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禅让制(中国古代的禅让制度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权力交接形式)

皇权传承自古充满了阴谋与暴力、在上古时代,我国曾经有一种极为高尚美好的继位制度——禅让制。

是指君主不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或者亲属,而是生前就将统治权资源让渡给有德行的人。

禅让制代表了一种理想的政治制度,而选择禅让的君主也会成为人类品德的最高代表,一直为后世所敬仰传颂。

上古时代的禅让制历经尧舜禹三代,直到禹的儿子启出任部族首领,才终结了这种高尚的理想制度。

一直以来,史家对于禅让制众说纷纭,甚至有人认为禅让制从来没有存在过,本期我们就来聊聊禅让制的历史真相。

我国有关禅让制的记载最早见于《尚书·尧典》。

“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厎可绩,三载!汝陟帝位。 ’舜让于德,弗嗣。 ”

《尚书》的记载极为简略,意思是上古帝王唐尧有意将地位传给舜。 于是他花了三年时间,考察舜的言行和政绩,最终把帝位让给舜,而没有传给自己的子嗣。

《论语·尧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尧曰:’咨!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 四海困穷,天禄永终。 ’舜亦以命禹。 ”

但具体禅让的过程并没有详细记载。

“禅”一字最早出现于于《孟子》:“孔子曰:‘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 ’”

《尚书》、《论语》和《孟子》都是儒家典籍,儒家典籍中大肆宣传上古禅让制的原因可能有这三点。

1.儒家的核心观点是“仁”,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更为可信,儒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创造了尧舜禅让的故事。

2.《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对丹朱称呼“帝”。

舜帝南巡不归,儒者自古以来有为尊者讳的传统,对历史进行一定的美化。

3.给后世提供一个洁净无瑕、值得后人效法的政治模板。 比如在谈到尧、舜禅让关系时,文字中刻意忽略了二人之间的翁婿关系,而只谈其让贤的用心。

其实春秋时期的老子就曾经质疑过禅让制的真实性。

他贵为周王室的国家图书馆管理员,能接触到许多皇室秘而不宣的珍贵历史资料,在他的著述《老子》中,特别提出了“不尚贤,使民不争”和“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

对“禅让制”中的尚贤、重才观点提出了旗帜鲜明的反对。

屈原也曾怀疑过这段历史,“ 舜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愎鲧,夫何以变化?纂就前绪,遂成考功。 ”

意思是如果舜帝德行高洁,为何还有必要杀鲧?鲧一生有治之功,仅仅失误一次,罪不至死。 就算要杀,又何必关三年再杀?杀掉父亲鲧,却任用儿子禹,难道不怕儿子有二心吗?

《荀子·正论》:荀子也同样之质疑过禅让制的真假,“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

除此之外,还有一本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合写的史书《竹书纪年》记载了有关尧舜禹帝位传承的经过。

这本古书可来头不小,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

公元279年,西晋晋武帝时期,河南省的魏王墓被盗挖,盗墓者被捕之余,亦让墓里的竹简重见天日。 晋武帝命令中书监荀勖、中书令和峤负责翻译竹简,竹简长度为古尺二尺四寸,每简四十字,凡十三篇,起于黄帝,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 最后负责官员把史书记录的部分整理好,并将之命名为《竹书纪年》。

近代考古发现对照发现,对于部分内容的记载,其史学价值高过《史记》。 在这本书中,更是披露了这样的事实:“尧德衰,为舜所囚。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父子不得相见也。 ”

意思是当年尧把舜流放之后囚禁,让他跟自己所有的儿子隔绝,最后老死他乡。 数十年后,舜被“南巡”到了苍梧,也就是今天的永州,最后死在野地。

仔细一想,流传数千年的禅让制确实有诸多不合理之处。

1.禅让制的不合理之处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他的亲生父亲瞽叟疼爱小儿子象,联合自己的继妻和象,设下谋害舜的奸计。

瞽叟让舜修补仓房的屋顶,他却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 舜靠两只斗笠作翼,从房上跳下,幸免于难。 后来瞽叟又让舜掘井,井挖得很深了,瞽叟和象却在上面填土,要将舜活埋在里面。 幸亏舜事先在井筒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通道穿出,躲了一段时间。

舜回家之后,却装作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依旧疼爱弟弟,孝顺父母。

从人性的角度上来讲,舜真的有这么善良吗?

《论语· 宪问》说:“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鲁迅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

史书里记载的舜,宽容大度到让人不得不怀疑其真实性。 舜不但没有记恨父母和兄弟,反而在登上王位之后,亲自把自己的弟弟象封为诸侯。 如果他要是真心为百姓着想,怎么会让这样心肠歹毒的人担任管理职位,这不是部族的不负责吗?

还是真实的舜已经控制住了象,让象担任诸侯只不过是在贩卖宽和大度的人设?

还有一点,也非常让人难以理解。

爱民如子的舜在壮年之时,也没有想去南方巡幸,反而在垂垂老矣的时候,不顾身体,非要去充满瘴疠的南方巡视。 很难不让人产生舜受禹逼迫,被变相流放的怀疑。

而舜去往苍梧的必经之地衡山,是丹朱(尧之子,舜的政敌)的流放所在地,很可能两人还曾经见过。 谁能说这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如果说上古时代的部落首领,是经过部族一致选举出来的,能代表大家的共同利益。

而尧单方面把天下据为己有,又不通过部族的选举,把首领的职位传给舜,岂不是违背了部族的选举规则?

又或者说当时因为首领的力量已经太过强大,部族选举制度已经名存实亡?

不管是基于人性的角度,还是基于理性的制度,《尚书》、《论语》、《史记》中记载的“禅让制度”都十分可疑。

2.考古历史的实证。

1975年考古学家们发现了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陶寺村南陶寺遗址,从遗址年代和《史记》记载“尧都平阳”(临汾古称平阳)来看,陶寺被学术界普遍认可为唐尧帝都。

在这里,考古队员发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与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观象台、气势恢宏的宫殿、独立的仓储区、官方管理下的手工业区等,说明了贫富差异和阶级的分化。 奇怪的是,陶寺文化发展的链条断裂于中晚期,龙山文化中象征权利的玉璋一个也没出土。

而且,考古发现陶寺遗址曾发生过激烈的暴力破坏和毁灭,入侵者摧毁了城墙防御体系,捣毁了宫殿宗庙等建筑,杀死了大量青壮年,并挖掘了坟墓,彻底摧毁了尧都。

也就是说,在陶寺文化的中晚期,发生了大规模的暴乱,入侵的一方势力,将城池里的金银财富、象征着权利的玉璋洗劫一空。 根本不像是史书说的那样和平禅让。

《国语.鲁语下》:“昔禹致群神于会稽之山,防风氏后至,禹杀而戮之,其骨节专车。 ”

《路史·卷二十二》:“防风氏後至,戮之以徇于诸侯,伐屈骜,攻曺魏,而万国定。 ”

在《国语》和《路史》中都提到了有关于大禹诛杀防风氏的记载。

防风氏原本是大禹治水时最得力的助手之一。 《述异志》曾经记载,大禹在治水完成之后,举办了大型朝会,防风氏在此时因为迟到这样的小事被诛,实在不合常理。 与其说是因为防风氏迟到,倒不如说大禹在为儿子启扫清继承的障碍。

由于禅让制由来已久,大禹为了遵循传统,也没有把部族首领之位直接传给儿子启,而是传给了伯益。

《国策》:“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 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 ”

大禹传给伯益,并没有给伯益实权,而是把实际权利留给了儿子启,大禹死后,启迅速诛杀了伯益,从此开创了家天下的时代。

禅让制究其本质,是违背常理和人情的存在,如果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名声和礼法,其存在也不会长久。

如上图,自黄帝以来的部族首领都倾向于把自己的领导权交至儿子手里。 但是到了文明发展的后期,部族首领由于年迈或者种种权利,导致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控制整个部族,与此同时部族另一部分势力如舜、禹等则会趁机夺取部族领导权,导致“被禅让”的情况发生。

在尧舜禹之前,没有禅让,尧舜禹之后,也再没有了禅让。

由于禅让发展成为了一种伪文化,导致后世政权变更时,叛逆的一方一定要给自己披上一层“受禅让”的外衣,以巩固其合法性。

后世的禅让制有一套标准的流程:

1. 前任必须要“发自内心”的宣告天下,自认德不配位,自愿效仿先贤愿意禅让天下;

2. 禅让者要“真诚”再三推辞;

3. 群臣再三请求,最后才受禅让者才承认是为了天下万民才不得已接受帝位。

典型案例就是延康元年十月十三日,汉献帝正式禅让帝位。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的汉献帝诏书说:“… …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 …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 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 “

按照套路,曹丕三次上书辞让。 直到二十九日,曹丕登受禅台称帝,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大赦天下,将汉献帝封为山阳公。

曹丕登坛受位之后,仍然难掩内心深处的激动,环顾群臣,道破了天机:“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

后代的禅让制,都遵循这类套路。 曹魏咸熙二年,魏元帝曹奂被迫禅位,司马炎称帝。 晋亡后,禅让的晋恭帝却被刘裕用棉被闷死,开创了血腥禅让的先河。

此后的禅让经历了南北朝、隋朝、唐代、五代十国等多个朝代。 历史上最后一次禅让是周恭帝柴宗训将皇位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这场长达700余年的表演式禅让才被终结。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