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围城》的读者有什么感想,说说你们的建议?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

这是大部分人初读《围城》时的理解、感受。

《围城》表面上看,就是写了主人公方鸿渐一连串的“爱情”经历,直至最后结婚。

而实际上,要更好地理解《围城》的深意,就要结合钱钟书先生的创作背景、以及他自己谈到《围城》时的创作心态。

然后,大致归纳了两个想法:

1.处理不了感情的男人,何以抗战建国?

2.你所失去(缺失)的,总会用某一种方式回归

处理不了感情的男人,何以抗战建国《围城》是钱钟书夫妇蛰居上海的时候,具体的时间就是1945-1946年,钱钟书先生自己说写《围城》时的心态是“忧乱伤生”,他十分担忧战乱中的国家,也悲叹当时深处战争中的普通民众的悲苦生活。

《围城》里并没有直接描写战争,只有几个侧面提到了故事是发生在战争期间。 小说本身基本上是绕开了战争,只是描写了战争期间的各种人物,当然最主要的人物还是留学归国的男主角方鸿渐,以及他的婚恋故事。

方鸿渐无论是跟“露夫妻”鲍小姐,还是跟未见过面的未婚妻周小姐,或是跟唐小姐、苏小姐,他的态度都是暧昧不清又自作聪明的,直到最后到了孙柔嘉这里,他仍然没有存着真心,但是他却“栽”到了孙柔嘉的手上,同时也因为利益关系,最终尝到了婚姻是围城的滋味。

在那个时代,他并未直接跟孙柔嘉直接结婚,而是先订婚,订婚之后就开始同居,乃至以后孙柔嘉总是以这个作为攻击方鸿渐的理由:并不是真爱她,只是为了满足自己肉体的欲望。

方鸿渐和唐小姐的恋爱失败,一直是方鸿渐的阴影,以至于婚后孙柔嘉指责方鸿渐还想着唐小姐,方鸿渐被逼之下说出一段真心话:

“现在想想,结婚以前把恋爱看得那样郑重其事,真是幼稚!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会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一个人。 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都可以省掉。 ”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方鸿渐的意思是并不相信爱情了,那孙柔嘉当初指责他,为了满足肉体的欲望,根本不是因为爱,一点没有冤枉他。

一个男人,如果你对一个女人没有爱,那就应该大大方方告诉对方,而且就更不应该跟对方结婚,半推半就地开始了同居生活之后,又把自己说的像受害者一样,多少会显得没有担当。

不管是不是钱钟书先生的本意,从方鸿渐的恋爱婚姻中确实可以看到:一个人在男女关系有忠心、有爱心是多么重要。

具体到方鸿渐这样一个人男人来说,如果不能在家庭婚姻中取得成功,而是弄得四面楚歌,又怎么能在那个乱世“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呢,担负起抗战建国的大任呢?

结合钱钟书先生说的自己创作这本书时的心情“忧乱伤生”,或许可以领会到他对当时那种所谓的“归国知识分子”的失望,对他们在精神道德上的困境的声讨。

就像郜元宝先生解读《围城》时说的那样:当我们看到被孙柔嘉骂作“全无心肝”的方鸿渐最后“和衣倒在床上”的那副几乎要死掉的样子,我们担忧的就不止是这个归国不到一年的28岁青年的明天,也是无数个这样的青年所组成的国家民族的前途。

你所失去(缺失)的,总会用某一种方式回归据方鸿渐的同学苏文纨介绍,大学时代的方鸿渐是非常羞涩的,远远地看见了女同学,就会脸红,走的越近脸就越红,原著里是这样写的:

“我们背后叫他‘寒暑表’,因为他脸色忽升忽降,表示出他跟女学生距离的远近,真好玩儿!”

可见,方鸿渐在青春期,甚至是直到27岁的时候,都没有什么男女恋爱经验。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寒暑表”,从欧洲“学成归国”以后,突然放开手脚,一年之内马不停蹄地谈了四次恋爱,当然还有在船上的“露水夫妻”鲍小姐。

就当方鸿渐在苏小姐和唐小姐之间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他那挂名的岳母周太太还为她夭折的女儿吃醋,说出这样的话:“瞧不出你这样的一个人,倒是小娘们你抢我夺的一块还肥肉。 ”

想必方鸿渐现在是因为留洋的缘故,再加上经济相对独立了,就有了自信,也是把自己在青春时期“浪费”的精力都重新找补回来。

男人也好,女人也好,就是应该在什么年龄干什么年龄的事,至于恋爱嘛,就是应该多谈几次,在了解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伴侣,找到自己真正爱的那个人之后,再结婚,否则害人害己。

以上是我读《围城》的一些感想。

-----END-----

感谢您的阅读!

声明:准根文档网所有作品(图片、文字)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saizw@outlook.com