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女孩虽然醉心于中国古典文学,但是学了西方文学史,诗经女孩来回答你的问题。
楼主说看了哈姆雷特,觉得剧情一般,人物一般。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看的话剧,而且是第一次看?另外诗经女孩猜测你的年纪不大,不超过30岁吧?
诗经女孩读过了英文原著,看过了话剧,以及电影。 每看一次呢,理解就深入一层。 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是因为你每次读每次看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就跟我们读《红楼梦》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哈姆雷特究竟好在哪里呢?又为什么说他是经典呢?我们分开了解读。
一、《哈姆雷特》好在哪里?诗经女孩看《哈姆雷特》,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红楼梦》,为什么呢?《哈姆雷特》被誉为欧洲四大名著之一,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首,是有深层次原因的。
1、从历史背景分析:《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等级观念和蒙昧;主张个性解放,追求自由平等,崇尚理性。
《哈姆雷特》讲述了古代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为父亲复仇的故事,真实的反应了16世纪到17世纪初期英国社会现实,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反思,哈姆雷特从相信人的善良美丽到认清人性的恶劣,从而也影响了他的复仇计划,最后到死亡。 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社会矛盾冲突造成的悲剧展现的淋漓尽致。
2、从文学角度分析:我们知道,《哈姆雷特》是一部五幕戏剧。 戏剧的创作讲究冲突性。
《哈姆雷特》中主要的戏剧冲突是哈姆雷特与克劳狄斯、王后的冲突。 戏剧的第一幕,哈姆雷特的部下在城楼上发现了鬼魂。 这时哈姆雷特正在叔父的宴会上,他魂不守舍若有所思。 他的父亲也就是老国王在不久前突然死亡,他的叔父克劳狄斯成为新的国王,并赢取了他的母亲,哈姆雷特看众人欢喜,他却心事重重。
哈姆雷特决定去看鬼魂,后来哈姆雷特被叫到无人的地方。 鬼魂告诉哈姆雷特我是你父亲在阴间的鬼魂,他的父亲死亡是一桩阴谋,要求他替父报仇,但并未说明凶手是谁。 哈姆雷特怀疑叔父克劳狄斯是凶手,于是他开始装疯试探叔父,并通过戏中戏的形式,在叔父面前以演戏的方式复现了杀兄娶嫂的一幕,克劳狄斯大惊失色。
在剧中,哈姆雷特同时扮演着诸多角色,他显得同时是一名哲人、复仇者和戏剧家。 整个剧目充满了冲突和矛盾,因此显得很紧张,紧凑。
3、从人物性格分析:莎士比亚塑造了哈姆雷特王子这样一个具有典型性格的人文主义者的形象。 他嫉恶如仇又生性软弱,他一心报复却无法战胜自己的性格。 他懦弱不坚定的个性是造成他悲剧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哈姆雷特觉得既然人性是邪恶的,仇人克劳狄斯杀死他的父亲篡位并不是孤立现象,这样杀死一个克劳狄斯是没有意义的,应该需要和所有人做斗争,也包括他自己。 这样一来,哈姆雷特开始进行严峻的思考,在上下求索中他变得迷茫、延宕、焦灼。
哈姆雷特悲剧的最后是所有的人都死在了舞台上,给予我们很大的震撼。 最后在决斗中,雷欧提斯用涂了毒药的剑刺中了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一怒之下凶狠反击,也刺中了雷欧提斯。 临死之前,雷欧提斯告诉哈姆雷特,克劳狄斯是一切的主谋,哈姆雷特奋力将剑刺向了仇人,自己也死在了舞台之上。
“to be or not to be”是一个关于价值感的思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活着本身是痛苦的,死亡是简单的。 但如果死后不能结束痛苦, 死亡就失去了价值。 死亡换来了什么?值得我们深思。
二、为什么被后世奉为经典?文艺复兴时期,是莎士比亚思想与艺术成熟与深化的阶段。 莎士比亚已看清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但他把这些归结为善与恶的道德冲突,他反对暴力,强调理性的作用,创作了《莎士比亚》,揭露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已开始出现的社会罪恶与资产阶级的利已主义,表现了人文主义美好理想与残酷现实之间的矛盾。
哈姆雷特的主要内容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的内心深处的冲突,被称做“性格悲剧”和“社会悲剧”的典范。
哈姆雷特悲剧的主要意义在于他对于人性的思考。 也正是在其对生命本体的思考中,使得哈姆雷特逐渐意识到人并不像人文主义颂扬的那样圣洁,相反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的制约后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就趋于混乱,所以在哈姆雷特看来,人在本体意义上是丑恶的。 面对这些思考,哈姆雷特变成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复仇变得无足轻重,在对生存与毁灭的思辨中走向悲观的宿命论。
人生而渺小,生存还是毁灭,是个问题。 哈姆雷特身上表现出来的关于人性复杂、人性悖谬的思想,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 后世之所以传颂,也是因为,到今天为止,我们还在思考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