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飞行类哺乳动物,目前在世界上发现的蝙蝠种类已经达到900多种。 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蝙蝠的前肢已经变化为翼,夜间在空中飞翔,吃蚊、蛾等昆虫,也有少数食果或吸食其他动物的血,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
1、蹄蝠:蹄蝠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地区,体型从微小到较大。 和菊头蝠一样有马蹄形的鼻叶,但是鼻叶上没有菊头蝠那样复杂的结构,耳朵大小中等,和菊头蝠一样没有耳屏。 食多种多样的昆虫,常在洞穴中结成大群。 有些蹄蝠适应在人类的生活居住地区活动,数量非常多,能捕食大量害虫。
2、吸血蝙蝠:吸血蝙蝠是蝙蝠科所有种类的吸血蝠的统称,身体不大,没有外露的尾巴,毛色主要呈暗棕色。 相貌看起来非常丑恶,在天黑之后才开始活动,每晚定时觅食——吸食动物的血液,不同种类的吸血蝙蝠吸血对象也有所不同。 舌下和两侧有沟,血流沿沟通过。 舌可以伸出和慢慢地缩回,从而形成口腔中部分真空,有助于血流入口中。
3、兔唇蝠:兔唇蝠体型巨大,只分布在南美的北部丛林中。 口鼻部尖而没有鼻叶,耳朵大,有小的耳屏,也能用爪子捕捉昆虫。 腿长、脚大、趾端被有长而锋利的钩形爪,爪子锋利,可以抓住长达10厘米的小鱼。 有长距沿着后腿下部折叠。 捕鱼时一边飞行一边将尾膜聚合,趾、距和胫骨在侧面伸展成流线型以使得在水面滑行时阻力最小,胫骨与普通蝙蝠有着明显区别,不仅长,而且与翼膜之间的结合点非常高。
4、果蝠:果蝠是最大的蝙蝠种类之一,有些种类翼幅长达2米,第1、2指均有爪。 眼大,尾较短,不为皮膜所包被。 在黎明和黄昏出外觅食,果实和花蕊中的汁液,对果树造成一定的危害。 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 中国的种类不多,仅限于华南各省,现被疑为埃博拉病毒宿主。
5、狐蝠:狐蝠是世界上最大的蝙蝠种类之一,体型较一般蝙蝠大,两翼展开长达90厘米以上。 由于头型似狐,口吻长而伸出,故称狐蝠。 日间成群倒挂在大树枝上,夜间成群出动,觅食野果、花蕊,对果园危害极大。 每胎1仔,冬季隐藏于洞穴中冬眠。 在中国云南分布有莱氏狐蝠,在台湾则有台湾狐蝠。
6、犬蝠:犬蝠体型中等,体长95~103毫米,前臂长68~83毫米,鼻孔如管状。 体背橄榄褐色,体侧赭褐色,腹面锈黄,腹部以下毛短呈棕绿色,颈侧咖哩黄色,耳缘色浅。 广泛分布于南亚及东南亚一带,包括印尼,在我国分布于海南、广东、福建、云南、西藏、广西,主要栖息于热带树林以及家舍。
7、扁颅蝠:扁颅蝠是我国最小的蝙蝠之一,因其栖息于竹子中的特殊习性而备受人们关注。 在地球上已生存了600万年,属哺乳纲翼手目蝙蝠科类。 上世纪80年代,曾有专家采集过扁颅蝠标本,此后20多年,扁颅蝠都没有出现。 和它的亲属们一样,扁颅蝠视力非常有限,飞行完全靠听觉来导航。
8、犬吻蝠:犬吻蝠是犬吻蝠科犬吻蝠属的蝙蝠品种,广布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分布于孟加拉、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以及泰国、印尼等东南亚地区。 翅膀扇动频率比其他多数蝙蝠更快,飞行迅速。 多数种类高度群居性,结成大群居住在岩洞、树洞甚至建筑物中。
9、南蝠:南蝠为蝙蝠科南蝠属的动物,分布于中国江西、广西、陕西、贵州、安徽、云南、四川、江苏、湖北等地,以及邻近印度、老挝、尼泊尔、越南和泰国北部。 多见于岩洞,主要筑巢区为海拔400~1700米的石灰岩岩洞。 巢从洞口开始,可能一直进入到洞中1500米。
10、棕蝠:棕蝠是蝙蝠科鼠耳蝠属和棕蝠属动物的统称,分布遍及世界,除人类外棕蝠可能是分布最广的陆栖哺乳类。 飞行缓慢而笨重,常栖息在建筑物和树洞中。 睡觉时呈大头朝下的姿势,只在夜间活动,由于缺少食物会冬眠半年时间。
11、褐山蝠:褐山蝠是一种蝙蝠科山蝠属的中型蝙蝠,喜爱居住于旧建筑物的屋檐上,一群由1至50只不等,飞行速度极快。 白天成群居于树洞或废旧的房子缝隙里,夜间外出在树林里穿梭捕食飞虫,又时也出没于村庄附近。 喜食蔬果、蚊虫,有狂犬病,但只要不接触就对人无害。
12、叶鼻蝠:叶鼻蝠属于台湾地区蝙蝠的一类,体黑棕色或黄棕色,腹面较淡。 雌雄蝠成体具有额囊,但雄性个体较明显。 雌雄蝠于腹面耻丘上皆具有假乳头,但以生殖母蝠较为明显,供幼蝠攀附之用。 主要栖息于中、低海拔洞穴、人工建筑物或桥梁。 与折翅蝠或台湾小蹄鼻蝠为竞争者,常共栖一洞中。
13、长翼蝠:长翼蝠体长51.5毫米,尾长53.8毫米,前臂长48.3毫米。 体毛短而呈丝绒状,耳短圆,耳屏小而细长,但长度仅为耳长之半,背毛为黑褐色,毛基色深于毛尖,腹毛灰黑色,毛端浅褐色,部毛色更淡。 翼膜只达关节,翼尖长,头骨脑颅低较平,脑颅发达呈球形,矢状脊和人字脊均不发达。
14、彩蝠:彩蝠为蝙蝠科彩蝠属的动物,分布在汶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尼泊尔、斯里兰卡、越南和我们祖国大陆广西、海南、贵州、广东、福建等地,一般栖息于森林以及树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