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文帝、武帝、谥号
爱读古书的读者也许会感到奇怪:为什么历代帝王的名称怎么都有文王、武王呢?
这“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 谥号是怎么来的呢?这并不是皇帝活着的时候取的名称,而是在他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行,按照谥法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 给予这种称号的做法也叫“谥”,所以“谥”也可作动词用,而作为名词用的时候就是谥号的意思。
谥法和谥号在周朝初年就开始制定和使用了,如周文王的姓名叫姬昌,周武王的姓名叫姬发,而“文王”、“武王”都是他们死后给予的谥号。 但到秦朝就不用了。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二十六年,下了一道命令废除谥法,帝王称自己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一直传到万世。 秦亡后,汉朝初年,又恢复了周朝的办法,以后历代帝王死后都有谥号。 一般都由礼部(主管礼仪、祭祀、贡举等职的官署)官员议定,请新即位的皇帝批准。
谥号本来是有褒善贬恶的意思,是死者生前品德、行事好坏的概括,近似于今天的鉴定。
当然,这个“好坏”是依据当时社会的道德标准来定的。 谥法就是体现这个标准而给谥号作了规定。 这些规定都是固定的一些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褒贬涵义,因此,历代帝王的详细号就有许多是相同的了。
按照谥法规定,谥号大致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 属于表扬的如汉文帝刘恒、隋文帝杨坚、唐太宗李世民,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都被谥为“文”,称“文帝”。 再如: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魏武帝曹操、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 又如:汉明帝刘庄、魏明帝曹睿、晋明帝司马绍、唐玄宗李隆基等,都被认为能做到开明,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明”,称“明帝”。 属于批评的如周灵王泄心、汉灵帝刘宏都被认为荒淫腐化但还没有损伤国家,所以谥号为“灵”。 周厉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残杀无辜的昏君,所以他的谥号为“厉”。 诸如此类。
其实,谥法上规定的谥号的涵义,在历史事实中有许多是不符合的。 例如谥法规定“布纲治纪曰平”,可是汉平帝刘衍根本没有“布纲治纪”即治理国家的能力,结果被王莽控制了政权,导致西汉的灭亡,所以给他“平”的谥号是不恰当的。
由此可见,谥号并不能真正说明这个人的才德,它有极大的虚伪性。 到了宋代以后,每个君主的谥号就只有褒扬而无贬责的,包括最残暴的皇帝都是用好字眼,谥号的虚伪性也就更加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