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由来是什么(重阳节的由来是什么?)

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也叫重九节,在七夕、中元、中秋三节之后,是人秋后的第四个节日,也是秋冬交替时的辞青、迎寒老节,还是一年最后一个数字重叠式节日。 其九字重重,含义是极高极大,代表长久、长寿。

1989年,我国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将农历九月九日定为中国老人节。 这样就突出了重阳节尊老敬老的主题,对于促进家庭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是十分重要的。
重阳节是夏历的九月九日。 《易经》将九定为阳数,两九相重,故称“重九”;又因日月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被认为是重阳节的来历。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菊花节”。 近年来又把这一天定为“老人节”。 重阳,是明丽秋天中一个令人神往的节日。 为什么叫重阳节呢?原来古人称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阳数中“九”为“极阳”,《易经》称“九”为阳爻(音摇)。 而农历的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日月并九,故名“重阳”,又名“重九”。

重阳节的来历起源很早,至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生活于战国时代的大诗人屈原的《远游》中已出现重阳之名: “集重阳人地宫兮,造句始(星名)而观清都。 ”这里的“重阳”是“九重天”的意思,并非节日之名。 但屈原《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可见战国时已有餐菊之俗。
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 相传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边一随从侍女贾氏也被逐出宫廷,嫁与平民为妻。 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 ”
“蓬饵” 就是用植物叶子和米面制作而成的重阳糕。 这段话包括了重阳节的三个主要习俗。  三国时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称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这末句的“享宴高会”,就是重阳登高宴饮的意思。
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酷爱饮酒,性情恬淡,常常陶醉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风雅情绪之中。 他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 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节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无菊无酒不重阳,不插茱萸不过节。 甚至重阳节提前到九月八日开始,或推后至十日仍过重阳。 宋代以降,重阳风俗基本沿袭唐代,但插茱萸之风俗逐渐衰落。
由此可见,重阳节的来历早在战国时期已开其端,汉代比较兴盛,到唐代正式定为节日。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还联系着一个富于神话色彩的民间传说,吴均《续齐谐记》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 长房谓之日:‘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宜急去,令家人各做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 ’景如言,举家登高,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日:‘此可代也。 ”说的是东汉时代,汝南、汝河一带(今河南上蔡西南)瘟魔为害,疫病流行。 有一个叫桓景的人,拜易学大师费长房为师,学消灾救人的法术。
一天,费长房告诉桓景说,九月九日,瘟魔又要害人,你快回去搭救父老乡亲。 告诉他们九日离家登高,把茱萸装入红布袋,扎在胳膊上,喝菊花酒,就能战胜瘟魔。 桓景回家,遍告乡亲。 九月九日那天,汝河汹涌澎湃,云雾弥漫,瘟魔来到山前。 但因菊花酒刺鼻,茱萸香刺心,难于接近。 桓景挥剑斩魔于山下。 傍晚,人们返回家园,见家中“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而人们因出门登高而幸免于难。 自此,重阳登高避灾流传至今。 这个传说把重阳节的来历解释为:九月九日外出登高,是为了躲避灾难,以后相沿成习,成了重阳节。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