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分光光度计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某一波长范围的光的选择性吸收作用,对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的一种光学分析方法。 物质对光的吸收遵循朗伯-比耳定律:当一束单色光通过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 )与溶液组成标度( ,摩尔浓度或 ρ ,质量浓度)和液层厚度( )的乘积成正比。 其数学表达式为

= εbc 或 = abρ

式中 ε 或 为吸光系数,在特定波长和溶剂一定的情况下,是吸光质点(分子或离子)的特性常数。

由于吸光物质对单色光具有选择性的吸收,在测量时应选择具有最大吸收波长( λ max )的光为入射光,以提高测量的灵敏度。 通过作吸收曲线的方法可找出最大吸收波长。 方法是在一定波长范围内,将不同波长的光分别通过一定组成标度的溶液,记录其在每一个波长下对应的吸光度 。 然后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 A-λ 曲线,即吸收曲线。 曲线上峰值对应的波长即为最大吸收波长 λ max 

定量分析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对比法和吸光系数法等。 其中标准曲线法应用较为广泛。 方法是测量一系列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吸光度,作 A-c 或 A-ρ 曲线,再测量样品的吸光度,根据该吸光度值即可从标准曲线上查得被测溶液的相应浓度。

常用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有722型、722S型、WFJ7200型可见分光光度计及751-G型、UV-Vis 85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