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过:“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让我们用慈爱呵护纯真;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理想,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通过师德师风文件和宣传资料的学习,自己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爱党爱国。
学习宣传并实践马列主义,关心时事政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二、热爱教育事业。
要把教育与国家的兴亡、民族的振兴,现代化建设的成败联系起来,才能对教育事业有深刻的认识,并将这认识落实到日常的行动中,才能产生对教育事业的真爱,树立“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精神。
三、热爱学生。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只有把学生教育培养好,振兴中华才有希望。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不侮辱、谩骂、歧视学生,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热爱学生,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新人。
四、勇于同一切危害教育事业的行为进行坚决的斗争。
一个教育工作者要对一切危害教师、危害学校、有损师德师风的行为,必须予以坚决斗争,才能为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
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科研水平。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关键要有较高的素质。必须具备扎实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能力素质。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更新知识,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与教育改革,认真总结经验,努力探索教育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六、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我们教师要做到尊重事实,注重调查研究,要公道正派,富有进取精神。坚持真理、捍卫真理,对一切文化进行严格的审查和鉴别,批判性继承,使学生学到真知实学。还应随时修正自己的错误,不强词夺理,不文过饰非,不误人子弟,做到知错即改,还真理的本来面目。
七、工作积极、认真负责。
工作积极,就是要勇挑重提,埋头苦干,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吃苦耐劳,为教育事业多做贡献。认真负责,根本的一条是对学生成长与成才负责,因此必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八、团结互助、廉洁从教、为人师表。
团结互助,一方面教师与教师之间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在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另方面教师与学生之间也要团结互助。廉洁从教,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不利用职务和工作之便谋取私利,不向学生乱收费,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或变相索要财物。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举止文明礼貌,不赌博,不斗殴,不酗酒,爱护公共卫生,语言规范健康,禁止粗俗言辞,衣着朴素端庄,随时以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教师,教室里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是自己;黑板上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根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流下的是泪滴,奉献的是自己。但是,选择了教师,我无悔地站在三尺讲台,无悔地耕耘于课堂。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学生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
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
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
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
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和领导者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一、铸炼师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地说----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但是,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备这些品质。学生对老师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只有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二、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学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采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吕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对于教师而言,要能“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对学生而言,则要尊师敬业。为什么要师徒同心呢?因为“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果师徒相互异心,就会相互怨恨厌恶----“人之情,恶异于己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倘若师徒同心同德,学业便由此而彰明,道术由此而大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但是,我们有的老师,却没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例如,有一位中学老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她也不发言,已经到了初二第二个学期了,她还是如此,有一天,老师为了让她发言,就想出一绝招。老师首先叫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可是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什么?”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你再仔细看,看见了什么?”学生还是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哦,这是黑板,”“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老师回答说。老师从他的出发点来说,他是为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可是,一句话,不仅伤害了那位学生,而且,伤害了全班学生的自尊心。
传统的“仁义”,谦爱”思想是可以引导着师生关系的优化的。倡导"仁义"的孔子始终以“仁”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墨家要求“兼爱”----爱天下的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追求一种由感情构建的永久性关系;而并非由物质利益粘合的临时性关系。《吕氏春秋》认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
三、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张履祥甚至认为学生如果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不应完全怪罪学生,而应过来从自己教学方面来寻找原因,他说:”子弟教不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
__镇中心校通过采取三项措施,抓实师德师风建设,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
一是营造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讲师德的教师人文环境为目标。学校制定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计划》,完善了《中小学师德考核方案》,将师德考核与教师职称评聘、评优树先挂钩,由教师代表大会通过的师德考核小组对全体教师进行考评打分,引导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廉洁从教,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是形成重规范、重法制、重道德、重纪律的教师职业操守为依托。各学校拟订“师德学习计划”,每次学习内容都落实到具体人头,由主讲人根据计划去准备内容,拟订主讲提纲。制定切实可行的《师德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对师德建设活动进行部署,提高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明确活动开展的重要意义。组织教师学习《学习强国》,观看优秀教师事迹报告光盘,撰写师德师风承诺书,开展师德演讲,评选师德标兵。
三是强化抓管理、抓评价、抓典型、抓使用的教师师德考评为抓手。师德建设是教育管理工作的生命线。通过完善自评、互评、学生评、家长评等考评制度,加强教师考评管理,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保证师德考评成绩公平公正。学校在师德建设工作中,认真听取群众意见,不断反思整改,抓实抓好师德考评工作,进一步了提高师资队伍的师德水平。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二、热爱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的同时,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教学相长,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先进教师们关注后进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博爱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进一步领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的含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让爱先行,先爱生再教育。
三、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四、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时提高自身素质,不时完善自身,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终身学习
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
教师是以人育人的事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的历史重任。其中师德是最主要的。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及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对幼儿教师师德的学习,本人深刻地体会到: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服从领导,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要对幼儿教育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努力创新。认真设计每一节课,让孩子在每节课中都能学到知识,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的培养。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尊重每一个孩子。
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要与幼儿平等相待,不能把幼儿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把爱传递给幼儿,把幼儿看重,幼儿得到教师的尊重,他们才会尊重和喜欢教师。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教师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手势都能给幼儿带来安慰和鼓舞。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教师要以宽大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孩子,以真诚的爱心和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到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应用欣赏的眼光去善待每位孩子,在他们的心田中播种“自信与自尊”、善良与宽厚“的种子,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享受美好快乐的童年。
三、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幼儿。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幼儿认真。教师要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提高自身的素质,这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积极探索,不断开辟新的教法。
四、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喜欢模仿,这将给幼儿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孩子做好榜样,凡要求幼儿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自身的修养。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让我们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以高尚的师德情操去陶冶孩子的品格,照亮他们的人生道路。
当代社会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追求最终会转化为对具有崇高教育理想和较高专业化水平的幼儿教师的呼唤。一名过硬的教师,既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也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这是为师之本。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教工师德素养。
几年来,我园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政治思想教育专题学习,每学期举办一次党风廉政专题报告,每年举行一次以师德为重点的集中整训,临时工教工一律参加整训。此外还开展政治理论讲座、专题报告、论坛、师德演讲、英模事迹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政治理论教育、廉政教育、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工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师德修养。
二、加大“园本培训”力度,提高队伍专业素养
我园将教工政治素养、师德素养与专业素养统一起来,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教工队伍。既关注教师成长又关注保育员成长,既重视保教队伍专业素质培养又关注后勤队伍专业技能提高。几年来,坚持把“园本培训”作为推动教工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点:
1、举办专家讲坛。
我们每期都要聘请各方面的专家给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培训专业理论和指导实践。双语教学是我园的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语感,感受英语的学习氛围。我们聘请了英语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周期性地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为了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规范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我们特地请来了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师范讲师吕泽文为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师职业形象和职业语言”专题讲座;“帮我早读书”是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一直以来深受幼儿和家长的喜爱。为此,我们特地邀请北京的专家来我园作专题讲座,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驾驭“早阅”教材的能力,及时推广应用了早期阅读科研新成果。
2、开办教师讲坛。
教师们个个轮流当讲师,人人当专家,讲者不断要弄清自己主讲的相关理论,更要联系实际,听者要认真倾听,更要交流看法与体会。通过互动学习,教师们与同伴分享交流,与先进的理念碰撞,专业理论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3、进行观摩研讨、实践反思活动。
我园定期组织公开课观摩活动,要求新教师上好常规课,骨干教师上好创新课、研究课,老教师上好示范课,让教师们在听、评、说、议中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在有计划有指导的课题实验中,不断创新教育手段,提高实践能力。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element("script"); = "https:///?84a62dc7da444c2609b459a575197642"; var s = mentsbytagname("script")[0]; before(hm, s); })();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作为教师,都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学生。学生也愿意与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当然也愿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师。所以,要做一个让教师和学生都愿意接近的教师,本身就应当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既受同学的影响也受教师的影响,而主要是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愿意接近的教师,比学生不愿意接近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要大。
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学识只能满足学生一时的求知愿望,真正打动学生内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这力量才是长久的,它将影响学生的一生,是学生未来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对学生一生的影响来讲,学识、权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远不如道德重要。一个教师当已失去对学生构成影响的所有因素,其在学生心目中的真实情感才会真实地显露出来,对其师德师风的评价才最可信。就这一点而言,在三百六十行中,只有教师职业才可以用“蜡烛”来加以形容,道理就在于此。这也正是这个职业的崇高之处。
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告诫教师:
一是即使只当了一天的教师,对学生也要负责任。既然为“父”,就要遵循“子不教,父之过”的古训。
二是当学生有了成绩或成了气候,不要借“父”名抬高自己或去借学生的“光”。
三是当学生犯了错,应主动承担起“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责任。
做到了这三条,才是理解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真正的含义,也才算具有师德。
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各有其自身的特殊要求,但也有很多共性的方面。其中一个共性的要求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人在单位里、家庭中或是社会上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都不能把这种事所造成的不良情绪转移到你服务的对象上。你的钱包在上班的路上被人偷了,你昨晚同家人吵架了,或者你的职称职务没有顺利提升,由此产生了气愤、懊恼、悲伤和烦躁,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当教师站在讲台上,面对学生时,你的角色就要转移到教师这里来,而不能停留在马路、家庭和领导者那里。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这应是师德和职业道德中比较高的要求,是一种境界。达到了这一境界,其师德二字之后才配得上加“高尚”二字。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篇三
教师是以人育人的事业,直接担负着培养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的历史重任。其中师德是最主要的。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及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通过对幼儿教师师德的学习,本人深刻地体会到: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服从领导,认真完成领导分配的各项工作。要对幼儿教育尽心尽力。积极进取,努力创新。认真设计每一节课,让孩子在每节课中都能学到知识,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地更新知识,认识自身的不足,虚心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工作能力等的培养。只有爱岗敬业,教师才能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才能自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有所收获。
二、尊重每一个孩子。
每个幼儿都渴望得到教师的爱和尊重,要与幼儿平等相待,不能把幼儿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把爱传递给幼儿,把幼儿看重,幼儿得到教师的尊重,他们才会尊重和喜欢教师。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教师一个关注的眼神,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手势都能给幼儿带来安慰和鼓舞。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一点批评,多一点鼓励。教师要以宽大的胸怀去爱每一个孩子,以真诚的爱心和关怀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做到一视同仁,不带任何偏见。应用欣赏的眼光去善待每位孩子,在他们的心田中播种“自信与自尊”、善良与宽厚“的种子,让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享受美好快乐的童年。
三、努力进取。
作为传道授业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地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幼儿。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幼儿认真。教师要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工作责任心,提高自身的素质,这要求自己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积极探索,不断开辟新的教法。
四、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幼儿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喜欢模仿,这将给幼儿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孩子做好榜样,凡要求幼儿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行动实践远胜于说教。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每位教师自身的修养。我深深的体会到,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让我们加强师德修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以高尚的师德情操去陶冶孩子的品格,照亮他们的人生道路。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篇四
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但是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因此,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才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
一、铸炼师德自律始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这无疑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首先就要特别强调教师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自强,以身作则,言行一致。要学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为学生做出表率。具体地说----
教师的作用在于“教育”学生,教会学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学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高尚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义、诚、达、礼等一些优秀的人格层面,这就是做人的根本。正如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孙奇逄所说,教人读书,首先要使受教育者“为端人,为正士,在家则家重,在国则国重,所谓添一个丧元气进士,不如添一个守本分平民”。但是,关键还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备这些品质。学生对老师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的。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指出:“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
教师只有处处要以大局为重,克服个人主义,自觉遵守宪法和社会公德守则,遵守校纪校规,以模范行为为学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学生遵规守纪。因此,教师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现行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条文,强化法制观念,在学法的同时,要懂法、守法、护法,以身作则;在学生中宣传政策和法律条文时,就会受到双重的教育效应。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当代社交的一般常识,讲究精神文明和社会公德,注意礼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教师要成为追求真才实学的榜样。教师不能满足于先学于学生,而且要坚持继续学习,坚持终身受教育。随着形势的发展,高科技突飞猛进,让人感觉到一停止学习,就会落伍。当今的时代,人们只有具备了学习的能力,具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获得生存的社会位置。教师不但要自身保持一种勤奋学习的能力,还要把这种学习能力无私地传授给自己的学生。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只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
二、没有爱心的培育就没有师德的提升
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师爱”。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但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中国古代师生关系中尊师爱生的佳话不胜枚举,许多事迹感人至深。孔门师生之间感情相当深厚,关系十分密切融洽。孔子对学生充满了爱心。学生生病,孔子亲往探视,例如,“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入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师生之间亲密如同父子之情。颜渊不幸病死,孔子极其悲痛,“哭之恸”。对学生没有高高在上的心理,而是采用一种平等友善的态度。《吕氏春秋》指出,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到“师徒同体”、“师徒同心”。对于教师而言,要能“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也。所加于人,必可行于己。若此则师徒同体”;对学生而言,则要尊师敬业。为什么要师徒同心呢?因为“人之情,爱同于己者,誉同于己者,助同于己者”;如果师徒相互异心,就会相互怨恨厌恶----“人之情,恶异于己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倘若师徒同心同德,学业便由此而彰明,道术由此而大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但是,我们有的老师,却没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例如,有一位中学老师,他从初一开始接了一个班,班中有一位学生,上课从来不举手,即使老师点名,她也不发言,已经到了初二第二个学期了,她还是如此,有一天,老师为了让她发言,就想出一绝招。老师首先叫这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而这位学生站起来,可是头是低下的。老师说:“请你抬起头来,往前看,看见了什么?”这位学生轻轻地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你再仔细看,看见了什么?”学生还是摇摇头,老师就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哦,这是黑板,”“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老师回答说。老师从他的出发点来说,他是为了关心学生的学习,可是,一句话,不仅伤害了那位学生,而且,伤害了全班学生的自尊心。
传统的“仁义”,谦爱”思想是可以引导着师生关系的优化的。倡导"仁义"的孔子始终以“仁”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奉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道;墨家要求“兼爱”----爱天下的人。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当然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行为准则,追求一种由感情构建的永久性关系;而并非由物质利益粘合的临时性关系。《吕氏春秋》认为,“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
三、矢志不渝地锤炼稳定的心理素质
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
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树立开放意识。教师要从书斋、教室、学校走出来,结束那种自我封闭、自我满足、自我欣赏、自我陶醉的状态;立足岗位,立足国情和当地实际。通过各种信息传递方式,把视野多角度地扩展到外部世界;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观察、分析、认识问题,把握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动态。要从头脑想着应试题,心里盼着高升学率的禁锢中挣脱出来。与旧的、保守的,甚至是阻力的教育观念、人才观念、素质观念、教学方法等划清界限。寻找自我素质结构定位,并积极创建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在参加目前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实践的同时,看到素质教育呈现的未来前景。一个有作为的教师,能够预测未来教师的形象,研究未来教师的素质结构和教师的类型,从而站在前瞻性的高度,构筑21世纪教师素质结构,以此作为不懈追求的奋斗目标。
其次坦诚地接受学生的挑战。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虽然教师担任教授角色而学生扮演受教育角色,但教师与学生是可以互相促进、共同增益的。教师作用于学生,而学生又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教师。这就是双方教学相长的规律。明确提出这一规律的《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而《学记》的这一思想主要是以孔子与其弟子的教学活动经验为依据的。这在《论语》中颇多记载:学生批评了孔子,孔子非常欣慰,认为这是自己的幸事。例如;他当着弟子巫马期欣然承认自己的过错:“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学生子路、冉求、‘樊迟经常与孔子争执,但他们非常尊敬孔子;而孔子也颇为器重他们,将之都培养成出类拔萃的英才.在教学中认真接受学生的意见;使教师不断提高,这也是荀子的观点。他指出,为师者应“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决不能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他自己就是“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诌谀我者,吾贼也。”教师要虚心接受一切人包括学生提出的正确的批评性或肯定性意见;拒绝诌谀奉承的言行教师在教学中应虚心向后辈与学生学习,而后来者居上;学生也可能超过老师,这就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韩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师生之间存在着“道”的双向交流。清代教育家张履祥甚至认为学生如果不听从教师的教导,那么教师不应完全怪罪学生,而应过来从自己教学方面来寻找原因,他说:”子弟教不从,必是教之不尽其道。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篇五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不断进取。
二、热爱学生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的同时,关爱学生的身心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使教学相长,帮助学生成人成才。先进教师们关注后进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博爱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进一步领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的含义,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让爱先行,先爱生再教育。
三、以身作则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四、积极进取
有句话说的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时提高自身素质,不时完善自身,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时时刻刻准备着用“一眼泉的水”来供给学生“一碗水”。
五、终身学习
不断进取是师德的升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技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每个人都会面临落伍的危险。在科学和技术发展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如果不经常处于学习状态,人们的知识结构很快就会落后于实践的要求。所以,时代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学习观念,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终身学习”的观念,紧跟当代知识和技术的发展步伐。我们的路还很长,不管有多坎坷,只要你把它当作一次经历,一次磨练,你会为你比别人的经历丰富而自豪,你会为自己经受得住磨练而骄傲。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篇六
开学初,我市在教师队伍中开展了“强师风、铸师魂,争做人民满意教师”的师德教育活动,并将今年定为师德建设年。育人先树德,教师只有树立好自身的形象,才能真心、真情、真意地去教育学生。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让我对《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了一些具体的了解,使我懂得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性,并约束与规范了我日常的教学行为,努力做一个懂法、守法、护法的人民教师。
学校在师德教育活动中,开展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从多层次、多角度学习了全国优秀教师的感人事迹。使我感悟到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到我的人生价值。作为一名教师,我应当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正确认清和对待自己应履行的职责。
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学习,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活跃,思维天真,好动,好闹,工作烦燥之时,我会不自觉地把学生的这种习惯当成“不懂事”,事后想来,这样的我是不应该的,事实上,学生是一个活的“生命体”,他们有属于自己的感觉和要求,优秀的学生人人喜爱,然而调皮的学生也并非一无是处。作为一名教师要有一副“放大镜”的眼去寻找与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以“点”带面促进学生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克服自己的不良情绪,沉下心来,静下心来去教育每位学生,要学会用优秀教师的品质激励自己。和优秀教师相比,我目前的思想境界还要不断提高。在教学方面首先要把学生当作朋友,改变师道尊严的旧观念,使自己的教育深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学校开展的师德师风学习,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做人民满意的教师不能光作为一种口号,要付出实际行动,在教育教学中首先要学会不断学习,以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其次,在实际教学中要勤于钻研,倾心育人,要用心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智力;另外,师是服务于学生的,在服务学生的同时,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体而言,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学习中,先进教师的精神和行为荡涤了我的心灵,激励了我教书育人的热情,也警示了我工作中的不足,更让我体会到人生的价值所在,即工作是快乐的,奉献是幸福的!
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总结报告篇七
当代社会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追求最终会转化为对具有崇高教育理想和较高专业化水平的幼儿教师的呼唤。一名过硬的教师,既要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养,同时也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这是为师之本。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增强教工师德素养。
几年来,我园坚持每月进行一次政治思想教育专题学习,每学期举办一次党风廉政专题报告,每年举行一次以师德为重点的集中整训,临时工教工一律参加整训。此外还开展政治理论讲座、专题报告、论坛、师德演讲、英模事迹报告等多种形式的政治理论教育、廉政教育、师德教育,不断提高教工政治思想觉悟,增强师德修养。
二、加大“园本培训”力度,提高队伍专业素养
我园将教工政治素养、师德素养与专业素养统一起来,着力培养德艺双馨的教工队伍。既关注教师成长又关注保育员成长,既重视保教队伍专业素质培养又关注后勤队伍专业技能提高。几年来,坚持把“园本培训”作为推动教工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具体组织形式有以下几点:
1、举办专家讲坛。
我们每期都要聘请各方面的专家给教师进行专业讲座,培训专业理论和指导实践。双语教学是我园的实验课程,旨在培养孩子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语感,感受英语的学习氛围。我们聘请了英语专家对全体教师进行周期性地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教师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教学能力;为了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形象,规范教师的语言和行为,我们特地请来了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师范讲师吕泽文为全体教师进行了“教师职业形象和职业语言”专题讲座;“帮我早读书”是我们的“园本特色课程”,一直以来深受幼儿和家长的喜爱。为此,我们特地邀请北京的专家来我园作专题讲座,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驾驭“早阅”教材的能力,及时推广应用了早期阅读科研新成果。
2、开办教师讲坛。
教师们个个轮流当讲师,人人当专家,讲者不断要弄清自己主讲的相关理论,更要联系实际,听者要认真倾听,更要交流看法与体会。通过互动学习,教师们与同伴分享交流,与先进的理念碰撞,专业理论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
3、进行观摩研讨、实践反思活动。
我园定期组织公开课观摩活动,要求新教师上好常规课,骨干教师上好创新课、研究课,老教师上好示范课,让教师们在听、评、说、议中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定期开展课题研究活动,在有计划有指导的课题实验中,不断创新教育手段,提高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