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乙的故事:孤儿寻父尽孝道

北宋仁宗年间,在山东郓州(今山东东平县)的一个村落简陋的房子里,有一个男子,正在收拾包裹。 在他的对面,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正坐在板凳上睁大眼睛看着他。 这个小男孩,就是钱乙。 他的父亲钱颢,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对钱乙说:“儿子,你妈死得早,以后就只有靠你自己了。 ”年幼的钱乙不会理解他在说什么,只是瞪大眼睛听着。 钱颢用力打好了最后一个结,说道:“我要去寻找神仙了,如果找到了,我会回来带你一起成仙,如果找不到,今天就是我们父子俩诀别的日子。 ”钱乙还是怔怔地看着父亲。 钱颢将几文钱放在钱乙身边,拍拍小钱乙的脑袋,然后拿起酒壶,喝了口酒,背上行囊,出门扬长而去。

望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小钱乙仍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呆呆地坐在凳子上,用手使劲地抠着木头凳子,眼睛里含着眼泪。 虽然他不知道父亲到底要做什么,但是,他唯一感觉到的是:只剩下他孤零零地一个人了。 妈妈离开了人世,爸爸又撇下他一个人走了,在这个世上,钱乙只有姑妈一个亲人了。 钱乙的姑妈,心地善良,早年出嫁到姓吕的医生家里。 她看到哥哥狠心把钱乙抛弃,她就把钱乙带回了家。 姑妈家只有一个女儿,姑父和姑妈便把钱乙当做了自己的亲生儿子看待。

钱乙在姑姑一家人的照料下,慢慢地长大了。 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钱乙得到了父母般的照料,从表面上看,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但是,人们总是觉得这个孩子有点什么不同,这种不同表现在他跟随姑父出诊的时候,如果遇到了患病的孩子,看到孩子孤独、痛苦的表情时,他的眼睛里会同样被痛苦灼伤。

村子里张铁匠家的孩子病了,才两岁,不知道是什么病,高热,抽搐,吃了药也没有效果,钱乙在旁边,当看到孩子无助的目光时,钱乙感到了一种彻骨的疼痛。 他仿佛看到了这个孩子陷入了黑暗中,被人世间孤单地抛下。 这种感觉钱乙似曾相识,他的心被猛烈地敲击着。 孩子最后还是死去了。 钱乙呆呆地坐在院子的外面很久,望着远方,说不出一句话来。 这是个秋天,旁边枣树的树叶随着风慢慢飘下,更透出一种无法言语的凄凉。 回到家里,吕郎中已很疲惫了,但他还是拿出了一本很旧的书给钱乙。 钱乙诧异地望着姑父。 姑父说:“如果你有心于此,就看看这本书吧。 ”钱乙接过书一看,只见封面上写着“颅囟方”三个字,忙问道:“这是什么书呢?”姑父说:“这是专门治疗小孩疾病的医书,是中古巫妨写的,你可以好好看看。 ”(这本书的原本现在已经遗失了)钱乙好奇地翻开了书,又问:“为什么治疗小儿的书这么少呢?”姑父叹了口气,说:“那是因为小儿的病难以治疗啊。 ”钱乙不解地问:“为什么难以治疗?”姑父摸着钱乙的头,无奈地说:“因为小孩子自己不会说话,没法儿自己说清病情,还不配合诊脉,所以不好诊断啊。 还有,他们的脏腑娇嫩,用药稍微错一点就会酿成大祸,所以大家说:宁治十大人,不治一小儿啊。 ”钱乙点着头,目光变得坚定了起来,“原来是这样啊,那么,我就好好地学习治疗小儿的病吧!”

就在这样的日子里,钱乙度过了他独特的童年,十岁那年,姑父让小钱乙上了私塾。 每天放学回来,钱乙仍保持儿童时的习惯,坐在姑父身边,看他开药方治病。 时间长了,钱乙发现来找姑父看病的多数都是穷苦人。 他们看完病后往往露出为难的神色说:“吕大夫,我只有这点钱,怕不够付药费吧?”姑父总是说:“没关系,没关系!”有的人实在身无分文,就只好留下几个鸡蛋或一把青菜顶药费,姑父也从不计较。 他告诉钱乙说:“做医生以救人为本,不能像商人一样唯利是图。 只要看好病就是医生的最大快乐。 ”

姑父纯洁的心灵、高尚的医德和对穷苦人的深厚感情,使钱乙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十四岁时,念过五年书的钱乙已成了姑父的得力助手。 他主动帮姑父抄药方、配药,给病人上热敷、针刺等,既帮了姑父的忙,又学到了医疗知识。 到了十七八岁时,钱乙就可以单独处理一些小病了。 有一天,钱乙送走一位白痴小儿病人后告诉姑父说:“我看,有许多病都是儿时得病的后遗症,可见治愈小儿病非常重要。 ”“你说得对,可惜姑父在这方面医道太浅,以后,你就在这方面下工夫吧。 有志者事竟成,以后家里看病我承担,你抽时间看看书,到外面走走,对提高医道是有好处的。 ”姑父诚恳地说。

在姑父的鼓励和支持下,钱乙决心摸索儿科疾病,让孩童少遭夭折,让老人少受丧子之悲。 他把古医经中所有儿科病的资料都集中到一起,加以对比研究,并跑遍各地,边行医,边广泛采集民间治疗小儿科病的土方。 经过几年努力,他终于在汉代名医张仲景总结的辨证施治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适合小儿用的“五脏辨证施治法”,还研究出几十种专治小儿病的药方,成为一代名医。

钱乙开始在学习《伤寒论》等经典的同时,更加着力在《颅囟方》的学习上,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本《颅囟方》在吕郎中的手里没有学出大的名堂,在钱乙那里却创造了一个非凡的成就。 这就是钱乙的少年时代,白天和姑父出去诊病,晚上在家里苦读医书。 在这样的日子里,钱乙一天一天地长大了。

中国乡村的医疗条件一直不是很好,宋朝的时候更是境况恶劣,连草药都很缺少。 于是,在出诊之余,钱乙就跟着姑父到山里采药。 钱乙的姑父的带动下,精勤好学,认真钻研《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等。 特别是《神农本草经》,他“辨正阙误”,所下功夫很深。 他特别精通《本草》等书,分辨其中正误和遗缺的地方。 有人找到奇怪罕见的药物,拿去问他,他总能说出该药生长的过程、形貌特点、名称和形状方面与其他药的区别。 把它说的拿回去与书对照,都能吻合。 后来,当人们拿着关于草药的问题来请教钱乙的时候(有时是一些没有见过的草药),他总是从“出生本末”到“物色名貌”的差别,详详细细地解答,总是对答如流。

事后一查本草书,果然“皆合”。 这让大家无比佩服,觉得钱乙是学医的天才。 实际上,这都是钱乙跟随姑父进山采药时学会的知识,加上他好学,晚上回来再翻翻书,就理解得更深刻了。

在钱乙二十岁的时侯,姑父去世了。 这位慈祥的乡村医生培养出中医儿科的奠基人,却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留下,并且逝世前还告诉了钱乙的身世。 钱乙悲痛欲绝。 钱乙听完后,脑子乱了。 时常做的梦竟然是真的,被抛弃的感觉原来是真的。 钱乙哭完后,想了想,对姑父说:“是您把我抚养成人,我一定像对待亲生父亲一样对待您。 ”家里只有姐姐和他了,他必须担当起责任,他安葬了姑父以后,其时,姑母于早些年逝世,吕氏一家只剩下比钱乙大的一个女儿。

古代规矩,父母丧期不能结婚;但是如果父母双亡,女儿出嫁反算是大孝。 早熟的钱乙开始以家长的身份为姐姐张罗婚事。 很快,弟弟为姐姐找好一户人家。 到姐姐出嫁的日子了。 钱乙穿戴上了自己最干净的衣服,以女方家长的身份送姐姐出嫁。 时辰到了,鞭炮响起,大门打开了。 大家看到这个家里仅剩下的两个人走了出来,姐姐和弟弟。

在姐姐坐上轿子的那一刻,钱乙的眼泪流了下来,他闭上了眼睛,心中默念:“姑姑、姑父,你们该安息了!”

在婚礼后,钱乙把姑父留下来的房子卖掉,然后把钱送到了姐姐那里。 姐姐看他背着行囊很诧异:“弟弟,你要去哪里呢?”钱乙:“姐姐,这里的事情都结束了,我要去寻找我的父亲了,如果他活着,他该需要我了。 ”

从此,钱乙踏上寻找生父钱颢的路途。 钱乙听说父亲是到东海里找“神仙”去了,便直接在海边搭了一间小屋,隔段时间便乘船出海。 前几次,钱乙总是乘兴而出,败兴而归。 大约第五次的时候,他出海到一个无名小岛上,捡到一张关于医书的破纸。 这让他非常兴奋,因为他感觉是冥冥之中有神在指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 下一次出海后,在另一个无名小岛上,他看到一间小屋,屋里有个满面胡须的中年男人正在看书。 当钱乙激动地说“我叫钱乙”时,那中年男人先是愣了愣,随即喜极而泣。 父子俩自是一番深谈,然后一起踏上回家的路途。 父子二人一路走走停停,花了好几年才回到乡里。 钱颢最终过上了幸福的晚年。 回到乡里,乡亲们都被感动了。 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老子抛弃儿子,儿子长大了,把父亲接回来养老了。 乡亲们被钱乙的孝行所感动,纷纷当作教育子女的活教材,而邻里的秀才们专门为他写诗立传,流传四方。

钱乙白天行医,晚上陪着父亲。 他精心地照顾着父亲,同时开始了有规律的行医生涯,七年以后,父亲去世了。 钱乙用隆重的葬礼安葬了自己的父亲。 钱颢东游,是想寻找天上的幸福,却没有想到,真正的幸福就在他的家里,在他儿子的孝心里。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