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升:雕版印刷的形成和演变

远古的“书”,最早刻写在龟甲牛骨上,后发展到刻写到竹简上。 毛笔和墨的发明,使得读书人不仅能读书还能书写,不必像刀笔时代那样需要一个刻写匠随时侍候,而且能让人更方便更及时地记录自己的思想。 春秋以前,我国历史上虽然不乏大政治家、大思想家,但没有一人亲自著书,原因就在这里。

秦朝蒙恬发明用石灰浸毛而去除毛表面的斥水物质方法,促使毛笔的制作技术最终定型,毛笔才真正成为书写工具。 至此,古人找到了书写流利、省时省力的书写方法,使书写不再是一件苦差事,人们闲暇之余写上几笔,并且力图写得漂亮,甚至互相比试以搏一笑,这样也就开创了书法艺术的先河。 秦朝的李斯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大书法家,说明了笔墨技术在秦朝日趋成熟。

汉字结构复杂,每个人写的字都会有所不同,有的秀丽美观,有的粗鄙丑陋,这就促使人们把书法当作是一种艺术来追求,而提高书法技能的重要途径就是模仿好的书法作品,但是写字好的人,一般都是书吏之类,其大部分作品一般是政府公文,一般人很难见到。 古代盛行石碑刻文,找写字好的人写成底文再由石匠刻出,是人们练习写字的最好模本。 石碑笨重,不能带回家中继续模仿。

西汉晚期已出现纸张,但那时的纸张纤维粗糙,着墨性能差,主要是代替布用作包裹、衬垫之物,也有偶而在包装纸上写字记事的现象,如悬泉(或者是居延)遗址发现写有药名的纸张。 造纸技术先是借鉴我国早已成熟的缫丝技术,把纤维物质浸于水中捣碎以分散纤维,将碎纤维捞出摊晾而成,纤维粗、纸质厚,书写性能差,未能广泛用作书写材料。 东汉和帝时的蔡伦改革造纸法,制出薄而均匀、纤维细密的新型纸,大大提高了纸的书写性能,纸的主要用途才被转向书写。 纸张薄而软,使得书法练习者们想出仿照印章盖印拓印碑文方法,带回家模仿,即拓片方式。

纸的发明,使拓印成为可能,使每个书吏都能练就一手好字,也造就了三国及晋代大批书法家的出现。 西文字母文字结构简单、字母数量少而且用硬笔书写,可以写得很花哨,但无艺术可言。 人们写好几十个字母后,就可以大量写字,没有拓片模仿他人字迹的需求,纸能写字就行了,没有对造纸术的需求,所以西方人没有发明造纸术的社会基础。 隋炀帝创建科举制度,用写文章的办法选拔官员,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人就能当官。

毛笔与墨发明后,人们可轻易把“书”写到任何材料、任何地方。 但墨书不易保管,而且不易复制。 受青铜器铭文的启发,人们把书籍内容写在木板上,雕刻出可以用于印刷的木版。 到东汉末年的熹平年间(172-178年),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

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读书的人多起来了,对书籍的需要量也大大增加了。 晋朝初年,官府有书接近三万卷。 南北朝时候梁元帝在江陵有书籍七万多卷。 隋朝嘉则殿中藏书有三十七万卷,这是我国古代国家图书馆最高的藏书记录。 除了官府藏书,私人藏书也越来越多。 比如晋朝郭太,有书五千卷;张华搬家的时候,单是搬运书籍,就用了三十辆车子。 印刷术发明以前,只有官府和郭太、张华那样的富人才能有这么多的藏书,一般人要得到一两本书也很不容易,因为那时的书都是手抄本。

读书人大增,儒家典籍就得以广泛流传。 尤其是南朝时期寺院林立,僧侣众多,无休止地抄写佛经,使人们迫切需求一种快速复制图文的方法,这就激发了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 在隋末唐初,由于大规模的农民大起义平息,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文化事业也跟着繁荣起来,客观上产生了雕版印刷的迫切需要。

顾名思义,印刷术的“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这道工序的名称。 从印刷术的命名中已经透露出它跟印章、拓碑的血缘关系。 印章和拓碑是活字印刷术的两个渊源。 印章的面积本来很小,只能容纳姓名或官爵等几个文字。 东晋时期,道教兴起。 道教的一派注重符录。 他们在桃木枣木上刻文字较长的符咒,从而扩大了印章的面积。 据晋代葛洪的《抱朴子》一书中记载,道家有一种刻着120个字的复印。 可见当时已经能够用盖印的方法复制一篇短文了。 这实际上就是雕版印刷术的先驱。

拓碑是印刷术的另一个渊源,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但当时儒家典籍全凭经师口授,学生笔录。 因此,不同的经师传授同一典籍也难免会有差异。 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政府立石将重要的儒家经典全部刻在上面,作为校正经书的标准本。 为了免除从石刻上抄录经书的劳动,大约在4世纪左右,人们发明了拓碑的方法。 拓碑的方法很简便。 把一张坚韧的薄纸浸湿后敷在石碑上,再蒙上一张吸水的厚纸,用毛刷轻敲,到纸陷入碑上刻字的凹穴时为止,然后揭去外面的厚纸,用棉絮或丝絮拍子,蘸着墨汁,轻轻地均匀地往薄纸上刷拍,等薄纸干后揭下来,便是白字黑底的拓本。

这种拓碑的方法,跟雕版印刷的性质相同,所不同的是,碑帖的文字是内凹的阴文,而雕版印刷的文字是外凸的阳文。 石碑上的文字是阴文正写。 拓碑提供了从阴文正字取得正写文字的复制技术。 后来,人们又把石碑上的文字刻在木板上,再从而传拓。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诗中曾说:“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 这种雕版印刷已经所差无几了。 在唐代,印章与拓碑两种方法逐渐发展合流,从而出现了雕版印刷术。

唐穆宗长庆四年(825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庆集》作序,说到当时扬州和越州一带处处有人将白居易和他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在街上售卖或用来换茶酒。 “模勒”就是雕刻的意思。 这是现存文献中有关雕版印刷术的最早记载。 唐文宗开成元年(836年)唐文宗根据东川节度使冯宿的报告,下令禁止各道私置日历版。 冯宿在他的报告中说:“每年中央司天台还没奏请颁布新历书的时候,民间私印的历书已飞满天下。 ”可见当时民间从事雕版印刷业的人是很多的。

1900年,在甘肃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藏书中有一卷雕版印刷的《金刚经》,其末尾题着“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一行字。 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有确切日期的最早的印刷品。 这册书的形式是卷子,长约1丈6尺,由七个印张粘接而成。 最前面是一幅扉画,画的是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又名“祇园精舍”)说法的情景。 其余印的是《金刚经》全文。 这个卷子图文都非常精美,雕刻的刀法细腻,浑朴凝重,说明当时刊刻印刷的技术都达到了相当纯熟的程度。

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 先把木头锯成一块一块大小一样的板子,使之平滑,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 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 印书的时候,先用一把刷子蘸了墨,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另外拿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背上轻轻刷一下,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 把纸拿下来,一页书就印好了。 揭下来,纸上就有了白底黑字。 一本书的字数自然是相当多的,所雕的板也不止一块,每一块都照这种方法刷印成文。 全部印刷工作完毕,一页一页地装订起来,一本书也就成功了。 这种印刷方法,是在木板上雕好字再印的,所以大家称它为“雕版印刷”。

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 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么,雕得好好的木板就完全没用了,而且雕版既笨重费力又耗料耗时,不仅存放不便,有错字又不易更正。

早期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以及历书等。 唐太宗的皇后长孙氏收集封建社会中妇女典型人物的故事。 编写了一本叫《女则》的书。 贞观十年(636年)长孙皇后死了,宫中有人把这本书送到唐太宗那里。 唐太宗看到之后,下令用雕版印刷把它印出来。 《女则》是中国文献资料中提到的最早的刻本。

大和九年(835年),剑南、两川和淮南道的人民,都用雕版印刷历书,在街上出卖。 管历法的司天台还没有奏请颁发新历,老百姓印的新历却已到处都是了。 颁布历法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东川节度使冯宿为了维护朝廷的威信,就奏请禁止私人出版历书。 唐文宗下令各地不得私自雕版印刷历书。 可是,历书关系到农业生产,农民非常需要,一道命令怎么禁得了呢?虽然唐文宗下了这道命令,民间刻印的历书仍旧到处风行。 就是在同一个地区,民间印刷历书的也不只一家。

黄巢起义的时候,唐僖宗慌慌张张逃到了四川。 连皇帝都逃跑了,当然也就没有人来管理禁印历书的事了。 因此,江东地方的人民就自己编印了历书来出卖。 唐僖宗中和元年(881年),市场上就同时出现了两个版本的历书,这两套历书竟然在月大月小上相差了一天,这就难免发生了争执。 这件事被一个地方官知道了,他觉得不可思议,说:“大家都是同行做生意,相差一天半天又有什么关系呢?”历书,这么严谨的东西怎么可以差一天呢?这个地方官的说法真是叫人笑掉大牙。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