后代的总称,直到现在,以至将来。其中的“孙”也跟“子”一样加以类推。
2.归纳疑问句。
(1)设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不为,……。
(2)反问:何苦而不平?
(3)疑问:且焉置土石?
3.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解释带点词:
(1)虽我之死(即使)
(2)何苦而不平(愁)
(3)河曲智叟亡以应(无)
(4)而山不加增(再增)
(5)无陇断焉(山冈高地)
四 课后练习。
完成“理解·积累”三、四。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五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五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
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 chen 叟(sou)
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五.作家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导语
《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
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阳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阴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指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曾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诸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荷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毛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息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虽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已
古义:止
今义:已经
2.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3.一词多义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靥朔东后同措放置。
5虚词
之
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择
例:甚矣,汝之不克。
而
表承接:不泽例:何苦而不平
表修饰:地、着例:面山而居
表转折:但是,却倒:而山不加增
其
代词,他的例:其妻献疑日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例:其如土石何
以
介词:凭,靠例:以残年余力
连词,用来例:河曲智实亡以应
焉
语气助词呢例:始一反焉
暖气代词哪里例:且焉置土石
五、作业
1.课后作业。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河阳之北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投诸渤海之尾 4.始一反焉
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6固不可彻
7.而山不加增8.无陇断焉
(三)指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甚矣,汝之不惠。
a河阳之北b.跳往助之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告之于帝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背诵全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课后练习四。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研究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
2.提问: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并归纳: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清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臾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则简直是嘲笑愚公无能了。因此,这两句语气不同。
3.提问: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臾的错误观点。
第四段:写愚公愿望的实现。
4.提问: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讨论并归纳;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提问: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臾”对举,有什么深意?
讨论并归纳: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6提问: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访归纳中心意思。
讨论并归纳:
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四、总结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对寓言的理解要通过故事叙述了解故事所寄寓的深刻含义。而不要纠缠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神话给足是否与迷信有关,甚至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愚公的形象等。这些都与阅读寓言的本义有违背的。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i.反问句2.陈述句3.判断句《.被动句
b.1.反问句2.倒装句3.被动句4.陈述句
c.1.疑问句2.陈述句3.被动句4.判断句。
d.1.疑问句2.倒装句3.判断句4.陈述句。
(二)填空:
卫.《愚公移山》选自__,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_
和___。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2文中河曲智臾嘲讽愚公的话有____
。愚公斥责智臾的话有___
愚公反驳智全的话有____
这些对话表现智叟____
,表现愚公____。
(附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回700里,高万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上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士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块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的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文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大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的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命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六
教学设计(a)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
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
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
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
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
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
1.下列加点字在课文中的读音全部正确的~组是。
a高万仞冀州惩山北 山北之塞
b出入之迂曾不能荷担者 魁父
c.箕畚 孀妻 始龀 智叟
d.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叩石垦壤
2.解释加点的词。
投诸渤海之尾且焉置土石
① 诸将皆失色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曾 能损魁父之丘 寒暑易节
③
曾不若孀妻弱子 天下事有难易乎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②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五星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①甚矣,汝之不惠。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
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
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
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
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
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
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
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
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
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
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
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
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
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1.两山规模、位置
移之难
2.
移山原因塞迂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办法投诸…
移山行动叩石里壤寒暑一反
移之艰
3.移山冲突
智叟实愚
愚公 实智
移之坚
4移山结局无陇断焉
(张海蚊)
教学设计(b)
教学设想
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放事的寓意及背诵第三段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愚公不愚及故
事的结尾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教学以点拨为主,诵读贯穿教学的始终。疏通文意着眼于理解难词难句,不必“字
字落实”,强调整体感知。在掌握故事大意,理解难词难句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争
取当堂背诵第3段。
教学安排一课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发兴趣,导人新课。
彩屏显示:mtv录相《愚公移山》
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同学们听后,一定被愚公那种不
畏困难的精神给打动了吧。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则寓言故事。
彩屏显示课题: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疏通难词、难句。
彩屏显示: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万例汝魁父荷担
箕畚孀妻始龀
智叟穷匮曾不若
亡以应一靥陇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年且九十②惩山北之塞③指通豫南
④投诸渤海之尾⑤始一反焉③汝之不惠
①而山不加增③一后朔东⑤汉之阴.
三、听朗读录音。
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含词、句)。
四、学生质疑,教师答疑(通过这一步骤,进一步解决生字难词,基本疏通文意)。
五、学生速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讨论下列问题(要求用原文回答)。
彩屏显示:1.愚公为什么下定决心‘移山”?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移山”的结果如何?
六、全班齐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讨论下列问题,教师只作点拨。
1.课文写了哪些人?
明确:有愚公、智史、愚公妻、子孙、京城氏遗男。
彩屏显示:愚公等人的人物速写画。
2.哪些人响应愚公的号召,参加了移山的行动?
明确:愚公、荷担者三夫(三个子孙)、遗男。
3.移山的工作做起来顺不顺利?遇到哪些困难?请学生从书中找有关语句并作简
要分析。
明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
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
“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
小结:由此看来,要搬走两座大山,确实困难重重。越是困难的处境,越能显示人
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课文所写的这些人物对待移山的态度如何,各自
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4.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三段(一人扮愚公,一人扮愚公妻,一人扮智空,一人读
叙述做文字,“杂日”由全班齐读。要求把握好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
5.从指导朗读人手,理解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愚公妻和智良说的话差不多,能不能用同样的语气、语调来读?
明确:不能,因为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便
可以看出。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
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
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资则显然是讥笑和
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
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
无能了。
总之,愚公真是“献疑”,智更是“笑而止之”,一“疑”-“笑”,态度截然不同。“疑”
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
全班齐读2、3段,深入体会愚公妻与智具不同的态度。
再来看愚公子孙和“遗男”的态度。找出表明他们态度的词、句子。
“杂然相许”“杂日:‘投诸渤海之尾,隐士之北”’、“跳往助之”这些语句说明他们是
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场面之热烈。“跳”写出了孩
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
6理解愚公这一艺术形象。
愚公“年且九十”,只剩“残年余力”,却要带领老老小小五个人,移走两座“高万切”
的大山,这是不是真的很笨?智史的一番话是否讲得有道理?请结合课文分析。
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
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墓,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这不止是愚公
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的“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
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
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可见愚
公对移山的利害关系,早已考虑再三了。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
在胸的。他在批驳智臾的一段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须真”的修辞方法写
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匾也”做
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
越少,不会“更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
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
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像这样可敬的老
人,谁还相信他是“笨老头’妮?
管县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
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是“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映他逃避困难的
思想,是不足取的。“愚公移山”的精神是什么?
7.我们今天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
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的精神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发扬这种
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干
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彩屏显示:愚公移山的精神——克服困难。
全班齐读第3段,进一步体会愚公的决心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反复朗读,当堂背诵。
指名朗读第4段。
8.讨论:这个寓言结尾为什么不写愚公率领子孙挖掉了大山,而要以神话结尾呢?
明确: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
自然的愿望。本文结尾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
和自然矛盾的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
惊天地,泣鬼神。
七、归纳总结寓意。
《愚公移山》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
往往会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这篇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共同讨论后,明确: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
彩屏显示:寓意——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八、齐读全文,要求把握好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进一步体会故事的寓意。
九、课外作业。
1.背诵比赛。比一比背诵课文第3段哪一个组背得最快。
2.补充练习。
措出下列句子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1)河曲智叟亡在应。__通__(2)一厝朔东,一雍南。__通__.
(3)甚矣,汝之不惠。__通__(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__通___
板书设计;
愚 公 移 山
1.两山规模、位置——移之难
2.
移山原因塞过
移山目标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移山办法投诸……
移山行动叩石垦壤寒暑一反
移之艰
3.移山冲突
智叟实愚
愚公安智
移之坚
4移山结局无陇断焉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七
一、 教学设想
课堂的行进按照“四三二一”之顺序:
先提炼要素,揭示其作为一个隐喻,包含着励志故事的普遍特征;
后以同类文本作比,彰显属愚公神话特有的异志;
再提出良种假设,引入生活经验,将枯燥的“寓言说理”,转变为“人情故事”,重新来打量这个人物的种种可能,颇有趣味;
最后借用西方人视角,评价这个古老的中国故事,让人在悚然一惊之后,从浓厚的文化浸润中拔身而出 ,发觉此文本悠久流传的寓言密码。
二、 教学目的
1. 通过对故事情节的勾选提要,了解民族的朗健精神。
2. 分角色朗读、辩论,懂得真理的相对性。
3. dv实录,小组讨论,探究愚公移山故事的文化内涵。
三、 教学过程
导入:歌曲《愚公移山》 山
移
愚公
[一]四大元素
山 人 过程 结局 (听课文朗读)
山是怎么样的 愚公是怎么样的 移山是怎么样的艰苦 结局又怎么样
方七百里,高万仞————艰巨的
残年余力————————微弱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长期的
无垄断焉————————最后的
[二]三处差异
比较阅读:见材料一(夸父逐日,敬畏填海)
1.人数 课文(5个) 材料,(1个)
外援 4 无
结局 成功 失败
愚公最终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2.引出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辩:后息为胜,最后发言的人就是胜利者。
[三]两种假设
“……何苦而不平?” 插入 智叟曰:“…………(学生想象)”
文章的最后 插入 智叟曰:“…………(学生想象)”
两处额外添加请学生讨论
——如何重新评价愚公?
1.假如愚公早料到“帝感其诚”或者与帝达成了协议,你如何评价愚公?
2.假如结尾是“后三年,愚公死,子孙承其志,世代挖山,时至今日,尚未休矣……”
请大家猜想
[四]一个疑问
为什么直到今天,中国人还会对愚公的事迹津津乐道?引出两个外国人的思维
(看dv,两位外国友人对愚公移山这个故事的评价:a他指望他的家人完成一项运用体力而不是脑力的机械工作,他是一个愚蠢的老头。如果在西方,我们不会想到移山,我们会绕道而行。b他是一个疯狂的老头,他为什么不在年轻力壮的时候做这件事呢?)
学生回答。文章回到了励志故事那一普遍特征,本文主角所表现的坚持不懈。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八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指导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1、掌握下列实词:
仞 冀 箕 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雍 陇
2、通假字: 指 反 惠 亡 厝
3、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4、习惯句式(如……何?)
5、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7、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8、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语言流畅,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9、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四、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复习情况
二、逐段朗读课文
三、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四、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如何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智叟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答案参考: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五、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寓言)
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年且九十——年龄之高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叩石垦壤,箕畚一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一愚公发展的观点
——一对比衬托————一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上一篇:《愚公移山》教案(含课时练习)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案10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九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许多困难?你是勇敢地克服它,还是畏惧逃避呢?
好,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名字叫《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故事,选自《列子 汤问》。这则寓言给我们讲述了一位年近九旬的老愚公毕力平险,移去两座大山的故事。故事的内容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很有启发意义。
一、1、出示教学目标
2、首先请一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听,完后举手纠正。
3、出示小黑板,给课文中生字注音。
4、范读课文。
5、学生齐读课文,结合课文注释理解。
二、1、我提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这篇课文一共写了几个人?我们把它列出来,大家一齐说,我来写。
(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我们先来看一下这个人物表,同学们看,这个老愚公多大年纪了?(且:将近)
那么,这个智叟是个年轻人吗?(叟: )
那么,遗男呢?(龀: )
这么个年纪小小的孩子跟愚公一起去移山,他爸爸让他去吗?
(孀妻、遗男)
三、1、同学们,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五人:愚公、荷担者三夫、遗男)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好,人物我们搞清楚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这则故事写了一个什么事情?————移山。为什么要移山?原因: 画山。)
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
3、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看看他们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文章中有两个人物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看是谁呀?
愚公妻————智叟
请同学们读一下两人的话,我们来比较一下,看他们的语气、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是完全一样?
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慧!” 你太不聪明了!
他的妻子说了吗?
智叟和愚公妻是怎么称呼愚公的?
君 ———— 汝 (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平辈之间)
尊敬 轻视、看不起
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语含关心、担心。
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语含一种讽刺、挖苦的意味。连山上的一棵小草也不能动。
其妻———献疑 智叟————笑而止(讥笑、嘲笑/制止)
同学们看,我们本来还以为他们态度上差不多的,但仔细一分析比较,
差别就明显了。
4、对移山有拥护的,也有反对的,那么愚公的举动是不是很笨呢?
移山的目的明确、周密的计划、移山之利
(有远见、深谋远虑、为了子孙造福) 不笨!
愚公移山的决心
对智叟的有力反驳
一学生读愚公语
智叟反应:亡以应 哑口无言 无言以对 理屈词穷
(全体学生齐读最后一段。)
愚公移山的决心以及他的行动,说明他很聪明,正是他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天神害怕,天帝感动,移去了两座大山,面前出现了一条通衢大道。
而智叟他自以为聪明,不干实事,自以为聪明,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愚。
(全体学生齐读课文。)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年来宝贵精神财富。
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我们都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健康发展。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明确的目的 笑而止 讽刺
周密的计划 愚公 智叟 挖苦
移山 之 利 汝 蔑视
献疑 关心担心
三夫、遗男 其妻 君 尊敬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一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 chen 叟(sou)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导语
《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 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二
教学目标:
一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二 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加、亡、且、焉、诸、以。
教学重点
一 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二 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子的译释。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 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 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2.教师提问: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学生先理解第1段的两句话,明确:这两句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在明确句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提出的问题: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学习“以君之力”句,重点掌握:“以”(凭)、“曾”(并)、“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重点掌握:“诸”(之于)、“遂”(于是,表示立即付之行动)、“箕畚”(用箕畚装石)。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龀,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5)归纳第2段,回答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课文第2段一开头的两句话是故事的开端,提出了“移山”问题;第2段的最后三句话写了“移山”劳动,这是与自然界的斗争。至于“移山”中的与人斗争,则要在下面第3段讲到。
四 布置练习、思考。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思考: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说说这两场论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
学生背诵课文第1、2段。
二 研习新课。
由检查上课时布置的思考题入手提问。
1.提问: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2.转入读讲第3段,由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智叟的有关内容,一位读愚公的有关内容。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讨论,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归纳:
(1)“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他的“笑”是讥笑,特别是一个“止”字,它是“阻止”。智叟说话的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倒装句,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甚矣”——“太过分了”,是脱口而出。
(2)“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出于对完成移山任务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着重点在“且焉置土石”(回答时也着重在这一点)。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压根儿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说话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还不能拔起山上的一根草),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
(3)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与智叟的论争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气氛不同。反复朗读愚公的一席答话,要求读出气势。而愚公与家人的论争,实际上是一次“民主讨论会”,统一思想之后立即付之行动。
(4)这场论争反映了什么呢?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智叟是逃避困难。愚公呢?他具有:①艰苦奋斗精神;②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③发展变化的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提问: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
先理解、翻译第4段,掌握难词:厝、陇断。讨论,要求同学回答问题。
然后明确: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求学生抓住:“命”→“感”→“惧”三个词,“命”是谁“命”?主语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特别是这个“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的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断。所以根子在“其不已”上。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最后一段既是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这样处理显得高明超脱,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
5.提问: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然后明确: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
6.总结归纳。
提问: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可归纳为: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这篇寓言作过类比,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面对两座大山怎么办?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并不是“移屋”。试问中国人民要回避这两座大山能搬到哪儿去呢?这是一样的道理。“移屋”的问题连智叟也不提。
三 课堂练习。
1.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子”“孙”的含义是否一样,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要求学生分析,然后回答:
第一个“子”是愚公儿子,与第二个“子”意思相同;第三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与第四个“子”意义相同;第五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的儿子;第六个“子”是愚公后代的总称,直到现在,以至将来。其中的“孙”也跟“子”一样加以类推。
2.归纳疑问句。
(1)设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不为,……。
(2)反问:何苦而不平?
(3)疑问:且焉置土石?
3.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解释带点词:
(1)虽我之死(即使)
(2)何苦而不平(愁)
(3)河曲智叟亡以应(无)
(4)而山不加增(再增)
(5)无陇断焉(山冈高地)
四 课后练习。
完成“理解·积累”三、四。
(饶杰腾 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上一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三课时)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案(ab案)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三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四
教学目标:
积累文言词语,诵读感知文章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同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3分钟学生活动:背今日名言、古诗。
一、教师总结学生活动情况导入。-----2分钟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5分钟
方法指导:一人读,其他人认真听,把不认识的字要标上读音,读错的字词要做好标记。师生评价朗读情况。并让学生做达标检测“能读会写”练习。
三、二读课文,读出节奏: ---------10分钟
在读准字音的前提下,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朗读停顿 。
方法指导:句子的朗读停顿的划分一般是按照词语与词语间的关系的疏密程度、逻辑关系,句意层次来划分。教师可范读第一段内容,读出山之大、山之高。让学生具体体会一下。
(1)把学生分3个小组分别揣摩朗读二、三、四段,并合作探究,讨论交流朗读的停顿等。(教师巡回指导。)
(2)每组选出代表范读,其他学生评价。
(3)、检查“朗读过关”。
四、三读积累,展示成果------10分钟
方法指导:让学生跳读课文,从课文中挖掘出你认为比较有价值的东西,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也可以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做到举一反三。实行组内互助 ,看看哪个小组找得好、找得快、找得准。
学生展示积累成果,师生评价。
五、 四读内容,熟读成诵 ---10分钟
方法点拨:请同学们结合课下小注,翻译课文,翻译的方法应要遵循留、删、补、换、调等原则。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对重点语句的理解。解决不了的可以全班讨论解决。如果没有,可检查“积累过关”。
(3)、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小组间进行诵读比赛,看样谁背得快,背得准。
六、反思收获
方法指导:找出具体语句,通过品味来感悟。
(1)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2)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
(3)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4)有志者事竟成。
七 、作业布置
思考对比、衬托手法的运用在文中的作用。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五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掌握愚公精神。
(二)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寓意及愚公精神。
三、教学难点: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问答法;讲解法
六、教学设计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3分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呢?(生:听过。)那我请位同学为我们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生:这个故事讲得是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有一天,乘老师不在屋里,便悄悄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的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杵。李白就觉得很纳闷,就上前问她:“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 老婆婆说:“我在磨针呢。”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可能磨成细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再联想到自己,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变转身回到书屋努力学习。从此,他在心里牢牢的记住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图强,用功学习。)讲得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生: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没错,这则故事告诉的正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我想大家应该也做得到。好,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这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认真体会一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文学常识(2分钟)
从文中注解①我们看到这则寓言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很多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愚公移山》就是古代
寓言中的名篇,它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意味。
三、字词(4分钟)
下面大家先自由朗读一篇课文结合文章注释将不懂得读的字注上音,如果注解中没有,就先划出来,等一下我们一起解决。„„
大家都读完了吗?(生:读完了。)那你们有哪些不会读的字词呢?(生: „„)(在这篇课文中以下字词的读音应提醒学生注意):
万仞(rèn) 惩(chěng) 塞(sè) 迂(yū) 荷(hè)担者 箕畚(jīběn)
穷匮(kuì) 亡(wú)以应 厝(cuò) 孀(shuāng)妻 龀(chèn) 叟(sǒu)
„„(结合注释解释:塞:多音字,阻塞。 荷:多音字,扛。 亡:通假字,通“无”。 „„)
四、朗读课文(2分钟)
接下来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篇课文,看看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
„„
五、疏通文意(8分钟)
大家读得非常好,大家读完了这篇文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疏通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家结合文章注释看下文中有哪些字词句是大家有疑问的,现在大家跟同桌互相讨论,试着翻译一下整篇课文。(„„)
大家都看完了吗?有没有哪些字词句在你们讨论中没能得到共识或不能让你给理解的呢?(可能会有疑问,根据学生提出一一解答。)
因为这篇文章的字词比较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说了,就请4位同学为我们翻译一下这篇课文吧。(本文为自读课文,全文大意由学生自己疏通,教师只从旁指点即可。)
【生1: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生2:北山有一个愚公,年纪将近有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平险峻的
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于是愚公就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簸箕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生3: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平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生4:山神听说了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根据学生的翻译,对于翻译不到位的地方稍作解释。) (在翻译其间结合课后练习二分别点出一词多义字“方” 、“且” 、“曾” 、“固” 、“亡”等。)
六、总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较完整的知道了整篇课文所叙述出的寓言故事。在下节课上我们将深入了解整篇寓言故事以及它所叙述的道理。对于愚公与智叟这两位主人公也将作出详细的解说,所以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下这篇寓言通过愚公与智叟这两位主人公向我们诠释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六
教学设想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七
23 愚公移山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板书设计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八
《愚公移山》教学过程 设计(一课时)
教学设想:
1. 把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作为本文的教学重点,把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作为本文的教学难点 。
2.采用“预习——诵读——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这个故事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我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徐悲鸿,曾以“愚公移山”为素材,创作了一幅同名的巨幅图画,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词时,提到过“愚公移山”的故事,他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那么,到底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还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愚公移山》。
二、检查预习
用小黑板或幻灯片展示下列预习题,并分别叫学生快速作答。(题略)
三、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学生分角色朗读。
3.学生齐读。
四、讨论问题。
1.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2.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备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
3.从课文看得出来,“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作者这样给他们命名,用意何在?
理解:智史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望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这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目光短浅,实是愚。愚公之“愚”在于他决定毕生平险、挖山不止。这是造福子孙的大事,愚公目光长远,且认为子孙元辰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从而突出了愚公形象。
4.本文写太行、王屋的高大,愚公的年迈,移山人力伪缺乏,运土路程的遥远,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有何作用?
理解:衬托愚公移山的决心、信心、恒心。
5.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
五、课文小结。
六、课外作业 。
1.翻译全文。
2.就本文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略)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十九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创意、教学目标 、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 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创意一: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 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 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 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 导入 。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 课文学习(1分钟)。
2、 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1) 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 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 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与老师的对话可能有:从有大山写到山被背走,从大山阻塞写到无垄断,从愚公移山的想法写到愚公移山的行动,从开始移山写到移山结束,从人的移山写到神的帮助,从愚公移山的远大理想写到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
4、 参看课下注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记住文下注释里的文言词。(共7分钟)
首先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
翻译方法指导:(2分钟)
(1) 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 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文章的主题写法、进行探讨。并且给每个自然段或情节标上小标题。
1、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围绕这么两个问题交流:本段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
师生的互动交流可能有: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暗示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 “本”字的作用在于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县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为后面写愚公精神作了铺垫。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包含哪几层意思?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的行动,运上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其妻献疑”衬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朗读第三段。思考:智叟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话有什么用意?愚公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愚公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视聪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为了加强其嘲讽之意,他还用了个倒装句;智叟之言说是在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无力除之,
却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逊的智叟,自视聪明,傲慢待人,其实是个识陋智拙,胸狭见短之人。通过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伟大。
愚公首先斥责智叟自视聪明,然后用子孙后代是“无穷匮”的道理驳斥,令智叟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愚公的这些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的宏远,心愿的挚诚,意志的坚定,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有战胜自然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愚公开山平险意志坚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鼓励学生加段落小标题。
朗读第四段,提问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
让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样作结有三个好处: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②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寓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5、进一步明确主旨的3分钟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辨证的看问题:明确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几次概括。
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现文章顺序的关键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脉络。
画面标题法——从文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精美的片段,然后给它“命名”。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并进行课中交流活动。有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更好的读课文的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准备来配合各学法补充的内容有:
多次概括法:
① 壮举
② 移山传说
③ 艰巨的任务与微弱的力量
④ 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
⑤ 愚公不愚
⑥ 智叟不智
⑦ 永不放弃
⑧ 感天动地移山情
⑨ 艰辛的移山,曲折的情节……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制造悬念,然后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第一部分(1)写山高大与原来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部分(4)移山的结果
画面标题法:
第二段:愚氏开山运石 或 毕力平险
如第一段:高大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辩 或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 或 理想成现实
选作一题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成片段作文:
1、 在家庭会议上
2、 愚公智叟辩难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二十
一 研究内容。让我们来看看这个人物表上出现的人物,看看他们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1、文章中有两个人物讲的话差不多,你们看看是谁呀?
愚公妻————智叟
2、请同学们读一下两人的话,我们来比较一下,看他们的语气、对待愚公移山的态度是不是完全一样?
智叟说:“甚矣,汝之不慧!” 你太不聪明了!
3、他的妻子说了吗?
智叟和愚公妻是怎么称呼愚公的?
君 ———— 汝 (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平辈之间)
尊敬 轻视、看不起
4、愚公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语含关心、担心。
5、智叟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语含一种讽刺、挖苦的意味。连山上的一棵小草也不能动。
其妻———献疑 智叟————笑而止(讥笑、嘲笑、制止)
6、对移山有拥护的,也有反对的,那么愚公的举动是不是很笨呢?
移山的目的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周密的计划、移山之利
(有远见、深谋远虑、为了子孙造福) 不笨!
愚公移山的决心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7、愚公对智叟的有力反驳,智叟有什么反应?(亡以应 哑口无言 无言以对 理屈词穷)
8、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9、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二、小结
愚公移山的决心以及他的行动,说明他很聪明,正是他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天神害怕,天帝感动,移去了两座大山,面前出现了一条通衢大道。
而智叟他自以为聪明,不干实事,自以为聪明,实际上他才是真正的愚。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我们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年来宝贵精神财富。
小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大到国家的建设,我们都要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会进步,国家才会健康发展。
三、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理解: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四、.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理解: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我们需要这种愚公精神。
五.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理解: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的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不同。(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六、辩论: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愚公是该搬家还是该移山?
讨论,小结: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造福千千万万人的子孙后代, 他明知山高路远,人老将少,工具简陋,困难重重,仍去移山,看是愚不可及,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匮”的,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可谓站得高,看得远,实则不愚。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二十一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
始龀() 荷担() 孀妻() 箕畚()
2.释词:(4分)
⑴年且九十(且: )
⑵吾与汝毕力平险(险: )
⑶杂然相许(杂然: )
⑷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 )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
⑴河曲智叟亡以应。通 ,意为 。
⑵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 ,意为 。
⑶甚矣,汝之不惠。通 ,意为 。
⑷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 ,意为 。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
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
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
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
5.原文填写:(4分)
⑴愚公之所以决心称山,是因为 。
⑵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是 。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河阳之北b、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d、渤海之尾
7.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
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
8.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4分)
9.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语气:(4分)
⑴且焉置土石?( )
⑵如太行、王屋何?( )
⑶何苦而不平?( )
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10.译句:(4分)
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⑵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1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笑”和“长息”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
“笑”:
“长息”:
第二部分:
(一)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4分)
⑴虽多之死,有子存焉(虽: )
⑵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 )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 )
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 )
13.对于寓言的神话结尾,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愚公的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讲究迷信,这是这篇寓言的不足之处。
b、愚公的精神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跟宣传封建迷信思想有本质的区别。
c、天帝在愚公的坚强意志面前惧怕了,屈服了,说明只要有信心,目标总能实现。
d、天帝在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前屈服了,说明人定胜天。
14.写智叟讽刺愚公的句子是 ,他的根据是 。(2分)
15.愚公斥责智叟的句子是 。(2分)
16.表明愚公取得辩论胜利的句子是 。(2分)
17.智叟和愚公的矛盾实质是()(2分)
a、对待困难的截然不同的态度。
b、静止的观点和发展观点的矛盾。
c、人如何正确的估价自己的力量。
d、智者有时不“智”,愚者有时不“愚”。
18.文中画线句子包含怎样的思想意义?(3分)
(二)
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注释]逮:达到。大学:大学者。
19、下列四个句子中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邑人(城里人)大姓文不识
b、勤学(勤奋读书)而无烛
c、邻舍(邻居家)有烛而不逮
d、主人怪问(奇怪地问)衡
20、本文重点写了匡衡的 精神,文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两个句子是: 。(3分)
2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衡乃穿壁引其光。
⑵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22、匡衡的这种精神后人用一四字词语概括,即 。(2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30分)
愚公的形象一直被称作是一个值得我们学习的正面形象,学完本文后,想必你对愚公的形象,也有自己的看法,请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一看愚公的形象吧,把你的观点写下来。
中班语言愚公移山教案 成语故事愚公移山教案篇二十二
【知识储备】
1.字词积累
河阳:黄河的北岸。河,黄河。
年且九十:年龄将近九十。且,将要,快要。
出入之迂:进门出门要绕远。迂,曲折,绕行。
平险:铲平险峻的大山。险,本文指险峻的大山。
杂然:纷纷。
献疑:提出疑问。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如……何,把……怎么样。
叩石垦壤:凿石头挖泥土。
始一反焉:才回家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残年余力:老迈的年纪和残余的力气。
何苦而不平:担心什么铲不平?苦:愁,担心。
惧其不已:害怕他不停地做下去。
感其诚: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无陇断焉:没有高大的山了。陇断:高大的山。
2.作家作品
关于作者:
列子,名御寇,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人。思想上崇尚虚无飘渺,生前被称作“有道之士”。古书中有他卸风而行的记载,这是他潇洒的一面。然而现实中的列子则时常处于困顿之中。《庄子》中留下了这样的记载: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但他穷得非常有骨气。当郑国大官员派人给他送来粮食时,他坚决地辞而不受。《历世真仙体道通鉴》记述列子是郑国人,他居住在郑国四十年,无人知其是何人。《汉书》作者认为他生活的年代早于庄子,因此《庄子》书中记载了很多关于他的传说。
修道:列子之学,本於黄帝、老子为宗。相传他曾向关尹子问道,拜壶丘子为师,后来又先后师事老商氏和支伯高子,得到他们的真传,而友伯昏无人。修道九年之后,他就能御风而行。《述异记》中说,列子常在立春日乘风而游八荒,立秋日就反归“风穴”,风至则草木皆生,去则草木皆落。《吕氏春秋》说:“子列子贵虚”。他认为“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列子穷而面有饥色,但拒绝郑国暴虐的执政者子阳馈赠的粮食。其弟子严恢问之曰:“所有闻道者为富乎?”列子曰:“桀纣唯轻道而重利是亡!”他认为应摆脱人世间贵*、名利的羁绊,顺应大道,淡泊名利,清静修道。
著作与成仙:列子著书有旧本二十篇,多寓言。刘向去其重复,存者八篇,号曰道家。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务崇不兢,合於六经元号列子书曰冲虚至德真经。唐玄宗天宝年间诏封为“冲虚真人”,宋宣和加封列子号为冲虚观妙真君。
3.背景链接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1945年6月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致闭幕辞时曾引用这个故事来教育全党:“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文本解读】
一、谋篇立意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富有神话色彩,读来脍炙人口。
文章成功地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伟大魄力,同时也说明了要想战胜困难,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道理。(概括一篇文章的主题,首先要掌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其次要注意概括主题的方式,通过什么样的事,来表达怎样一个中心。)
二、文章脉络
课文有四个自然段落: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句句都与下面的情节有关:“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其中“方”和“高”,极言移之不易;“本在”这一句为后文山被移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的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这一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和发展,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段首到“隐土之北”)这部分是故事的开端。由“面山而居”,引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说明愚公移山的原因。“聚室而谋”说明愚公想到就做。“杂然相许”说明众人是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献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场面之热烈。“杂然相许”后的“献疑”是情节中的“微波”,愚公之妻“献疑”:“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都是她的真实想法。她虽“献疑”但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妙就妙在众人的答疑,“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从中突出了路途的遥远。
第二层:(至段尾)略写移山的情景,是故事情节的发展。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月老的老,小的小。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具简陋落后。移山行动中,邻人孤儿“跳往助之”,“跳”写出了孩子的天真和热心参与的态度。写幼童参加移山,有深意,这也与后文中的“智叟”形成了对比。“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以“一返”作结,还从侧面写了移山之艰难。由此看来,要搬走两座大山,确实困难重重。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叟的观点,是故事情节的高潮。智叟“笑而止之”,自作聪明之态。智叟出语句句都是讥笑与责难,“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愚公闻智叟之言“长息”,说明他早已是胸有成竹。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写,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了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加增”。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
第四段:神话的结尾。这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以神话结尾更能突出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充分显示了人类的伟大力量。“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说明了移山的结果。
三、写作方法
1.主要是运用对比手法表现人物性格。
如:(1)愚公和智叟对挖山的不同态度;(2)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的对比;(3)孀妻、弱子与智叟的对比。
愚公和智叟对于挖山的不同态度:愚公年且九十想的是造福子孙,遂率子孙“叩石垦壤”,而智叟则认为“以残年余力”去移山是“甚矣,汝之不惠。”通过对比,愚公的这种改造、征服自然的坚强毅力更加感人了。
其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态度对比:其妻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是从“献疑”角度说的。“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但她没有反对的意思。而智叟显然是讥笑愚公,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尤显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存心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讥笑愚公无能了。
其他一些对比都有力地烘托了人物性格,表现了文章主题。
2.神话结尾,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天帝,两座大山居然都被背走了,给这本难结局的故事以一个圆满的结局。这是对愚公精神的肯定,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一种美好愿望。这同一般的宣扬封建迷信是完全不同的。
四、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练习解答】
一、1.主要有三种态度:愚公妻子的“献疑”,智叟的“笑而止之”及众人的“杂然相许”。愚公之妻从“献疑”的角度说,“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则简直是讥笑愚公无能了。因为他们对待“移山”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从他们说话的措辞和语气中明显可以看出。总之,愚公之妻是真“献疑”,智叟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截然不同。“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众人“杂然相许”,并“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这些语句说明他们是坚决支持并积极为愚公献计策的。“杂”突出众人热情之高涨,场面之热烈。
2.首先要让学生接受一个基本观点:愚公不愚。愚公移山,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首先,他移山的目的十分明确。“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说明他深受交通阻塞之苦。这不只是愚公一人的体会,而是所有的“面山而居”的人们的共同感受。因此,愚公“聚室而谋”。立即得到热烈的赞同。这是从消极方面说的。从积极方面说,对于搬掉的两座山会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愚公心中也是有数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说的就是移山之利。其次对于山能够移走这一点,愚公也是成竹在胸的。他在批驳智叟的话里,就说得十分清楚。这段话是用“顶真”的修辞方法写的,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最后用“无穷匮也”结束,肯定人力的无穷无尽,很有说服力。接着用“而”字一转,又指出山只能是越挖越少,不会增高。这样得出“何苦而不平”的结论就十分自然,令人信服。这说明愚公移山的信心是在对人力和自然的发展类比关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此可见,愚公在移山的整个过程中站得高、看得远,考虑问题十分周密,能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条件无法变更,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实质上“鼠目寸光”,他的一番话反映他逃避困难的思想,是不足取的。
3.如果学生有不同观点,可让学生在“口语交际”活动中讨论。
二、1.且:将。面:面对着。
2、曾:并,还。与“不”连用,起加强语气的作用。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
3、龀:换牙。跳:蹦蹦跳跳。
4.固:顽固。彻:通。课文中指思想的改变。
【类文品析】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1、解释下列带点的字、词。
⑴未穷青之技(穷: )
⑵秦青弗止(弗止: )
⑶自谓尽之(谓: )
⑷乃谢求反(谢: )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⑴于:薛谭学讴于秦青( )
饯于郊衢( )
⑵之:未穷青之技( )
自谓尽之( )
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薛谭乃谢求反。
4、在下面的括号内,补出句子的省略成分
⑴遂辞( )归 ⑵饯( )于郊衢
⑶( )抚节悲歌 ⑷薛谭乃谢( )求反
5、根据要求回答。
⑴请结合短文内容,解释题目。
⑵薛谭为什么“乃谢求反,终身不言归”?
⑶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1、⑴穷:尽,这里是完全学会的意思。⑵弗止:不挽留。⑶谓:认为,以为。⑷谢:谢罪,道歉。2、⑴向,跟着;在。⑵的;代技艺。 3、“反”通“返”,归,回去。 4、⑴青,或秦青⑵薛谭⑶秦青⑷于秦青 5、⑴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⑵薛谭面对秦青的高超技艺,自愧不如,快心潜心学习。⑶说明学无止境,如果浅尝辄止,则达不支精深的境地,反之,永不自满,持之以恒,努力进取,方能功成名就的道理。)
【同步训练】
一、基础训练
1、《愚公移山》选自 ,这是一篇 。
2、给下列字注音:
龀()匮()厝()孀()箕畚()()
3、解释句中的字:
⑴杂然相许(许: )
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 )
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
⑷帝感其诚(感: )
⑸而山不加增(加: )
⑹聚室而谋日(聚室: )
4、引用原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的原因是:
愚公移山的目的是:
5、解释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通( ),意思是 。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 ),意思是 。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 ),意思是 。
6、区分下列句子是疑问句还是反问句。
⑴且焉置土石?( )
⑵如太行、王屋何?( )
⑶何苦而不平?( )
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
7、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按要求填写下表。
8、翻译下列句子。
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⑵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⑶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9、愚公认为移山一定能实现的原因是 。
10、你身边有没有当代的“愚公”,请结合他(她)的精神谈一谈。
二、同步解读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1、表明愚公移山任务艰巨的两句话是: 。
12、读下列文句,体会加点的词,需重读的,在括号中画“√”,不需重读的在括号中画“×”。
⑴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⑵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13、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 )惧其不已也( )
其如土石何( )帝感其诚( )
之: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 )
笑而止之曰( )毁山之一毛( )
14、智叟认为愚公很“愚”的原因有二,一是 ,二是 。
15、分析“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
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 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 的语气,其目的是 。智叟对愚公的举动是从 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 的语气,其目的是 。
1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
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17、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山之一毛:山上的一根草。
b、固不可彻:固执得不够彻底。
c、孀妻弱子:寡妇孤儿。
d、无穷匮:无穷无尽。
18、下列句意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不实惠呀。
b、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我死了,有儿子存在。
d、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一边答应一边逃走了。
三、美文赏读
外科医
[明]江盈科
有医者,自称善外科。一裨将阵回,中流矢,深入膜内,延使治。乃持并州剪,剪去矢管,跪而请谢。裨将曰:“簇在膜内者须亟治。”医曰:“此内科事,不意并责我。”
注释
①延使抬:请他来治疗。②簇在膜内者须亟治:箭单留在肌肉里面这才是最需治疗的。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自称善外科(善: )
(2)延使治(延: )
(3)不意并责我(意: )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而”的用法与“跪而请谢”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人不知而不愠
b.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c.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d.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将画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22.医生本应当救死扶伤,而文中的医生治伤无方,但却很爱钱。文中体现他爱钱的一句是: 。
23.试联系社会实际设题谈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