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1、博览群书。 博:广泛。 广泛地阅读各种书。 形容读书很多。
2、倒背如流。 背:背诵。 把书或文章倒过来背,背得像流水一样流畅。 形容背得非常熟练,记得非常牢。
3、滚瓜烂熟。 象从瓜蔓上掉下来的瓜那样熟。 形容读书或背书流利纯熟。
4、过目成诵。 成诵:能背诵。 看过一遍就能背下来。 形容记忆力强。
5、过目不忘。 看过就不忘记。 形容记忆力非常强。
6、囫囵吞枣。 囫囵:整个儿。 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 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7、目下十行。 形容看书速度极快。
8、蜻蜓点水。 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 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9、十行俱下。 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 形容读书极快。
10、五更三点。 五更:古代一夜区分为五更,五更为早四点至六点。 五更的第三点,约是早五点十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