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的故事(完璧归赵的故事50字)

成语完璧归赵的故事: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 赵惠文王召见蔺相如,蔺相如表示愿带和氏璧去秦国,如果赵国得到秦国的城邑,就将和氏璧留在秦国,反之,一定完壁归赵。 蔺相如到秦国后,将和氏璧献上,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 蔺相如诓说玉上有一小疵点,要指给秦昭王看,拿回了宝玉。 说:赵王担心秦国自恃强大,得和氏璧而不给城邑,经过我劝说方才答应。 不料大王礼仪简慢,毫无交割城邑的诚意,现在若大王一定要抢走宝玉,我宁可将脑袋与宝玉一起在柱子上撞碎。 秦昭王无奈,只得划出15个城邑给赵。 蔺相如估计秦昭王不过是假意应付,便提出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 秦昭王只好应允。 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从小道返回赵国。 扩展资料《完璧归赵》故事中的人物简介:1、蔺相如,战国时赵国上卿,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他生平最重要的事迹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 蔺相如原为宦者令舍人。 赵惠文王时,秦昭王写信给赵王,愿以十五个城池换取“和氏璧”。 蔺相如奉命带“和氏璧”来到秦国,据理力争,机智周旋,终于完璧归赵。 公元前279年,秦王与赵王相会于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他随侍赵惠文王,当面斥责强大的秦国,不辱国体,使赵王没有受到屈辱,因其功,任为上卿,居官于廉颇之上。 廉颇居功自恃,不服相如,耻居其下,并扬言要羞辱相如。 蔺相如为保持将相和睦,不使外敌有隙可乘,始终回避忍让。 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善自谦抑的精神感动了廉颇,于是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负荆请罪,二人成为刎颈之交。 2、秦昭襄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早年在燕国为人质。 秦武王去世,回国夺位,是为秦昭王。 即位初期,宣太后当权执政 ,外戚魏冉处理庶务,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今湖北江陵市)。 听从范雎之言,夺取宣太后、魏冉的权柄,正式亲政。 文以范雎为相,武以白起为帅,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 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 攻陷东周王都洛邑,俘虏周赧王,迁九鼎于咸阳,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奠定了秦国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然而,长年征战,民生凋敝,受到了东方诸侯国的联合打压,之前战果一一丢弃。 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公元前251年),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谥号为襄。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