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的危害(海啸的危害英文介绍)

1.海啸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

印度洋海啸不仅严重地危害了印度尼西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严重破坏了陆地和海洋生态环境,灾害是转瞬之间就能造成的,但是要恢复则需要长期的努力。

印度尼西亚农业部的有关统计资料指出,频繁的海啸冲毁了印尼境内37000公顷的土地,其中包括一些即将丰收的稻田和杂粮田。 海啸造成的危害是长期的,海啸过处,不只是田地庄稼被冲毁,耕地被海啸冲过之后含分极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用清冲刷去盐,但是有些耕地已经很难再恢复了。

印度洋海啸冲入印尼境内的班达亚齐以及沿海其他一些重要城镇2~3千米,甚至有些距离海岸边10多千米以外的地方也遭到了海水侵袭。 海水不仅冲毁了农作物,更使得房屋倒塌、家畜死亡,还破坏了大片土壤的表层养分。

大海啸冲击灾区产生的污水严重污染了水源,造成这些地区内的食用水井和城市水源严重盐化,治理之前的一段时间内这些水源全都不能饮用。 而工业与家庭污染物质随着海啸的冲击被带到附近的水源与土壤中,又加重了环境的污染。

冲向陆地的大海啸虽然起源于海中,但也会对当地的海洋生态造成重创,珊瑚礁、红树林和海洋鱼类都受到严重的污染。 印尼巴厘岛的国际环保组织负责人不久前指出,印度洋海啸对生态造成的破坏极为明显,当地海床的水草和红树林都受到破坏,影响最为严重的是珊瑚礁,这种海洋生物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得到恢复。 珊瑚礁为鱼类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一旦珊瑚礁受损,环印度洋的渔业也必然会受到长远的不利影响。

珊瑚礁和红树林都是鱼类繁殖的良好环境,它们对沿海地区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 这里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可以解释这一观点。 马尔代夫地势较低,受到的海啸危害应该更大、更严重,但它在此次海啸中死亡人数却远远低于泰国的普吉地区,专家们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这是因为马尔代夫在发展旅游过程中注重红树林的保护,而泰国普吉地区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铲除了沿海的一些红树林,没有了红树林的保护,因此加重了受灾程度。 后来,班达亚齐市在讨论重建规划的过程中对这一点非常重视,在沿海一带的规划中准备开辟出500~2000米宽的红树林新绿化带,以增强对海岸线的保护,并在规划中使居民区远离海滩,以减少沿岸居民受灾的可能性。

印度洋地震和海啸也对震中周围的一些岛屿产生了影响。 印尼一些地质专家在实地考察后发现,距离震中较近的部分岛屿的地形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尤其是锡默卢岛出现了北翘南沉的地形变化。 而印尼历史上受灾最为严重的米拉务镇到班达亚齐一带的海岸线已经下沉了1米左右,导致部分海滩的消失。 这些变化对当地海洋生态产生了负面影响。

2.海啸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海啸灾害对海洋生物也有很大的影响,现在,受灾地区的一些濒危海洋生物,引起了科学家的忧虑,此外,让科学家关心的,还有那些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一位印度海洋生物学家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调查生态系统的受灾情况时发现,许多种类的海龟,最年幼的一代已被海啸带走。 海龟的产卵季节一般在11月至次年1月之间, 但是海啸过后,由于地壳构造运动,位于南安达曼、小安达曼和尼科巴等岛屿群的小岛都下沉了1~3米,几乎所有适合海龟等动物产卵的海滩也都消失不见了。

而主要生活在安达曼群岛的懦艮(俗称美人鱼)和咸水鳄鱼,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这种动物最为奇特的特征是长着像鲸一样的裂尾,人们通常将懦艮称为美人鱼。 懦艮不像海豚那样擅长游泳,所以,在海啸发生时,很容易出现溺毙现象。 海啸的影响甚至还延伸到了成水鳄鱼栖息的小溪地区,对这些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3.自然屏障毁于人祸

珊瑚礁和红树林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海啸袭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还有其他各种自然的和人为的因素影响着它们的生存。 比如,1998年出现的海水异常升温,引发了一种“漂白"的现象,对世界上75%的珊瑚礁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海水的异常升温使得珊瑚虫排斥维持它们生存的藻类,珊瑚礁慢慢都变成了白色。 如果水温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高温的话,就会造成珊瑚虫的死亡。

除了这些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外,各种各样的人为因素也要对珊瑚礁的不利生存环境承担责任。 比如,采用爆破手段等不可持续的捕鱼方法过度捕鱼、土壤腐蚀、海洋项目的盲目开发和过度采集珊瑚礁中用于建筑的原料等。

人类为了取暖、建筑等原因肆无忌惮地砍伐森林,尤其是盛产于河流入海口的红树林遭到了大面积的砍伐和破坏。 缺少红树林保护的干燥地区吸收大量海水,造成土壤盐分的持续增加,使庄稼或其他植物没有足够的养分而难以存活。

研究发现,一次海啸造成的灾害至少需要4年时间才能使海啸灾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然而海啸是频繁发生的,有时不只一年一次。 因此,为了人类的生存,要避免给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带来更大压力,以便让它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功能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