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鞭炮的来历(放鞭炮的来历是什么)

春节放爆竹,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统民俗,它使团圆祥和的春节,变得更加热闹,增添无限欢乐。

春节放爆竹,与贴春联、桃符一样,源于古人与自然做斗争中的一种祭祀行为,最早都是用来驱除妖魔鬼怪的。 后来,逐渐演变为增加喜庆、营造节日氛围,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古人在与各种自然现象做斗争时,遇到不能科学解答和处理的问题,往往会归于神鬼妖魔等虚幻。

他们从太阳升起光照大地,万物复苏、焕发生机,引发联想,认为火、光、红色和声音等是最为神圣和能力强大的东西,可以战胜一切邪祟,驱邪避祸。

出于这种理解和思想,人们在祭祀时,就把一些芦苇、松树和竹子等放在一起燃烧,发出噼噼啪啪的声音,并带有火光,借以辟邪驱鬼,图个吉利。

宋代袁文《瓮庸闲评》中记载:“岁旦燎竹于庭。 所谓燎竹者,爆竹也”。 西汉时期著名方士东方朔的《神异经》中有“爆竹可惊恶鬼”的说法。

在出现火药之后,鞭炮逐渐代替了竹子,并沿用至今。 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习俗,春节放爆竹是一种热闹、一种喜庆,也是人们对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相传,在古代东南沿海一带,人们曾频频遭受一种叫“年”的凶猛野兽袭击。 每到除夕,“年”便会从大海里出来,闯入附近村庄,伤害人们吞食牲畜,百姓们就叫它“年兽”。 为躲避“年兽”侵害,在除夕之前,人们便会躲入深山。

一年除夕,村子的百姓又出去躲避“年兽”,这时村子里来了一个逃荒生病的老人,他受到了村中一个老妇人的关照,给吃给穿。 老人听说“年兽”的故事,为了报恩,许诺老妇人帮助他们驱赶。 他就在老妇人家的院内门上贴满了红纸,点了许多火光。

这时,“年兽”又来到这个村庄,看到其他人家都没有亮光,就来到老妇人院子前,看到里面有光亮,就推门进去。 恰在此时,老人点燃了院子内的竹子,发出“劈劈啪啪”的声响,并用锅铲敲打铜盆发出“乒乒乓乓”的声音。

“年兽”看到满院子的红色、光亮,听到“劈劈啪啪”的声响,顿时吓得浑身发抖,狼狈逃离。 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 村民们听说了这个事情,欣喜若狂,纷纷换上新衣服,张灯结彩,互相道贺。

此后,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都会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点燃火烛,在敲锣打鼓中通宵守夜,迎接新春的到来。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