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为电灯普及之前的主要照明工具,以煤油作为燃料。 多为玻璃质材,外形如细腰大肚的葫芦,上面是个形如张嘴蛤蟆的灯头,灯头一侧有个可把灯芯调进调出的旋钮,以控制灯的亮度。 旧式煤油灯使用棉绳灯芯,其灯头通常以铜制成,而灯座和挡风用的灯筒则用玻璃制成。
在解放初期以及六七十年代没有通电的农村地区普遍使用的还是煤油灯,计划经济时期,煤油要按票到供销社购买,所以细心的女主人会适时调节灯的亮度。 只有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才把灯光调亮些。 即便如此,在微风中忽明忽暗上下跳动的灯光依旧照不了多远,几个孩子只能围灯而坐。 时间稍长,就会两眼昏黑。 勤俭的女主人也不会让灯光白白浪费掉,及时支起夹板纳鞋底或缝补衣物。 那时候,各户都很穷。 为了省钱,经常几个房间只点一盏煤油灯,做饭时灯在堂屋,一家人便都围在堂屋。 做好饭后,把饭端到里屋灯便也跟着到了桌上。
以上就是煤油灯的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