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远在4000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秦汉之际,大理与内地的交往由于蜀身毒古道而极为密切。 博望侯张骞西域归来后关于这条通道的报告,引发了汉武帝经营西南边疆的雄心。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l09年)汉朝在这里设置了隶属益州郡的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崔唐、不韦等县。 隋及唐初,居住在洱海区域的原始居民从事狩猎、捕鱼,以及种植水稻和饲养家畜,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 并在洱海西面建筑了太和、羊苴咩、大厘等较大的城邑,洱海的南岸建有石和、石桥等城,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唐朝兴盛时,洱海周围出现了蒙嶲、越析、浪穹、邆赕、施浪和蒙舍等六个"诏"(部落)。 六诏中蒙舍诏居南,故称南诏。 公元738年,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迁都太和城。 其后,南诏逐渐扩大势力范围,在强盛时期,其疆域北抵大渡河,南到越北,西接印、缅边境,东达贵州北部和广西西部。
南诏从第一世王细奴逻到末代王舜化贞共经历13个君主的统治,于公元897年被权臣郑买嗣所灭。 段氏在云南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正是在南诏统治时期。 在传说中,段氏家族在云南的第一位英雄名叫段赤城。 他曾杀死巨蟒,被当地白族崇拜为"本主",也就是地方保护神的意思。 但是,这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真实性不可考证。
在历史上,段家为南诏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新唐书·南蛮传》记载,唐宣宗时,安南经略使贪暴,对那里的少数民族"棠魔蛮"族进行残酷剥削,一斗盐就要换他们的一头牛。 少数民族不堪压迫,与南诏大将段迁攻陷安南都护府,取得了今红河州南部及文山州的地盘。 可以说,段家为南诏创下了丰功伟绩。 此后,段氏家族一直都在南诏政权中担任重要官职。
在大理国建立以前,"大理"一词没有出现在有关的史籍。 据有关大理的史籍记载,"大理"一词源于南诏国第11世王世隆的国号"大礼国"。 "礼"与"理"谐音,为"大治大理,富国兴邦"的意思。
南诏后期,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贵族豪强各自专政、擅权的情况。 859年,南诏第11世王世隆改国号为"大礼国",想"以礼治国",力图来维护摇摇欲坠的统治。 902年,权臣郑买嗣杀了南诏第13世王舜化贞,灭亡了持续近200年的南诏国,建立了"大长和国"。 927年,东节度使杨干贞杀了大长和国第3世王郑隆亶,灭了大长和国,拥立清平官赵善政为国王,国号"大天兴国"。 10个月后,杨干贞又废赵善政而自立为王,国号"大义宁国"。
他们彼此混战,实行苛政重赋,百姓纷纷起义。 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以"减尔税粮米,宽尔徭役三载"的诺言,联合滇东三十七部,灭了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占领了大理地区,建立了号称"大理国"的新政权。 自此,"大理"开始以国名在史籍中出现。
从公元902年到公元937年南诏灭亡后的30年间,洱海地区3个短命王朝仓促更替、民不聊生。 在分崩离析的历史背景下夺取政权的段思平建立政权后,"更易制度,损除苛令",实行新政,改革旧制,推行礼治,取国号为"大理",就是要大大调理各方面的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理"与"治"同义,"大理"即"大治"的意思。 从此,"大理"一词便被沿袭成为以洱海为中心的白族地区的专有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