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为何要虚构鸿门宴?

还是那句话: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现代人质疑古代史书记载,还是要拿出过硬的东西,比如更加原始的史料以及史书记载逻辑上的硬伤等。

质疑《史记》鸿门宴历史记载的人,能拿出这样的证据吗?

楼主问《史记》为何要虚构鸿门宴,这个问法本身就有问题

怎么算虚构?是完全虚构还是部分虚构?

时间虚构还是低点虚构?

是人物虚构还是结果虚构?

我暂且理解为楼主所问乃是全部虚构,即历史上本来就没有鸿门宴。

这个问题不用争论了,历史上是存在的鸿门宴的,《汉书》也是有记载的,这一点不容置疑。

排除完全虚构,楼主所问就是部分虚构?

那么请问哪里是虚构哪里又不是虚构?

可能楼主认为司马迁对于《史记》过程记载太过详细,颇有小说戏说的嫌疑,所以说是虚构。

然而问题在于历史记载分为主观事实和客观事实,在我们后人无法了解客观事实的情况下,我们只能采信主观事实。

司马迁作为汉代人,他的家族世代管理官方档案,并负责史籍,司马迁是直接接触过秦汉史料,他是能够采访到当年亲历者后代的人。

比如鸿门宴这段,他就是采访了樊哙的后代,你想反驳司马迁的记载,请先反驳樊哙后代,你能证明樊哙后代说的不对,你就可以推翻司马迁的记载。

你能推翻樊哙后代说的话吗?你不能啊!所以你没有能力推翻司马迁的记载。

司马迁作为历史大家,他有最基本的职业操守,他撰写的《史记》虽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抬高项羽,抬高李广,重视刺客游侠等等为后世人所诟病的问题,但是这只是司马迁个人偏好,他就是喜欢这种任侠好义,快意恩仇的人物,这并不代表他的《史记》存在篡改甚至扭曲历史的问题。

现在人说司马迁在《史记》中掺杂个人喜好,请问,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存在没有个人喜好的史学家和史书吗?没有个人喜好有民族倾向,没有民族倾向有政治倾向,有什么区别呢?

在史学界,对于史学家个人的道德修养以及价值观取向,是衡量一个史学家作品的重要依据,而不是要求史学家完全放弃自己的个人价值观,完全放弃个人价值观的史学家不存在,它的作品也绝对不可能是好作品,这就像一个活人必然有自己独有的脾气秉性一个道理!

《史记》固然存在一些为后世人质疑诟病的内容,对于部分记载的真实性有所怀疑也是正常的。

但是,仅就鸿门宴一事而论,我们无法推翻整个事件,或许在某些细节上逻辑有所不符,但这不影响鸿门宴整体历史记载的真实性。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