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精进》读书笔记精选(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进》读书笔记篇一

1、学习过滤信息,捕捉精髓

外界有太多冗杂乏趣的信息不经意就砸向我们,看到的,听到的,也可能是陷入怪圈的思考。我们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眼睛、耳朵和大脑不受侵蚀。屏蔽干扰、定期清理,过滤无价值的信息,做好思维里的清道夫;释放大脑内存,只为有养分高质量的种子提供土壤和空间,从而精简输入。

2、不随波逐流,独立判断

不要盲目跟风,有质疑能力,远离别人的爱好、别人的狂欢和别人有意制造的营销类新闻和信息。跟网红店似的,排了老半天还不见得对自个味口。重事实重逻辑,不轻易被人牵着鼻子走。

3、潜意识的喂养,获取灵感

潜意识会在后台自动运行的,我理解的是思维的灯虽微弱,但仍通着电,一旦电流足够,灯就乍亮了。跳出模式化,放养思维的精灵,带你飞。

4、思考直观性

我们的记忆有限,用图像的表现形式,思维更加立体,画面加深记忆,进一步推动我们清晰思考。

《精进》读书笔记篇二

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决定了他能成为怎样的人。关于对时间的认识,在书中,作者从五种视角去看待时间:

1、积极过去视角:凡事总以积极心态往回看,经常怀念美好的过去,这类人特别珍惜亲情和友情,懂得感恩,当然,也比较容易忽视当下的快乐。

2、消极过去视角:凡事总以消极心态往回看,经常回忆负面的经历,这类人容易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中无法自拔。

3、享乐主义视角:凡事总以享受心态看待当下,懂得及时行乐,既不回望过去,也不展望未来,通常来讲,这类人的幸福感比较强。

4、宿命论视角:对当下发生的事很无能为力,骨子里认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只能选择顺从和忍受。

5、向前看未来视角:这类人做事往往具有前瞻性,更加关注未来那些有待完成的目标和任务,做事十分高效,但往往幸福感不强。

面对这五种时间视角,身在当下的你我又该如何选择呢?作者提出了一个在我看来很不错的时间观:平衡时间观延伸的当下感。

具体来说,那便是要生活在当下,不患得患失,不瞻前顾后。严肃对待时间,深入思考时间对我们的价值,并利用好它。

还要多多留意自我的空间,找到自己专属的独享时刻,而不疲于奔命。要学会换位思考,在思考中认识自己与别人视角的异同。

不要再沉浸于过去,因为比过去更重要的是现在和未来。你可以通过制定目标计划,让行动更加有序、让目标清晰可见。

要不断提升自己对时间的使用深度。比如最近十分流行的“心流”,让自己进入沉浸式学习状态,也就是心流状态。

具体来说就是心无旁骛,全神贯注,忘记自己的存在,忘记时间的流逝。

这里,作者还提到一个“五年计划论”。在作者看来,五年时间,足够任何一个人精熟一门可以傍身的技能了。

你可以制定一个具体的五年计划,通过持久而坚持的努力,能够忍受前两年的挫败、煎熬和孤独,以及别人的误解、嘲笑和攻击。

通过一点一滴,日积月累,最终完成个人核心竞争力的成功锻造。

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做事态度是怎样的呢?作者在书中特别提到了一种方式:向孩子学习“好奇,郑重其事”的态度。

郑重是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滴,聚焦于当下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其中。

那么该如何培养这种做事态度呢?作者认为,平时应该坚持多读经典书籍,特别是多去读历史中杰出人物的书。

历史中的杰出人物,往往不为当时的潮流所动,甚至性格偏执,但都能在自我坚持中,发现自己的独特才能,努力专注的将个人才能发挥到极致。

如何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去做?作者在书中特别提到了两个评估因素:收益值和收益半衰期。

收益值是指做这件事当下会给我带来多少收益,包括心智,情感,身体物质等各层面。

收益半衰期是指这项收益随时间而衰减的速度,半衰期越长,影响越持久。

可以从以下四个层面去评估一件事情:

1、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高效思维技巧,与牛人的重大意义谈话等。

2、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件流行款衣服,玩一天游戏,吃顿大餐等。

3、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写一篇文章,学习一项技能三个小时,站桩一个小时等。

4、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无聊刷手机,两个小时,看了一部网剧,两个小时,上网看小说等。

作者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坚持做长半衰期事件,过滤信息噪音,专注学习。那么,长半衰期事件具体都有哪些呢?

积累时间管理、写作、学习认知等方法技能;训练健身、站桩、写作等实操技能;构建终身学习、成长性心智等新的思维模式;提升拍照着装,烹饪美食等个人品位;努力寻找到智者的智慧、人脉链接等稀缺性资源。

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决定了他能成为怎样的人。

聚焦于当下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其中,时间自有偏爱。

生活是什么?我所热爱的生活,那便是山中静思,感悟宇宙,无目的旅行,阳光下读书等等。

同时,好的生活,也是学习新技能,获得新认知,让未来生活不再一成不变,反而处处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是的,好的生活,是享受,是培养生机。

《精进》读书笔记篇三

如何思考?蔡叔用了四个小标题解读:信息尽量简化、“潜意识”的喂养、思考直观化和周密思考。意思是:尽量简化信息;并有意识地用发散的思维方式去培养“潜意识”,让没有解决的问题在后台运行,并最大程度创造不确定性,给灵感制造机会;

同时用直观化的方式存放信息,腾出大脑空间去思考;在思考的时候,尤其是对待重要的事情,需要更为准确的决策是,用穷举法。他举了找对象的例子,把要求列举出来,放在全国范围内一项项找符合条件的比率,算下来,符合要求的总概率只有0.3%。如此看来,找到的几率太小,根据这个结论再修正自己的要求。

实话说,对于最后一点,我本人是持怀疑态度的。如果都能这么理性,为了提高概率去修正理想中的心仪对象,那世界上不会有这么多光棍和痴男怨女,霍金也不会说,女人比宇宙更难琢磨。对“如何对信息进行思考”,我的理解是:对信息化繁为简,去伪存真;对思考由点及面,穷追到底。

我们都在说信息爆炸,信息太多,但其实信息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它就是应该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不断增多,只是我们处理它的速度和智慧还没有跟上,所以会措手不及地抱怨。

聪明的人,会抓住内心的需求,有效率地筛选信息,并智慧地加工处理。其实跟过去相比,现在每天的信息虽然那么多,但全民关注的热点就那么几个,选择一两个比较靠谱的信息源,热点关注一下就好,感兴趣再去深挖。

深度思考是真的比较难。一方面我们的精力被太多东西牵扯,很难有整块时间去深度思考;另一方面,生活节奏很快,一个东西你还没有来得及去深入思考,就很快过去,你有没有深入思考也没有什么关系,这样一来你的思维会有惰性,不愿意进行复杂思考,反正明天天亮照样醒来。

所以要想深度思考,必须要刻意训练之。有意识让大脑空出时间(暗时间)去思考,并在后台不设限制,才会有灵感出现的机会。或许有同学有过体验,上学时,一道数学题解不出来,吃饭走路时都会想,然后居然在梦中解了出来。如何克服懒癌不愿意思考,可以给自己定一些小目标。比如写下来对某个问题的思考,比如和别人探讨,比如在社群做专题分享。

思维导图是一种,现在又漂亮又方便的app也挺多。对于工具的态度,我的观点是不排斥,不贪多。虽然我最喜欢的方式其实是最原始的列提纲,但用那些聪明的app或画图工具,也会有很多乐趣和惊喜。整体来讲,选择自己喜欢和顺手的。工具只是工具,为思考服务而已。

我已经开始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做读书笔记了,感觉很不错,坚持。

《精进》读书笔记篇四

最早听到精进这个词,精进在这六度里占据了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意思是对一切善法肯认真负责,精诚集中,不放逸。在这本书中,采铜将这个词定义为“用持续精确地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在一个方向上精益求精、不放松、不退转,直至绳锯木断、滴石穿,这里既有一种匠人精神,又包含着某种宗教情怀。在看不到希望的时候,凭借着信仰努力前行,在看不到方向的时候,凭借着坚持本身把自己活成了行为艺术。

精进意味着真正的努力,既包括战术上的也包括战略上的,在正确的方向上做正确的事。要精进就不能对自己撒谎、不能作虚假的、虚张声势的努力,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集中心智,用明确的目标锚定自己的行为、固化自己的价值、强化一切有利于达到目标的习惯。

采铜最早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是在知乎上回答问题,至今为止,他回答上千个问题,收获了50万次赞同和10多万次感谢,这种“知乎精神”很好的诠释了他“持续精确的努力”这一思想。作为一个大v,他这本书目的在于剖析人们思维力的种种禁锢,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通过七个侧面折射出来,提炼出知识背后的知识、方法背后的方法。这本书很特别,有心理学,也有不同学科、不同实践领域的经验和知识,有大量的生活化的例子,也有让人读后回味无穷的名人名言,作者认为,经历和学习,经验和知识,实践和理论,并非是截然两分的,而是相互印证、互相补充的,更进一步,阅读、思考、写作和生活本身也是浑然一体的。

1.由《奇特的一生》所引发的思考

一个人如何对待他的时间,决定了他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前看过《奇特的一生》这本书,它讲的是柳比歇夫这个与时间做朋友的时间记录狂人,他是前苏联的昆虫学家、哲学家、数学家。他在年轻的时候独创了一种“时间统计法”,使用专门的本子记录他每天的时间开销,记录项很简单,就两个,做了什么事、花了多长时间。但这个方法却给他人生带来了质变,铸就了他辉煌的学术生涯。他56年如一日的坚持记录,仿佛这个是他独有的一个宗教仪式,神圣不可侵犯。他从不间断,并且带着敬畏、尊重的态度完成时间记录。于是,他形成了对时间高度的敏锐感、精确的控制感,这些东西帮助他打造了钢铁一般的执行力和意志力。最终,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

他生前发表了70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被广为翻译出版。

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他一共写了500多印张。500印张,相当于12500页的打字稿。

庞大遗产包括几个部分:有著作,探讨地蚤的分类、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昆虫学、动物学、进化论、无神论;

此外,他还写过回忆录,追忆许多科学家,谈到他一生的各个阶段以及彼尔姆大学。

还包括每年几百封的回信,大部分回信可能就是一篇论文了。

人是健忘的动物,如果没有记录,根本无法回想起自己过去的每一天到底是怎么度过的,而一旦没有留下痕迹,就无法追溯、回顾、改进,许多时间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流逝、浪费,人生产生“滑坡”。柳比歇夫借助时间统计法,实现了自己的科学理想和学术追求,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2.向孩子学习“郑重”的态度

时间记录是一种对待时间的固化其价值的行为,那么我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应该怎样呢?梁簌溟先生曾以两字作答:“郑重”。郑重是这样一种态度:不敷衍、不迟疑、不摇摆,认真地聚焦于当下的事情,自觉而专注的投入。这有点像小孩子所持有的态度,别看小孩子喜欢玩耍,但是他们玩耍的态度确很认真,而正是因为这份认真,他们才能玩的痛快。有时他们会问你“恐龙要不要上学”“人为什么没有翅膀”等问题,问的时候,他们的神情却一点嬉皮笑脸的意思也没有,反而非常严肃。孩子用“郑重”的态度玩耍,反倒是成年人用戏谑的、游戏的态度去度过自己的人生。谁说我们不应该向孩子学习呢?

3.不同场合,不同时间视角

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根据“时间视角”可以划分出五种人:

积极过去视角:珍惜过去的美好时光、亲情友情

消极过去视角:感伤过去时光的流逝、沉浸在过去的伤害之中

享乐主义视角:将及时行乐视为第一要务,如吸烟、酗酒、暴饮暴食

宿命论视角:认为一切命中注定,只能逆来顺受

未来视角:为未来谋划,愿意舍弃当下的快乐,时间利用更有效率,但容易焦虑,幸福感不强。

津巴多建议不要维持单一的时间视角。因为这五种视角都是不完美的,都有各自的缺点,所以最好采用混合和折中的方式。在工作场景中以未来视角为主,因为大多工作强调计划性、执行性和效率。

但是,拖着疲惫的身体下班回家后,应该切换成享乐主义视角更为合适,人的意志力和大脑都需要一个能够放松的洞穴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一切都应该放下,享受时间,让时间慢下来。美学家朱光潜说过:“做学问,做事业,在人生中都只能算是第二桩事。人生第一桩事是生活。我所谓‘生活’是‘享受’,是‘领略’”,是‘培养生机’。假若为学问为事业而忘却生活,那种学问和事业在人生中便是其真正意义和价值。

在与家人的相处的时光中,如逢年过节时,应该使用积极过去视角,这时不必着急的往前赶,为各种计划、各种未完成的事而焦虑,而是仔细回味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与家人相处的这种安全、温馨、自由的感觉,仔细品味家里所散发出的爱的感觉。

4.什么是值得做的事情

合理利用时间就是选择去做正确的事,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那么如何评判一件事情是否值得做呢?我们可以借用“收益半衰期”这个概念。半衰期最早是物理学的概念,指放射性元素中半数原子核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半衰期越短,衰变变得快;半衰期越长,衰变的越慢。不同元素的半衰期差别非常大,短的不到0.01秒,长的可达几亿年。

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找到真爱;学会一种有效的思维技巧;与高人进行深入交流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买一件当季流行的衣服;玩一下午手机;以“扶墙进、扶墙出”的方式吃一顿自助餐。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练一小时书法;背诵三首诗;读懂哲学著作某一章节;多重复一组技能练习;认真回复一封友人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参与网络口水战;漫无目的浏览今日头条;使用社交软件窥视陌生人的隐私。

做短半衰期的事会让我们往往有一种感觉:当时看事大如天、过后觉细枝末节。这就像我们总是一次次的把沙子抓起来,但刚获得一点,沙子就从指尖滑落,我们不得不重新来过。短半衰期的事情由于无法积累和迭代,只能被一次性消费。

为此,我们需要盯紧那些长半衰期的事情来做,也就是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如:

积累可信的知识;

训练实践技能;

构建新的思维模式;

提升审美趣味;

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

保持和促进健康;

建立和维持相互信任的关系;

寻找和获得稀缺性资源;

探索、提出独创性观点或发明;

高峰体验。

1.从原则出发,做出选择

人无时无刻都在做出选择,选择就意味着放弃了另外的机会,而成本就是放弃了的最大价值的那一个,即机会成本。这是经济学的概念,而有人又将经济学定义为是一门选择的学问,选择就是经济学的全部。选择时时刻刻都在检验你的价值观,没有原则,就不可能做出好的选择。原,即原有的、最初的发心,核心且不变,则,即是把你从偏离的轨道上校正过来的动作。完整清晰、一以贯之的价值观能够打造一套好的原则,好的原则让你在选择是能够事半功倍。

有好的原则还不够,我们在做选择还要把时间考虑进去,选择其实是一种期权,在当下有限的条件、资源下,我们必须要踏上时间之河,跟随时间一起做功,而不能像布里丹之驴一样,在草堆之间活活被饿死。

朱光潜先生说,所谓“选择”,就是“审”分寸。而“分寸”就是“本末轻重”。要能权衡好本末轻重,就得有“价值意识”,也就是要搞清楚“人生中到底想要什么,追求什么”。

2.格局

一个人为自己的内心树立什么样的最高目标,设定什么样的价值尺度,反映了他的“格局”。

《一代宗师》里格局有“看自己、看天地、看众生”三种。采铜将格局分为四种,零度盲众、一度逐利者、二度理念人、三度至善之人。如果说在零度格局下,盲众看到的是幻想和噪声;一度格局下,逐利者看到的是自己的能力和欲望,那么理念人看到的是这个世界深处的真和美,而至善之人看到的是自我和世界、自我与整个人类之间的纽带。

正如伟大的史怀哲所说:“人不能只为他自己而活。我们必须认知所有的生命都是珍贵的,而我们和所有的生命都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认知指引了我们心灵和宇宙的关系。”

如果现阶段,你确定不知道你的最高目标是什么,那么你可以采用一个简单的方法,回想一下最近的一周或一个月,你做过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什么?回想这件事所带给你充盈或平静的感觉,也许这就是内心深处所追求的东西。以此作为你的最高目标,你就能长期的、持续的获得这种感觉。

3.新的思维框架,探寻新的可能

很多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做出了错误的选择,导致对现在的处境很不满,但又无力改变,这个时候,你很可能陷入了思维的陷阱,你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重新审视你的原则和价值观。

第一个框架是“目标悬置”。我们在追求两个以上的人生目标时,最常见的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串行模式,另外一种是并行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暗含了实现目标的迫切心态:在串行模式中,要实现b就必须先完成a,所以a要尽快完成;在并行模式中,a和b一起来,就显得更迫切了。这两种模式都会使我们忧心忡忡,感到压力很大。而“目标悬置”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种心态,就是把目标先停下来,放一放,但‘放’不是放弃,只是悬置。停下来的时间可以休息,也可以做别的事。这有点像读大学的人选择休学一两年重整自我,然后在回去上学一样。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学业、事业更加灵活,有更多辗转腾挪的空间。

比如你可以设定在一年中,拿出十个月时间专心工作,余下两个月发展自己的爱好。或者周期长一点,先工作两三年,然后辞职,空出一年做自己喜欢的事,然后再工作。这种方法虽然很冒险,但是却是拓展人生新航道的新思路。

第二个框架是“能力嫁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认为工作与爱好之间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往往是我们缺乏想象力,没有发现两者之间的潜在的、隐秘的联系。

有一个数学家、物理学家,叫罗伯特·朗。他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之后,在航天局工作。但是他有一个特殊爱好——折纸。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在航天局工作几年后,突然辞去如此高大上的工作,全身心投入到折纸艺术中去了。最终,他一件作品甚至可以卖几万美金,作品复杂程度和美观度属世界一流水平。他是如何实现这个大跨度的转变呢?原来,一方面,他从来没舍弃此爱好,业余时间一直在探索研究,更重要的是,他把他的数学、物理能力“嫁接”到了折纸艺术上,实现了精准化、可控化的操作。

第三个框架是“特性改造”。“特性改造”是这样一种思路,比如当你在一家公司做普通职员时,你的爱好是画画,那么你就可以将工作悄悄的改造为爱好。你可以在平时工作中用画画表现你的才能,无论是工作汇报还是开会时,你都可以尽情展示,同时,你甚至向公司部门可以推广视觉思考方法,以便提高工作效率和沟通效果。“特性改造”除了改造本职工作,还可以改造爱好,这要求把对一件事的“消费性兴趣”升级为“生产型兴趣”,这也可以叫爱好升级。“游戏禅师”陈星汉在小时候玩《仙剑奇侠传》时感动落泪,立志一定要设计出伟大的、能够打动人心游戏作品。对电影感兴趣的人,不妨可以深入下去,写写影评、学学编剧、短视频制作等,通过这些更加深入的生产型尝试,你会发现,你对电影本身的理解和思考更加丰富、多元、深刻了。

人生是一场持续而反复的构造,我们不必着急一下全选对,也不可能做得到,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校正选择,用新的、更加稳固的价值观做出建设性的改变。在职场上工作多年的人会选择辞职创业,在大学学完四年以后,有的人会转专业读研究生。人生看似是重新选择,但并不是全部推到重来,期间你积累的很多能力和能量,如思考力、表达力、领导力、学习力、写作力、知识存量、人脉、原始资金等等,这些东西爆发出来,可以使你在新的平台和事业上重新开始一场不重新的开始。

1. “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知乎上有人问:“30岁才开始学编程靠谱吗?”有一个回答很妙,是这样说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这提醒着我们,你所纠结的事如果即刻行动,可能是最有效的。因为开始并完成一件事情,比做好它更重要。只要你开始了,你才有机会把它做得更好。

有一些分分钟可以解决的小事,我们也会拿出种种借口拖延下去。比如物业公司通知你快递到了,你总觉得可以顺路的时候去拿一下,结果不是健忘就是拖到物业公司下班了,一下几天过去了,最后导致形成了短暂的心理负担、记忆负担,得不偿失。何不尝试一下子就去把这种简单、琐碎的事完成呢?以最快的动作、最麻利的手法将其完成,这是最节省脑力成本的。

2.精益创业的行动启示

“精益创业”是当前互联网创业最流行的方法之一。里面有个关键概念叫做“最小可行化产品”,它是只用最少资源、被最快制作出来、可执行基本功能、能被用户使用的试验性产品。创业者把最小化可行产品发布出去,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来优化。这跟摸着石头过河这句话的道理很像,但是把这个道理更加具体化、清晰化了。“精益创业”抛弃了冗长呆板的计划,能够更好的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和客户需求,因为时代发展变化的速度太快,而用户的需求和审美在不断的升级、更新。

那么,对于一个人来讲,他的最小化可行产品是什么呢?回答这个问题先搞清楚“产品”的内涵。

1. “产品”不是过程,而是结果

2. “产品”不是对原料、素材的简单堆积,而是对它们结构性的整合和组织

3. “产品”不是创制者锁在自己保险箱里的东西,要被其他人使用和检验

4. “产品”能独立对世界产生影响,它应该能创造出正向的价值,使人受益

5. “产品”是一种媒介

按照这个思路,那么你在某家公司的实习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基于实习的经历写成的系统性总结报告就是产品;阅读一本书的经历不是产品,但是对这本书深入、透彻分析的文章或者读书笔记可以算是产品;拥有写一手好字的技能不是产品,但是使用这项技能创造的书法作品就是产品。从这个角度看,怪不得李笑来老师说,检验一个人的最好标准就是看他有没有完整的属于他自己的作品。

传统的教育体制中隐含着一种“未完成”的思想惯性,老师们传授知识是为了给学生们以后做事做好准备,而不是现在就做事。这导致很多人不想做事、不敢做事,而是拥有了一种盲目准备的“完全准备好思维”。这种思维的致命问题是:我们永远都无法做好“完全”的准备。总还有我们未发现的问题,总还有能力上的短板,总还有未搜罗完全的信息,可因此我们就要一直准备下去吗?当然不是,只要做出了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的思路才会更加清晰,才能才得以更切实的锻炼,视野才更加开阔。

以“精益创业”的方式走向人生的成功,要做到以下四点:

1.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2.克服“自我防卫”的心态,乐于接受反面意见并加以慎重地审视;

3.克服“沉没成本”的固执,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4.像photoshop一样分解任务.

作者工作中有一个习惯,就是拿到一个任务以后,务必先找到那个任务的核心思考区间,找到那块硬骨头,尽全力去啃下来,而不是去做那些周边的打扫性质的工作。比如,现在上级需要你做一个ppt,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是挑一个漂亮的主题模板还是去百度查资料呢?都不是,而是设计ppt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和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及内容顺序,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讲的时候的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这有点像写一篇文章之前要先谋篇布局,设计行文脉络和主题思想,才能纲举目张,逻辑清晰。如果不去做顶层设计,那么就会被细节牵着鼻子走,不断发现漏了这个、漏了那个……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图层工作法”来集中处理同质性工作。这种工作方法有点像用photoshop来画图。用photoshop绘图过程中,可以把一幅画分成多个图层,每个图层在绘制时是相互独立的,在同一时间只要专注“某一层”的效果就可以了,这样就减少了任务切换的复杂性和切换成本。以小说创造为例,小说写作的次序有多种可能性,如果从图层角度看,一部小说通常有三个图层:叙述、描写、对话,叙述负责情节的推进,描写主要用于氛围的营造,对话则用来展现人物性格和冲突。一个作家,完全有可能先把小说从头到尾的叙述部门写好,再营造气氛,再精心雕琢对话。

“图层工作法”是完成一个复杂作品或者复杂项目的基础,甚至可能是最有效的战术。正如德国思想家本雅明所说:“写一篇好散文要经过三个台阶,一个是音乐的,这时它被构思;一个是建筑的,这时它被搭建起来;最后一个是纺织的,这时它被织成。”

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的知识才能指导实践。这有点像我们学生时代老师要求我们做的错题本,错题本每一题都是基于我们反思积累的,每个错题背后的错的思维模式和推理过程都要形成文字,供我们不断纠正,避免下次犯错。

实际的问题是处于一个多钟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又相互冲突的“复杂场域”,并且具有某种独特性。事实上,当人在解决现实问题时,更依赖于隐性的知识和隐性的推理。行动科学的大师唐纳德·舍恩认为,“三思而后行”并不一定正确,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是“行动先于思考”的,因为“人们的机智行动是高度技巧及复杂推理而形成的,而其中绝大多数又都是隐性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学习知识的终极追求就是把正确的知识变成我们的第一反应,遇到问题,我们能够及时调用出来,需要临时去找、去背的知识,往往都不是属于你的知识。

1.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我们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往往需要向导来指引我们,有了向导,能够迅速有效的熟悉环境,不会做无头苍蝇,也不会做无用功。学习也一样,学之前需要找到一位好的向导。很多人以为老师就是最好的向导,跟着老师学就行了,这是导致填鸭式教学、无趣式教学的根本原因,因为你没有找到真正的向导——问题。

以既成知识为核心的学习,学习者扮演的只是一个“吸纳者”或者“搬运者”的角色,他们把外部的知识经过消化后搬到头脑里,只不过完成了知识在不同载体间的传递。这种学习,知识在传递过程中的精确性、完整性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而学习者自身的心智,包括他原有的知识体系、方法、观念及困惑,却可以被搁置起来,不闻不问。

心理学家认为学习并不是“直接传递模式”,而是“构建式”的,学习者必须充分地调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在主动性目标的指引下、在丰富的情景中积极地进行探索,把新知识和旧知识糅合在一起,在头脑中构建出新的知识体系。

罗素说:“一个人求知的历程,就像是一个登山者靠近一座雾霭笼罩的高山,一开始他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所有的东西都无法看清,慢慢走近时,这座山的各个部分才渐渐地清晰起来。”我们要学一个东西,不妨先问一下四个问题:

1.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我已具备了哪些相关知识?

2.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我又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原有的知识构成了何种补充或者挑战?

3.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且这些东西我可以通过简单的搜索就可以了解?

4.针对当前的学习资料,还有哪些未知的东西,无法轻易地获得解答,同时又有价值成为我长期去探索、关注的问题?

2.不做信息搬运工,要做信息解码员

网络时代造就了许多有囤积癖的人,以为下载、收藏了很多干货、信息,就能得到知识。其实这知识信息的最浅层次加工,我们应该做的是解码。

解码简单的说就是三个层次,第一,它说了什么,给了我什么感受?(它原本要传达的东西)第二,它是什么,对我有什么价值?(对内容的反思,以审视的目光对内容进行评价和定性)第三,它的内部结构是怎么组成的?它的效果是怎么实现的?(对形式和构成的洞察,研究内容表达的手法)

金克木先生说,他读书要连字带空白一起读,这恐怕就是一种深层次的解码。寻找解码的入口,有以下三个路径。不要去寻结论,还要去寻过程;不要只去做归纳,还要去做延展;不要只去比较相似,还要去比较不同。

3.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

学习很多时候要求我们要在“做中学”,比如你要学习制作网站,就不应该抱着一本关于这个的教材,而是应该直接上手去制作一个网站,不会的问题,一个一个列出来,直接查、直接问,把教材当做工具书,而不是自己被书牵着鼻子走。

学习有一个基本的理念:你掌握了多少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忆了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而是取决于你能够调用多少知识以及知识的关联。张三丰对张无忌说,要忘掉武功招式,才能学会武功,就是说要把平时训练的武功变成意识自动化,形成第一反应,那才是真正属于你的,遇到问题,要想很久,或者要去翻书的,那已经不是属于当下“这个你”的武功了。

知识其实和技能一样需要不断的操练,如写作式操练、游戏式操练、设计式操练。知识的操练迫使我们对已有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审视,对现实的情景和问题进行更加细致的观察,并且致力于创造两者之间的关联,它使我们不再固守书本,不去做僵化的记忆。

技能,才是学的的终点。获得技能也就意味着你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哪怕一开始这个能力非常小。

既要简化外界输入的信息,也要简化我们表达出来的信息,为思维腾出更多的使用空间。极简主义是近来很流行的一种行为艺术,极简才能让我们抓住本质、找到重点,让我们舍弃那些细枝末节、无关紧要,极大节省了时间、精力。

基于深入了解的简洁,不是乏味,而是意味着更加丰富的内涵,就像苹果手机只有一个按钮,但是它却被迫在其他地方实现了丰富的功能。

思维依赖于工作记忆,通过思维外显为图像,给予思维更多的探索空间,也能进一步推动思考的进行。现实中的问题,总是牵涉太多的因素,借用矩阵、清单等工具,可以完善思维的周密程度,穷尽思维的方向。

在心理学家眼中,“才能”被定义为:自发地重复出现且可以被高效利用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看,自己跟自己比,才能是可以不断被学习的、被提高的,这也符合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无论你的基础是怎样,只要在一个方向深入下去,投入时间和精力,取得分工,然后与别人协作,就能获得才能,改善自己的生活。

努力不是一味的“使力、使力”这么简单,不仅是一种信念,不只是意志力的较量,它更是一种具有策略性的活动。这种策略性体现在对个人资源的调配、行动方向的选择、执行进度的把控和调试等多方面上,而好的策略是可以不打断优化的。

在个人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我们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用相对少的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曾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个人才能的最大化。不断为自己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的提升和飞跃。

成功两个字,压在多少人身上喘不过气来,终其一生,殚精竭虑,无非就是名利财权色。冯唐说:“一个人如果这几样都得到了,那么离灭亡就不久了。”这句话单看不好理解,再看王尔德说的一个句话:人生有两个悲剧,第一个是想得到的得不到,第二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两句话结合起来就好理解了,人是一种需要追求某种东西的物种,如果连最好的、所有想要的东西都得到了,那么这个世界对他而言便没有什么可眷恋,没有什么东西有趣味了。

标准化教育下,很多学生被塑造成“学渣”和“学霸”两种角色,非黑即白,作者认为,这两种都不是好选择,我们应该追求做一个主动探索者,利用学校里的老师、课程资源、互联网资源以及其他资源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体系铺路,六经注我,而非我注六经。

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对美国基础教育提出过尖锐批评,他说美国的学科细分、固定课时、标准划一的教育体制是从18世纪的普鲁士人那里迁移而来的,近一两百年没有任何根本性的革新。而普鲁士教育体系的初衷并不是培养独立思考的学生,而是大量炮制忠诚且易于管理的国民,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价值观让他们学会服从父母、老师、名人等权威,当然,最终要服从国王。

真实的世界里没有说明书,大学生从学校象牙塔走出就像来到了原始森林一般,需要进行残酷的生存式军备竞赛。在理论和现实之间的多种的路径中,我们可以借鉴五位大师的'做法,更好的提升个人竞争力。

1.投资家查理芒格模式。他是广泛吸收多个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工程学、生态学等)的知识,把这些学科最基础的模型作为他分析和判断现实问题的思维工具,进行拉网排查式的全角度分析,思考多个复杂因素所形成的共振,最后得到一个完整的、全面的、深刻的分析结果。在这种模式下,很多理论性的知识被当然地、频繁地跨学科使用,并在现实问题的解析中发挥奇效,这种方法可以洞察投资问题的结构和本质特征,从而提出超越市场的投资判断。

2.经济学家张五常模式。与那些书斋式学者比较,他能发现和分析更复杂的经济现象,并把这些现象带入经济学研究的理论领域中,比如他曾经两次在除夕到街头卖橘子,体会不同时点、天气和其他因素变化下,交易双方讨价还价的情势变化;他还在自己的海边别墅养殖生蚝、三文鱼等水产,然后分析流动和非流动的自然生物的产权问题。

3. 《黑天鹅》作者纳西姆·塔勒布模式。从理论和现实交替学习。

4.物理学家费曼模式。总是擅长把非常抽象的物理学概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或精巧的现场试验展示出来,并让学生从深层次领会这些概念。他说,理论和现实之间没有边界,如果有的话,那是你的知识和思考不足以洞察两者之间的联系。

5.侯孝贤导演的“读人”模式。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高人点悟。然而,高人是可遇不可求的,我们可以做的是去阅读身边一个个鲜活的人,像读书一样,去提问、解码、操练、融合,将他们的音容相貌、所作所为化为我们自己的巨大素材库,再将素材融进我们作品里。

真实世界里,没有标准划一的成功者,只有根据自己内心需要,主动探索的“探索者”。因为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唯一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吴伯凡老师说,他终于读懂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就是当你在一个维度上左右直线探索被卡住时,那么就应该换一个维度,上下而求索。

忘掉别人强加在你身上的成功,因为最好的成功,就是你来定义成功。

《精进》读书笔记篇五

1、我们如何对待时间,一个人如何对待时间时间,决定了他成为什么样的人。

研究时间视角的瑞典心理学家林德沃提出:具有平衡时间视角的人,在内心拥有一种延伸的当下感,可以从当下审视过去,也可以视未来存在于当下。

林德沃提出十条建议:

1、生活在当下

2、严肃的对待时间

3、留意自己拥有的空间并享受它

4、反思自己和其他人的时间视角

5、从现在出发链接过去

6、并不完全沉浸在过去

7、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8、平衡计划和非计划时间

9、视未来存在与当下

10、对未来保持积极的态度

五年设想:近期未来与远期未来:

1、远期未来目标具体化、情境化和可实施;

2、降低近期未来中期望行为的便利性,主动增加挑战的难度;

3、把时间花在值得做的事情上:我们总是在重复的抓起沙子。

尽量做高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如:找到真爱,学会有效的思维方式

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如,练书法,背诵唐诗,认真回复一个友人的邮件

低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如:网络掐架,刷半天微信和微博

高收益值,短半衰期事件:如,玩手机游戏,买买买

建议:

1、多读经典《反脆弱》

2、辨认”信息噪音“即时享受,长久收益

3、为什么我们时间不够用?工作要快,生活要慢,佛洛可《享乐主义手册》

4、提升时间的使用深度,心流,心流发生时,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找到并保持一项长期的业余爱好。

格局:

零度格局:盲众:看不见

一度格局:看自己

二度格局:理念人,看天地

电影《一代宗师》

完成最小化可行产品

1、当一件事情,你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直接开始做吧,只要开始了第一步,就会有第二步,第三步。

2、克服过度准备的惯性,向前一步。把未完成的事情完成。

3、乐于接受反面意见,有勇气否定并重新构造自己的产品。

4、多线程工作,首先需要一段专注不受干扰的时间,完成工作中最核心部分的思考。

5、集中处理同质性的工作,可以减少不同质工作间的转换损耗。

6、从理论出发不一定能指导实践,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思积累知识才能指导实践。

7、行动后历史反思,并梳理这件事情的反应链,特别关注其中发生的意外现象。

四、如何高段位学习者,只有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

1、主动建构知识,

2、打开新旧知识连接通道

3、探究式学习,提问是引向新问题的起点

4、技能是学习的终点。

影片:《卧虎藏龙》

1、大脑需要断舍离

过滤没价值的信息,培养简洁的表达能力

适度的简洁,意味着丰富的内涵

2、迎接“灵光乍现”时刻,让潜意识工作

3、思考可以有自己的形状,将思维转化为图像

4、突破工作记忆的限制,视觉理解是教导如何正确判断事物的重要方法,也是唯一的正确方法。

信息矩阵我知道别人知道

5、高效使用清单

1、没有突出的长版最危险,专注发展自己的优势才能

2、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变得更优秀

3、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首先应该集中资源投入发展自己的一项优势才能

4、相对少量时间广泛涉猎以捕捉和发展未预料的资源和机会,实现才能最大化

5、设计有难度的非标准动作,在挑战中获得才能提升的飞跃

《精进》读书笔记篇六

《精进》作者:采铜,作家。 20xx年推出作品《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同年进入亚马逊中国年度新锐作家榜。

采铜老师从7个人生的侧面来教我们如何提升自己,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我将按照这个顺序做我的读书笔记的分享。接下来我将分享笔记:

思维:“简化,是清晰思考的前提”

我们不可能同时使用两种思维,一次使用一种才不会造成冲突,例如使用发散性思维的时候就不应该参杂归纳思维。

思维我认为是一种思考的习惯,一种路径。

如何提高我们的思维?

使用多种思维,而不是单一思维,即针对一件事,用不同的思维去思考。

思维可以训练的,多运用工具来辅助思考,例如思维导图,流程图,结构图等

可以列个问题清单,针对一些特定的思考,指定特定的内容,按照框架来回答思考,增加我们新的思维。

让思维具体化,即“清单”(checklist)。

“清单作为一个有效的工具,降低了思考和行动的门槛。”

《精进》读书笔记篇七

一直以来,我都希望能够有一本书,我把它放在我触手可及的地方,当我迷茫、无助、失落的时候,可以从书中获得方向、安慰与鼓励,它就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我的人生。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我把李开复的《与未来同行》作为这本书,但总是觉得有点不太接地气,直到我最终发现了《精进》这本书,我确信这就是我一直想要找的书。

这本书提出了许多新概念,如“时间视角”、“做一件事情的收益值与半衰期”、“最小化可行产品”、“技能才是学习的终点”、“打造内核”等等,一次次震撼着我既有的思维,也让我更深刻、更系统化地看到了我身上的一些盲区、不足与弱点。我想针对书中几个最让我震撼的新概念,并结合我自身的情况,系统地梳理一下当前我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如何面对一件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当前面临属于这类事件的主要是英语。英语是我永远的痛,我深刻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但英语的低收益值、长半衰期的属性让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是跨不过缓慢起步期,一次次地发誓坚持每天学英语,又一次次地放弃。曾经我也坚持了八十多天每天早上6:30起床朗读《新概念英语》。那时正值入冬,6:30天刚刚亮,我一个人冻得哆哆嗦嗦的在操场读英语,之所以最后没有坚持下来,一是由于天气越来越冷,意志力耐不住一次次起床时的痛苦;二是由于看不到任何效果,背的文章在日常生活中总觉得用不上,并且有一种所有努力最后都演变成一种形式的感觉,这种感觉很有挫败感。《精进》中写道:“意志力只是一个神话,因为意志力总有可以承受的极限,就像一根已经绷得很紧的绳子,若是再用力的话,随时都会绷断”。我采用的军事化、单一形式的学习方式去学习英语,过于机械而且枯燥无味,极容易产生厌倦的心理。另外,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是输入,而没有调用这些输入,最终这些输入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变得模糊。《精进》中写道:“一个曾经被调用过的知识,和从未调用过的知识相比,在今后更有可能被再次调用”。不恰当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方式让我的努力付诸东流。

《精进》一书中提出“好的学习者,首先要向自己提问”,并且还提出“要做一个主动探索的学习者”。所以,在提升自己英语水平之前,首先要问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目的是什么?针对这一目的,采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最有效?现在细细思考,我觉得我只是想把英语当成我学习其他知识的工具而已,而对作为文学的英语并不感兴趣。我希望我的英语水平可以听得懂世界著名大学的网络公开课,并且可以与老外进行简单地交流。这就要求我具有较高的听力水平,同时还具备简单的口语水平。针对这两点,可以分别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对于听力,因为目的就是能听懂公开课,那么根据《精进》中“做中学”的观点,直接去看世界名校的公开课,一开始可以先看《网易公开课》上带有字幕的课程,把字幕遮挡,实在听不懂的再看字幕,不断练习,直到可以不用看字幕,然后再学习coursera上的公开课,这种直奔主题也是《精进》所倡导的学习方法,比“先背单词,再学语法,最后再去学习公开课”的方法更直接、更有效;而对于简单的口语,可以看我平时收集的一些口语视频教程,并有意识的在平时对所学的口语进行调用,不断加深印象,最终做到张口即来。

学习方法定下来后,就要决定采用何种学习方式。显然,原来采用的机械、单一的学习方式是无效的。英语既然有低收益值、长半衰期属性,那就注定了它不是紧急的事情,所以英语的学习可以灵活安排。每天先把当下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做好,业余的时间或者做手头上的事情不在状态时,可以穿插着学习一下英语。最重要的是坚持与重复操练。可以将学习的公开课做成ppt,用英语复述一遍,有目的的输出一次比被动的输入十次都有效果。另外,面对低收益值、长半衰期事件一定要有耐心,不要急于求成,”缓慢起步期“最大的特点就是”缓慢“,慢慢熬出来才有味道

其次,不断打造自己的“最小化可行产品”。真正体现优秀的指标只有产品。以输出为导向的输入是高效的输入,因为这种情况下输入是准备随时被调用的输入,可以促进新旧知识的融合,使知识在调用的过程中不断地转化成技能。而“技能才是我们学习的终点”。回顾多年来,我学习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率低的现象,绝大多数是由于自己避重就轻的惰性。输出是比输入痛苦得多的过程。输出是一种创作,是主动的过程,而输入只是一种吸收,是被动的过程。学习一道题的解法是一种输入,而去解答这一类型的题是一种输出。鲜有看不懂的答案,但经常会做不出看得懂答案的题。但同样的时间,如果认真操练一道题,锻炼输出的过程,要比双倍时间只是输入更有效。解题是这样,其他学习过程亦是如此。我因为输出比输入痛苦,而逃避输出,尽管花了更多的时间进行输入,但结果却很不理想。逃避输出的输入,最终使得努力沦落为形式。真正的努力是要打硬仗,往往是要强迫自己做一些自己不喜欢做、但又必须要做的事情。

而“最小化可行产品”就是一种强化输出的概念,不用找种种借口说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自己还不具备输出的能力。《精进》中指出:“我们永远无法完全准备好”,“你并不需要完全准备好再上场,你可以边上场边准备或者先上场再适应,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摔得鼻青脸肿,但进步反而更快”。因为输出的过程会刺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迅速整合已有的知识去产出,这种刺激会加深我们对输入的记忆,并且这种记忆也会促进我们对已输入知识的调用。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不断打造“最小化可行产品”,以输出的产品作为对输入效果的评价。

最后,打造内核,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通常,我们指的很厉害的人都是指的这个人的技能厉害,可以轻松搞定大多数人搞不定的事情。当然,技能是评价一个人是否厉害的一个指标,但与技能这一指标相比,我更看重另一个指标——内核。可以说内核是一个人是否厉害的先决条件,鲜有内核坚强而技能一般的人。同时,内核也是一个人最本质的特性,无论一个人外在的表现有多么的不同,抽象成内核时基本一致。比如尔冬升导演的《新宿事件》中的阿杰,无论是之前的胆小怕事还是情性大变之后的凶狠残暴,其内核都是胆小怕事,只不过之前是本色演出,之后是以凶狠残暴的形象来掩示内心的脆弱与不安而已。再比如,一个每天保持努力的人其内核也有可能弱于不太努力的人。因为前者的努力有可能避重就轻,一味逃避较为痛苦的主动输出,而选择相对容易许多的被动输入,这样看似一直在努力,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罢了,而后者有可能直面困难,以最短的时间,以“完成具有创作力的作品为目标”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相比前者来说,其内核反而更加坚强。

坚强的内核可以造就一个人的定力,反之亦然。有些人,在平时表现得很自信,可是一遇到一点挫折,就容易自暴自弃,无论是之前的“自信”还是之后的自卑,都是内核不够坚强这一本质的不同的表象而已。当然,内核再坚强的人,也不可能一直处在亢奋之中,总是有情绪低落、怀疑自己的时候,但总会及时调整自己,不会放任自流。因此,内核坚强的人要比内核不坚强的人更有定力,会给人一种安全感,无论情况多么得糟糕,他们的存在就是一种必胜的保障。这就是内核散发出来的魅力。尽管许多内核坚强的人性格古怪,为人偏执,不容易相处,但再讨厌他们的人,也表示他们身上确实也存在着很大的魅力,让人又恨又爱。

由于内核有产生定力的作用,所以内核不坚强的人定力就差,经常会失掉自己的框架而被人掌控。恋爱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废物测试”,是指女人对追求自己的男人有一种测试的本能,当男人保持自己的框架,不为女人而失去自我,女人就会被吸引;而当男人失去了框架,整天围着女人转时,女人就觉得没意思了,最后就只能发给男人“好人卡”,并说“你人挺好的,我们还是做朋友吧”。不明白内核在两性关系中的作用的人会倾向于有“女人就是贱”、“好男人不要,却被渣男玩于股掌间,真是眼瞎了”等负面评论,但看似很不合理的事情都有其合理的深层原因。无论女权运动再怎么折腾,两性中的社会分工注定了男女不同的角色。大多数男人喜欢女人的顺从,而大多数女人喜欢被男人引领。男人因为爱而迷失自我,把引领权交给女人,让女人觉得这个男人驾驭不住自己,说难听点,就是这个男人在引领方面就是个“废物”。女人怎么会跟一个“废物”一起生活呢?!

基因学说中有一个理论:人类活动以延续自己的基因为第一要务。而内核产生的定力关乎着恋爱、婚姻以及后代的延续。因此,且不说是否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就我们活动的第一要务而言,也得努力打造自己的内核。另外,家庭的和睦与事业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坚强的内核会让两者产生良性循环。一个人家庭美满,事业有成,至少看起来很厉害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精进》一书给我很多启发,但也只是理论上的指导,还需要不断地去实践。只有经历过实践中的摸爬滚打,才能在遇到事情时游刃有余。比如,就保持自己的框架来说,如何拿捏好与强势、不妥协的边界。这需要在与人接触中不断地反思与调整。内核的打造不是说说而已,需要有认真的态度,还要有不怕事的胆量。“阅历”中的“历”是指经历,“阅”是指回顾与反思。要有“阅历”,就应该以不怕事的胆量多去经历,并以认真的态度对经历过的事情进行回顾与反思。内核会伴随着阅历的积淀而不断地强大。坚持做长半衰期的事情,并以“最小化可行产品”为导向进行输入,同时打造坚强的内核。时刻做好准备,当机遇到时来,不至于手滑。

《精进》读书笔记篇八

“尝试每一种可能”是我今年经常对自己说的一句话。如果生活风平浪静,时间、精力充沛,一切都在掌握中,不断尝试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如果杂事缠身,工作繁忙,还能将“尝试每一种可能”付诸实践,真的是在考验人性。

在报清单主题营之前,我败下阵来。因为那段时间工作繁杂,学校公开课跟主题营的时间重叠在一起,再加上皮肤状况一直不好,想多休息改善皮肤。所以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清单主题营。最终激励我毫不犹豫进入主题营的是我的同桌——叮当老铁,感谢她对我的鼓励、表白、问好、每天500字的点评、提醒我报名截止日期。

我与主题营的“相处”。

将《蔡康永说话之道1》中,关于说话之道的技巧进行整合,毫无压力的总结出十条清单。比自己想象中打卡的时间要早。掌握方法之后,觉着轻车熟路,每天都踩着点儿打卡。拖延悄悄来袭,使我的清单质量大打折扣。意识到问题后及时调整。调整为每天提早一个小时打卡,然后不断修正接近完美。

十天读书总结清单的过程,我体会到拖延是如何悄悄影响我做事的质量,最终影响我成长的速度。于是我下定决心:彻底改掉拖延的毛病。

在参加主题之前,我每天坚持好多事情,比如:做高考题、做中考题、薄荷阅读打卡、每天写500字、每天阅读、每天写反思、每日清单。其中高考题、中考题是突破每个专题中最难的题。薄荷阅读用来提高我很差的英语听力。每天500字,每日阅读提高输出的质量。这三个板块对于我来说都是挑战。因此每天精疲力尽,而且没有感觉到自己有任何的进步。

但这十天中,除了工作,我只做了一件事——读书写清单。在坚持的过程中,我明显体会到自己阅读速度加快,总结能力增强,书的内容不需要刻意记忆,就能够在脑海中浮现。

一段时间不遗余力地坚持做一件事情,养成一个习惯之后再去坚持做另一件事情,要比多个习惯同时坚持,效果要好。

3月21日早上备课,下午站了将近三个小时,给学生讲完三节不同的新课,筋疲力尽,腰酸脚胀。因为有主题营任务在身,喝了杯水就赶紧去书桌前看书。本以为坚持不下去,但事实上出乎我的意料,翻书的过程中,真切的体会到,读书也是休息,读着读着身体就缓过来了,不再那么疲劳。

整个读书的过程中,我采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拿到书之后,先看封皮、书衣。再看目录,了解书的框架。在阅读的过程中,勾画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在目录里边标注好自己打算列清单的标题。读完之后,整合相同内容,提炼十个要点。针对这十个要点,结合自己的经验以及书的内容,一一展开。

当当阅读软件里交了好几个月的阅读租金、网易阅读每天可以免费领取一个小时。豆瓣里标注了许多心动的书。一直都没有好好的利用。但这次为了参加主题营,把所有打算读的书都一次性买回来,放在眼前,每天读一本。慢慢地喜欢上了读纸质书,因为纸制书,可以随时标注,来回翻动。听着翻书的沙沙声,也是进入读书状态的一种仪式感。

想要在纸质书与电子书之间来回切换,不受阅读方式的影响,需要从阅读纸质书来培养习惯。

每读完一本书,我会将自己总结的精华,保存在相册里面,随时翻阅。有反复阅读价值的书,放到书柜里边,以备以后查阅。不会再看的书送给需要的人。

任何输入的价值在于输出,检查自己所读的书是否起到作用,还在于自己不断实践。

回头想想这十天,我不仅收获了这十本书的精华,养成了阅读的习惯,更多的是对整个读书过程的思考与总结。感谢为清单读书营默默付出的连长和老铁们,感谢他们的加油呐喊。一个人走的快,一群人走的远,愿20xx剽悍前行。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