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的一生到底有多恩怨分明?

  范雎的一生到底有多恩怨分明?下面对百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战国时期,战火连绵、生灵涂炭,对各色人才而言却是难得的“盛世”:

  列强的博弈空前白热化,压迫到令君主们窒息的竞争环境,让他们不得不“不拘一格用人才”;那些虽然才华横溢,但却没背景、没关系,而且缺点明显、个性十足的人才,在别的太平盛世中大多没什么机会,但在那时却看到了希望(即使是一时的)。

  比如在魏国寂寂无名的商鞅、到了秦国却改变了历史;杀妻求将、声名狼藉的吴起,却能先后在魏国、楚国呼风唤雨......而在战国中期,最传奇的当属范雎。

  对于范雎,后世常用两个成语来描绘他的一生:平步青云、睚眦必报,如同江湖小说般的传奇曲折尽在其中。

  范雎是魏国人,他的早年经历充满了失意与无奈。 出身贫寒的他,也试图像当初的张仪、苏秦那样飞黄腾达,但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处奔波,最终也没能在列国谋得一官半职。 没办法,他只好返回魏国,但这里的人才资源向来溢出、关系网错综复杂,作为没钱又没人脉的草根,他费尽力气,也只是挤进了中大夫须贾府上,纯属混口饭吃。

  有一回,须贾奉魏王之命出使齐国,当时他带了好几位门客,其中就有口才过人的范雎。 当时齐强魏弱,他们一行自然是有求于对方。 然而一连耗了好几个月也未能获得进展。

  偏偏在这个令人尴尬的节点,范雎惹上事了。 听闻他口才了得,齐襄王专门派人送来了十斤黄金、牛肉美酒等礼物。 虽然范雎没敢接受,但须贾知道后却大为光火:自己没完成任务,已经里里外外丢了面子;此时自己的手下却被齐王高看一眼,这还能忍?

  这件事,实际上也成了须贾推卸责任、为自己无法完成任务开脱的完美借口。 回国后,他把这事告诉了魏相魏齐,声称范雎一定是把魏国的秘密出卖给了齐国。

  由于这一不白之冤,随后的范雎饱受奇耻大辱:他被人用板子、荆条轮流抽打,肋骨折断、牙齿掉落,几乎体无完肤,不得不装死躲避无休止的折磨;但魏齐仍不善罢甘休,他令人把范雎的“尸体”用席子裹起、扔进厕所,随后让那些喝醉的宾客们都往上面撒尿以示惩戒。

  席子里的范雎瞅准机会,靠着过人的口才说服了看守,这才逃出生天;但随后回过神来的魏齐到处派人追查其下落,范雎的处境险象环生,好在朋友郑安平挺身而出,他带着伤痕累累的范雎逃走并隐居了起来。 为了避人耳目,范雎改名张禄,苟且偷生。

  没多久,秦昭襄王的使者王稽抵达魏国。 鉴于秦国向来善于吸纳魏国人才,郑安平假扮成仆人靠近王稽,成功地将范雎推荐给对方。 公元前270年,在二人的努力下,范雎得以逃离魏国、进入咸阳。

  如果说魏齐、须贾是范雎不共戴天的仇敌,那么郑安平、王稽就是他的贵人。 随后的范雎,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何谓“恩怨分明”。

  进入咸阳后,范雎结合自己对秦国利益格局的判断、发挥自己出众的口才,成功引起了秦昭襄王的兴趣。 依靠远交近攻、打拉结合的对外之策,驱逐四贵、巩固王权的对内方略,范雎的能力全面体现,因此逐渐得宠、风头一时无两,迅速跃升为秦国政坛的超级新星。

  公元前266年,当宣太后、魏冉等人被驱逐后,范雎被秦昭襄王拜相封侯,实现了从死囚到大国宰相的惊天逆袭,是当之无愧的“平步青云”。

  范雎在政治领域的智谋、胆识让人叹为观止,无愧为一流政治家;然而在另一方面,他也带有寻常人的性格特点:感情丰富,既懂得感恩,也特爱记仇。 须贾的经历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

  范雎当上秦相后不久,须贾出使秦国。 为了戏弄、报复这位当初迫害自己的罪魁,范雎打扮得破破烂烂前去拜访。 也许是心中有愧,或者因本性并非十恶不赦,须贾见到这位仍存活于世的老下属,又是请吃饭、又是送衣服,让内心原本杀气腾腾的范雎产生了动摇。 接下来,范雎饶了这位“绨袍恋恋尚有故人之意”的老上司一命,只是当众对其进行了羞辱;至于魏齐,则被他逼得流窜于各国,最终不得不自杀了事。

  而对于自己的恩人,范雎也大方得几乎“毫无原则”。 在他的争取下,原本只是担任谒者(国君身边跑腿、传达信息的近侍)的王稽被任命为河东郡守,并且获得了三年之内擅自做主、无须向朝廷汇报辖区内情况的特权,这等同于官方许可他以权谋私、攫取利益。 另外,郑安平也被任命为将军,获得了独掌一军的权力。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严格贯彻了职务、爵位与功劳挂钩的制度,不滥赏、不滥罚;王稽、郑安平的破格待遇,既体现了秦昭襄王对范雎的宠信、信任,也侧面证明了范雎的举荐力度之大。

  不仅如此,范雎还大度地散发财物,凡是当初帮助过他的人,即使一顿饭的小恩小惠,也必定涌泉相报;但在同时,微小到瞪过自己一眼的仇怨,他也必定报复,生动地为我们演示了何谓“睚眦必报”。

  若以一名合格政治家的要求对照,范雎的上述作为显得有些幼稚、好笑;但若放在一个正常人类的视角,这反而显得有血有肉、极为真实。 这种快意恩仇,在讲究顾全大局、隐忍自控的古代政治圈何等稀缺。

  然而,范雎最终为自己的耿直性格付出了代价。

  公元前257年,秦军在邯郸战败,统帅王龁不得不撤退,而被围的郑安平则率领麾下二万将士降赵;

  同时,在此战中,王稽依仗范雎的关系、秦昭襄王的关照,拒不赏赐、激励所部将士,引来了朝野不少人的指责。 公元前255年,因下属告发其犯有私通诸侯之罪,被秦昭襄王处死,尸体弃市。

  由于邯郸之战前后的一连窜失策,加上上述俩人的糟糕表现,秦昭襄王渐渐失去了对范雎的信任。 《史记》、《资治通鉴》称,王稽被杀的同一年,范雎辞去相国一职,告老还乡,不久后去世。 但根据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竹简《编年纪》暗示,他更像是与王稽一同被处死。

  不管怎样,范雎的经历都堪称一代传奇。 作为一名寒族才子,在魏国,他毫无机会,甚至因不白之冤险些被羞辱而死;但逃到秦国,他得以展露才学,帮助秦王强化集权、奠定远交近攻对外方针,并且在长平之战中立下奇功;无论在宏观还是微观层面,他都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至于他的快意恩仇,则更让其的形象生动而立体;这也正是历史人物当有的真实面貌。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