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八佰》算是烂尾么?

《八佰》是当之无愧的一部烂尾片,它尴尬的结尾,如同一部烂尾楼,把前期编导整个心血付诸东流——豆瓣评分越来越低,就是证明。

而失败的结尾,却源于影片的叙事缺少主线,天马行空,如同一堆混乱的素材堆砌,这也正是导致影片不知道要表现什么,而把一部本可以“低调奢华有内涵”的战争影片,却表现得“矫情”过了头,这或许就是它不能成为一部战争史诗的原因。

导演很想还原一个真实的《八佰》给我们,他努力地把“四行仓库”克隆了,把苏州河克隆了,把民国的抗日军队和日军克隆出来了,他能想到的都想到了。 但却忘记了这是一部商业电影,不是单纯的纪录片,纪录片的形式可以有,但不能囿于形式,结果,把该表现和不该表现的都一股脑地拍给我们看。

结果呢,我们看的一点不舒服,不过瘾,为什么会这样?根本原因,是导演和编剧,没有找到一个贯穿全局的一条主线,让这些零散的片段,如同散落的“珍珠”一般能被一条“线”穿起来,而一旦没有了这条线,珠子落了一地,捡起来却是“一地鸡毛”啊。

心碎了!

影片一开场的大段文字,对影片没有起到一点作用,完全是画蛇添足。

只要编剧调整一下思路,就可以彻底改变影片混乱的诉求和表现方式。

影片中的“小湖北”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人设,如果影片以他的口吻来叙述推进故事发展,影片或许就会变得干净利落。

如,用“小湖北”的画外音,简明扼要地交代讲述上海很快成为一个“孤城”的战争背景至关重要。 “四行仓库”如何成为一个“绝地”,再进而交代自己怎么稀里糊涂成了困守孤城的那支“孤军”的一员。

这叫鬼使神差的小湖北把我们带入了那个特殊的战场环境,很自然而不突兀。 如此讲故事,足以让影片充满了战争传奇色彩。 比如设置悬念,分析敌我双方战斗心理,强调对面租界的歌舞升平……总之,有很多戏份帮助我们自然地入戏而不是强迫我们看大腕儿们矫情地表演。

而且用“小湖北”的视角看战争进程,可以插入大量人物的“内心活动”,这样的心理刻画,是通过他个人的感受来发掘剧中主要角色的内心,即让他逐一走进各个主角,把他们崇高的牺牲精神充分诠释出来——这比“辛柏青”单纯地拍摄他们表情更有刻画深度,光靠表情,不足以完全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但因为缺少这样一条重要的主线,导演貌似把几个重要人物,杜淳,姜武,张译,王千源……一众人物都设定成了“主角”,却让观众们不知所以,各个都不出彩!

因为缺乏主线,影片甚至没有主题曲,没有主旋律音乐声,没有插曲,没有主题歌……影视表现手段变得单一而索然无味了,怎么办?导演也急了,只有矫情地让这些主演们“护旗”,去浓墨重彩地去表现“过桥”,不知所以地在影片中表现一群老爷们去洗澡,编导们真的忘记了一句话,风筝飞得再高,我们手里都有一根线拽着它,松紧有度。 不然,断了线的风筝会栽下来的。

影片如果主线运用得好,深挖细节,表现好细节,让影片有张力,张弛有度,不会抓得太紧,也不会松的一塌糊涂。

所以,影片该拍的和不该拍的杂乱,都是主线不清引发的混乱。

所以,你才会发现这个烂尾不可思议,烂尾表明编导演们从一开始就忽略了影片的主线作用,而只是把精力放在了容易发现问题的“模型还原”度上,对深层次的艺术创作,缺少一根线,结果,“风筝飞满天”,导演不是柳云龙,这风筝,他放不起来了!

我想起了我们马路对面的烂尾楼,前期投入多大呀,至今还闲置。 真的,可惜了多少人的心血啊!

我又想起了冯小刚,他的《芳华》,战争戏不多,一镜到底,清楚明白,片尾,韩红版的《绒花》响起来,人们站起来,久久不愿离去,这是内心深处的感动带来的入戏深度,《八佰》看完了,什么都没有,在莫名其妙的结尾中,带着问号走出影院。

妈妈呀,都是没有一条主线闹的!以后拍电影,该知道怎么拍了?

概括起来,场面混乱可以营造,但是,一定要服从于主线。 但这部剧因为主线不清,剧情混乱,众多人物在交织在一起“矫情”地表演,让我们记住了大腕儿们,而不是他们扮演的那些战士们!张译,你是来干嘛啊?就是来演一个受气包?导演怎么想的?多余人物!

片头片尾的“两大段”字幕既然都属于“画蛇添足”,还不如开头用字幕交代八佰孤军的简单背景,他们要面临什么样的最严酷的现实,营造紧张氛围,增强对人物命运的关注度。

而片尾应该交代“过桥”后发生了什么?人物命运怎样?

总之,《八佰》的结尾的确难以令人满意,但并未影响影片的表达诉求,依然是一部值得推荐观赏的好片。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