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汇总(四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优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篇一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通过本次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理财意识,做个节约型的小公民。

1、通过记录家里一周的开支,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的方法,巩固小数点加减法。

2、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操作几交流的过程,提高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1、学生准备课前调查家中一周的开支情况记录下来,并完成如下统计表。

2、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设计意图]人人参与收集整理数据,使所有的参与者都能平等参与,积极主动参与,在参与中构建新的知识形成能力。

一、引出课题教师:

同学们,人们在生活中每天都要消费,一个家庭也是一样,每天都有不同的开支,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不相同,这节课我们就来交流一下我们班每个同学家里的一周开支情况。探讨开支的规律,学会做小管家。出示课题《小管家》

二、交流各家一周开支情况:

1、先在小组内交流

2、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其家里一周开支情况并回答问题:(课件出示)

(1)你是怎样得到记录单上的数据的。

(2)表中的“项目”、“金额”、“小计”、“总计”分别表示什么?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

进一步熟悉用小数表示钱数的方法,巩固小数加减法,以及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表的制作。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内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家庭开支情况也会不同,体会统计源于现实生活的需要,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后面谈意见和建议奠定基础。

三、用折线统计图表示一周的开支情况教师:

如果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你打算怎样设计统计图。

1、用折线统计图表示出你家一周的开支情况。

(对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统计图表样,也可向小组内同学学习绘制方法。)

课件出示:( )家庭一周开支统计图

2、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

[设计意图]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熟悉用折线表示数据的方法。利用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发现家里一周开支情况的周期性。发挥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降低差异,共同提高的作用。

四、展示、交流、汇报:

1、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制作好的统计图,比比看谁的作品最美观,选出来作为优秀作品展示。

2、对选出的优秀作品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利用实物投影仪进行展示)同时说说你家的开支有什么变化规律?交流后由学生进行评价。(从制作的美观程度,及开支的大小,开支的项目上进行评价)

3、根据自己家一周的开支情况估算本月的开支,估算结束后进行全班交流,并说说具体的估算方法。(教师对学生的探索结果进行总结和点评)

4、对各家的开支情况你有什么感受?你家的开支和理吗?你有什么建议?

生1:每个家庭周末的开支都比较大,原因周末休息,人们有时间采购、游玩。

生2:生活开支如米面油菜,需求最多,但花去的钱不是很多;

生3:应酬、礼尚往来、朋友聚会虽次数不多,但占用的金额却不少;

生4:买衣服、看病也占去了相当大的开支;

生5:电暖、物业管理每月都有一定开支,不过比较固定;有的家里这方面开支就大,有的家就比较少。

生6:我家买彩电花去了五千多元钱。有同学家还买了电动自行车。

生7:我认为有的家里开支还有不合理的地方

教师:不合理的地方有哪些?你有合理的建议吗?

生1:水电费如果我们节约用的话,可以节省一定的费用;我们要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的习惯,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用来冲马桶。

生2:用于应酬,礼尚往来的资金多,礼尚往来可以进行改革,变一种方式,比如婚事简办,送鲜花等方式。节省下来的钱可以买一些书籍,还可以捐赠给有困难的人。

生3:我觉得生活开支必不可少,但衣服上的开支可以适当减少,不必追求过高档次。

生4:我觉得父母挣钱很不容易,我们不应该乱花钱。 …… [设计意图]在交流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获得自信的体验,获得发展,并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节约意识,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活动小结:

大家都谈得很好,要想日子过得好,就要合理开支,计划支出,只有这样才能收支平衡,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我们从小就应该懂得勤俭节约,不乱花一分钱。不浪费水电等地球资源,学会为全人类着想。

六、布置作业

把自己估算的本月开支向父母汇报,并针对如何节约开支这个问题向父母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开展一次实践活动:做一次家庭小主人,到超市购物一次,学会购物,学会理财。

参与实践,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勤俭节约,学会理财,学会管理。

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篇二

列夫·托尔斯泰

1、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和作品,包括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通过文本的阅读,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3、掌握比喻、夸张、排比的修辞方法。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的伟大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今天,让我们跟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走进这位磨难中造就的伟人—列夫·托尔斯泰,探访他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1)通读全文,扫清文字障碍

(1)注音

髭(zī) 髯(rán) 鬈(quán) 黝(yǒu)黑

滞(zhì)留 禁锢(gù) 颔(hàn)首低眉 尴尬(gān gà)

锃(zèng)亮 犀(xī)利 广袤(mào)无垠 炙(zhì)热

(2)释义

黝黑:黑;黑暗。 滞留:停留不动。 愚钝:愚笨;不伶俐。

器宇:人的外表;风度。 禁锢:束缚,限制。 酒肆:酒馆。

轩昂:形容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尴尬: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犀利:锋利;锐利。 侏儒:身材异常矮小的人。 炽热:极热。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

郁郁寡欢:心情不舒畅,不快乐。 诚惶诚恐:惶恐不安。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

正襟危坐: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形容严肃庄重的样子。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黯然失色:用以表示相形之下暗淡无光。

2)读后思考: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大体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本文是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可参看前面的彩色插图)

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

(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3)读完全文后,你有什么疑问?小组交流,互相质疑。

集体朗读第一部分(1-5),思考: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1-须发 2-面部轮廓结构 3-面部特征 4-长相 5-拜访者的态度。)

1) 第1段主要写了什么?请你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的句子。

写列夫·托尔斯泰须发的特点。

面部轮廓的总体特征: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

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

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

泡沫——喻鬈发;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比较插图)

2)第2段的主要内容?托翁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描写面部轮廓结构。给人的印象: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第3段重点写了什么?作者细致刻画乐面部特征,那么托翁美吗?

面部特征——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第4段突出托尔斯泰“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的?

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路历程。

5)第5段的分析:写托尔斯泰的外貌令拜访者感到失望。

写心目中的托尔斯泰与亲眼所见托尔斯泰的巨大反差,描写了拜见时哪些方面?(身材特点、言行特征、待客的方式)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你觉得茨威格在对托尔斯泰的外貌刻画中,那些地方描写得最精彩?为什么?

假如请你来对托尔斯泰进行刻画,面对他的图片(或者课文前的插图),你还会怎样描写?

前半部分对托尔斯泰的描写,突出了哪两个特点?

(一是托尔斯泰外貌的平庸甚至丑陋;二是他和普通人一样,混在人堆里分辨不出来。)

精读6-9段:(都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1)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

用了什么修辞?找出相关的句子(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比喻)

写出了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2)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托尔斯泰丰富的`内心世界,通过眼睛充分表示出来。)

除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外,还用了什么修辞?

(连续用两组排比句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可以抒发各种各样的感情。)

引用高尔基地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运用夸张,干脆有力,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写出了托尔斯泰那种能把万事万物尽收眼底的全方位的观察力。)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课文中有一句话可作对比的注释:再小的事物借助这副透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这对眼睛连最微不足道的细节都不放过,同样还能揭示广袤无垠的宇宙。

3)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关键语句的分析)

思考:犀利与威力是否重复?

为什么不描写眼睛的其他特点?

a、“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先抑后仰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眼睛)

b、“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电波……”

用粗鄙的外表来保护精美的珠宝,对托尔斯泰眼睛的描写,已经不再限于肖像描写了,而是含蓄地揭示了托尔斯泰作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艺术家,对他所处的时代作出准确、深入、全面的描绘,成为时代的代言人。因为他的文学创作,既来自对社会生活、人间世态的观察、研究,同时又用他的艺术巨笔把它们准确地表现出来,展示了时代的本职和要求。

c、“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它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这句话写出了托尔斯泰作为“清醒的现实主义作家”,对现实的批判是及其深刻而准确的。作为19世纪俄罗斯现实主义顶峰的代表,托尔斯泰的笔锋几乎指向了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对沙皇的专制、法律的虚伪、贵族的腐朽、农民的贫困原因,无不给予深刻的揭示。这在他晚年的长篇巨著《复活》里表现得尤为充分。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恐慌,曾企图将他监禁或流放,但慑于他的声望和社会舆论而中止。

4)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结合课后练习四,理解“幸福”的含义)

介绍托尔斯泰世界观的转变和晚年的经历。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这样的人可以成为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的主宰和主人。

“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常常是痛苦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智者的痛苦。如果托尔斯泰既是智者又是仁者,那么他的痛苦将是双倍的。托尔斯泰正是这样的人,他看透了暴政、丑恶、虚伪和苦难,也看清了造成人间种种罪恶的原因,并尽其毕生努力去改变它。但事实总是事与愿违,这才是最大的痛苦。晚年的托尔斯泰厌弃贵族生活,决然放弃财产,以至和妻子家人产生矛盾,最后毅然离家出走,而客死于途中。

《重读大师》一书中王祥夫著文说:“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总似乎让人能听到一种深深的叹息,感受到作家在无情地鞭挞着人类的灵魂,而同时,也能让你感到他对人的深深的爱,一切都基于深深的爱。”学习了茨威格通过托尔斯泰的眼睛展示出的他深邃的内心世界,我们对这样的评价更多了些理解。静心去品读代表他艺术高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我想,那长着大胡子穿着布衣经常去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人会更深刻地走进我们的心灵。

模仿课文的描写方法,传神表现你最熟悉的一个人的外貌。

板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

多毛、须发浓密

欲 外貌特征 面部 田野村夫的脸孔 崇

扬 (平庸甚至丑陋)忧郁、消沉 敬

先 普通大众 赞

抑 非同寻常的眼睛 犀利的目光 美

(敏察、深刻) 蕴含丰富情感

教后札记:描写人物肖像一定要抓住人物特征,描写人物的眼睛一定要传神。作者茨威格用他力透纸背而又妙趣横生的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要反复诵读,用心感悟。

第一单元综合实践活动·献给母亲的歌

教育目的:多角度地认识自己的母亲,体会平凡而伟大的母爱,尊重母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培养搜集、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用多种表达方式表达真情实感,学习写人记叙性文章的写作。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学会用恰当的方式向母亲表达情感,学会理性得思考母爱及其内涵。

教法设计:活动 讨论 创设情景

学法指导:讨论

(一)活动设计:

道不尽的母爱

一、每位学生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搜集一到两则歌咏母爱的信息,内容包括:1、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

2、新闻报道过的与母亲有关的感人事迹;

3、描写动物世界母子之情的作品;

4、展现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广告等作品;

5、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

二、然后将你找到的内容整理到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并为它们写上简明的文字说明:你为什么选择它?这一内容何处打动了你的心?它让你联想到了什么?

三、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这方面资料搜集展示的同时要求他们能朗读自己写下的文字说明。

例如:毕淑敏《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这篇文章,我们先从朗读的各项要求给他进行了点评,然后他再朗读了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简短说明:“这篇文章让我想到我母亲曾经打我的经历,当时和事后我一直都在心里对这件事耿耿于怀。后来我看到这篇文章,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几乎毫不犹豫地认为:每打你一次,我感到的痛楚都要比你更为久远而悠长。因为,重要的不是身累,而是心累……’我仿佛一下子被什么东西触动了一下。俗话说‘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我的母亲也一定如此吧。”我对他这段话的点评是,能由此及彼进行了联系,并真实地诉说了自己内心的情感变化,同时体会到“打在儿身,痛在娘心”的深沉母爱,实属不易。

开展本项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围绕“母爱”这一主题把目光投注到各类文学艺术的题材和体裁中去,并通过为你选择的信息写作简短文字说明的练习,培养学生对信息进行解读、思考、语言组织、表达的能力,这是一种写作训练的方式。

照片背后的母亲

一、找出母亲往日的照片,然后通过采访的形式让母亲说一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二、根据采访日记整理你的采访过程,尤其是其中的采访记录,要求:第一、以问答的对话式描写来记录;第二、注意母亲和你的语言描写要符合各自的身份、知识水平、阅历经验和当时采访的环境;第三、这是对采访内容的整理,注意详略安排和内容取舍。

附:采访记录表

采访主题

被采访人

采访人

采访时间

采访地点

采访记录

这一环节是由“剪不断的‘脐带’”中延伸出来的,开展这项活动,是促使学生主动了解属于自己的那份“母爱”,体会母爱。教材中列举了四个方面的内容,既不是要求面面俱到,也不是仅此而已,只是举例,旨在提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因此我以照片作为突破口,以采访记录作为形式,重在要求学生通过采访学习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写人。

母爱、我、一件事、一种感悟

一、回忆发生在母亲和我之间的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然后再简短地说说你对这件事的想法。(事情可以是你和母亲的一次分歧,要求简单说明分歧产生的原因、具体述说分歧双方的表现、简单说说分歧最终的结果,还有你对分歧的看法,比如现在和以前的想法有什么不同;也可以是母亲某一举动对你的影响,具体说说母亲是通过何种方式对你产生影响的,比如语言、行动等,这件事给你今后带来了怎样的触动等)

二、将这件事和你的想法写到综合实践活动记录本上,或者列一个简单的提纲,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

有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写到这样一位母亲,她说:“小时候,妈妈为了告诉我注满水后的热水瓶是危险的,她就把我领到热水瓶边,拔下盖子,拿起我的小手在冒热气的瓶口上轻轻一放,然后再对我说:‘热水瓶千万不要单独去碰,你瞧,它冒出来的烟已经这么烫人了,里面的热水更可怕。’从此,我记住了怎样去面对这个对我来说还是危险品的东西。还有一次是在晚饭后,妈妈在匆忙地收拾桌子,我就坐在一旁喝可乐。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我故意将装可乐的杯子拿在手上晃来晃去。妈妈好几次提醒我要小心,不要把可乐洒在她刚买来的漂亮桌布上,可我就是不听。终于可乐和杯子一起落在了那块崭新的桌布上。妈妈一下子从厨房冲了出来,看了看桌布,又抬眼看着我。一段暴风骤雨肯定躲不过了,我以为。可妈妈只是用很冷静但却很严肃的口吻问我:‘你说妈妈是会选择桌布还是你?如果我现在很严厉地骂你,你一定会觉得委屈,这个家就剩你和我,我不希望咱们母女再产生什么矛盾,所以妈妈选择了你;但这件事你的确错了,所以惩罚你把这块桌布洗干净。’后来妈妈告诉我,当时她的确是气坏了,但在气头上那一刻,她突然想到了自己曾在《读者》上看到过的一篇文章,就选择了用这种方式。这就是我的妈妈,她用她包涵母爱的方式教育着我,让我从她身上学到了怎样去面对和处理我将来遇到的事情。”这个学生的文章很真实很感人,她那么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母亲的良苦用心,并懂得用自己的感情和思考去回应和体味这份母爱。同时她也能用具体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去传递这份情感。

这个环节是由“多角度看母爱”的延伸。如果说,前两项活动侧重于了解和感受,那么这项活动则侧重于对母爱的理性思考。而且在写作训练上,更注重指导学生通过行动描写来写人,通过对文章内容的详略处理、多种表达方式的结合来写人。

报得三春晖

1、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些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请你为母亲献上一份子女之爱。

2、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一段话表达自己的心声。

(二)课外延伸——写作练习

以“母爱”为话题写作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1、文章可以这样进行组织安排:以“道不尽的母爱”中找到的信息和文字说明作为文章的开头,以“照片背后的母亲”和“母爱、我、一件事、一种感悟”中的事例作为文章的主题部分,注意通过语言、行动的描写和详略的安排来写人物,以“报得三春晖”中“妈妈,我想对您说”为开头写的话作为文章的结尾,来完成一篇记人的文章。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叠加过程,需要同学们重新再创作。

2、根据提示1中的内容,可以写作日记、书信等不同的文章格式。

课后练习

每年五月份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是子女成长的摇篮,是博爱的象征,请你想想你所知道的关于母爱的诗歌、格言、俗语,与同学们一起赏析。

课后札记:注意指导学生对素材的分类整理。十班同学插入的关于“看电影时是否希望母亲陪伴在你身边”的辩论十分精彩,辩论效果出人意料。所以活动的设计,仅作指导。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可以收获更多思维的火花。

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篇三

城里孩子一方面对金钱非常漠然,一角钱掉在地上,他们大都置之不理、视而不见;另一方面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待遇”又使他们对金钱强烈追求,花钱大手大脚,对父母的劳动缺乏尊重。

出于对以上现象的思考,我们组织学生亲历“挣一元钱、说一元钱、花一元钱”的过程,品味一元钱的价值,懂得“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的道理,学会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一、准备活动:

教师:

1. 提出活动任务——独立赚取一元钱。

2. 布置活动时间——星期六或星期日。

3. 要求学生随时记录活动情况、心得体会或写日记,以便交流。

4. 准备摄像机并做好安全等工作。

学生:

1. 自由搭配成组。

2. 讨论赚取一元钱的途径。

3. 给小组命名、明确组内人员分工。

4. 创作小组口号、制作小组招牌。

5. 讨论、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

(学生经过自由搭配,共形成 “笨小孩打工团”、“丑小丫排档公司”、“破烂大王”等六个体验小组,以到大排挡、超市打工,卖《扬子晚报》、捡破烂等形式来赚取这一元钱。有的小组还创作了别致的口号。)

二、赚取一元钱(略)

三、讲述一元钱的故事

讲述故事之前,我播放了他们活动时的录像,学生立刻欢欣雀跃起来,我开始进入主题:“大家现在坐在教室里,也许有千言万语想向老师倾诉,如果我让你们用一两个字概括一下心中的感受,应该是什么呢?”

学生经过讨论、权衡,在黑板上分别写下“苦”、“累”、“尊严”等字词,然后开始争先恐后地向我“诉苦”:

生1:我们写下的是“难”。一是找工作难,二是过父母那关难,三是打工难。我先说第一“难”吧……

生2:我感受最深的是“尊严”。有一次,我问一位叔叔要报纸吗?他没理我,我又问了一遍,他才抬起头白了我一眼。更可气的是,一位叔叔一边翻看报纸一边说没有时间看。我只卖了一次报纸,就有这样的遭遇,那些整天卖报纸的人呢?卖报也是一种职业,卖报的人也需要尊重!”

(真实的也往往是最生动的,学生有了真实的体验,就不会没话说。大家经历不同,但激荡在一起的,是他们相似的感想。)

四、品味一元钱

讲述完各自的故事,我询问了孩子们的收获,开始引导学生进行冷静的思索:“经过了这次活动,你觉得你们收获最大的是什么,是那些钱吗?”

生1:我理解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意思

生2:我对“社会”有了认识。在饭店我看到有些人吃饭非常浪费,他们一点儿也不觉得可惜。而好多穷人却生活得很艰难。

生3:我觉得我更应该好好学习。现在我们干的是粗活,将来学习好了,就能做世界尖端事业,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生4:我觉得人的品质有差别,有的品行很好,有的品行很差。

生5:我觉得父母挣钱不容易,以前他们让我少花钱我总不听,现在想起来真有点惭愧。我想对我的妈妈说一声:“妈妈,我爱您!”

他的发言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亲历“挣一元钱”之后,学生渐渐地冷静下来,他们的记忆就像大浪淘沙一样开始把活动的思考引向纵深,这时正是进行教育的绝好时机,也正是实现本次活动目标的关键点!)

五、花一元钱

为了 “导之以行”,让学生的深刻想法得以践行,我们又组织了一次活动——让学生把辛辛苦苦挣来的一元钱花掉。

学生都显得很舍不得,纷纷选择了比较有意义的方式:有的买了学习用品,有的给蹬三轮车的妈妈买了副手套,有的愿意把它捐给希望工程,也有的选择买幅装饰画作为永久的纪念……

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篇四

1、 学会辨认物品的所有者;

2、 学会根据场景询问物品的所属,以及英语中对应的表达法;

3、 学会如何写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

活动1、 找主人:这是谁的┅┅?

:教师收集一些学生物品:书、笔记本、手表、铅笔、钢笔、尺子、铅笔盒、橡皮、书包等

1、把课前收集的物品展示给学生,问他们这些东西是谁的。

2、询问几个学生某些物品是谁的,然后把学生的名字填在表格里。

3、让学生互相询问物品的主人。当所有的学生都做完后,和他们一起确认这些物品的主人,并归还他们。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1。 is this your book ? yes, it is 。 it’s my book 。

2。 is that your ruler? no, it isn’t。 it’s her ruler 。

活动2、介绍家人

学生课下准备两三张全家福照片。

1、 把4—6个学生分成一组。

2、 小组活动,让学生互相介绍自己的父母。、

3、 每一组出一个学生向全班介绍自己组员的父母。

完成任务所需的语言结构:

1、 this is my mother 。her name is … that is my father。 his name is …

2、 this is jack’s father 。 his name is … that’s jack’s mother 。her name is…

3、 is his name …? is her name…?

活动3、寻物启事

teacher: have you ever lost anything ? how could you find it ?

1、 先想想,你曾经丢过东西吗?丢过什么

2、 你通常如何寻找自己丢失的东西呢?

3、 写一份寻物启事,来寻找你丢失的东西。

4、 四人一组,把你的寻物启事读给你同组的人听。

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结构:

1。 my book is …

2。 my name is …

3。 please call 928—6820。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