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当初也有百万军队 南明最后为什么还是灭了

  对南明大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对百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南明开局就有百万大军,为什么会不堪一击?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日,李自成率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殉国,明代灭亡,但关于明代的那些事儿却还没有结束。 由于明代实行的是两京制,即除了国都北京外,还有一个留都南京,其行政机构设置和北京基本一样。 因此当北京陷落后,“备胎”南京便立刻投入运转,并组建了新的朝廷,历史上将这个由明代遗老遗少建立的新政权称为南明。

  南明的开局并不算差,除了有完备的行政机构外,还有规模超过百万的大军。 此外,南明地处南方,其控制的地盘都是当时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然而虽有诸多优势,可南明的表现却是糟糕透顶。 南明弘光政权仅存续了一年时间就土崩瓦解。 更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在清军南下的过程中,南明大军望风而降,几乎没做出任何有效反抗。 那么问题来了,南明为什么会不堪一击呢?

  首先,南明政权有个先天不足,那就是皇帝在法统上算不上名正言顺。 崇祯皇帝死后,他的三个皇子都不知所踪。 但“国不可一日无君”,因此,南明代廷建立后,南京的朝臣们便决定从宗室藩王中拥立一位新君。 按血缘亲疏远近来看的话,福王朱由崧应当是第一人选。 可是明代后期党争激烈,南京的东林党人认为福王上位对己方不利,因此竭力反对,并提出立君以贤的主张,要求拥立潞王朱常淓或桂王朱常灜为帝。

  后来经过一番激烈角逐,福王朱由崧还是登上了皇帝宝座,改元弘光,史称弘光皇帝。 由于东林党人此前在定策问题上持反对态度,因此遭到打压,几位重磅人物相继被解职或调离。 东林党不甘心失败,于是打算引宁南侯左良玉的大军入南京逼宫。 结果清军还没到来,弘光政权内部先斗了起来。 君臣离心离德导致大家对外敌入侵感到麻木,因此当清军南下时,明军都是数万甚至数十万地举手投降,拥兵百万的南明弘光政权就这样不战自溃了。

  除了内耗导致溃败外,南明的百万大军还存在着严重的“注”问题。 由于在册兵员可以从朝廷领取粮饷,因此各镇将领都热衷于通过造假来夸大大军人数,比如左良玉的大军号称有70万大军,可实际上这70万人中真正能上战场的不足五分之一,剩下的都是后勤、军属,以及冒领军饷的空额。

  此外,即便是真正的战斗人员,也因缺乏训练,军纪涣散,士气低落等原因,实际战斗力很差,跟农民军对抗都有点勉强,在满清的虎狼之师面前自然不堪一击。

  南明还有个死穴就是缺乏一个卓越的领导团队。 弘光政权拥有最佳开局,但君臣皆为庸才;隆武政权的最高领导人朱聿键颇有英主风范,可手上却无牌可打;永历政权虽有李定国这样的军事奇才,但凭一己之力也无法扭转乾坤。 资源错配导致南明诸个政权始终无法发挥出应有的实力,因此在面对清军的铁蹄时只能不断后退,最终湮灭于历史的洪流之中。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