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会痛到想放弃治疗吗?

癌性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这种疼痛严重影响着肿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据有关资料表明:临床约有70%的晚期肿瘤患者以疼痛为主要症状。 目前,癌性疼痛的治疗主要以阿片类药物治疗为主,必要时可辅以手术、放疗等治疗手段。 但是,传统文化观念往往让患者及家属对阿片类药物止痛“心有余悸”,使得癌痛不能得到规范化治疗,进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常见的误区:误区一:能“忍”则忍,忍不住再吃止痛药其实,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讲究有规律的按时给药,这是因为癌性疼痛往往是伴随肿瘤患者的一种长期、慢性、持续性症状,需按时给药,将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镇痛平。 如果“忍”字当头,疼痛时再给药,会使血药浓度不能较好的控制,以致需更大的剂量才能控制疼痛,且频繁发作的疼痛本身就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 (见图1)

图片1误区二:杜冷丁是最好的止痛药杜冷丁,全名为“酸哌替啶”,为人工合成的阿片受体激动剂,它的代谢产物为去甲哌替啶,后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如肌阵挛、抽搐、震颤等。 治疗量时杜冷丁的毒性与吗啡类似,但是由于其口服利用度差,血药浓度不稳定,且重度疼痛大剂量用药时,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明显增加,所以,杜冷丁不被推荐为癌性止痛的常规用药。 误区三:尽量不用或少用吗啡止痛,以免成瘾恐惧“成瘾”,这可能追溯自鸦片战争给我国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和痛苦。 要了解“成瘾”,首先需明白几个概念。 “药物耐受性”:是指人体在重复用药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对药物的反应性逐渐减弱的状态,使用者在用药过程中必须增加剂量才能保持原有的镇痛效果,其特点是具有可逆性,停药后对该药的耐受性可逐渐消失。 “药物依赖性”:是指在生理及行为上,不同程度的把麻醉性镇痛药物当作日常首要之需,其特征是渴望并获得此等药物,且有长期寻求并使用药物的行为。 其又可分为“身体依赖性”和“精神依赖性”,前者指在突然中断阿片类药物治疗时,导致神经细胞脱抑制现象,患者会出现一系列戒断症状,用药后该症状迅速消失。 后者“精神依赖性”,才是我们常说的“成瘾”,它是心理上渴求并强迫寻觅该药,以获得欣快感的内心体验。 癌痛患者长期用药后大多出现药物耐受,止痛维持时间变短,盼望给药时刻,即所谓“看钟人”,这也常被错认为是药物成瘾。 其实,肿瘤患者因病情需要给予规范的止痛治疗极少发生成瘾,所以对于病情需要患者,请放心在专科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不要因畏惧“成瘾”排斥吗啡类药物,反而更易使血药浓度波动范围较大,疼痛控制不佳,进而更易诱发“成瘾”。 误区四:吗啡的用药量应严格控制吗啡类药物没有“天花板效应”,也就是药物剂量无上限限制,只要病情需要,是可以根据病情给予加量,直至疼痛控制满意为止。 但是要提醒的是,这种药物加量是需要按疼痛评分给予逐步规范的增加剂量,请在专科医师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乱加量,以免出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等。 误区五:阿片类药物止痛效果应该不错,不应该有疼痛虽然阿片类药物是主要的癌痛治疗用药,且合理规范使用,大多数患者能够得到满意的止痛,但对于少数患者,可能即便增加至很大的用药剂量,疼痛控制也不佳,这是可能需要联合其他药物治疗,如抗焦虑、抗抑郁和激素等辅助药物以增强止痛效果,抑或借助其他手段,如手术、放疗,抑或将口服阿片类药物改为持续静脉泵入吗啡等。 癌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原则:(1)尽量口服给药,便于长期用药,可以减少依赖性和成瘾性。 (2)按时给药,而不是出现疼痛时再给药。 (3)按阶梯给药,其中WHO推荐的癌性疼痛“三阶梯疗法”是:第一阶梯非阿片类镇痛药,用于轻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等,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 第二阶梯弱阿片类镇痛药,用于当非阿片类镇痛药不能满意止痛时或中度癌性疼痛患者,主要药物有可待因,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辅助药。 第三阶梯强阿片类镇痛药,用于治疗中度或重度癌性疼痛,主要药物为吗啡,也可酌情应用辅助药物。 (4)个体化用药。 (5)注意细节和实际效果。 总之,还肿瘤患者一个“无痛”的世界,一直是肿瘤专科医生孜孜不倦的追求。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