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用年号前的年代也能推算出来的原因

知识点:纪年、年号

我国古代用年号纪年是从汉武帝的时候开始的,那么,在汉武帝以前的历史年代,为什么我们也能知道呢?这是因为我国很早以前有了纪年,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迄今为止,能够明确考出我国历史纪年是从周朝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开始的。 这是因为《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从此年开始有明确纪年。 这一年,周厉王由于暴虐侈傲,被国人驱逐,出奔到彘(今山西省霍县)。 于是朝廷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称“共和”。 共和十四年,厉王在彘死去,召公、周公乃立太子姬静为王,就是周宣王,《史记·十二诸侯年表》称这年为宣王元年。 从此以后《史记》通过《十二诸侯年表》《六国年表》《秦楚之间月表》,以及《秦始皇本纪》《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教文本纪》《教景本纪》等等,把历代的纪年记载得清清楚楚了。

从周宣王元年到汉武帝用年号纪年为止,都是用国君即位的年次序数纪年的。 如周平王即位的那年称为平王元的,次年称为平王二年,就这样“元、二、三、四……”顺序记下去,直到新君即位才重新按年次纪年。 如周平王在位五十一年,接着周桓王即位,就称为桓王元年。

由于《史记》把周共和后每个君主在位的年数记载得非常清楚,后人就根据这些记载推算出当时的实际年代。 如周平王元年辛示,经过推算考核,知道这是公元前770年。 平王五十一年是公元前720年,周桓王年是公元前719年。 这种用国君即位的年纪年的方法大约用了六百多年。

《史记》所以能详细而明确地切记周共和以后的历代纪年,因为我国古代很早有史官记事,著述史书。 孔子著的《春秋》,就是根据鲁国原来的史书写成的。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都有史书。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广泛搜集这些资料,进行排比对照,才做到正确无误。

所以,在尚未出现年号之前,历史上已出现过三次皇帝改元。 这就为接踵而来的年号纪年准备了条件。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