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汉族的风俗习惯,今天就给大家讲解一下汉族的风俗习惯。
1、姓氏:最初,中国汉族的姓,氏是有区别的。 原始的姓是母系氏族公社的族号。 “姓”字就是由女和生字合成。 许多古姓都有女旁,如姜、姚、姬等。 氏是姓的分支。 由于子孙繁衍,一族分成若干支,散居各地,每一支都有一个特殊的记号作为标志,这就是氏。 后来,姓和氏就没有多少差别。
2、婚姻:中国汉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民族色彩浓郁。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形成一套完整的礼仪,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称之为“六礼”。
3、祭祀:最明显的例子是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 这三个节日原是以祭祖为源,以祭祖事鬼为主要节俗活动,所以又叫三“鬼节”。 清明扫墓包含有怀念祖先,勉励后人之意。 中元节又称盂兰盆节,有放河灯拯孤照冥的习俗。 寒衣节时人们在祖先墓前焚化纸衣。
4、称呼:在中国,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 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
5、节庆:二十四节气是中国汉族农历特有的重要部分,它的形成和创立与中国汉族古代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习俗密切相关。 随着一年四季气候的变换,农事和农活的内容也随着变化。 二十四节气名称本身的含义,都明显地反映了这一点。 至今中国汉族农民仍习惯按节气进行农事,安排农活。
以上就是汉族的风俗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