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几乎可以说是一个必然结果。
这有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方面,李渊起义,其实应该叫李世民起义。
李世民认为隋朝天下不保,必须起义才有出路,但是他又不能直接告诉李渊,因此向裴寂说了。
而裴寂是管理太原行宫的官员,他也认可李世民的分析,因此和李世民联手把李渊逼上了梁山。
起义之后,如果没有李世民,李渊充其量也不过割据并州,成为天下纷纷乱乱的起义者之一。
使李世民辅助并劝说他,才最终打下了长安,当上了皇帝。
本来就是李世民在主导起义,哪能让李建成当上皇帝?
第二方面的原因,则是功劳问题。
很明显的在李渊的三个成年的儿子当中,李世民的功劳是最大的。
不管历史记载是不是真实的,但是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这是确切的,也是李渊的三个儿子当中唯一的。
这是功劳累积起来的。
综合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李渊麾下的几个大帅之中,功劳最高的是李孝恭,他平定了整个南中国,也就是全国差不多一半的领土。
当然李孝恭其实是个傀儡,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李靖。
李渊也明确知道这一点。
所以李靖的功劳是最大的。
在诸位皇子当中,李世民的功劳毫无疑问是最大的。
他平定了整个关东,也就是从潼关一直到渤海的广大领土。
关西部分,是李渊和他这三个儿子共同平定的,很难说谁的功劳更大,只能算平分秋色吧。
第三方面,这是李世民无论从长相还是性格,还是为人处事的方式,都非常具有魄力,能够服众。
所以在他的秦王府和天策上将府,聚集了当时天下最多的人才。
李建成麾下虽然也有薛万彻、魏征等千古名臣,但是跟李世民相比还是相形见绌。
有人才就有势力,李世民的势力已经远远超过了李建成。
李渊绝对也发现了以上三点,《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多次记载,他准备换李世民当太子。
但是李渊性格犹豫,最终没有行动,让三个儿子之间自己解决了。
而解决的方式血雨腥风,这也不可能避免。
《资治通鉴》借鉴了唐朝正史野史各种各样的书,描述非常详细。
比如李建成想用酒毒死李世民,想用马摔死李世民,想方设法拉拢李世民秦王府的那些人才,想制造兵变逼迫李渊让位,等等,具体是是非非,因为已经联系不上当时的人了,不妨当做小说看吧。
不管怎么说,玄武门之变是在所难免的。
导火索则是突厥入侵,李元吉奉命征讨,要把亲王府的将军和士兵几乎全部带走,而且计划在李世民送行的时候设伏杀了他。
但消息泄露了,李世民只好先下手为强。
《资治通鉴》讲述了事变的详细过程,精彩程度堪比小说。
以下是摘录《资治通鉴》的相关讲述。
这天,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在玄武门埋伏。
张婕妤暗中得知了个大概,赶紧去告诉李建成。
李建成将李元吉叫来商量,李元吉说:“我们应当统率好东宫与齐王府中的军队,托称有病,不去上朝,以便观察形势。
”李建成说:“军队的防备已很严密了,我与你应当入朝参见,亲自打听消息。
”于是,二人一起入朝,向着玄武门走来。
当时,李渊已经将裴寂、萧瑀、陈叔达等人召集前来,正是准备讨论李世民和李建成之间的纠纷,他根本不知道兄弟俩已经亮出屠刀了。
李建成与李元吉来到临湖殿,看到李世民等人一身戎装骑马等候,立即勒转马头,准备向东返回东宫。
李世民跟在后面招呼他们,李元吉拉开弓射李世民,由于心里紧张,一连两三次,都没有将弓拉满,李世民箭射李建成,却将他射死了。
尉迟敬德带领骑兵70人相继赶到,他身边的将士将李元吉射下马来。
李世民的马奔入树林,他被树枝挂住,倒在地上,不能起来。
李元吉迅速赶到,夺过弓来,准备掐死李世民,尉迟敬德大声喝斥着跃马奔来,李元吉吓着了,只好跑开。
李元吉打算跑去武德殿,尉迟敬德追着射他,将他射死了。
李渊正在湖里划船,和大臣讨论事情。 李世民让尉迟敬德入宫担任警卫,尉迟敬德身披铠甲,手握长矛,径直来到李渊所在的地方。 李渊极为震惊,便问他说:“今天作乱的人是谁呀?你到这里来做什么?”
尉迟敬德回答说:“太子和齐王作乱,秦王起兵诛杀了他们。
秦王担心惊动陛下,便派我担任警卫。
”很明白的,这所谓的警卫,其实是控制住李渊。
李渊让黄门侍郎裴矩前往东宫,开导各个将士,让他们弃职离开。
玄武门事变就此结束。
李渊传召李世民前来,抚慰他说:“近些日子以来,我几乎出现了曾母误听曾参杀人而丢开织具逃走的疑惑。
”李世民跪了下来,伏在李渊的胸前,长时间地放声痛哭。
过了两天,李渊将李世民立为皇太子,颁布诏书说:“从今天起,军队和国家的各项事务,无论大小,全部交付太子处置决定,然后再报告朕知道。
”事实上是把所有权力交给李世民了。
李世民把秦王府的人才都带进了朝廷。
宇文士及为太子詹事,长孙无忌与杜如晦为左庶子,高士廉与房玄龄为右庶子,尉迟敬德为左卫率,程知节为右卫率,虞世南为中舍人,褚亮为舍人,姚思廉为洗马。
玄武门事变中,尉迟敬德出力最多,也冒着被杀的风险。
因此李渊宣布把齐王李元吉的金银布帛器物全部赏赐给尉迟敬德。
尉迟敬德从此成了富家翁,一直到他死都很富裕。
之后不久,李渊彻底退位,去当太上皇去了,李世民即位,创造了贞观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