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500(四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500篇一

阿德勒认为人的关系应该是建立在合作上的竞争,首先是合作,对于孩子来说,也是要先体会合作。

合作,我理解的,就像是拼图,每一块都有缺口,也有优势,但是每一块都可以发挥作用。每个人既可以在合作中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在合作中建立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我们所受的传统教育无疑与阿德勒是相违背的,是建立在竞争基础上的。从小孩子们就在各种“比”中生活,妈妈们在一起的讨论是哪个孩子说话早、哪个孩子长的高、哪个孩子学习努力……到了学校,更是显而易见的竞争状态。

竞争,如果不是基于合作的,带给有优势的人的,是一种觉得我比别人好的成就感,用这种方法来认同自己,这种感觉不是发自内心的,是来源于外部的;而对于没有优势的人,也是我们中的绝大部分人的感受,是一种否定的,我没有别人好的自卑感。

这种否定的感觉从我们小的时候就带给我们很深的感觉,以致影响到我们的成长,我们的婚姻。很多时候,在婚姻中,我们在找一种强势的地位,“我需要他爱我比我爱他多”“我需要我说的话他能照做”“我做了这么多,他怎么做的那么少?”……

我们忘记了我们应该是一种共同生活的状态,我们应该是合作的。如果丈夫擅长的不是细心的做家务,那么放手让他在工作中一展身手就是最大的支持;如果妻子擅长的不是与人交流,那么给她一个安静稳定的家庭来料理,就是给她一个最好的平台。多数时候我们都是在争夺权力,而没有思考我们该怎样分担婚姻中的各种事务。

对于孩子来说,在成长阶段,无条件的接纳,帮助他们成为他们本身的样子,就是一种合作,“顺”着他们成长,让他们强烈的感受到自己,他们就具有了一种内心的力量,拥有这种力量后,就更容易接受竞争了,并且不容易在竞争中迷失。

一种心理学的观点是,人在童年时期受到的伤害、忽视会影响到他的未来,如果想要未来不受影响,必须进行弥补。而阿德勒认为应该着眼于未来,不用回头舔舐自己的伤口,只需要大步前行,让自己更强壮。这也是《正面管教》中“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来源。

修复伤口的过程,也许对成长是有用的,但是追寻伤口的过程,却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因为毕竟事情已经过去,不能重头来过,即使找到原因,要么是无法更改,要么已经造成影响,都是一个否定自己的过程。何不积极关注于怎样改善,改善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自信的过程,是充满希望的。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500篇二

阅读完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我深有感触,每个人都是在别人的书中读自己,思考心理学方面的问题更是如此。按照阿德勒的观点,具有自卑感不等于是坏事,自卑感有其积极意义,自卑也有可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补偿自己的弱点。书中最使我振奋的内容就是“人追求的目标都是对自卑感的补偿和超越,是自我的实现,人的潜能和创造力都在这个过程中迸发出来”,再结合作者个人的生平经历,我认为这观点再正确不过了。正如经济学中的假设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一样,人只有不满足于现状,才能追求更高目标,各种自卑感正是所有人前进的动力。

另一方面,由于身体缺陷、骄纵、忽略等引起的自卑,有可能摧毁一个人,使人或自甘堕落,或发生精神异常。近年来,研究生自缢事件频发,象牙塔里的心理问题逐渐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准确地说,是研究生的自卑问题。关于自卑,阿德勒给出的定义是偏消极的,“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导师骚扰、论文答辩、求职遇冷、情感不顺……无论是哪一个生活中的大麻烦,都足以打击一个研究生的自尊,负面的情绪积累到一定程度,不是爆发,就是毁灭。在大众眼里,“好学”、“高知”、“聪明”、“优秀”都是给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贴上的标签,由于大部分人没有体验过在校研究生的生活,因此对这类群体更多的倾向是羡慕和夸赞。父母对研究生子女的要求更高,身边的同学对研究生好友的期望更高,那么研究生他们自己呢?当然是在这种相互影响下也给自己设置了一个更高的目标,借用阿德勒的话就是“生活风格”。虽然理性告诉他们自己,学历不能代表一切,最后能不能获得想要的成就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但是曾经的成就感、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是使他们不知不觉走上心中的神坛。

生活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艰难许多。虽然社会是浮躁的,正如知乎中的诸如“你是如何看待清华北大毕业无法在北京买房?”、“研究生毕业就业不如本科同学?”、“1000万和清华录取通知书你选哪个?”,但是是谁告诉了我们学历这样的教育背景可以和财富地位划上等号?还是说人们潜意识中把教育体系的成绩排名简单地应用到社会领域中?研究生也是在现实与预期的差距中获得失落感,一部分自卑感更强的人甚至选择了令人惋惜的不归路。

来自湖北天门的农家子弟、25岁的研究生罗正某从小成绩优异,曾被武汉理工大学评为学校“三好研究生”,在老师和同学的眼中,他是一个“不错”的学生。罗正某毕业后曾在杭州一家央企工作,月薪六千,但由于不满意工地环境和工作待遇,以打算自学计算机转行为由辞去了这份工作。今年1月29日凌晨,罗正某被发现在江岸区上海路一家小旅社自缢身亡,并发现手机上留有一份遗书,称自己在武汉浪费了一年,欠下了几万的贷款债务无法偿还。像他一样放弃生命的研究生还有许多许多,我非常不赞同我们学院有的老师的说法:“生命不是你自己一个人的,是父母亲友的,放弃生命是最愚蠢的行为!”,因为他们根本不了解这一类研究生的自卑感来源,是身体缺陷、被周围人忽略还是外在的一些压力?他们为什么会选择了常人无法理解的绝路?只有充分理解并且尽可能打开问题的困境,才能帮助到这些绝望的人群。如果选择自缢的人真的像某老师所说只是为自己而活,不在意身边人的眼光和评价,他们又怎么会濒临死境呢?

在《自卑与超越》中,阿德勒提及构成人类生活中的三个问题是将人类束缚住的三种联系——职业、社会合作、亲密关系。接下来以“职业关系”角度剖析研究生的自卑感。不恰当的择业观给研究生带来了自卑感。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一个明确的择业方向或者设定了一个不合适的择业目标(通常是高于现状)。“职业”这一词是与“职场”相匹配的,在国内,是与18岁进入大学选择的“专业”相关的。或许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笑话,北大有个学生本科、硕士、博士读的是三个不一样的专业,而且学的都很不错,教授问他毕业想从事哪方面的工作,然而这个问题他也没有答案。当然北大的平均平我没有资格评述,只能从一般的方面思考不恰当择业观带来的弊端。从校园走出进入职场,工作的实际内容和预想的难免有落差,这个时候平衡两者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往往有些具有高自尊的人很在意自己的能力是否让自己满意的程度。如果他们在一个工作岗位上难以施展所谓的专业技能或者获得关注从而习得经验,一方面自卑感使得研究生们开始怀疑人生,从学士到硕士都没有具体了解自己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工作岗位,甚至和某些行业的工作待遇对比产生巨大的落差感,另一方面强烈的自尊心使得研究生们,尤其是那些性格比较内向,很少与人沟通的同学把这份压力和自卑感隐藏在心里,当事情恶化心理发生改变的时候没有及时疏通,最终导致悲剧。

那么如何消除心中的自卑感,从而达到就业满意的彼岸呢?第一,我觉得是要辨别自己的职业方向,如果学生没有意识自主地认识和选择,那么外界环境尤其是家庭和学校需要在这方面提供帮助。从这一点来看,父母小时候问的“你长大了想做什么工作?”以及大学期间开展的各种职业规划课程和大赛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辨别方向是为了找到我们的潜在动机,培养职业兴趣,以发现使其具体实现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说一定可以找到自己适合的道路,但是可以了解那些不合适的方向。第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如阿德勒所说“职业的目的不是挣钱”。浮躁的社会之风使得我们中的许多人树立了金钱就业观,只凭收入的多少来看待职业的问题,仿佛大学里只有经济类和计算机类专业才值得学习。

《自卑与超越》是这么告诉我们的:“只对赚钱有兴趣的人必定会和合作之道背离,而只追求他自己的利益。如果‘赚钱’是他的唯一目标,而其社会兴趣又付之阙如,那么他就没有不能用抢劫或者欺诈来获得钱财的理由。即使情况不是这么极端,他赚钱的目标中还包含有少量的社会兴趣,那么他虽然已经腰缠万贯,他所作所为对于别人仍然毫无益处。”阿德勒认为,人需要有从属感和社会兴趣,作为团体的一份子,愿为人类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才是正确“生活意义”的共同尺度。

在这个斑驳陆离的时代,成功学大行其道,大部分人必定听过这方面的鸡汤,那么“别人的故事”是否值得学习并且具有可复制性呢?以上海金融圈为例,西装革履行走在陆家嘴的某个大厦中,化着精致的妆容,从事着上亿的投资项目,谈论的都是国内外宏观基本面的经济形势和行业图景,这样听起来不错的工作环境大概是众多经管类专业学生向往的生活。但是,一些研究生一踏入这些金融机构,却发现事实好像不是那么美好。除了一些中后台的工作可能不需要加班,那些令人神往的券商、投行变成了一座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工作内容单一,加班到八九点算比较早的下班时间,没有人给你规定准确的休息时间,但是你需要完成每天每周的工作任务。羡慕新财富榜单前三的证券分析师,年收入成百上千万,那么得认清20*7h的作息时间,羡慕阿里巴巴程序员薪资水平高,福利待遇优厚,那么得服从半夜三点半下班回家的加班制度。所以,薪资待遇真的只是就业的一方面因素,但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

最后,减轻职业关系中的自卑感,需要合作或者说是一定的社会关系。生活中可以发现那些性格外向,朋友圈广泛,善于与人沟通的人通常积极乐观,很难与“颓废”二字挂钩。我们需要和人交往,不只是合作关系,我们需要与人交流,语言是人和动物区别之一,即使是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时也需要和心理医生直接对话,而不仅仅是家人告知病情。斯人已逝,但是留给活着的人思考的还有许多。类似罗正某的纠结和失落,并不是偶然的个体现象,而是在这群年轻人中普遍存在。上学时成绩很优秀的研究生,对自己走向社会的人生期望不会低,但从校园到社会,中间隔着一道风水岭,甚至是一道鸿沟。对比以前成绩很差的学生,可能找了光鲜体面、待遇优厚的工作;他们可能囿于性格、能力、机遇等条件,找不到理想中的工作,于是便会在内心形成巨大的落差感,走向颓废。他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不善积极与人沟通。求职挫败,偶尔运气不佳都是正常的现象,如果把这些事情放大,把这些问题归结于自身,再近的断崖也跨不过去。如果有一个人能够进行心理疏导,引导他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积极帮助他解决根源性问题,他眼中的困难就不会是死亡之路。这里就是许多研究生的自卑走向绝望的问题所在。找父母、同学还是心理老师沟通?要不要让他们担心或者他们会不会瞧不起我?他们似乎不能从根本上帮我解决问题?想要得到认可又害怕失败,没有求助通道,一遇到困难就容易深陷,这就是研究生的自卑心理。想要克服自卑感必须通过人际交往,不仅是心理上的疏导,更重要的是提供解决困难的路径和信心。

高校是人生中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步,它还是沟通链接社会的一道桥梁,它不该是与世隔绝的,也不该是孤芳自赏的。研究生正是在这个人生阶段,这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转变,从学生迅速进化为“社会人”,还是一个内心自我认知的转变,更是从“被负责”到“负责”的转变。但是,许多人在读研前,研究生毕业后都没有准备好、过渡好这一关键环。研究生相比本科阶段内在和外部的压力肯定更大,在此过程中,一些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较弱的人,自卑感便使得他们很容易怀疑自己、迷失自己。事实上,无论在哪个就业领域,只要脚踏实地地去做好自己的本职,而且也专心致力于为别人奉献出自己,那么他就是和任何其他人一样有用的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500篇三

书里提到大部分女孩子在青春期时期就对自身的女性身份感到自卑,由于对自己身份的由衷不满,进而展现对男性的由衷敬佩。

她们会用很多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男性的这种仰慕:有时她们会表现出对男性的厌恶和逃避;有时,虽然她们喜欢男性,却会在男性面前表现的异常羞涩,甚至连话都说不出来。她们无法面对有男性参与的集会,遇到这种情况时也会非常尴尬。当她们年纪增大时,虽然也会口头表达出想结婚的意思,但却迟迟没有任何行动,她们不和异性接触,也不去交异性朋友。

看到这一段给我非常大的感触,因为这些特征,在我青春时期的各个阶段都有体现,但我却从未想过自己是否是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

我自认为是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从小就有独立的性别平等意识。但当我真正开始反思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发现我在很多问题上,都表现出过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

比如,在我小的时候会认为女孩子必须得成绩好,否则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比如,以前我会认为,在异性相处方面一定要男生主动才行,虽然这个想法早就被我摒弃掉了,但当真实和异性相处时,我还是希望他们是主动的,上前的,在感情方面,我还是希望他们是热情主动,并且是他喜欢我是先于我喜欢他的。我还是很难承认主动喜欢男生的事实。

但我一边又觉得这样不好,但一边又做不到,就陷入了一种非常变扭的模式,我也从未探究过这类想法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对自身女性身份的厌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是在家庭关系中妈妈总是依靠爸爸开始的吗?还是从无法接受父亲的强势开始的?还是从电视剧里?又或者是那些女性被不公对待的新闻里?

我不知道,这些我从未怀疑过,我只觉得自己很变扭,并且一直处在这种别扭当中。

所以当我遇见异性,和异性相处,想要进入一段感情的时候,我也会开始纠结,既希望对方热情主动但却无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不敢对对方的喜欢,甚至不敢相信自己被人喜欢过。

这么一想,或许用对性别身份的自卑解释起来更相符一点,既然找到了这么一点,那么原本纠结和之后的烦恼,就更容易知道该如何用更好的心态去面对,重拾对性别的自信以及对自身的自信,用更好的方式去解决类似的情况。挺好的,一条探索自己的方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500篇四

阿德勒教授对他的这本著作的定义是立足于社会的个人心理学,在这本书中,深入探讨了社会关系和个人心理形成之间的关系,其中尤其注重早期记忆对后来的社会行为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合作方面的能力的形成。认为一个人对世界的认识和处事方式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定型,很难在后期改变,在很大程度上认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观点。

阿德勒首先提出,人类是群居动物,所以合作就成为一个避无可避的问题,因为个人无法脱离群里而活,那就势必导致个人与社会之间必须达成一定的妥协以换取更好的生活环境。性别是天生的一种对人类的制约因素,性别的存在是客观而合理的,他着重强调男女两性之间的平等观点。正是由于社会传统观念对两性认识的偏差,导致了心理学上的"男性钦羡”现象。

在社会中,男女是同等重要的,没有谁依附谁,谁占优势或劣势地位之分,如果这一观念出现了偏差,必将导致社会和家庭的诸多问题。所以,阿德勒着重分析了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认为家庭是一个人观念长成和行为处事的最开始的地方,如果家庭加诸了不良的因素,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影响儿童日后的正常生活。在家庭之中,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潜移默化之间将观念输入了儿童的脑海里。如果—个家庭不能正确认识到父亲形象和母亲形象的同等重要,就会对儿童对两性的认识出现偏差,如女孩产生“男性钦羡”或对自身性别的不认同。其次,如果一方在教育中缺席,那么就会对儿童的合作能力的形成产生不利影响,会在日后融入社会产生各种问题和困难。

论述了家庭的影响之后又着重讨论了学校的在一个人成长轨迹中的重要性。认为现有的学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度存在很大的缺失。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专业的心理指导的干涉都微乎其微,特别是在一些存在家庭教育问题的家庭之中,对于专业的心理指导避如蛇蝎。

我认为,这都是因为社会对儿童成长的认识度存在很大的盲区。没有认识到,一个人最重要的观念的形成需要家庭和社会的精心呵护,甚至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求助专业的指导。在中国社会,这—问题存在更大的隐患,特别是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错误观念,会在一个人的早期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更可能对后期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

作为一一个社会人,应该对性格的产生和行为背后的含义有所学习和了解,这将更加有利于处理自身的人际关系。从本书中,我们就可以明确一点,家庭确实会对一个人的性格产生根本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潜在骨子里的,虽然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改变,但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来说,不能抱有盲目的自信。特别是对于在恋爱关系中,要明白性格的顽固,通过个人心理学的帮助,无论是从家庭还是个人的行为,都可以更敏锐的了解一个人的性格组成,帮助我们规避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伤害。同时,本书还对恋爱和婚姻做出论述,明确了坦诚的平等合作的重要性,两个人的合作绝对不是一次简单的尝试,这之中的复杂程度包括了两个人的所有的因素,每个人都应该对此有详细而明确的认识,才能逐渐磨合,这绝不是一—次想退就提的游戏

每一个人,无论学习什么专业,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对心理学,起码是在社会心理学和个人心理学方面有—定的了解和认识,这将有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更加学会如何去合作,如何对待一些人表现出来的性格,能够更好的学会换位思考,在友善处理人际关系的同时,帮助别人感受生活的美好,最起码,不会成为那个在别人伤口上撒的人。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去改变别人的能力,但有改变自己和选择生活的能力。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