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间,流行着很多有关气候的谚语,其中四季八节就很有代表性。 下面一起去了解吧。
1、八节指的是: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节气,通常用来指一年四季之中的节气。
2、立春。 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廿四节气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寅位时为立春。 现行的廿四节气是依据“太阳黄经”划分,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 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3、春分。 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春季第四个节气。 斗指壬,太阳黄经达0°,于每年公历3月19~22日交节。
4、立夏。 立夏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5月05-07日,此时北斗星的斗柄指向东南方,太阳黄经达45°。 《历书》:“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立夏,是标示万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后,日照增加,逐渐升温,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
5、夏至。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6、立秋。 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 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为秋季的起点。 秋季从立秋起至立冬结束,其起始与结束,是天体运行的结果。
7、秋分。 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 秋分这天太阳到达黄经180°(秋分点),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8、立冬。 于每年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 立冬是季节类节气,表示自此进入了冬季。 立冬在古代民间是“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中国一些地方会在立冬举行祭祀、饮宴等活动,作为重要的节日来庆贺。
9、冬至。 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所以古人称冬至为“亚岁”或“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