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天文学家约翰·古德里克的成就贡献:测定英仙座β的光变周期

英国天文学家约翰·古德里克的成就贡献:测定英仙座β的光变周期

1786年,在英国约克郡的汉兴古尔下葬了一位年仅22岁的聋哑青年——天文学家约翰·古德里克。 他在18世纪后期的一些发现和思想,奠定了恒星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变星研究的第一块基石。

1764年9月17日,古德里克出生在荷兰的格罗宁根,幼年的一场重病使他变得又聋又哑。 他8岁被送到英国的爱丁堡,在一所聋哑学校接受教育,14岁进入当时英国北部著名的沃林顿学院,后来成了一位古典学者兼数学家,同时又对天文学发生了兴趣。 他的《天文观测录》表明,最迟在1781年11月他已经到了约克。

自古以来,人们一直以为恒星是永不变化的。 直到1596年,才有一位名叫法布里修斯的德国天文学家发现,3等星鲸鱼座ο(中国古名“蒭藳增二”)在那年10月隐没不见了。 后来它又重新增亮,人们再度发现它的时候就给了它一个称号——鲸鱼座“怪星”。

在此之前,阿拉伯人可能已经觉察英仙座β的亮度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他们以为这是某种魔力造成的,因此称它为“魔星”。 中国古人把这颗星叫做“大陵五”。 虽然曾有人注意到它的亮度会变化,却没有人系统地观测和研究它。 1782年11月12日,古德里克写下了一段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字:

“今晚我观察英仙座β,非常惊奇地发现了它的亮度变化”,“我兢兢业业地观测了大约一个小时——几乎不能相信它的亮度正在变化,因为我从未听说过任何一颗恒星的亮度竟会变化得如此迅速。 我想这可能是某种光学上的瑕疵造成的,例如眼睛的缺陷,或者是不良的大气条件;但是继续观测的结果表明,它的亮度变化是真实的,我并没有犯错误。 ”

夜复一夜的观测使古德里克肯定,大陵五的亮度变化具有严格的周期性。 他测定的周期是2天20小时45分,仅比现代的测量值短4分钟。 古德里克正确地推断:这必定是因为有一颗暗得看不见的伴星,像发生日食那样周期性地遮掩大陵五。 后来这类变星便统称“食变星”或“大陵型变星”。 当时的天文学家无法接受他的思想,直到1889年,才有人用分光方法证实了大陵五确实是食变星。

1784年,古德里克又发现仙王座δ(中名“造父一”)是一颗变星,光变周期为5.37天。 描绘变星亮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叫做“光变曲线”,光变曲线的形状同造父一相似的变星就称为“造父变星”。 1914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提出,造父变星光变的起因是星体不断地沿半径方向一胀一缩“脉动”着,仿佛一个人在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于是这种变星又被称为“脉动变星”。

古德里克的健康状况迅速恶化。 1786年2月24日,他写下了自己的最后一次观测记录。 同年4月初,英国皇家学会选举他为会员。 但是,仅仅两个星期之后,他就于1786年4月20日去世了。 他那无声的一生,再次向世人雄辩地证明:有志者事竟成!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