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天气现象理论
我国古代有关天气现象的理论是很多的,这里只能作简单的介绍。
《黄帝内经·素问》卷二中,提出了水分循环和云雨形成的理论。 书中说:“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云是地气上升所形成的,雨是天气下降所形成的。 雨虽然是从天下降,追它的根本,却来自地气上升所致;云虽然是地气上升而成,追它的根本,却又是天气下降的雨所供应的。 )东汉王充在《论衡·说日篇》中也有相似的见解:“雨从地上不从天下,见雨从上集,则谓从天下矣,其实地上也。 ”
西汉董仲舒(约前179~前104),在他所著《雨雹对》一文中说:“攒聚相合,其体稍重,故雨乘虚而坠。 ”(雨滴是由小云滴受风合并变重,下降而成的。 )他说:“风多则合速,故雨大而疏;风少则合迟,故雨细而密。 ”(风大使云滴合并得快,这就使下降的雨滴大而比较疏。 风小使云滴合并得慢,这就使下降的雨滴细而比较密。 )这种从微观角度说明的雨滴形成过程,基本上和现代的暖云降雨理论是符合的。
在雪的形成方面,《春秋说题辞》中提到:“盛阴之气,凝滞为雪。 ”认为是水汽凝成的。 西汉董仲舒,东汉许慎(约65~约147)、刘熙,宋代朱熹,明代王逵等,认为雪是云滴或雨滴冷冻结成的。 明代杨慎(1488~1559)认为是霰或米雪形成的。 归纳起来,我国古代对雪的形成,有“气体形成说”、“液体形成说”和“固体形成说”三类。 就现代世界上关于雪的形成理论看,依旧有这三类看法。
关于雾的形成,《尔雅》中说:“地气发,天不应,曰雾。 ”(地面水分向上扩散,但是无法充分扩散出去,就成为雾。 )宋蔡卞在《毛诗名物解》中说:“水气之在天成雾,雾,云之类也。 ”(水汽在空中可形成雾,雾和云是同一类的东西。 )
关于雷电现象,在我国古代也有两种理论:一种是“摩擦形成说”,是战国时期慎到首先主张的。 他说:“阳与阴夹持,则磨轧有光而为电。 ”另一种是王充等所主张的“爆炸起电说”。
王充在《论衡·雷虚篇》中用“一斗水灌冶铸之火,气激裂,若雷之音矣”来解释雷声是很有道理的。 王充特别对雷电现象有季节性作了科学解释:“雷者,太阳之激气也,何以明之?正月阳动,故正月始雷。 五月阳盛,故五月雷迅。 秋冬阳衰,故秋冬雷潜。 ”他把雷电的季节性出现归结为太阳的热力作用发生变化,认为春季太阳热力作用渐强,所以有发生雷电的可能;夏季太阳热力作用强盛,所以雷电也比较厉害;秋冬太阳热力作用已经衰弱,所以雷电现象也就很难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