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莱登、施旺的成就贡献:创立细胞学说

施莱登、施旺的成就贡献:创立细胞学说

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R. Hooke)使用荷兰人列文虎克发明制作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塞切片,首次发现蜂窝状的植物细胞。 这为后来施莱登、施旺建立细胞学说奠定了基础。

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leiden),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医生家庭里。 中学毕业以后进入海德堡大学学习法律,1826年获得了博士学位以后,他选择了律师的职业,回到汉堡开始了他的律师生涯,但几年下来没有取得什么成就。 工作的不顺利使他感到厌倦,精神长期处于忧郁状态,甚至在1831年企图自杀,但没能成功。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他决定放弃这个令他苦恼的律师职业并于1831年进入哥廷根大学学习医学,当时他已经27岁,这也是他初次接触生物科学。 到了1835年,施莱登相继在柏林大学和耶拿大学学习医学与植物科学,直到1839年,他才在耶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从这之后,他对植物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在耶拿大学教授植物科学,并开始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 施莱登之所以对植物生理学以及组织学感兴趣,很大程度是受到他的叔父(植物生理学家)以及R.布朗(布朗运动和植物细胞核的发现者)的影响。 施莱登在柏林大学读书期间,他们两人曾教导施莱登多注意从组织学的角度研究植物。

在一次聚会上,施莱登把还未公开发表的《植物发生论》中对有关植物细胞结构的情况,以及细胞核在细胞发育中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告诉了同在缨勒实验室工作的施旺,引起了施旺的兴趣。

施旺(Schwann Theodor),生于莱茵河畔的诺伊斯,父亲是一名金匠。 从少年时代起,内向的性格使施旺对宗教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16岁时,他辞别故乡,进入位于科隆的耶稣教会学院学习宗教。 在学院中,施旺接触了关于人与自然的奇特现象的描述,他觉得自然界和人类的发展体现了一个自身逐渐完美的过程。 为了论证这个规律,施旺离开教会学院,到大学中去学习医学, 1834年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成了著名生理学家缨勒的助手。 在缨勒的指导下,他对较多的学术领域产生了兴趣。 他曾研究过组织学、生理学、动物学、微生物学,并作出了不少贡献。 例如,他曾发现胃蛋白酶;他还发现了神经纤维周围的纤维细鞘,后来该纤维细鞘被称为“施旺神经鞘”。

与施莱登的会面,使施旺猛然想起从前在观察蝌蚪背部的神经索细胞和软骨细胞时,发现它们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这时,他便意识到,也许在植物体中起着基本作用的细胞,在动物体内也有着相同的作用。 为确认自己的想法,并对一些特化的组织,如上皮、蹄、羽毛、肌肉、神经等组织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是:无论什么组织,尽管它们在功能上是不同的,但它们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或是由细胞分化的产物。 1837年,施旺与施莱登的相遇,使细胞学说扩展到了动物界。

1839年,施旺在《关于动植物的结构和生长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他从动物科学的角度得出的细胞学说:细胞是构成动物的基本单位,动物细胞的基本构成大体相同,虽然不同动物细胞的作用不见得相同,但各种细胞的发生是相似的。 动物和植物一样,也是由细胞组成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一样,都含有细胞膜、细胞内含物和细胞核。

现今的细胞学说包括三方面内容:细胞是一切多细胞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对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个体;多细胞生物的每个细胞为一个生命活动单位,执行特定的功能;现存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细胞学说将植物学和动物学联系在一起,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学向微观领域的发展。 细胞学说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尽管有人曾对细胞学说提出异议,但这种异议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短短几年内,细胞学说受到了很大的赞誉。 恩格斯将它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

1950年,苏联科学家勒柏辛斯卡娅提出了“新细胞学说”。 她认为细胞起源于生活物质;不具备细胞形态的“生活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演发为细胞。 她的主要实验根据是:磨碎了的螅细胞能重新演发成细胞;鸟卵营养物质的卵黄球能演发成细胞;动物创伤愈合时,由“生活物质”形成了新的细胞等。 也就是说,细胞不仅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还可以通过不具备细胞形态的“生活物质”进行繁殖,例如解体了的细胞的“生活物质”可形成细胞。 这个学说,曾一度被苏联和我国科学家所接受。 但科学家们在重复勒柏辛斯卡娅的实验时,并没有得到相同的结果。 于是,从1953年起,在苏联展开了讨论,得出“新细胞学说”是一项没有得到实验证实、名不符实的伪科学。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